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469

第469章

【楼攻愧先生集】

《石门洞》:扁舟百里莲城回,青山中断立两崖。清都虎豹隐不见,但见阊阖排云开。峰回失喜大飞瀑,声震壑惊春雷。掀髯目极九霄外,玉虹千丈飞空来。一冬青女靳天雪,不知聚此山之隈。传闻神龙卧其上,宝藏系碎真琼瑰。胸中先自无尘埃,到此更觉心崔嵬。天风为我空翠,春水泻入骚人怀。谪仙鲁来写胜句,刘郎又为开天台。我惭笔无挽牛力,醉墨满壁谁为裁,或言龙湫更奇绝,鹰山高上深云埋。我方携节往寻访,未知比此何如哉。

【李洪芸庵类藁】

《游石门洞》:溪壑萦纡碍去舟,石门雄峭未曾游。云深飞瀑自成雨,洞辟双扉最上头。紫府丹疑有路,碧岩红树饱经秋。追怀颜谢当年兴,坐听猿吟和四愁。

【王十朋梅溪集】

《游石门洞》:雁山饱见两龙湫,洗眼新观石洞流。欲向故乡寻白鹿,先来仙隐访青牛。青牛道士隐于石门。破荒喜诵刘郎句,跻险思从谢客游。天下林泉看未足,分将身世早休休。《重游石门洞》:石洞几时辟,石门长不启。贪看一派水,三载两回经。谁把银河水,直从天半倾。好流人世去,一洗四维清。

【徐玑灵渊集】

《题石门洞》:瀑水东西冠,庐山未足论。飞不长似雨,流处不知渊。洞里龙为宅,溪边石作门。修行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赵君鼎诗】

《游石门洞》:不见青牛道士,空馀石洞飞泉。灵源更在直上,甘泽能旱年。

【石抹良辅世美集】

《石门洞天》:石门倚云开,白虬挂苍壁。到此欲忘言,双启玄天默。

【元郭昂野斋集】

《进石门洞》:乱石梯天彷佛平,悬麻急雨势如倾。人翻熬饼黄泥滑,马转云衢岭横。万死未尤多险且,一时终要看澄清。此回若到中原说,九坂羊肠不足评。

【刘仁本亦玄集】

《舟泊石门洞》:孤舟一夜雨,溪流涨三尺。起来推短蓬,洒然好山色。旭日弄晴晖,微云敛残迹。修眉澹欲舒,娇鬟净如拭。岩华亚高低,幽禽互喧寂。仙人石门洞,扪萝可缘陟。苍松杂疏篁,清泉漱白石。野鹤从何来,长鸣韵嘹呖,是时秋气中,天宇湛虚碧。吾徒诗眼明,从者行亦适。凉月忽在林,客衣风露袭。篙人苦相催,前滩起鸿束力鸟。

三门洞

【赣州府志】

三门洞,在赣州府会昌县北五里有基磐石,旧传道姑于此趺化。今涧水淙,夹道桃李茂密,识赏者即焉。

龙门洞

【保宁志】

龙门洞,在四川保宁府绵谷县北,有三洞。自朝天程入谷十五里,有石洞及第二第三洞,有水自第三洞发源,贯通二洞,流水出下,合嘉陵江。

【元一统志】

龙门洞在福建延平府尤溪县东九十里,其源莫测,洞中有石龙、石床、石棋局、石窦、滴水如雨,亦号滴水洞。

【常德府志】

龙门洞在湖广常德府武陵县西七十里,其中深遂,下有龙潭。

【夷陵志】

皇甫中《龙门洞记》:长阳县龙门洞,距县治隔江少西,登县楼望之郁苍,出没云烟,心往神游,而迹未始接也。淳熙庚子秋月,火老候浊泛舟之篙,植杖百步,幽花小草鼻,殆非人间世也。业篁偃松,蔽日交荫,扪石穿嵌空攀越空牝。如是者又数百步,乃瞻飞泉百尺作建瓴之势。氵敕石而下,溅雹鸣玉声乳人语。予偕宋宗圣宣卿屐,苏班藉草茵跌足立于泉中,相顾谓曰:壮哉!雄观清哉!胜游酌泉赋诗,纪岁月名氏,髦毛森树,肺肝冷然,不知时之在庚伏也。予尝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非此也。然山形中断,若铲若凿,破崖出泉,殆若禹之遣迹。昔炀帝初营洛阳,登印山南望曰:此岂非龙门耶。然则耳目所及,世已三龙门矣。举天下之号,皆龙门者,不知者几也。先是旬日,虹霓亘天而下,饮蹊而上,则龙门之名,信不虚矣。予皆宣卿,烂游无点额之纤,其兆亦佳。惜令尹宋公宗尧,唐卿,以职事不车取出,不得与俱,兀庵老人皇甫中子立志。

【宋朱松韦斋集】

求道人自尤溪来,三山出示,同徐侯游龙门洞长篇,因次其韵济之,时以檄走诸隘。阿游陆沈久,亦复太痴绝。未成安一枝,况乃办三穴。唯余爱山意,如水必东折,首鼠今几年,顾影愧琼。那知龙门客,尘底抱关门臬。虚日偃仰,苍壁对横截。拄藤危蹬响,濯足细泉洁。束薪取奇观,滴乳当嘉设。摩挲石蜿蜒,信矣嗜旧说。炎欠疑卷风雨,凛若践冰雪。还追神清游,复作武陵别。能诗有老休,联句媲前哲。相逢快吟哦,霏锯屑。三山今入手,瀛海仅可啜。崎岖走林谷,王事烦此杰。拟结汗漫期,更待挽抢减。

【陆游渭南集】

《龙门洞》:我下香积寺,清晨历龙门。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顷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白敫。

【张子野诗】

《将赴南平宿龙门洞》: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撇车舟。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

【冯大师集】

《龙门洞》:古洞嵌岩活,青山气象浑,应龙常隐处,流水不知源。斗险双峰秀,凌虚古木尊。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日影循崖腹,泉声辶尧后根。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

【张方平乐全集】

宿龙门洞,在三泉县西,即古葭萌。路到葭萌古道边,层崖叠磴入苍烟。忽逢方丈在平地,何意中途过洞天。四面浓岚围碧嶂,半空急雨迸飞泉。一宵身世离尘境,却抚征骖懒下鞭。

宫阙洞

【建武志】

《途次宫阙词,交趾酋长迎谒》:马踏寒霜下石门,海夷遥望采旗奔。报言天子绥怀意,斗解毡裘谢圣恩。

玉室洞

【房山县志】

玉室洞,在北京顺天府房山县城西北三十里,石路险峻,人少有至者,故老相传昔汉张子房栖隐于此。

玉宇洞

【王明清挥尘杂录】

蔡京昔宴太清楼,记云,宣和殿北有玉宇洞,石自壁隐出,岩峻立,幽花异木扶疏茂密。

金庭洞

【舆地纪胜】

金庭洞,在德安府随州桐柏西南系随县界,去镇八十里。

【赤城续志】

金庭洞,在浙江台州府嵊县东南,天台华顶之东门也。《道经》云:越有金庭桐柏,与四明天台相连,神仙之宫也。唐裴通记云:剡中山水之奇丽,金庭洞天为取冖,其洞即道明所谓赤城,丹霞第六洞天也。按《上清经》,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小香炉峰顶,人莫见之。又云晋王右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仍在,南齐道士褚伯玉,于此置金庭观,乃右军之家也。通留诗云:寂寂金庭洞,清香发桂枝。鱼吞左慈钓,鹅踏右军池。华云:周王子晋善吹笙,为凤凰声,从浮丘登嵩高而羽化缑山去。后主治天台华顶,号白云先生,往来金庭风月之夕,山中有闻吹笙者。

【剡录】

《金庭洞天》:嵩高秀入洛川清,鹤去云归冷玉笙。霜白金庭今夜月,流风依约有遣声。

隐堂洞

【太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