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通典
34856000000412

第412章 州郡三(1)

古雍州上今置郡府二十四县百三十一

京兆雍二十三县万年长安鄠蓝田咸阳醴泉三原云阳泾阳栎阳高陵渭阳昭应金城富平武功宜寿好畤美原同官奉天华原奉先华阴华三县郑华阴下邽冯翊同七县冯翊朝邑白水澄城韩城合阳河西扶风岐九县雍扶风郿岐山陈仓麟游岐阳虢普润汧阳陇五县汧源汧阳吴山华亭南田新平邠四县新平三水永寿宜禄安定泾五县安定阴盘临泾良原灵台彭原宁六县定安罗川彭原襄乐定平丰义安化庆十县安化乐蟠合水马岭方渠同川洛源延庆华池怀安平凉原五县平高平凉萧关百泉他楼灵武灵六县回乐灵武怀远温池安静鸣沙五原盐二县五原白池宁朔宥三县延恩归仁怀德洛交鄜五县洛交洛川三川直罗甘泉中部坊三县中部鄜城宜君延安延九县肤施延安延川延水延昌敷政临真金明丰林咸宁丹五县义川云岩门山汾川咸宁上郡绥五县龙泉城平绥德延福大斌银川银四县榆林抚宁真乡开光新秦麟三县新秦连谷银城朔方夏四县朔方宁朔长泽德静九原丰三县九原永丰丰安榆林胜二县榆林河滨安北府

古雍州

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西据黑水,东距西河,即龙门之河也,在冀州西,故曰西河。黑水出今张掖郡鸡山,南流至今炖煌郡,经三危山,过今南溪郡而入南海。弱水既西,弱水,今张掖郡张掖县界,理使西流,至合黎。合黎亦张掖郡界中。泾属渭汭,泾水出今平凉郡平高县。渭水出今陇西郡渭源县。属,连也。水北曰汭。言理泾入于渭,经秦川而入河也。在今新平郡宜禄县。水经云:「汭水经宜禄,一名宜禄川水。」漆、沮既从,沣水攸同。漆、沮之水,今京兆府华原、富平界,亦曰洛水。沣水出今长安县之南山。言漆、沮既从入渭,沣水亦来同也。荆、岐既旅,荆山在今富平县。岐山在今扶风郡岐山县。荆山在岐东。言二山理毕,可旅祭。终南、惇物,至于鸟鼠。终南、惇物二山,皆在今长安及武功二县。鸟鼠山在今陇西郡首阳山西南。言自终南西出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潴野。高平曰原,下湿曰隰。潴野,地名。言皆致功也。今武威郡姑臧县即潴野泽。三危既宅,三苗丕叙。三危,山名。言可居也。三苗本有苗氏之族,今长沙、衡阳闲是,徙居于此,分而为三,故言三苗,皆大得其次叙也。三危山在今炖煌郡县界。厥土黄壤。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积石山在今西平郡龙支县,龙门山在今绛郡龙门界,皆河水所经。会于渭汭。」逆流曰会。自渭北涯逆水西上。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以其四山之地,故曰雍州。亦谓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所雍闭。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其山曰岳,即吴岳,在今汧阳郡吴山县。薮曰弦蒲,在汧阳郡汧阳县。川曰泾汭,汭在豳地。诗大雅公刘之篇曰「汭鞠之即」。曰渭、洛。洛即漆、沮。其利玉石。人三男二女。畜宜马牛,谷宜黍稷。」兼得禹贡梁州之地矣。周自武王克殷,都于酆、镐,则雍州为王畿。酆邑在沣水,镐京在沣水之东,并在今长安县界。及平王东迁雒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乃为秦地矣。至孝公作为咸阳,筑冀阙,徙都之,故谓之秦川,亦曰关中地。关中记云:「东自函关、弘农郡灵宝县界,西至陇关今汧阳郡汧源县界,二关之闲,谓之关中,东西千余里。」其在天文,东井、舆鬼则秦之分野,汉之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安定、天水、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炖煌,皆其分地,今京兆、扶风、冯翊、华阴之西境、汧阳、新平、安定、彭原、安化、灵武、五原、宁朔、洛交、中部、延安、咸宁、上郡、银川、新秦、朔方、天水、陇西、金城、会宁、安乡、和政、宁塞、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晋昌、炖煌等郡。兼得魏、赵之交。汉之高陵以东,今冯翊之南境、华阴之东境也,宜属魏。汉之云中、五原之境,今榆林、九原、安北,属赵。始皇置四十郡,此为内史、今京兆、华阴、冯翊、扶风、汧阳、新平等郡是。上郡、今洛交、中部、延安、咸宁、上郡、银川、新秦、朔方等郡地。北地、今安定、彭原、安化、平凉、灵武、五原、宁朔等郡地。九原、今九原、安北地是。陇西今天水、陇西、金城、会宁、安乡等郡地是。及云中之西南境。今榆林郡。其余郡县,自汉以后历代开置。其伊吾以西,并雍州之封域外羌胡地也。临洮、武威、张掖、西平、宁塞、酒泉、晋昌、炖煌,古雍州域内地,而非秦所置郡之境也。伊吾、交河、北庭、安西,则雍州域外。秦灭,项籍分秦地为三国,曰雍、以章邯为王,都废丘,今京兆府金城县。塞、以司马欣为王,都栎阳,即今县。翟,以董翳为王,都高奴,今延安郡金明县。谓之三秦。汉武帝置十三州,以其地西偏为凉州,领郡十,今上郡以北朔方、九原、榆林、新秦、银川之地属并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又置司隶。领三辅,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后汉司隶、凉州并如前代。州理于陇,今天水郡陇城县。魏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三辅仍旧属司隶。改京兆尹为大,冯翊、扶风各除左右。晋置雍州、领郡国七,理京兆。凉州、领郡国八,理武威,今郡。秦州。领郡六,理上邽,今天水郡。愍帝之后,刘聪、石勒、苻坚、姚苌相继据之。及姚泓为宋武帝所灭,后属赫连勃勃,其州县之名不可得而纪也。后魏以其地置北秦、雍、南秦三州,雍州理京兆,即长安也;秦州理天水,今郡上邽县;南秦州理洛谷城,今天水郡伏羌县。颇得古雍州之地。迨西魏以后及于周氏,分裂制置,其名甚多,不可悉数。隋氏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而不详所统。余州皆然。大唐分置十五部,此为京畿、京兆府,华阴、冯翊、扶风、新平等郡。关内道、安定、彭原、汧阳、中部、洛交、安化、灵武、榆林、延安、上郡、咸宁、银川、平原、九原、会宁、五原、新秦、朔方、安北等郡。陇右道。武威、天水、安西、北庭、交河、晋昌、西平、陇西、炖煌、酒泉、金城、安乡、宁塞、临洮、和政、张掖、伊吾等郡。

京兆府东至华阴郡百八十里。南至洋川郡六百二十里。西至扶风郡三百十七里。北至中部郡三百十二里。东南到上洛郡三百里。西南到洋川郡六百里。西北到新平郡三百十里。东北到冯翊郡三百七十里。去东京八百三十里。府东西三百二十里。户三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十,口九十二万三十一。

今之雍州,理长安、万年二县。周之旧都,平王东迁而属秦,始皇以为内史地。汉高祖初属塞国,后更为渭南郡,寻罢,复为内史,武帝分为右内史,秦于右北分泾水,置郑渠,灌田四万余顷。汉置白渠,灌四千五百余顷。后更分京兆尹。领县十二。后汉因之。领县十。魏改尹为守,后改为秦国,后复为京兆国。晋为京兆郡,兼置雍州,领郡国七,理于此。后魏亦然。后周复为京兆尹。隋初置雍州,炀帝改为京兆郡。大唐初复为雍州,开元元年改为京兆府。凡周、秦、汉、晋、西魏、后周、隋,至于我唐,并为帝都。周谓幽王以上。汉谓西汉。晋愍帝亦暂都于此,凡四年。后魏孝武帝自洛阳来都之,是为西魏,凡四主,得二十二年,而禅后周。其间王莽、更始、刘曜、苻坚、姚苌,亦都于此。前赵刘曜为石勒所灭。前秦苻坚为姚苌所灭。后秦姚泓为晋将刘裕所灭。今号西京。汉高帝自栎阳徙都长安,至惠帝方发人徒筑城,今西北古城是也。至隋文帝开皇三年,移筑新都,号曰大兴,今城是也。武德以来称京城,开元元年十二月称西京。领县二十三:

万年汉有万年,属左冯翊,今在栎阳东北二十五里栎阳故城是。至后周,始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隋改为大兴县。武德初,复旧。有白鹿原,亦谓之霸上,霸陵也。有轵道,秦子婴降处。有少陵原,则汉宣许后陵。霸水。浐水,则荆溪、独柳水下流也。渭水。御宿川,汉武帝游观,尝宿此川,故名之。汉南陵县城,在今县东南二十四里。又有汉杜城,则周之杜伯国地。更始墓,在今县东北。长乐坡本名浐阪,及隋文帝更名。

长安汉高帝置。周文王作酆,今县西北灵台乡丰水上是也。武王理镐,今昆明池北镐陂是也。有阿房宫,终南山,龙首山。细柳原,周亚夫所屯处。坤元录云:「汉长乐宫在县北故城中。」又有渭水、丰水、镐水。又有定昆池。大唐神龙中,安乐公主恃宠请昆明池,中宗不与,主发怒,自以家财别穿池,号曰定昆池。

鄠夏有扈国亦谓之观扈,至秦改为鄠。姚察训纂云:「户、扈、鄠三字,一也。」殷有崇国,皆在此界。有甘亭,启战处。

蓝田秦旧县,出美玉。后周闵帝置蓝田郡,武市省郡。玉之美者曰球,次曰蓝。盖以县出玉,故名之蓝田。有关,秦峣关也。秦岭在此界。

咸阳周文王葬毕公在西北。初王季都之,后毕公封焉。今县东十五里有故咸阳城,秦所都也。汉渭城县,故城在今县东北,即秦之杜邮,白起死于此也。有长陵城,汉高帝长陵,因以名县。汉武帝作长安城,西门曰便,桥与门相对,因号便门桥,今名便桥,在县东南。

醴泉汉谷口县地,故城在今县北。西魏置宁夷郡。后周改为秦郡。有九嵕山。隋改为醴泉县。有苏武墓。

三原汉池阳县地。苻坚于嶭山北置三原护军。后魏罢护军,置三原县。,才薛反。嶭,五结反。

云阳汉旧县,亦美阳县地。有故云阳宫,即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宫也。晋书云:「即本匈奴铸金人祭天,所谓之休屠金人。」有郑国渠、大白渠。

泾阳本秦旧县地。昭王弟封泾阳君,即此。汉泾阳县,在今平凉郡界泾阳故城是也。后汉及晋池阳县北地。有长平阪、泾水、大白渠、中白渠、南白渠。

栎阳秦旧县也。秦献公自雍徙居。汉高元年,封司马欣,属左冯翊。又曰万年县,高帝置。按高帝葬太上皇于万年陵,仍分置万年县为陵邑二县,故栎阳城亦云万年城。后魏孝文帝分万年置彰县,宣武帝又分为广阳县。周明帝二年,省万年入广阳、高陵二县,更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仍移广阳县入旧万年县城,即今县是。有沮水。

高陵汉旧县,属左冯翊,左辅都尉之理。魏文帝黄初元年,改为高陆县,属京兆。自此以前,其县在今县西南一里高陆故城是也。后魏移居今所。有后秦姚苌墓。

渭阳本汉新丰县地。盖苻、姚时所置。汉初有渭南县,盖取以为名。有西魏武帝陵。

昭应本周骊戎国。春秋「晋献公伐骊戎」,杜注:「在京兆新丰县,秦灭以为邑。」汉高帝四年置,属京兆尹,以太上皇思彭城之丰县,乃筑此城,徙丰人以实之,名新丰。武太后改曰庆山,后置会昌郡于骊山下,遂废新丰并入焉,改为昭应。汉王与项羽会于鸿门,在此县界。有汤泉,其院宇后周宇文护所造,隋文帝列树松柏千余株。后汉冯衍墓,在新丰县南四里。周幽王陵,秦始皇陵,汉成帝昌陵。有戏水亭,即周幽王之死处。

金城周曰犬丘,秦曰废丘。项羽封章邯为王,都于此。汉高帝改名槐里。武帝又割置茂陵县,有武帝茂陵。昭帝又割其地置平陵县,有昭帝平陵。魏改为始平。开元中改为金城,有马嵬故城。孙景安征涂记云:「马嵬所筑不知何代人。姚苌时,扶风王驎以数千人保马嵬,即此也。」

富平本汉旧县,后汉移富平县于今彭原郡界富平故城是也。晋又移北地郡之富平县于今县西南怀德城。后周改为中华郡。武太后天授二年属宜州。有荆山,沮漆水。有西魏文帝陵,后周武帝陵。

武功本汉旧县。周后稷封于斄,即此。斄音台。又汉美阳县。晋属始平郡,后周属扶风郡。后魏又为美阳县,故城在今县北七里。又于美阳置武功郡,后周武帝省武功郡及美阳县。按自此以前,其地北属斄,斄城在今县西南二十二里。其年又置武功县,属扶风郡,即今县是。隋恭帝义宁元年为稷州,寻废之,复故。武后天授二年属稷州,寻复故。有斜谷水,出衙领山,北流至郿,入渭。又有敦物山。

宜寿汉盩厔县,武帝置。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山水之曲,故以名之。后周武帝从鄠县西北移于今所,置周南郡,又割雍州之终南郡于此置恒州,领周南郡。后废恒州。三年移盩厔县于此。大唐天宝中,改为宜寿。汉长杨宫、五柞宫并在此。有骆谷关。

好畤本汉旧县,因古好畤祠为名。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焉。好畤县城在县南十三里。隋太子庄陵城。

美原本汉频阳县,故城今在县南三里,在频水之阳,秦厉公置。今县是高宗分富平县置。有平阳山。

同官本汉祋祤县。晋为频阳县。苻坚于祋祤城东北铜官川置铜官护军。后魏太武帝罢护军,置铜官县,属北地郡。后周武帝自铜官故城移于今所。后魏以前作铜官,隋以后作同官。祋,丁活反。祤音诩。

奉天缘皇家陵寝,武太后分醴泉县置。

华原后魏置北雍州,西魏改为宜州,又置北地郡,寻改为通川郡。武德初复置宜州,罢郡。

奉先开元初,改同州蒲城县置。

华阴郡东至弘农郡二百三十五里。南至武当,山涧阻远无路,居西京路一千一百十九里。西至京兆府百八十里。北至咸宁郡三百三十里。东南到上洛郡三百里,隔华山。西南到洋川郡,山涧阻远无路,取京路八百十里。西北到中部郡二百二十里。东北到冯翊郡七十八里。去西京百八十里,去东京六百七十里。户二万二千七百四十四,口一十万八千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