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269

第269章 慈湖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1)

慈湖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象山之门,必以甬上四先生为首,盖本干、淳诸老一辈也。而坏其教者实慈湖。然慈湖之言不可尽从,而行则可师。黄勉斋曰:「《杨敬仲集》皆德人之言也,而未闻道。」予因釆其最粹且平易者,以志去短集长之意,则固有质之圣人而不谬者。述《慈湖学案》。(梓材案:慈湖学派,梨洲原本附列《金溪学案》,自谢山始别为《慈湖学案》。)

象山门人

文元杨慈湖先生简

杨简,字敬仲,慈溪人。干道五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尝反观,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非吾心外事。陆象山至富阳,夜集双明阁,象山数提本心二字,先生问:「何谓本心﹖」象山曰:「君今日所听扇讼,彼讼扇者,必有一是,有一非。若见得孰是孰非,即决定为某甲是,某乙非,非本心而何﹖」先生闻之,忽觉此心澄然清明,亟问曰:「止如斯邪﹖」象山厉声答曰:「更何有也﹖」先生退,拱坐达旦,质明纳拜,遂称弟子。已而沿檄宿山间,观书有疑,终夜不能寐,曈曈欲晓,洒然如有物脱去,此心益明。淳熙元年,母丧去官,营葬车厩,更觉日用酬应,未能无碍。沉思屡日,一事偶触,始大悟变化云为之旨,交错万变,而虚明寂然。服除,补绍兴府理掾,差浙西抚干。知嵊县,外艰不赴。起知乐平,召为国子博士,以争赵汝愚之去,主管台州崇道观。嘉泰四年,权发遣全州,未上,论罢,主管仙都观。嘉定元年,累迁至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三年,除著作郎,迁将作少监。面奏:「陛下自信此心即大道乎﹖」宁宗曰:「然。」问:「日用如何﹖」宁宗曰:「止学定耳。」先生谓:「定无用学,但不起意,自然静定,是非贤否自明。」他日,又言:「陛下意念不起,已觉如太虚乎﹖」宁宗曰:「是如此。」问:「贤否是非历历明照否﹖」宁宗曰:「朕已照破。」先生顿首为天下贺。出知温州,督赋之吏,不入县庭,但移文罢妓籍,访贤人,崇孝养而已。架锣戟门,令投牒者自鸣,鸣即引入,剖决无时。县官贤否,即杂访之,小民之至庭下者,言人人同,乃行黜陟。其待僚属,方据案书判,有喏于庭者,无问谁何,即释笔拱答。务以德化感人,民日悦服。除驾部员外郎,改工部,除军器监、将作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丐祠而归,以宝谟阁学士、慈溪县男、太中大夫致仕。宝庆二年卒,年八十六,谥文元。筑室德润湖上,更名慈湖,遐方僻峤,妇人孺子,亦知有所谓慈湖先生也。所著有《甲囗》、《乙囗》、《冠记》、《昏记》、《丧礼家记》、《家祭记》、《释菜礼记》、《己易》、《启蔽》等书。

慈湖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