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531

第531章

张乔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辶向少其伦,当时南东才子。如许棠等,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

雅人深致

【晋书】

《烈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当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霏霏。”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吉。”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山林清致

【太平广记】

兵部员外郎李约,氵开公之子也。以近属宰相子,而雅度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琴道、酒德、诗调,皆高绝一时。一生不近女色,性喜接引人物,而不好俗谈。晨起草裹头对客,蹙融过一日。多蓄古器。在润州,尝得古钱一片,击之清越。又养一猿,名生公,尝以之随逐,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倾壶达夕,不俟外宾,醉而后已。约曾佐李庶人钅奇浙西幕,约初至金陵,于府主庶人钅奇坐,屡赞招隐寺标致。一日庶人宴于寺中,明日谓约曰:“十郎常夸招隐寺,昨游宴细看,何殊州中?”李笑曰:“某所赏者疏野耳。若远山将翠幕遮,古松用采物裹,腥膻音乐,乱山鸟声,此则实不如在叔父大厅也。”一庶人性又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方得。”

颇有野致

【北史】

《茹皓传》:皓性微工巧,多所兴立,为山于天泉池西,采掘北芒及南山佳石,徙竹汝颖,罗莳共间。经构楼观,列于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令问标致

【续澄怀录】

天国山人张令问,幼有巢许之节。放意林泉,长于诗。行与杜光庭诗云: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声白昼眠。其标致如此。

夷险一致

【群书足用】

卿辅相宪祖,逮于朕躬,履历四朝,夷险一致。出唐刘禹锡,裴相公让官第一表。忠孝两全,夷险一致,纪网列郡,节制戎师,动杨休声,静著茂实。出白居易文,除陈执恭仆。念昔帝师,为国死义,亚传承之,夷险一致。出宋朱文公祭刘枢密文,中外存更,夷险一致。西掖丝纶,妙皇猷之润色。东储羽翼,惟正道之清明。宋玉与钧文,贺池州邹给事。

事理一致

【百川学海】

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礼。而事理一致,微显一源,古之君子所得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兵农一致

【袁起岩东塘集】

《贺施元枢启》:窃以制盛于周,合兵农而一致。世接于汉,判文武为二途。

终始一致

【袁齐集】

《丰楼记》:忠臣事君。终始一致。无日不以国家为念,无日不以丰登为期。

德无二致

【华镇云溪居士集】

《上淮南运使书》:故古之人德无二致,而行无一途。或过门而不入,或簟瓢以自虞。

风骚极致

【师友法言】

李太白远别离,蜀道难,杜子美寓居同谷,七歌之类,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

功名立致

【张南轩集】

《答竹通判启》:义形辞色,识辩安危。惟阻险之备尝,宜功名之立致。详见启。

太平可致

【辽史】

《太宗纪》:大同元年夏四月,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报曰:“初以兵二十万降杜仲威张彦泽下镇州,及入汴,视其官属具员者省之。当其才者任之,司属虽存,官吏废堕,犹雏飞之后,徒有空巢。久经离乱,一至于此,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饣鬼饷非时,民不堪命。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夙夜以思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今所归顺户七十六处,得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且改镇州为中京,以备巡幸,欲伐河东,姑俟别图,其概如此。”

恩由上致

【韩昌黎集】

《谢许受韩弘物状》:恩由上致,利则臣归。

迫迮捆致

【经子法语】

《毛诗》:集子苞栩,注:苞,稹也,稹者,根相迫迮。捆,致也,正义云:物丛生曰苞,齐人名曰积,根相迫迮捆致,亦谓丛生。

忄音忄音雅致

【颜氏家训】

琴瑟雅致,有风味哉。

陶甄妙致

【欧阳詹集】

《春盘赋》: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春。丛林具秀,百卉争新,一本一根,叶陶甄之妙致,片花片叶,得造化之穷神。

觉皇宗致

【雪窦祖英集】

三宝赞序云:不沽不待,但遐仰觉皇宗致。

盛名不可力致

【类说】

陈度两策科名,皆非正榜。尝曰:“吾必使子孙居之。”其子九思举进士,亦以老榜。君子曰:“大器不可以力发,盛名不可以力致。”

像以诚致

【梁高僧传】

晋慧远传云:陶侃镇广南,海中得阿育王所铸佛像,送寒溪寺,侃移浔阳,以像有灵,遣使迎接。及上船,般遂覆没,荆楚间谣曰:“陶惟剑雄,像以神标,可以诚致,难以力招。”慧远寺成,祈心奉请,像乃飘然自至。

万果不同致

【欧阳詹集】

《吊汉武帝文》:夫一物各异道,万果不同致。帝王之与神仙,林泉之与朝市。

六骥不致

【荀子】

《修身篇》: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注:言不齐,故不能致道路也。

饥鹰可以鼠兔致

【尚意譬喻论策】

贪则害身章,饥鹰可以鼠兔致。

诗 文

【敬齐古今黄主】

《论致字义》:米元章治第润州,有小轩面西山,用王徽之朝来致有爽气语,名“致爽”。石林先生以为世以致字为学,以致其道之致非也,魏,晋以来,多以致为语佐,似是训甚。李子曰:“以致爽之致为致,其道之致固谬。”又云:“似是训甚,则其言义含糊摸棱手耳,致自为甚,致爽自得以名轩,此亦何必深论?若以致为语助,则大乘剌矣。”

【玉堂记事】

《致字说》:先儒解致字,往往不尽,如致中和,天地位焉。郑康成云:致,行之至也。致乐以治心。云:致,深审也。周易略例,主心致一也。孔颖达云:致犹归也。礼器礼也者,物之致也。郑云:致之言至也,极也。其他诸经,往往指为极尽之意,如丧致乎哀而止,见危致命,君子以致命遂志,与病则致其忧之类是也。此皆意有未尽,盖致尽之意。有取与纳之意,如丧致乎哀而止,见危致命,谓之极尽可也。如致中和,致知之类,则又有取之意焉。吾闻致师者,亦有之意也,用致夫人,凡春秋以某事致,七十而致事,致为臣而归,则又有纳之意与尽之意。凡此,皆难以一字通解也。今人谓招致者,亦有取意也。檀亏齐谷王姬之丧,当为告,古毒反,声之误也。告,下告上之辞,故误为谷。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知当为如字之误也。言父母之丧,号哭思慕,如欲父母复反。

【陈旅安雅堂集】

《致亭记》:鲁郡王致道先生,因其字,而名曰亭曰“致亭。”盖取鲁论所述子夏之言也,致道使余记之,屡辞弗获。乃言曰:儒者之任甚重也,道甚远也,而吾欲以眇然之身,任其所甚重,而必至其所甚远者焉?亦难矣。是故,君子之教人也,必考前言以审其所响,求往行以迪其轨辙,身,吾车也。载之不可不弘,气,吾马也,策之不可以不力,志,吾御也,持之不可以不敬。夫如是,则庶乎重与远者之可至也。易之文言传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以刚健而致力于学,亦奚重与远之有哉!致道早岁屏弃俗事,聚书峄山之幽,昼诵而夜思,盖欲约群籍之浩然者而会通之,亦良勤矣。学成宾兴,遂擢进士第。学者私相最曰:“先生为学,犹农夫之治穑事也,今其获矣。吾不可不致力于学乎?”致道闻之曰:“吾之为学,非欲致进士而止也。周子不云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吾虽不敢妄意古人所造之地,俯然日有孳孳,不敢半途而自画也。”是故致道所以名亭之意,余又闻致道囊居峄山,汉韦贤读书之所也。因为诵韦氏之诗曰:谁为华高,企其齐而,谁谓德难,历其庶而。请书此以为记。致道名思诚,学行纯正,士林之望也,累官翰苑,其文又益著云。

【江湖后集】

《宋谦父四时佳致》:面势东湖胜,悠然宅一区。静惟仁者乐,善乃舜之徒,秋劲删诗笔,春融点易朱,小葱梅竹瘦,不识世荣枯。置

【洪武正韵】

知势切,贯而立也。诗:“置我革兆鼓,又驿也,马递曰置,步递曰邮,汉书有便宜,因骑置以闻。师古曰:即今驿马也。黄霸传:邮亭。师古曰:行书舍传送文书所止处,孟子速于置邮而传命。又设也,安也,赦也,建也,措也,弃也,又音治。

【许慎说文】

置,赦也,从网直,陟吏切。

【徐锴通释】

直与罢同意,非声亦会意。置之则去之也,竹记反。

【顾野王玉篇】

竹利切,又安置,猪吏切。

【颜元孙干禄字】

置,置。上通下正。

【戴侗六书故】

按置之用于经传者,一日废置,建也。周礼曰:置以驭其行,废以驭其罪。传曰:建置丰氏。孟子曰:置君而后去之。二曰:错置,舍也,与置通。易曰:置亏丛棘。诗云:置彼周行。传曰:馈盘飧置璧焉。又曰:置虚命彻。

【欧阳德隆押韵释疑】

音值。

【释行均龙龛手鉴】

值,俗音置,正作置。新藏作置,在高僧传上帙中。

【韩道昭五音类聚】

置,陟记切,押古文置字。

【杨桓六书统】

知母置原声。

【态忠韵会举要次】

商清音。

【赵谦声音文字通】

赦也。直者,不当罪而网之。知其直,则置而不问,故从网直为置。与罢同意,因借安设也。诗:置我桃鼓,俗音植不出。又驿馆也。马遁曰置,步遁曰邮,传舍也。

【韵会定正字切】

知计,知真毡置。

五 置

【罗泌路史】

《黄帝纪》:黄帝命匠营国,国中九经九纬,五置而有市。市有馆,以立矣朝聘之需。

先 置

【汉制丛录】

天子凡所行幸出入,有司先置供具于前。故杨雄校猎赋云:先置乎白杨之南,昆明灵沼之东,谓此。燕王旦等言,霍光出都,隶郎羽林太官先置。盖以谮拟之罪语之。

驿 置

【汉书】

《李陵传》:有便宜用驿置以闻。

邮 置

【西汉博闻】

《郭太传》:注云:说文曰:邮境上传书舍也。步遁曰邮,马遁曰置,广雅曰:邮,驿也,置亦驿也。风俗通曰:汉改邮为置。置者度其远近之间置之也。

既 置

【史记】

《田儋传》: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既置。注:应劭曰:尸乡在偃师。琐曰:既置,置马以传驿也。

传 置

【文纪】

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史记正义曰:乐产云。传,置一也,谓秉传者,以传受君命。秉置者,以置马取用也。续汉书云:驿马三十里一置。广雅云:置,驿也。师古曰:传,张恋反。置者,置传驿之所,因名置也。

疾 置

【西汉博闻】

江充发兵入丞相府,是时上避署甘泉宫,丞相长史秉疾置以闻。师古曰:置,谓所置驿也。

善 置

【史记】

《曹参世家》:取砀狐父祈善置。文颖曰:善置,置名也。晋灼曰:祈,音虫氐。孙检曰:汉谓驿曰置,善名也。索隐曰:司马彪郡国志,谷县有祈亭,刘氏音连又如字,善置,置名,汉为驿置馆。十里一置

【东汉书】

《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堆。

注:置,驿也。

【海录碎事】

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枝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堆。奔腾死亡,惟猛兽之害,无数于时,唐羌,字伯游,为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