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
了解群体的概念、分类、群体行为的解释;
掌握群体心理活动、群体结构、群体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阶段、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条件。
【学习重点与难点】
●群体结构;
●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条件;
●间断平衡模型、互动的群体。
引导案例
建造“大家庭”的好处
企业家们常常号召职工“以厂为家”、“以公司为家”,试图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但真正能让职工感到企业是自己的“家”却没有那么容易,这要求企业家真正在企业营造出“大家庭”的环境。
香港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是1969年由冯景禧所创办,该公司在日成交数亿港元的香港证券市场上,占有30%的份额,公司年盈利额达数千万元,冯景禧的个人财产达数亿美元。他成了称雄一方的“证券大王”。“新鸿基”之所以能创造出世界证券业少有的佳绩,主要得益于冯景禧的“大家庭”式的经营管理哲学。
“新鸿基”执行董事谭宝信介绍说:“在冯景禧的掌管下,公司形成了一股难以形容的奇妙力量,这样的气氛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在这里工作,成就肯定比在别的机构大。”
实际情况正如谭宝信所说,冯景禧的“大家庭”式的经济哲学,不但使本国职工感到和谐,而且也使外籍职工感到“大家庭”的温暖。这样,一种奇妙的力量就自然形成。这种力量之大是难以形容的。
为了实施“大家庭”式的经营哲学,在管理方式上,他十分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他曾声明:服务行业的资产就要靠管理,而管理是靠人去实行的。
新鸿基集团不以拥有巨额资产为荣,而以拥有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胆量、善于运用大好时机、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队伍为骄傲。冯景禧的管理哲学和用人艺术,既有西方人的科学求实精神,又有东方人和谐情趣的气氛;既有美国的现代化管理原则,又有日本人的以感情为核心的人际关系,融东西方优点于一炉。
在管理原则上,他十分强调团结的力量,注重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团结一致。他在经营业务的大政方针决定之前,总是广开言路,尤其是重视反面意见,然后加以集中,再向全体员工解释宣传,使大家齐心协力。
他在实施公司的决策时俨然像一位“铁血将军”,而在体谅下属时又俨然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如果有哪个职工向他辞职,他首先会询问是否有亏待过他的地方,如有,就诚恳道歉、改正,并全力挽留。因为他知道,失去一个人容易,但培养一个人难。
在管理作风上,他注重以身作则,平易近人。为了使员工心情愉快,他还刻意创造一种“大家庭式”的生活气氛,如组织业余球赛,在周末用公司的游艇观赏海景,亲自参加员工们的“国语”学习,等等。
许多企业的职工“吃里扒外”,对企业不负责任,“大家庭式”的管理,不失为医治这种病症的良方。
引导思考题:
(1)冯景禧是如何提高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凝聚力的?
(2)“新鸿基”是依靠什么取得成功的?
(3)你从该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香港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采用了什么样的激励措施?
7.1 群体概述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可见,群体与个体有很大的不同。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在研究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时不能以个体来解释,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从群体的概念和类型、群体的特点、群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群体的行为模式、群体心理与行为内在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对群体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的了解,可以为我们分析群体行为提供很好的帮助,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1.群体的概念
古语有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群体可以产生比个体大得多的绩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同时也有“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产生“1+1<;2”的效果。可见,人类很早就开始对群体进行研究了。不过对于现代意义的群体研究则是起源于20世纪,群体动力学派的代表人勒温,他把场论应用于小群体研究,认为群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并不是它的各个部分之和。群体不是人们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借助于分析群体中的个体情况来达到对整个群体的分析。此外,社会学派的代表人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人际相互关系理论,对群体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构成群体的两个要素是:成员关系必须具备相互依赖性;成员具有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和各种规范,用以控制行为。其中群体成员是在某个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组合在一起,个体数量必须要在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如果是单个人就不叫群体了;不同的个体为了相同的目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群体。群体成员相互依存,在心理上彼此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群体成员必须互相尊重,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群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意识到必须要和其他成员合作才能发挥群体的作用。群体内成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每个成员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人,成员通过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来实现群体的特定目标。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以达成共同的目标或谋求共同的利益。群体内成员各有分工,且必须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以此来完成群体的共同目标。例如举办一场大型晚会,需要导演、编剧、演员、化妆师、舞台布景师、录音师、乐队等工作人员组成一个专业的工作群体,这些成员为了办好晚会这个共同目的,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从想像上看,群体是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个体的组合。但并非任意集合起来的一些人都可以成为群体,“群体”与“多人”是有区别的。群体有以下特征:有持续的互动关系,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经常的、人对人的相互接触和联系;有一致的群体意识,群体具有其成员应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有共同行动的能力,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或工作,并对外界环境的挑战做出反应;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被认为具有相当于“证件”的成员资格。例如餐馆中就餐的乘客就不能看作一个群体,虽然他们是“多人”,但是他们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彼此之间也没有相互作用,他们只是机械地集中在一块的人群,而不是一个群体。
群体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功能。群体的功能主要是完成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和执行所规定的职责,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群体对个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其心理的需要,而这也正体现了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包括了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的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把个体的力量进行整合聚集成新的力量。
2.群体的类型
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很有必要,研究不同的群体类型有助于更好地预测群体行为。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群体类型。
(1)按程序正式与否,可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组织精心设计与规划的有明确的目的和规章,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有稳定、正式结构的群体。这类群体分工明确,并受到法律保护。例如北京奥组委,就是为了举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专门成立的合法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角色明确,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规章等,并受法律保护。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在工作和社会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群体。例如来自全国各地喜欢某个明星的网友组成的歌迷会,或者一个社区喜欢下棋、书法、跳舞的人,组成的不同小团体。非正式组织具有自发性、成员的交叉性、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排他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是: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融洽员工的感情、激励和培训员工、保障员工的权益。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是: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削弱管理者的权力、控制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对于非正式组织,应当积极引导,寻求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目的的协调一致,利用非正式群体加强沟通,提高满意度,利用其沟通特点,进行决策,提高对群体成员价值的承认,促进个人发展;通过非正式群体的中心人物,纠正其成员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个人生活的追求逐渐个性化,非正式群体会越来越多。需要根据当前形势和情况,多关心非正式群体,对于非正式群体有益的地方要发扬光大,对于有害的地方要进行预防和调整,达到让非正式群体为正式群体服务的目的。
(2)按规模大小分:大群体、小群体
大群体是指群体成员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各层次的组织机构,以间接方式取得联系的群体;小群体是指那些规模较小、相对稳定、成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经常直接联系和接触的群体。由于在小群体中,人们之间有直接的接触,从而建立起感情上的和心理上的联系,因此小群体中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讲要大于大群体中的作用。在大群体中,由于其成员的联系是间接的,所以相对来说,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素有更大的作用。当然大与小只是相对的,如一个工厂相对该厂的车间而言是大的,而相对它所属的公司或部门来讲就是小的。组织行为学重点研究的是小群体,又称为一级生产群体,如班组、作业流水线、科室、实验室等。人数不超过40人,一般认为以7±2人为最佳。
(3)按发展水平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群体
松散群体是群体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是在空间和时间结合,此种群体目标、结构和领导都不十分明确。联合群体是群体发展的中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的,约束与抵制共存,但这种活动只具有个人意义。集体群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成员之间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其存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随着群体的发展,群体由初级的松散群体发展到最高阶段的集体群体。
(4)按群体人员的构成分:同质结构群体、异质结构群体
同质结构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的相同或接近。异质结构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适合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的群体;后者适合简单性、相似性、临时性的群体。例如一个高科技攻关小组就是一个同质结构群体,群体成员需要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相同或接近,这样才能有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才能进行复杂的科研工作。
(5)按群体的开放程度划分:开放群体、封闭群体
开放群体是指群体经常更换成员,成员来去自由,人员不稳定,不适合于长期任务,但经常输入“新鲜血液”、新思想、新人才,所以环境适应性较强,具有发展的眼光。封闭群体是指成员稳定,成员等级关系严明。开放群体适合一些短期、人员调动频繁的创新任务。而封闭群体适合一些艰巨的长期项目,需要严密的组织规划,需要长期的合作。
不同类型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群体心理与行为,必须加以辨别和分析。
3.对群体行为的解释
群体行为具有自己的特点,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是不同的。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加入群体中呢?人们加入群体的动机是什么呢?对于个体来说,群体可以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来满足成员个体的心理需求,密切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个体加入群体的原因。
①满足成员社会交往的需要。它能为成员提供与他人联系的环境,从而使个体获得支持、帮助和友谊,以满足亲和的需求,并促使人与人的信任和合作。群体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而且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台,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②自身被认同的需要。群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往往需要保持共同的理解和认同,这就是群体的认同感。群体认同感会相互作用,当个人遇到一些困难时,其他成员对其的理解和包容显得很重要,自身所做的工作也会被大家认同,从而产生一种满足。
③群体成员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个人只有属于群体时,才能避免孤独感、恐惧感,从而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需要,群体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避风港”。
④满足成员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自尊、他尊的需要。群体中的成员,由于得到其他成员的关怀、信任、支持、帮助,从而感到温暖自豪。同时,自身行为对群体也要负责任,这就是责任感了。自己为群体所做的贡献也会被他人所接受,自尊感得到满足。
⑤权力的需要。群体具有个人所没有的优势,通过群体,可以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体现自身的优越感。
⑥完成任务的需要。群体的功能主要是完成组织上分配下来的任务和执行所规定的职责,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群体可以帮助个人完成自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获得成功。例如想登上珠峰,要加入一个登山队才行,仅依靠个人是不可能登上珠峰的,需要群体的合作和努力才能成功。
4.群体心理活动规律
与个体心理活动规律不一样,群体的心理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规律。
1)从众行为
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对群体的信任度、对偏离的恐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专长、个体的自信心、责任感、性别差异。很多群体成员都喜欢随波逐流,看见别人这么做,也跟风一起这样做。个体行为具有从众心理,就像一段时间流行牛仔裤,结果满大街都是牛仔裤。
心理学家阿希(S.E.Asch)的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从众心理。阿希将被试人员编成7~8人的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坐在一个教室中,对两张卡片进行比较。一张卡片上画有一条直线,另一张卡片上则有三条长度不一的直线。
在一般时候,判断出错率不会超过1%。被试者只需大声说出右边三条线中哪一条与左边的单线长度相等即可。不过,如果该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故意说出错误答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遵从群体压力会不会使不知内情的被试者改变其回答以便能和其他成员保持一致?阿希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在每个受测小组中只安排一个不知内情的被试者,而其他成员均是他的助手。座位顺序也是预先安排好的,那位真的被试者被安排在最后一个说出自己的判断。实验先进行一些匹配练习,所有被试者都回答正确。
通过这个试验,阿希所获得的结果表明:在重复多次实验中,大约有35%的被试者选择了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回答保持一致,也就是说,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把这个结论进一步展开:如果个体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不一致,他就会感到来自于群体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人保持一致。
(1)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各异,主要表现为两类:个人接受和屈从
①个人接受。这种从众是表里一致的表现,是以个人对群体规范的接受为基础的。在个人接受的情况下,个人的行为、态度或信仰是与群体的规范和愿望相一致的,个人是完全接受群体的规范的。这是个人完全赞同群体的行为和方式,是发自内心的接受,而不是因为外在压力导致的。
②屈从。最通俗的说法是表面接受而内心是不认同群体的行为的,是一种表里不一的形式。由于确实存在着某种群体的压力,使得个人不得不与群体所希望的行为一致。在组织内和工作的群体内碰到的从众,多数是这种屈从,屈从并不意味着个人相信那些行动是正确的,其内心还有自己的想法。导致这种屈从而内心并不接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冲突,害怕被别人所不喜欢或反对,而不得不去屈从;自己缺乏信心,没有主见,不知道真正的道理,只有随声附和以求心安;明知道自己判断是正确的,但权衡利害,如果和群体不一致的代价高于从众的代价,则会屈从群体;个人性格的影响,一般而言,依赖性强的人易从众,独立性强的人则不易从众。
(2)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
①群体方面的因素。一般而言,个体的从众行为与其群体有很大关系。视群体的性质,如群体成员对组织的顺从,视群体团结的程度,越团结越顺从;视群体的民主气氛,越****越顺从;群体中持一致意见的人数越多,越易使少数持不同意见者从众;群体中多数意见受外在社会支持程度影响,社会越支持,持不同意见者越易顺从。
②个体方面的因素。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越低越易从众;地位低的人说话没分量只有从众了;个人智慧与能力,越低越易从众,本来就无能力提出不同意见只有从众了;个人情绪越不稳定、不自信,越易从众;重视人际关系的程度越高越易从众,为了避免群体的内乱,只有从众了;个人整体观念越强越易从众,一般集体主义者喜欢从众。
③问题性质与明确程度方面的因素。对非原则问题比对原则问题容易从众,对一般问题比对重大问题容易从众,这些问题不会给群体和个人带来多大伤害,一般个体不会去仔细追究。此外,有明确答案的,不易从众;没有明确答案的易从众,因为个体对于没有明确答案的事情也不能确定正确与否只有从众了。
当然,从众也不是绝对的,即使表面从众,内心反应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表里一致的从众。成员认为群体的意见或者行为是完全正确的,口服心服地和群体行动保持一致,是真从众。二是表面从众,内心反对。这是一种假从众,表里不一。表面上屈从群体的意见或者建议,实际上内心反对。原因是:一种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不敢公开反对,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种是为了维护群体的统一和团结而违心从众,不想因为自己的意见使组织闹矛盾。三是表面不从众,内心却同意。这种情况经常是因为个人由于所处的地位和当前形势,不便于表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四是表面和内心都不从众。成员坚持自己的是正确的,而群体是错误的。
以上说明,在群体的压力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只看表面,必须考虑到这一心理现象,始终保持冷静的思维,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通过其他途径找到群体内在的想法,从而避免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