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王朝1
34881700000021

第21章 四海之内大一统(2)

雍州今陕西北部、中部和甘肃及其以西地方。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虽有“九州”之名,却无九州之实。战国以前,现实生活中也从来不存在九州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实行郡县制,也没有州制。所以,《禹贡》中的九州,是一个理想中的区域划分,是对“大一统”的一种向往和规划。

然而,包括《禹贡》在内的先秦著作中的九州说,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九州”成了“中国”、“天下”的代名词。而且,人们从此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九州”不可分。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就曾这样充满深情地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周礼》的建国之制

《周礼》,一称《周官》,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有关《周礼》的作者和时代,历来聚讼不已。然而经过现代学人郭沫若、范文澜、顾颉刚、杨向奎等的研究,已基本上可以确认《周礼》系战国时人所作(成书另当别论)。

《周礼》亦非某朝某王典制的实录,而是勾画了一种希冀能用之万世的“大一统”的国家政权模式。比如,它涉及到了有关国家政体形式的问题,包括:王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权力;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各级权力主体的组织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等。

《周礼》开宗明义:“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家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王者建立都城,辨别方向,制定宫室居所的位置,分划城中与郊野的疆域,分设官职,治理天下的人民,使他们都能成为善良高尚的人。于是设立天官家宰,率领他的部属,掌理天下的政务,辅佐王者统治天下。……)《周礼》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而将王定为一国之主和六官的统驭者。很显然,这个“王”的原型,出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王;也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天子。

《周礼》六官之制,是设官分职的总框架,也是全书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体大思精,结构缜密:天子之下有大宰,大宰统领6官,6官之下有360属官。有总属,有分属,有当官之属,有冗散之属,条理清晰。大宰掌“六典”等10条官法总理朝廷、邦国,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等分奉教象、政象、刑象之法,各治一职,360官各有所司,互相配合和呼应,严密齐整。如此庞大而又整齐划一的官制,未必能在现实中推行,但确实表现出“大一统”的浑然气象。

所以,顾颉刚说《周礼》的中心思想“是组织人民,充实府库,以求达到统一寰宇的目的”(见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载《文史》第6期),确有道理。

六、统一王朝的求“同”去“异”

秦始皇消灭六国以后,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一系列措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统一。从此,“大一统”就由一种观念变为现实;而与此同时,“大一统”的观念,又在新的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

壁画书同文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刻款、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间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秦统一后,诏书发到桂林,当地人均不认识。于是,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籀文(又称大篆,系周代文字)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制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李斯、赵高、胡毋敬又分别用新颁布的文字,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作为儿童识字课本,向全国推行。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新字体的特点是,将篆体圆转的笔画变成方形,字形扁平。这种文字书写起来更为流畅、快捷,很受欢迎,尤其是深得公文传抄者“徒隶”的青睐,所以很快流行开来,后人叫它为“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它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很不一致。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音亿,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用,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铜币圆形方孔,对应了古代“天圆地方”一说,并且在使用上有很大的方便。所以在我国货币史上,圆形方孔的钱币占据主要地位,通行时间也最久。

秦国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在国内对度、量、衡的标准做过统一的规定。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单位为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尺(1丈=10尺=100寸。合今230厘米)为步,240步为1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大致不变。

车同轨

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行同伦

“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这方面,秦王朝也给予相当的重视。比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义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意谓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职,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予以表彰。而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洪之风,大加鞭笞。严令“禁止淫泆”,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秦王朝还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这一制度为秦以后历代承袭,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特色。《后汉书·百官志》说:“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意谓可为民效法的),皆扁表其门(在他们的门上制匾加以表彰),以兴善行。”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灭六国后,继续向西南、东南和两广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并在北方有效地制止了匈奴族的骚扰,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发展。

统一百越

秦统一前,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一带的许多部族,总称为“百越”,其中著名的分支有于越、闽越、南越、东瓯、西瓯、骆越等。于越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很早就建立了越国,战国时期为楚所灭。秦灭楚后,它成为秦的一部分。瓯越也叫东瓯,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闽越在今福建福州一带。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乘势统一了瓯越和闽越,并在那里设置了会稽郡和闽中郡。

南越分布在今广东、广西的岭南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很早就与中原有密切地交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随即着手统一岭南的事业。

公元前217年,秦派屠雎率领秦军向岭南进兵。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军粮运输困难。为此,秦始皇派史禄在今广西的兴安县境内,凿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这就是著名的灵渠。经过几年的艰苦作战,秦军征服了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东北一带,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秦始皇又迁徙中原几十万人去“戍五岭(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在湘、赣和粤、桂等省区边境。所谓“岭南”即指五岭以南的地区),与越杂处”,从此,两广地区和祖国其他部分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内地人民大量迁徙到岭南,带去了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和百越人民劳动生活在一起,加速了民族融合和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统一西南

古代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少数民族,总称为“西南夷”。它们中的大部分,在战国时期已成为楚国和秦国的一部分。秦王朝又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的上游,占据了邛(今四川荥经县东一带)、筰(今峨边县东一带)、冉(今松潘县一带)和駹(今茂汶县北一带)等部族地区。又派常頞(音案)向南开通了一条“五尺道”(宽5尺的道路),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的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还在那里“置吏”,即设置行政机构。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从事游牧,以强悍和精于骑射著称。匈奴与华夏族很早就有了密切联系。在内蒙古发掘的战国时期数百座墓葬中,有不少铁、铜器的造形和中原地区的形状相仿,显然这是受了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战国时期,赵国一度在今内蒙古河套一带设九原郡,抵御匈奴的南下。战国末年,赵国与秦国忙于战争,匈奴乘机占领了河套及其以南地区。

秦王朝于公元前215年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了赵国的旧地。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重置九原郡,并新设44个县,统属于九原郡。公元前211年,又迁犯人3万户到今北河、榆中一带垦殖,加强了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战国时,各国为了割据称雄,在本国周围建筑了护卫性的长城。秦统一后,将中原地区的长城拆毁。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又将原来秦、赵、燕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修缮补建,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泯县),沿黄河、阴山,东到辽东(今朝鲜平壤西北海滨)的万里长城。

就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昂首屹立在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到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的辽阔土地上。她是东方的巨人,也是世界的巨人。

八、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先秦已有的各地交通线的基础上,通过修筑驰道、直道等等,构筑起全国性的交通网。这是秦王朝缔造“大一统”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长期战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各地都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这大大限制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阻碍了各地之间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下令“治驰道”。再过一年,开始出巡各地。公元前215年,下令拆毁各地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夷去险阻”。公元前212年,又令大将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在秦始皇统一南方百越的战争中,南方地区也开辟出一系列交通线。

秦朝的驰道,据《汉书·贾邹枚路传》记载,是“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这似乎可理解为:驰道有两条主干线,一条向东通往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抵达过去的吴、楚地区;驰道联结了一些重要的江、湖,并且直达东海边。《贾邹枚路传》又说:驰道宽五十步,路面经过夯实,路旁每隔三丈种一棵树。

下面,以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之后几次巡行全国所经过的线路,和秦王朝其他几条交通要道为重点,对当时沟通全国的干线,和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出去的交通网,做一番粗略的巡视。

1.咸阳至之罘。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定陶(今山东定陶北),进入山东半岛,登泰山,然后过黄(今山东黄县东南)、腄(今山东福山县东南)、成山(今山东成山),登之罘(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市北)。又转而南临琅琊(今山东胶南),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渡淮水,转去长江中游的衡山和南郡,最后向北经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北)回咸阳。秦始皇此次东巡前半段所经路线,即从咸阳到之罘一线,是横贯王朝腹地的一条大动脉。

2.咸阳至云梦、会稽至琅琊。这两段线路,是秦始皇37年最后一次出巡所经过的。当时秦始皇先达武关,然后沿丹水、汉水到云梦(今洞庭湖及武汉市附近)。再沿江东下,经丹阳(今安徽省当涂县东),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随后上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南)。再经过吴地,在江乘(今江苏镇江市北)渡过长江,辗转到达琅琊。

从咸阳至云梦,先秦既已存在联接南北的秦楚大道。秦始皇南下经过这一线,说明此线仍作为秦王朝的重要干道之一。

从云梦至会稽,再至琅琊,这一段线路的特点之一,是水陆联网,水道和陆路互相补充、延伸,构成一个网络。

3.咸阳至碣石、碣石至九原。秦始皇三十二年出巡北方就是沿着此线经太行山东麓,过上党(今晋西北地区)、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北)、蓟县(今北京市),到达碣石(今河北昌黎北)。又从碣石向西北,经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雁门(今山西右玉)、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4.咸阳至陇西。秦始皇二十七年首次出巡即沿此线。先沿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到达渭水发源地的陇西(今甘肃临洮一带),又攀过六盘山口到北地(今甘肃宁县西北),再至鸡头山(今甘肃平凉市西),然后过回中(今甘肃平凉市北),沿泾水返回咸阳。

5.从咸阳至巴蜀。在这条交通线上,遍布着高山深谷,行路异常艰难。先秦已沿崖搭设栈道,到秦始皇时已有数条栈道可通巴蜀。一是“故道”,又名陈仓道;二是褒斜道;三是石牛道。其中起自陈仓(今陕西宝鸡),经褒水而达汉中的陈仓道,虽绕行较远,但易于通行,成为联结秦岭南北的主要通道。

6.从云阳至九原。为了便于调动兵力,防御匈奴南下掠夺,蒙恬率卒从云阳(今山西淳化西北)向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修筑交通线,“堑(斩)山堙(填)谷,千八百里”,道路笔直,极为壮观,后人称为“直道”。

7.岭南新道。在统一南方百越的战争中,秦王朝开辟了一系列交通线。主要有:①从赣南跨过拦捕关(今梅关——大庾岭山口),沿溱水(今北江)南下番禺(今广州);②从湘南跨过阳山关(今骑田岭山口),沿溱水南下;③经九疑山(今湖南宁远南)的湟溪关,转入连江,南下番禺;④从湖南溯潇水而上,翻山到广西八步(今贺县),再沿贺江南下苍梧(今广西东南);⑤灵渠(即今广西兴安运河)。其中以灵渠最为著名。它沟通了湘江上游与漓江上游,使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联结起来,成为进入岭南的水路交通线。

秦王朝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好比是“大一统”帝国的动脉和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