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冀州上今置郡府二十二县一百二十七
河内怀五县河内修武获嘉武德武陟汲郡卫五县汲卫新乡共城黎阳邺郡相十一县安阳尧城洹水滏阳内黄邺林虑临河汤阴成安临漳广平洺十县永年鸡泽曲周清漳邯郸临洺武安洺水肥乡平恩巨鹿邢九县龙岗南和平乡巨鹿沙河任内丘青山尧山信都冀九县信都南宫堂阳武强下博枣强衡水阜城武邑赵郡赵九县平棘元氏昭庆栾城赞皇高邑柏乡临城宁晋常山镇九县真定鹿泉井陉灵寿稿城九门石邑房山行唐博陵定十一县安喜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唐昌深泽陉邑河间瀛六县河间博野束城乐寿高阳平舒文安莫六县鄚清苑任丘文安长丰唐兴饶阳深四县饶阳安平鹿城陆泽上谷易八县易遂城涞水容城满城五回楼亭阪城范阳幽十一县蓟归义范阳安次固安昌平潞永清良乡武清广宁顺义顺一县宾义归化分顺州置一县怀柔归德燕一县辽西妫川妫二县怀戎妫川渔阳蓟二县渔阳三河密云檀二县密云燕乐北平平三县卢龙石城马城柳城营一县柳城
古冀州
禹贡曰:「冀州既载,载,始也。冀州,尧都,故禹理水自此而始也。以唐虞之都不言封略,余州所至,即是其境矣。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壶口山,在今文城郡吉昌县。太岳,在今平阳郡霍邑县,即霍山也。雷首在今河东郡河东县,此山凡有八名,即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山、渠猪山、独山等名是也。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太原,今太原府。岳阳即霍山也,亦曰太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覃怀,近河地名,今河内郡也。厎,致也。绩,功也。衡漳,谓漳水横流而入河,在今广平郡西北肥乡县界也。厥土惟白壤。柔土曰壤。恒卫既从,大陆既作。恒、卫,二水名也。恒水出恒山,在今博陵郡恒阳县界。卫水在今常山郡灵寿县西山所出。大陆泽,郑玄云:「在巨鹿北。」言水徙故道,可以耕作。今赵郡象城县界。岛夷皮服。海曲曰岛。居岛夷而衣其皮。夹右碣石入于河。」碣石,海边山名,在今北平郡卢龙县也。言禹夹行此山之右。入河逆上也。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水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并置牧。周礼职方曰:「河内曰冀州,山曰霍,薮曰杨纡,尔雅云「秦有杨纡」,而此以为冀州薮,未详其义及所在也。川曰漳,浸曰汾、潞。漳水出今上党郡长子县界。汾水出今楼烦郡静乐县山。潞水出今密云郡密云县也。其利松柏。人五男三女。畜宜牛羊,谷宜黍稷。」其地险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故曰冀州。其在天官,昴、毕则赵之分野,汉之赵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渤海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皆其分也。今邺郡、广平、巨鹿、信都、赵郡、常山、博陵、河间、文安、饶阳、高平、上党、乐平、阳城、太原、定襄、云中单于,雁门之西南境,楼烦之南境,西河之东境,皆是也。尾、箕则燕之分野,汉之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上谷、代郡、雁门,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其分也。今上谷、范阳、顺义、归化、归德、妫川、渔阳、密云、北平、柳城、马邑、安边,雁门之东北境,楼烦之北境,皆是也。兼得秦、魏、卫之交。汉之西河,今昌化之北境,西河之西境,宜属秦。汉之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今河东,平阳,文城,大宁,昌化之南境,绛郡,陕郡之河北地,河内之西境,并宜属魏。汉之河内野王、朝歌,今河内之东境、汲郡,皆宜属卫矣。秦平天下,置郡为巨鹿、今常山、信都,赵郡之东北境,博陵郡之西境,巨鹿之北境,饶阳之南境,兼兖州之域景城之南境,皆是也。邯郸、今广平、邺郡,巨鹿之南境,赵郡之西南境,皆是也。上谷、今上谷、范阳、文安、河间、妫川、归化、顺义、归德,饶阳之北境,赵、博陵之东境,及兖州之域景城之北境,皆是也。渔阳、今渔阳、密云郡地皆是也。右北平、今北平郡。辽西、今柳城及北平郡之东境皆是也。河东、今河东、绛郡,陕郡之北境,平阳、大宁、文城等郡,皆是也。上党、今上党、高平、乐平、阳城等郡皆是也。太原、今太原、西河、昌化、定襄及雁门之南境、楼烦等郡地,皆是也。代郡、今安边及马邑之北境皆是也。雁门、今马邑之南境,雁门之北境,皆是也。云中今云中、单于府是也。及三川郡之北境。今河内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为冀州、领郡国九。幽州、领郡国十。并州。领郡九。古冀州西境则属司隶,今河东、绛郡、平阳、河内、汲郡。后汉并因前代,为冀州、理于鄗。鄗,今赵郡高邑县。袁绍、曹公理邺。邺,今郡县。鄗,呼各反。幽州、理蓟,今范阳郡县。并州。理晋阳,今太原府。魏并因之。晋置冀州、领郡国十三,理房子,今赵郡县。幽州、领郡国七,理涿,今范阳郡是也。并州。领郡国六。惠帝之后,其地沦没于刘元海、石勒、慕容俊,又为苻坚所陷。坚败,慕容垂据之。后属后魏。自此分割,不可详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北道、范阳、汲郡、邺郡、广平、饶阳、河间、常山、博陵、信都、赵郡、巨鹿、文安、上谷、北平、密云、妫川、渔阳、柳城、归德、顺义、归化等郡。河东道,河东、绛郡、北平、平阳、太原、上党、西河、高平、大宁、昌化、文城、阳城、定襄、乐平、雁门、楼烦、安边、云中、马邑等郡。兼分入都畿、河内郡。关内道。单于。
河内郡东至汲郡二百六十里。南至……西至河南府济阴县七十三里。北至高平郡一百四十里。东南到荥阳郡一百五十里。西南到河南府一百四十里。西北到河南府界一百七十里。东北到汲郡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九百八十里,去东京一百四十里。户五万四千一百,口三十一万五千三百七十。
怀州今理河内县。禹贡覃怀之地,禹贡曰「覃怀厎绩」。大行山在焉。周为畿内及卫、邘、雍三国。邘音于。春秋时又属晋。左传,襄王赐文公「阳樊、温、原、攒茆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杜注云:「晋山之南,河之北,故曰南阳也。」又云武王克商,苏忿生以温为司寇,其田有隤、怀是也。隤,徒回反。战国时,为魏、卫二国之境。秦始皇灭卫,其君角徙居野王,阻其山保之。胡亥废角为庶人,以其地属三川郡。项羽立司马卬为殷王,王河内。汉高帝初为殷国,寻更名河内郡。后汉因之。晋为河内、汲二郡地。后魏置怀州,兼置河内郡。隋初郡废,而怀州如故;炀帝初州废,复置河内郡。大唐因之,亦为东畿内之郡。领县五:
河内汉野王县。有沁水,自河南府济源界流入。
修武本殷宁邑,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故曰修武。」有古南阳城,汉山阳县故城,在今县西北。有浊鹿城,汉献帝为山阳公,居于此矣。
获嘉汉武幸缑氏,至汲县之新中乡,得南越相吕嘉首,因立获嘉县。后周置修武郡,隋置殷州是也。
武德周司寇苏忿生之邑。东魏置武德郡。汉射犬故城在今城北。又有汉平皋县故城,在今县西。
武陟汉怀县地故城,在今县西。
汲郡东至灵昌郡一百十里。南至灵昌郡酸枣县七十五里。西至河内郡二百六里。北至邺郡一百九十里。东南到灵昌郡一百三十里。西南到河内郡二百六十里。西北到高平郡陆山县四十里。东北到邺郡临河县一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七百九十里,去东京三百九十里。户四万六千九百八十,口二十万七千九百八十。
卫州今理汲县。殷之旧都。周既灭殷,以殷余人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之间,故商墟也。其后卫为翟人所灭,齐桓更封卫于河南楚丘,而河内殷墟复属于晋。战国时属卫。秦并天下,为东郡、三川二郡之地。二汉为河内、魏二郡地。魏置朝歌郡。晋改置汲郡。后魏亦为汲郡。东魏置义州。后周为卫州,又分置修武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复为汲、河内二郡地。大唐为汲郡。领县五:
汲汉旧县。牧野之地,即纣都近郊三十里,即此也。
卫汉朝歌县。古殷朝歌城在今县西,纣都,有鹿台,谓之殷墟上宫台,诗曰「要我乎上宫」,即此也。今县西北有黑山、苏门山,孙登隐处。淇水出共山东,至今县界入河,谓之淇水口。汉建安中,曹公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晋大将军桓温为慕容暐将慕容垂所败于枋头,即此也。枋音方。淇音其。
新乡县西南三十二里有墉城,即墉国。
共城古共伯国故城,在县东。汉共县。
黎阳汉旧县。魏置黎州及黎阳。有白马津,即郦生所云「杜白马之津」是也。后魏改为黎阳津。又有枉人山,古凡伯国在北。有大岯山,今名黎阳东山,又名青檀山,在县南七里。其张揖云「成皋山是大岯山」,谬也。
邺郡东至魏郡二百十里。南至汲郡一百九十里。西至上党郡三百里。北至广平郡一百八十里。东南到汲郡黎阳县一百六十里。西南到高平郡三百二十里。西北到上党郡黎城县三百里。东北到广平郡肥乡县一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四百二十五里,去东京五百六十里。户十万九千四百五十,口五十九万一百九十六。
相州今理安阳县。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魏,后属赵。秦兼天下,为邯郸郡地。汉为魏郡,后汉因之。魏武王建都于此。魏氏都在邺县。晋亦为魏郡。后赵石季龙、前燕慕容俊并都之。皆都于邺。冉闵为慕容俊所灭,慕容暐为苻坚所灭也。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东魏静帝初迁都于此,改置魏尹及置司州牧。北齐又都焉,改为清都郡,置尹。后周武帝平高纬也。后周置相州及魏郡。自故邺移居安阳城也。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复置魏郡。自北齐之灭,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移实郡郭,由是人情险诐,至今好为诉讼也。大唐为相州,或为邺郡。领县十一:
安阳汉魏郡城在今县东北。有韩陵山,即高欢破尔朱兆之所。又有丹蓝嵯山。
尧城有丹朱陵,又有羛阳聚故城,在今县东。左传云「晋荀盈卒于戏阳」,注云「内黄县戏阳城」。戏与羛同,许宜反。
洹水有洹水,音恒。
滏阳有漳河、滏水。隋置慈州。滏音父。
内黄汉旧县。有繁河。汉繁阳县故城,在今县西北。
邺后汉末,冀州刺史尝理于此。有魏武帝、文帝、甄后等三陵台。东魏、北齐皆都于此。后周置相州,后徙相州于安阳,山漳水在县西。晋史曰:「石勒诸将佐,议欲都于邺,将攻三台。张宾进曰:『三台险固,攻守未可卒下。』于是进据襄国。」
林虑汉为隆虑。后汉避殇帝讳,改为林虑。
临河有王莽河,古淇河颛顼陵在焉。
汤阴古羑里城,纣拘周文王之所。汉荡阴县。荡音汤也。
成安汉斥丘县故城在东南。地斥卤,故名焉。
临漳
广平郡东至清河郡临清县一百二十里。南至邺郡一百八十里。西至上党郡涉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巨鹿郡南和县五十里。东南到魏郡魏县界九十里。西南到邺郡滏阳县界七十里。西北到巨鹿郡沙河县界六十里。东北到清河郡宗城县百十里。去西京一千五百八十里,去东京七百六十里。户八万九千二百九十,口六十六万二千八百一十。
洺州今理永年县。禹贡「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衡漳在今郡南肥乡县界。春秋时,赤狄之地,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即此。其后属晋。七国时,赵所都。秦并天下,属邯郸郡。汉初置广平国,武帝改为平干国,宣帝复为广平国。后汉光武省广平,入巨鹿郡,后为魏郡之西部。魏改为广平郡,晋因之。后魏为广平郡。后周置洺州。隋炀帝初置武安郡。大唐初,刘黑闼都之,克平,置洺州,或为广平郡。领县十:
永年汉曲梁县地。又汉广平县故城,在今县北。隋以炀帝讳,改曰永年。
鸡泽有沙河。
曲周汉旧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纣巨桥仓亦在于此。
清漳南近漳水。
邯郸战国时赵国所都,自敬侯始都之。有丛台、洪波台。亦汉旧县。邯,山名。郸,尽也。汉赵王如意温明殿在此焉。
临洺汉易阳县。北齐置襄郡。
武安汉旧县。有武安城,赵奢与秦军战,鼓噪,武安屋瓦皆震,即此也。洺水有衡漳渎。或云禹贡曰「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即此也。肥乡汉列人县故城在今县东北。有漳水。
平恩汉旧县。
巨鹿郡东至清河郡二百三十里。南至广平郡临洺县六十五里。西至乐平郡县二百四十里。北至赵郡一百七十里。东南到广平郡曲周县一百十里。西南到广平郡武安县一百二十里。西北到太原府乐平县五十里。东北到信都郡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六百七十里,去东京八百五十里。户六万七千六百六十,口四十六万二千七百八十。
邢州今理龙岗县。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春秋时,卫侯灭邢;鲁僖公时,晋伐卫取邢,其地遂属晋。七国时,属赵。秦为巨鹿、邯郸二郡地。项羽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居信都,更名信都曰襄国,即其地也。汉属巨鹿、常山二郡及赵、广平二国地。后汉因之。晋为巨鹿、赵二国。石勒都于此。张宾进说曰:「襄国因山凭险,形胜之国,可都之。」后魏为巨鹿郡。隋置邢州,炀帝初置襄国郡。大唐为邢州,或为巨鹿郡。领县九:
龙岗秦为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汉至隋始改为龙岗。夷仪岭在县北百五十里,左传云「邢迁于夷仪」,即此。
南和汉旧县。后周置南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