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749

第749章

又刘晔,字子扬,明帝诏曰:云云成汤文武,实造商周,诗书之义,追尊稷契。歌颂有姜之事,明盛德之源流,受命所由兴也。云云晔议曰:周王所以上祖后稷者,以其佐尧有功,名在祀典故也。《选》《外晋纪》:总论名实。昔周之兴也,后稷生于姜,而天命昭显。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注良曰:周之祖先,播植百谷以养人,而天下皆蒙之。而文王武王承至仁之后,故能成功而王者也。正故其诗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又曰:立我民,莫匪尔极。又曰: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云云及周公遭变,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者,则皆农夫女工衣食之事也,注谓列先祖之德于诗也。正故自后稷之始基静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云云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又晋愍纪史臣曰:并同。

束哲,字广微,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其辞曰:云云稷契奋庸以宣道,巢由洗耳以避禅,同垂不朽之称,俱入贤者之流。《选》沈休文《齐安陆昭王碑》:稷契身佐唐虞,有大功于天地。商武姬文,所以膺图受。注向曰:稷,后稷也,周之始祖,有至德,佐尧。故周文王为天子也。契,殷之始祖,有至德,佐舜。故成汤起为天子。商武,汤也。新高祖赞曰: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积功累仁,其来也远。《旧礼志》:黎干进议状,为十诘十难。云云其四难曰:云云爰稽遂古洎今,无以人臣为始祖者。惟殷以契,周以稷。夫稷契者,皆天子元妃之子,感神而生。昔帝喾次妃,简狄有氏之女,吞玄鸟之卵,因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大功,舜乃命契作司徒,百姓既和,遂封于商。故诗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此之谓也。后稷者,其母有邰氏之女,曰姜,为帝喾妃。出野履巨人迹,歆然有孕,生稷。稷长而勤于稼穑。尧闻,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大功。舜封邰,号曰后稷。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故诗曰:履帝武敏歆,居然生子,即有邰家室。此之谓也。舜禹有天下,稷契在门,量功比德,抑其次也。舜授职,则播百谷,敷五教。禹让功,则平水土,宅百揆。故《国语》曰:圣人之制祀也,功施于人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契为司徒而人辑睦,稷勤百谷而死,皆居前代祀典。子孙有天下,得不遵而祖之乎?又新王缙传黎干全同

新魏徵,字玄成,谓唐太宗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云云良臣,稷契皋陶也。《旧礼仪志》:许敬宗等奏议,云云《左传》亦云:凡祀,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故祀后稷,以祈农事。

又,《新礼乐志》同《旧礼志》。《国语》曰:圣人之制祀也,功施于人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契为司徒而人辑睦,稷勤百谷而死,皆居前代祀典。子孙有天下,得不遵而祖之乎?《礼乐志》:舜禹有天下,稷契在其间。量功比德,抑其次也。荀成相唐,得后稷五谷殖。韩文原性: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宋书》:臧焘,字德仁。高祖时上议曰:周虽推后稷以配天,由功德之所始,非尊崇之义。每有差降也。

【敬斋古今黄主】:后稷挚尧契四人,同为帝喾高辛氏之子。契则十三叶而得汤,稷则十四叶而得文王。然夏之世,历四五百年。而商之世,又历五六百年。计千余年,而文王始生。若以代嗣校之,文王之于汤,但不及一叶耳。是则殷之先一何夭,周之先一何寿乎?此为甚可疑者,前志必有脱误。

【拦江纲】:体字。令德大功。

积行累仁。

岐嶷忠勤。

【兼金合壁】:散对。一德承舜,丕基肇周。

雅咏尊祖,颂歌配天。

功本积累,物资懋迁。

令德素著,大功风闻。

厥初民,稼穑传业;时维后稷,桑麻教民。

艺谷而育也,救亿兆人之命;植本而兴也,开八百载之基。

赫赫邰封,光启唐虞之治;绵绵周德,积兴文武之功。

答其元勋,封之有邰;思其文德,陈于时夏。

唐虞之世,功独为盛;文武之君,业由肇基。

虽好稼而独传,亦积功之所起。

民由已饥兮,轸虑尤功;食以艰奏兮,存心益勤。

周公陈此,率由致业之艰;孔子贤之,无暇过门而入。

恤功于民,有相之首。

庶民之奏也,惟我是责;黎民之饥也,实予之耻。

方图义于万邦,敢惮劳于一己。

于以肇三十六王之基业,于以辟八百余年之宗社。

盖当平世之初,思济敷天之下。

种植麻菽,衣食人民。

天下为烈,民功曰庸。

躬稼而有天下,贵土以附苗根。

黎民无见于坠壑,庶士免闻于不穑。

绪缵伯禹,时惟后稷。

出自高辛,自称便人。

面受恤功之命,躬全济世之仁。

帝喾笃祜,姜女原孕奇。

爵始封邰,续能缵禹。

既诞穑以有相,遂建邦而启土。教农。有黍有稻咏于颂,惟禾巨惟禾巨歌于雅。

思穑之事,作农之师。

教民之稼,克躬其稼;思民之饥,由己其饥。

司彼穑事,作之农师。

耕必地宜之相,烈期天下之为。

立我民,奄有下国。 有禾巨有稻,有黍有稷。

播之种之,东作尔稼;之列之,西成尔穑。

沃壤命垦,菜田戒除。

凡功力所加之有,则神明见助之如。

不稀不禾既,得生成之茂;既弘既多,闻收入之储。

人之圣,岂空生乎?圣之生,必有制也。

在儿年之戏,已种植之专务;逮成人之效,又农耕之不舍。

诞降嘉种,而业已成;自谓便人,而名弗取。

播时百谷,全率育之念;立我民,夺阻饥之苦。

食为民天也,此免其食之艰;谷教农命也,此教以谷之播。杂对。验之周语,则得称而君;考之吕刑,则特命之后。

俾人之乃粒,脱黎民之阻饥。

锡命邰封,功植二王之本;贻麦牟津诶,音流九夏之余。

推以配天,祀圆丘而有秩;肆于时夏,流乐府以彰闻。

生则封邰,答元动于往日;受而配佳,祈农事于丰年。当时自谓于便人,恐浮于行;后世推尊于始祖,克配于天。

礼经祭法之中,特尊此族;诗颂思文之什,推配于天。

【群书足用】:积功累仁,建邦启土。

教民稼穑,劝农耕桑。体题。始基岐嶷,恤功配天。

播种之功,艰难之业。

成天地之功,佐唐虞之盛。赋偶。积累功懋,艰难业成。

始基靖民,延入百载之祚;积功累行,肇三十世之君。

教以稼穑,迁其有无。

立民兮,莫匪尔极;思天下兮,诚由己饥。

稼穑教而人识耕耘之始,艰鲜奏而民安饮食之中。赋隔。嘉尔恤功,既著周书之训;大其为烈,又闻戴氏之书。

颂稽史克之诗,奄兹下国;瑞启武王之圣,贻我来年。

禹稷

【四书大义】:禹平水土,暨稷播种,身亲稼穑之事,禹受舜禅而有天下。稷之后,至周武王亦有天下。使禹稷居颜子之地,则亦乐颜子之乐。程子曰:君子而时中哉?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有颜子之德,则有禹稷之事也。

【容斋随笔】:稷躬稼而有天下,泰伯三以天下让。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皆以子孙之事追言之。是时稷始封于邰,古公方邑于梁山之下。文王才有岐周之地,未得云天下也。禹未尝躬稼,因稷而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