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组织行为学
35154000000005

第5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4)

(1)心理学

一般来讲,人的行为是外显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而人的全部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就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依据,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早期的心理学研究焦点在于疲劳、厌倦等其他一些与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近年来心理学的关注点已转移到学习、知觉、人格有效性、需要和动机、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心理契约等方面。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层次进一步深入。

(2)社会学

心理学以研究个体的心理为研究对象,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系统,是整个群体的行为研究。社会学家的研究对组织行为学学者在群体动力、工作团队、问题、权力、冲突,以及正式组织理论、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上的深入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3)人类学

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这门学科关注的是社会怎样认识人类及双方活动的。人类学的研究有助于日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比如不同的组织文化、组织环境、民族文化对组织内部人员造成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差异等,这些方面的探索为组织行为学学者对群体和组织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4)政治学

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处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列宁曾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可以看出,政治学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冲突的结构、组织内部的政治活动、权力的分配。这些研究对组织行为学里的群体和组织系统的研究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

1.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马斯洛曾说:“科学方法是我们确实能获得真理的唯一方法”。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以对人的研究为主的科学,尽管面临很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时也必须按照科学的程序来开展活动。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四个假设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是建立在以下4个假设的基础上的。

(1)行为的可预测性

学者们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来预知的,但这个规律是建立在对过去行为的总体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试用期的员工会表现得比平时更卖力地工作,即将离职的员工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经常跳槽的员工会不安心工作等。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分析,可以提前预测行为的发生,尤其当这种未来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时,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引导,防止或减少损失。

(2)行为的因果性

行为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种原因可以是一种心理,也可以是另一种行为,这种因果性关系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只有肯定了行为的因果性,组织行为的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延伸开来。在提到行为的因果性时,学者们常常以人的反应为例。例如,当气温下降,人们会穿上厚的衣服;触碰到灼热的物体时,手会自然地缩回来等。

(3)行为的多样性

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另外,两种相同的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前一段时间航空飞行员的工作态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对航空公司的不满,不同的飞行员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人选择罢飞,有人选择离职,有人采用在飞行中加大对飞机的磨损来发泄情绪,还有人选择和其他飞行员集体跳槽。在研究组织行为时,要充分考虑到行为的多样性及影响结果的原因,在复杂的因果过程中去解析组织成员的行为。

(4)行为的可概括性

人的行为是可以一般化概括的。这表现在,当某一特殊情况发生时,虽然人和人的经历、看待问题的角度及出发点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相似的。例如,当企业推行一套比原来更为严格的考核制度时,多数人都会出现抵制的心理,继而表现出一些不遵守、不拥护、不配合的行为,总的来说都属于抵制行为。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过程和步骤问题,美国管理学教授西拉季和华莱士提出了科学的6步骤方法。

首先,在进行研究工作之前,研究人员应弄清楚此项研究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宗旨,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指南针。在没有明确问题和想法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工作,则可能使整个的后续过程和初衷背道而驰,继而达不到期望的结果。

其次,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提出的模型。这个阶段是为自己的研究打基础和拓展视野的阶段。

再次,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提出一些假设。假设是一种实验性的阐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指导问题的解决。

形成假设后,就要选择合理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在这个阶段,研究者要根据该项研究的特点、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理论、以怎样的逻辑、选择哪些方法去开展工作。

上面的步骤完成之后,就要采用实际观察、测试或者实验的方法进行对某项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研究结果的检验。这个步骤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耗时耗力的一步,研究所得到的任何结论也应是基于对该步骤观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

最后,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这里一方面包含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的解释,另一方面也要针对问题及得出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从应用广度、研究目标和研究可控性这3个方面进行分类。

1)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包含了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服务性研究和行动性研究。

(1)理论性研究(Pure research)

理论性研究是为了增加学科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它侧重于从理论上阐述某种心理或行为现象,而不看重研究成果是否存在实践的意义。

(2)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

应用性研究是针对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它侧重于对观察结果的证明,以及如何把这种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对实践工作较有价值。

(3)服务性研究(Service research)

服务性研究是咨询人员的研究。比如,公司请来法律顾问对公司的法律等事务进行研究,这种情况就是服务性研究。

(4)行动性研究(Action research)

这种研究是针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研究。通过调查,使人们认清问题所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发生在组织结构、人员、技术或环境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变革。这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人员提出有效的变革措施,并形成文件,提供给有关管理人员。这种研究强调理论与应用密切结合。

2)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包含描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三类。

(1)描述性研究(Deive research)

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出现频率,一般只反映组织行为的现实,而不涉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具体干预措施,如职工基本情况调查、职工态度调查等。

(2)因果性研究(Causal research)

因果性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因而也叫“分析性研究”,如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预测性研究(Predictive research)

这种研究是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预先推测出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例如,通过对近几年企业年生产值的分析,去预测未来一年生产计划的估计。

3)以研究可控性为原则的分类

以研究可控性为原则的分类包含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实验三类。

(1)案例分析(Case study)

这是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人、群体或组织的经历进行深入调查,并形成一个包括历史背景、现存问题、已获成就、解决方案等一些资源的叙述性报告。

(2)现场调查(Survey)

这种方法要求研究人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现场的访问并发给调查表,即时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现场调查包括现场试验、调查和观察3种方法。

(3)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

实验室方法为研究对象构造一个人工的环境,通过控制独立变量,度量相关变量,得出一组相关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