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蜀锋
3490200000134

第134章 长宗论兵

面对马元义出言邀请,何云飞说道:“天公将军贵为太平道大贤良师,盛情之邀下,岂有推脱之理,你我二人即可出发前往长宗。”

马元义听了便是一愣,半晌才问道:“黄巾散人仅一人前往?”

何云飞用冷冽的目光看着马元义,朗声说道:“吾几次三番解救黄巾军与危难之中,吾难道还惧天公将军陷害在下不成。汝不必迟疑,黄巾散人本尊便在眼前,无需多虑。”

马元义转口笑道:“黄巾散人义薄云天,马元义并非哪个意思。只是官军新败,士气大衰,恰逢与官军决战有利之机。马元义觉得两军合兵一处,共讨董卓,一战便可扭转冀州态势。”

何云飞岂不知马元义的想法,此话虽说得冠冕堂皇,却是借机转移重点,掩盖对何云飞身份怀疑的尴尬。蜀锋军的军容军貌无不透着精锐的气质,马元义也是带兵的一方统帅,若能被他拉到长宗,马元义在黄巾军中的地位便可再上一个高度。

这不愧是多年闯荡江湖的侠客,何云飞暗赞一声后说道:“此次胜果,皆因双方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我军继续在暗中配合更为有利,如要合兵,待与天公将军商定之后,再做打算不迟。”

马元义见何云飞深谙兵法造诣,谈吐滴水不漏,对何云飞的身份更深信了几分。于是恭敬的说道:“既然如此,恭请黄巾散人移驾同去长宗。马元义另建言黄巾散人,还是带些护卫好些,毕竟进入长宗还需经过官军防区,也好让众将安心。”

何云飞点头认可,因太史慈的容貌恐被张梁等混入京师演武堂的黄巾将领认出,何云飞就选了李克石及二十名护卫随同马元义骑着战马赶往长宗。

提出独身赴会,确实因李儒见骑兵出动之后,长宗守军并无任何动向,李儒顿觉不妙,料定中了黄巾军的计策,为救董卓倾兵而出接应。因此何云飞一行极为顺利,快马加鞭绕过官军便进了长宗。

留守长宗的张宝见到何云飞,听说官军大营兵力仅剩三万,草草安顿了一下何云飞休息,便点兵出战。何云飞暗笑张宝贪功心切,根本不懂兵法,卢植为统帅之时营寨修整的如同小城,白天强攻根本占不到便宜,更何况李儒出兵前应早做了安排。

但到了人家地盘,不好多言,何云飞趁机避开与黄巾军将领碰面,安心在住处休息,静候张角回归。

在屋中闲来无事,何云飞与李克石谈到:“出益州以来,蜀锋军屡屡屡占先机,全凭情报处工作出色。”

李克石抱拳说道:“情报处全凭主公规划得当,克石仅是执行而已,不过有一言克石不知当不当讲。”

何云飞笑道:“此处仅有你我二人,有何不当讲,难道你怕屋内也有张角设的暗墙地洞不成。”

李克石也笑了笑,环顾了下四周,又说道:“主公欲图霸中原,克石建议可借义军之名,在中原寻一根基之处,以作长远。单凭商部店铺掩护,获取情报难度还是大了些。”

何云飞赞许道:“克石经过锤炼成熟多了,此事我的确想过多次。然蜀锋军大将之中,无人在中原根基深厚,黄巾之乱平息后朝纲不振的话,中原大地依旧会烽火不熄。”

李克石转念一想,低声问了句:“主公,你觉得张角在中原做蜀锋军代理人选如何?”

“哈哈!”何云飞笑了两声,说道:“聪明!”

随后何云飞将如何安置张角黄巾军以及四师开赴中原的真实使命全盘托出,听李克石极为震撼,拜服说道:“主公如此大计,李克石就是赴汤蹈火也并将此事操作妥当。”

君臣二人商讨了大半天,张角率领大军得胜回城,在马元义的带领下,张角亲自来到何云飞住处。张角心知黄巾散人不喜张扬,因此拜会之时只带了两位兄弟,安排马元义负责周围警卫。

“哈哈哈!多谢黄巾散人助吾今日大胜!”张角一见面便拱手拜谢。

何云飞说道:“天公将军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张角对何云飞极为客气,寒暄两句后便邀请何云飞上座说话。倒是张梁细观了何云飞多时,不禁脱口而出:“黄巾散人好生面熟,似乎在何处见过……”

说到此时,张梁这才警醒,张角怀疑黄巾散人可能是蜀锋将军也同他谈起过,只是突然见到戴着假发的何云飞并未一时辨出,于是又试探地说了一声:“总教官!?”

何云飞面带微笑,将假发脱去说道:“刘桓,京师一别还真忘了我这总教官了。”

张梁、张宝见何云飞露出短发,顿时失色,下意识的扶住腰间的宝剑。张角却是谈笑风生,说道:“哎!蜀锋将军远来是客,何必如此剑拔弩张,好生放肆。”

说完张角对何云飞抱拳说道:“张角管教不严,还望蜀锋将军见谅!”

何云飞微笑不语,但观张角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完全没有生病的状态,心中暗思:莫非张角并非自然病逝,而是因为交战受了重伤而亡。

仔细想来,史书均有史官记载,对起义的首领内部的事情知晓甚少,黄巾军为军中士气着想也不会道出实情。因为马元义未死加上董卓一到冀州便受蜀锋军暗中影响,这历史的偏差自然很大。

见何云飞笑而不语,张角又说道:“既然蜀锋将军不掖不藏,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蜀锋将军以黄巾散人身份暗助太平道,难不成也是想与太平道共分汉室江山。”

何云飞笑道:“天下本是天下人的天下,汉室不过是个统治者的象征,如今掌权之人难道姓刘?”

张角听何云飞口出大逆之言,心中又放宽了很多,知道何云飞的立场并不站在朝廷这边,于是笑道:“哈哈!好一个天下人的天下,自盘古开天辟地已来,天下本是万民共有,太平道之举本就是造福万民,让黎民百姓过上大同太平盛世,没想到蜀锋将军也乃同道中人。”

通过暗中调查,何云飞知道张角并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但张角口中道出的理论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简直有些可笑。于是何云飞反讥问道:“既然天公将军要铸就一个大同世界,何岸斗胆问一句,天公将军通宵古今未来,请问若无统一管辖,外族入侵之时何以御敌。”

张角笑道:“天下一心,共抵外敌便是。”

何云飞又问:“若要天下一心,需要何时才能做到。单说太平道起事,你方虽说万民响应,可为何朝廷兵勇不从四方义军突起。”

一句话点到了张角的死穴之处,起事之初势力发展极快,但与官军正式交战之后,一直处于胶着状态,许多起事之处均遭覆灭。若不是看到张曼成、波才等人的亲笔书信,张角早就想生吞何云飞。

何云飞开始捋着张角的心窝说话,此时却得势不让人,继续点火说道:“黄巾军虽人多势众,但在天下百姓眼中仍是乱贼。全因朝廷赋税虽苦,但兵戈更甚,这便是根本所在。”

听了何云飞说了一通大道理,正道出黄巾军如今发展瓶颈的根源,张角兄弟均有所思,张角说道:“蜀锋将军之言甚有道理,然如今朝廷昏聩不堪,张角上书《太平清领书》本欲让皇帝警醒,却不得重视,无视黎民之苦。吾等兄弟奔波十余年,仅是愿集众民之力,推翻汉室,免受官吏欺压,却得不天不佑呀。”

“呵呵!”何云飞笑了两声,说道:“常言失道寡助,得道多助,事在人为而不在于天。然太平道如今境遇与陈胜吴广相仿,天公将军可知为何?”

张角此时为了黄巾军的生死,也不得不谦虚起来,说道:“还望蜀锋将军明示!”

与张角虽是初次见面,但二人早已互有了解,开门见山的聊极附和何云飞的脾气,因此何云飞直接说道:“在我师门有句话,叫做首打出林鸟。各地纷乱,然黄巾军一支独大,朝廷必会倾力绞杀。另黄巾军分散各处,号令不一,地势并未连为一片,易被各个击破,冀州此时已无增援。三则,人性自私,强而附之,弱则离去,如今黄巾军与朝廷抗衡处于劣势,兵源岌岌可危。此三状黄巾军与陈胜吴广之时,相似极多,天公将军可细品品。”

张角听完,连忙说道:“蜀锋将军身为京师总教官,真是名之所归,张角本就是修道之人,今日闻言让吾茅塞顿开。受教了,受教了!不过蜀锋将军的话,张角还一时消化不了,待吾思考一番,再来向蜀锋将军讨教。”

何云飞笑道:“不急!官军新败,董卓说不好将会罢官,你我此时有大把的时间,共商太平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