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4
34879000000045

第45章 阳夏战争

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为保卫武汉三镇与清军展开一场重大战役,整个战役分为汉口保卫战和汉阳保卫战两个阶段。汉口古称夏口,故这次战争又被称作“阳夏战争”。

武昌首义成功,予清王朝以致命一击。为挽救其垂危统治,扑灭革命烈火,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1911年10月12日),清廷谕令瑞、张彪革职留任,戴罪立功,令正参加永平秋操的混成第四镇统制官王遇甲率二、四两镇各一部星夜驰援,命陆军大臣荫昌速至湖北,督率各军与革命军作战,又命萨镇冰率海军、程永和率长江水师溯江西上赴援。为解燃眉之急,又就近调河南第五十二标到汉口与张彪会合。二十三日(14日),清廷进一步调正军队配置,谕令将陆军第四镇暨第二镇混成第三协、第六镇混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赴湖北由荫昌指挥;将第五镇暨第三镇混成第五协、第二十镇混成第三十九协,编为第二军,军统冯国璋,作为预备队,听候调用;将禁卫军、陆军第三镇,编为第三军,军统载涛,驻守京畿,专司巡护。

与此同时,湖北军政府也加紧扩军备战,誓死保卫武汉。当时,武汉新军除瑞、张彪带走之少数营队外,余均归附革命,但因在战争中死伤和减员,所存兵员不过几千人。为同清军对抗并进行北伐,湖北军政府甫告成立即决定扩军四协。武汉地区学生、工人、农民闻讯,踊跃前来投军,不到五天,四协约两万人的新军即告足额。军政府将武汉分为汉阳、汉口、武昌城外和武昌城四个防区,由一、二、三、四协分别负责,另以第五协和炮、马队各二标、敢死队二大队为机动。革命军与清军集中在汉口刘家庙一线对峙。总体看,武昌起义初期,武汉三镇的军事形势对湖北军政府有利。因为远在直隶的北洋军不可能迅速进入湖北,且北洋六镇始终是袁世凯控制下的一支军阀武装,荫昌根本指挥不动。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于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但袁认为清廷赋予权力过少,于次日即复奏,以“旧患足疾,迄今尚为大愈”为辞①,表示不能应命。袁世凯不出,北洋军就不肯卖力作战,革命军得以从容应敌。

武汉保卫战,首先从汉口战役开始。八月二十七日(10月18日)凌晨三时,第二协统领何锡蕃指挥革命军,向盘踞汉口郊区刘家庙火车站的清军发动进攻。其时,清方仅有张彪残部、河南混成协、岳州巡防营共二千人应战;已抵刘家庙的北洋军不肯支援,战事甫起,即向滠口退去。但因清方海军发炮轰击,革命军不支退却,清军一部尾追至市区内大智门附近。下午三时,革命军再次发起攻势,又因清舰炮击而退却;清军乘火车追击,铁路工人预先毁路十余丈,致使火车倾覆,革命军和四周民众齐向前拼杀,一举消灭清军数百。二十八日(19日)晨,革命军步、炮、工、骑兵共三千余人,乘胜进攻刘家庙车站,清军乘火车仓皇逃往滠口,遗弃帐棚一百四十余顶,粮食六百余石及大量枪支子弹。革命军占领刘家庙后,本应继续前进,据三道桥,夺取滠口,握有利地形,以阻止清军沿铁路线南下进攻汉口。但旧军官出身的何锡蕃,对革命军力量估计不足,即不敢大胆进攻,也未在三道桥修筑坚固工事,认为刘家庙与租界相近,敌人必不敢贸然进攻。这样,每至夜间,清军就越过三道桥,攻击革命军。对此,党人十分不满,强烈要求并自动组织敢死队,向清军发起攻势。但这时清军喘息已定,并据三道桥有利地形,以机枪多挺,堵塞隘路,革命军进攻遭到失败。指挥官何锡蕃自感指挥不力,遂引咎辞职。军政府于九月初三(10月24日)任命原清军第二十九标统带张景良为汉口前线总指挥。

张景良到汉口后,即不召开军事会议,又不下令作战,采取拖延态度。这时清军大部南下,前锋抵达滠口。九月初五(10月26日),清海陆军大举反扑,敌舰潜过武昌青山革命军炮兵阵地,未遇阻击即达造纸厂附近江面,接着便向革命军阵地猛烈炮击,使革命军牺牲五百多人。在炮舰掩护下,清步兵也向刘家庙发起攻势。在革命军苦战过程中,前敌总指挥张景良逃离前线,与张彪暗中勾结,被汉口军政分府领导人詹大悲处以死刑。经过三天激战,革命军伤亡二千余人,被追退入市区。正当革命军处于极端不利的关键时刻,九月初八(10月29日)午后,革命党重要领导人黄兴自上海抵达武昌,并毅然承担起前线总指挥重任。革命元勋黄兴亲临前线,给革命军以极大鼓舞,士气为之大振。

这时,清方也有所变化。九月初六(10月27日),清政府召回荫昌,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命冯国璋为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初八,冯国璋抵汉口前线;初九,袁世凯自彰德南下,进驻湖北孝感,亲自督阵。双方参战人员,清军总兵力达一万多人,革命军在汉口仅有五千人。为扭转不利局面,黄兴于初八日指挥革命军向清军大智门阵地发起攻击,经过激战,曾一度击溃清军;后清方大量援军赶到,革命军反攻未获成功。第二天,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市区展开激烈巷战。九月十一日(11月1日),皇族内阁辞职,清廷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在遭到革命军顽强阻击后,冯国璋竟丧心病狂地指使清军纵火焚烧。大火从歆生路花楼街烧到满春茶园,又从满春茶园烧至桥口,接连三昼夜不熄,十余里繁华街区被夷为一片焦土。革命军将士在烈火中坚持三天三夜可歌可泣战斗,于九月十一日(11月1日)夜退出汉口,黄兴渡江返回武昌。

汉口失陷,开始进入汉阳保卫战阶段。由于双方均需重新部署兵力,因此前半月战事暂时呈沉寂状态。九月十四日(11月4日),黄兴在汉阳伯牙台(后移昭忠祠)设立战时总司令部,以李书城为参谋长,正式接防备战。至九月二十一日(11月11日),于汉阳集结之革命军各部计有:鄂军第一协蒋肇鉴两标,第四协张廷辅两标,第五协熊秉坤两标,第二协第四标,工程、辎重各一营,炮队一团,湘军第一协王隆中、第二协甘兴典部,总兵力约两万余人。清军占领汉口后,即以左翼扼长江沿岸,右翼由京汉铁路进至玉带门停车场之北,后方预备队屯于孝感,总兵力约三万余人。

面对稍居优势之敌,革命军在进攻抑或防守这个战略问题出现严重分歧。意见尚未统一,黄兴即决定于九月二十六日(11月16日)夜兵分三路反攻汉口。第一路由鄂军第三协协统成炳荣率所部从武昌青山渡江,在汉口湛家矶登陆,进攻刘家庙,击清军后路以为牵制;第二路以步兵第六标标统杨选青率所部由汉阳东北岸渡江,在汉口龙王庙登陆,以为助攻;第三路为主攻部队,以湘军第一协为右翼,以湘军第二协为中军,以鄂军第五协为左翼,同在襄河琴塘口军桥渡河,向汉口玉带门地区推进。战事开始后,第三路右翼湘军王隆中部进展迅速,将清军打退至韩家墩;但左翼进展迟缓,进攻失利;居中之湘军指挥甘兴典更是临阵慌乱,首先率部退却,致使右翼部队孤军奋战,最后也不得不退至汉阳。至于其他两路则因指挥员贻误战机,根本未按时发动。革命军反攻汉口计划遭到挫折。汉阳保卫战完全处于被动。

十月初一(11月21日),清军一路从孝感绕道至蔡甸,强渡汉水,革命军堵截未成,退守三眼桥;清军另一路从舵落琴断口架设浮桥渡过汉水,向革命军右翼阵地美娘山、仙女山进攻,形成对汉阳的两翼包围形势。此后数日,双方对汉阳外围重要据点展开激烈争夺。美娘山失守后,革命军管带祁国钧率几十人,勇敢冲锋,一举将美娘山夺回,磨盘山被清军占领、革命军组织一百零八人敢死队,乘夜冲上磨盘山顶,奋勇肉搏,将清军全部消灭。初四(24日),清军再占美娘山、仙女山。黄兴将主力集结在十里铺一线,先后组织两次反攻,均告失利。初六,清军夺得磨盘山、扁担山两处阵地后,以猛烈炮火轰击十里铺。黄兴速调各军阻击,但指挥失灵。湘军将领甘兴典擅自率部撤回湖南,湘军王隆中部苦战疲敝,也退至武昌。黄兴迫不得已决定撤离汉阳。十月初七(11月27日),清军占龟山;下午,汉阳陷落。同日晚,黄兴从武昌乘船离鄂赴上海。但这时全国总的形势对湖北军政府有利。海军已归向革命,江浙联军占领南京,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独立,清廷已土崩瓦解。鉴于此,袁世凯进一步施展一打一拉而以拉为主的策略,命占领汉阳的冯国璋暂不渡江,而是从龟山用重炮轰击武昌,对黎元洪施加压力,逼其停战议和。这样,武汉保卫战在双方对峙中处于基本停顿状态。

武汉保卫战,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指挥不统一,部分旧军官不能用命、士兵新募、军事布置失误等原因,遭受重大挫折。但这场保卫战持续四十余天,是辛亥革命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它有效地维护了首义之区和第一个革命政权。广大革命军将士英勇无畏、自我牺牲和顽强奋战精神,予全国人民以巨大鼓舞;它将清军主力吸引至湖北长达一个半月,这对各省革命党人是最有力的支援,为革命最后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注释

①《辛亥革命》第5册,第3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