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的出现,与当时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分不开的。所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是既有经济贸易的往来,也有文化思想的交流,还有政治领域的接触。隋唐的封建文明中,包含有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贡献,隋唐的封建文明,又对当时与之交往的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人类文明的相互吸纳与共同进步史上,隋唐的对外开放,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在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保存有大量的陵墓石刻。除了石碑、华表、飞马、朱雀(驼鸟)、石马、石狮等外,还有61个(现存60个)“蕃酋石像”。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他们都是当时我国西、南一带各国的首领,因与唐朝关系密切,前来参加唐高宗葬礼。武则天为了纪念这件大事,予以刻石记功。由于年代久远,石质风化,这些石像头部已毁,背后的文字也磨灭不清,但从服饰上可看出少数民族特点,大都身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体形雄伟,生动有力。明朝的刘伯温曾作诗道:“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对盛唐的雕刻艺术大加赞誉。而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对外开放,气魄是何等宏大,影响是多么深远。
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边境的相对安宁和陆海路线的开通,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对外开放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一个民族和国家、地区的对外开放,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既要吸引人,又要使人进得来,住得下。而隋唐时期的封建社会,在这些方面,条件是具备的。
与秦汉时期一样,隋唐都是统一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在绝大多数时候,国内社会是稳定的,没有出觋过很大的动乱和公开分裂的现象。在统一、稳定的前提下,国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制度文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我们在前面的诸章中,曾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介绍,是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的。从横向看,当隋文帝杨坚建立隋王朝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当时西欧的封建制度才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他各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期,更晚于西欧,如拜占庭帝国是从7世纪,也就是中国的隋末唐初开始走向封建社会的;阿拉伯帝国是在7世纪后期,即中国唐高宗以后才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印度是在5~7世纪即中国南北朝到唐前期形成封建制度的;朝鲜、日本也是在7世纪中期,即中国唐高宗时进入封建社会的。这就是说,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刚刚进入或者正在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的隋唐王朝已是成熟的封建社会了,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这不能不对世界各国尤其是邻近国家和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与国内的统一、强大、繁荣相应的,是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较和睦。隋唐时期,虽然也时有对外用兵,与周边民族和国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但在大多数时期,边境是安宁的,国际间的交通路线,也是畅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四通八达的。
当时在西北方面,是陆路往来。陆路方面,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路线,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又有三条大道,即北道、中道、南道。北道是循天山北路,从敦煌出发经伊吾(今哈蜜)、蒲类海(今巴里坤)、西突厥可汗庭(今巴尔喀什湖南部),转东罗马,出地中海。中道是走天山南路的北道,由敦煌起程往高昌(今吐鲁番一带)、焉耆(今焉耆)、龟兹(今库车)、疏勒,越葱岭而达波斯。南道是走天山南路的南道,从敦煌经鄯善、于阗(今和阗),过葱岭及吐火罗至北婆罗国(今北印度)。
在东南方面,主要是海路。与大食、波斯及南海(印度洋)诸国的商路,都从广州出发,主要经过真腊占不劳山(今越南东200里海岛)、海峡(今马六甲海峡)、罗越国(今泰国)、佛逝国(今苏门答腊南部)、诃陵(今爪哇)、哥谷罗国(今苏门答腊东北部)、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莫来国(今印度西南海岸)、拔风日国(今孟买),再西行到弗利刺河(今幼发拉底河)而达末罗国(今巴拉斯)。通往日本的航线,有南北两路。北路从登州出海,过渤海海口,沿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到达新罗再转日本;南路从扬州或明州(今浙江宁波)出发,横渡东海经值嘉岛(今五岛列岛)而达博多湾。
这一时期国内的基础设施也成就斐然,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和对外交往的进行。
作为内外商贸、文化等交流活动的主要载体的城市,建设成就举世瞩目。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城市,不仅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壮丽,而且结构、布局合理,便于工商业的经营和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扬州、广州、泉州、明州等城市的发展也很迅速,既是有名的商业城市。又是当时的国际港口。其中广州是当时全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大港之一,每天平均有11只船舶到达,一年约4000余只,唐政府在广州还设有“蕃坊”,专门居住外国商人;设置蕃长、都蕃长等官员,专门管理蕃商事务。都蕃长由蕃商自己推举,经唐政府任命,都蕃长除了管理蕃商事务外,还协助唐政府招徕外商。
国内的水陆交通也很畅通。水路方面,当时的各主要河流都可以通航。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更是把南北水路联接一起,十分便利航运。当时从长安经渭河入黄河到东都洛阳,经永济渠可北达幽州(今北京一带),洛阳东南由通济渠可南达扬州及东南各州。另一路由长安经蓝田到商州(今陕西商州市)200里山路过后,可从商州利用丹江、汉水到达长江,由长江顺湘江南下,经灵渠(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桂江、珠江到广州。陆路方面,更是四通八达。
当时国内的主要通讯设施——邮驿,也是空前发达。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疆地区,大致是每30里设一个驿站。全国有驿站1600多处,服役人员约5万人左右。邮驿分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3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驿田。传递速度很快。紧急事情,驿马一天传递300里以上,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唐,当时唐明皇正在陕西临潼的华清宫和杨贵妃玩乐,两地相隔3000里,6天之内唐明皇就接到了这个紧急情况,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这在当时是惊人的!唐朝诗人岑参有一首描写驿骑的诗说,“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把驿骑比作流星,恰到好处。后代小说戏曲中常说“流星飞马来报、”“流星探马报到”,就是由此而来。
古人射龙恢弘大度,不惧往来,是这一时期对外开放的基本特征。它的具体表现是,既有经济贸易往来,又有文化意识的交往,还有政治方面的接触,充分体现出当时统治者的自信与开明。
隋唐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所谓全方位,就是既有经济贸易往来。又有文化意识的交流,还有政治方面的吸纳。这在封建时代,的确是空前的,充分体现出统治者的自信与开明。
经济的往来以官方的贸易为主。隋朝在京城建国门外设有“四方馆”,管理对外贸易,主管东方的称“东夷使者”,北方称“北狄使者”。唐朝则除了设有管理陆上贸易的机构外,还在广州设置市舶使,检查出港商船,同时也管理唐朝开往国外的商船,检查货物,征收关税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机构。为了促进对外贸易,隋唐政府对外国商人采取优待,如隋炀帝时对来到京城的四方外商,从吃、住、行、玩等各个方面予以优待,虽含有夸耀自己的意思,但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对外商贸活动的开展。唐朝也曾多次颁发诏令,让各地妥善处理外商来华事宜,如适当降低关税,给予交通往来的方便,并在广州、扬州、明州、登州、泉州、楚州、长安等地设置“蕃坊”,听任外商居留,在法律上予以优待。这一时期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各种丝织品、陶瓷、茶叶、纸张等,进口商品主要是珍珠、宝石、香料、药品、犀角、象牙等。在官方贸易中,进口商品多以“朝贡”的形式,出口商品多以“回赐”形式进行,均带有一定的优惠性质。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则扩大到亚洲、欧洲以及非洲的一部分地区。
在官方贸易的同时,民间贸易也很频繁。如黑衣大食(今阿拉伯部分地区)除了多次向唐朝派遣使节外,民间商业往来也不可胜数,当时长安的西市,是黑衣大食商人的聚集地带。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还有许多从海路来的大食商人,有暂住的,也有久居的,有的还在中国成家立业。波斯(今伊朗)、新罗(今朝鲜)、日本、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地区)、林邑(今越南)、真腊(今柬埔寨)等邻近国家的民间商业贸易,更是常不间断。
文化交流方面更为广泛。以宗教特别是佛教为纽带的相互交往,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佛教产生于印度,西汉末传入中国。东汉以后,统治阶级逐渐意识到它有利于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一面,从而加以提倡,使其日益发展,到南北朝时,已非常盛行。隋唐时期佛教更加兴盛,一方面,中国的一些学者到印度等地去学习佛教,取回并翻译佛教经典;另一方面,朝鲜、日本等国的僧人又到中国来学习佛经。一方面,印度等国僧人来中国传经布道;另一方面,中国僧人也到朝鲜、日本、印度等地讲经传法,互相往来,切磋交流。
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这一时期来中国的各种留学生人数很多。其名目有“遣隋使”、“遣唐使”、“学问僧”等等。如新罗,仅开成五年(840年)留学生和其他人员一次由中国返回的就有105人。日本,在唐朝前后派遣了19次遣唐使,最多的一次达600多人,都挑选博通经史、娴熟文艺和熟悉唐朝情况的人担任,遣唐使的随行人员中,还有一些医师、阴阳师、乐师等,是为了进一步深造和求解疑难而被派来中国的。
以宗教传播为主要纽带,以留学生为载体的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方面的传播,又有语言、文学、文史、典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体育、杂技、天文、历法、算学、医学、律令、官制,乃至服饰、饮食、居室、礼仪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影响。科学发明在这一时期也得到相互交流与及时传播。如医学方面,这一时期天竺的外科手术、整骨科、眼科等,已传入中国,并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的中医又传播于日本和朝鲜,切脉术和一些重要医书还传到了中亚和西亚,影响了阿拉伯医学。中国在这一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先传到朝鲜,唐末五代又传到了日本,以后又传到越南和欧洲,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文化传播事业。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在怛逻斯战役中为大食所败,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术传人撒马尔罕,此后,又由中亚传入阿拉伯国家,纺织技术,制陶技术,炼丹术和火药,也在唐代传到国外。
除了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外,隋唐时期中外政治吸纳也在进行之中,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在来中国的留学生中,有许多人学习中国的律令和典章制度,有的还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他们学成后回国,多任高官显职,并根据唐朝法制改革本国的礼仪和法律,摹仿中国的行政体制立制设官,试用中国的科举制考选官员。这在当时的新罗(朝鲜)表现得最为明显。
当时在中国做官的外国人也很多。如隋炀帝时曾为江都通守的王世充是西域胡人。日本的阿倍仲麻吕留居中国50年,因“慕中国之风”,改名为晁衡,先后在中国任右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镇南节度使、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等职。波斯被阿拉伯消灭后,其王子卑路斯来到唐朝,唐高宗拜他为右武卫将军,中宗时又拜为左威卫将军,后来死在唐朝。阿拉伯人李彦升,曾在唐时考中进士,为唐朝立过大功。历任开府仪同三司、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的高仙芝,是高丽人。另一高丽人王毛仲,也曾在唐朝当过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并晋封霍国公。安息(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人李元谅,曾当过唐朝的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等。这些外国人在中国政府中任职,这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例如。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在唐朝当官,在唐朝看来是很寻常的事,而在当时日本,却被作为罕有事迹大肆宣传。
在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涌现出大量值得称道的人物事迹。其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后世已是家喻户晓;而鉴真和阿倍仲麻吕,也是人们称赞的中日友好使者。
从《西游记》问世以来,“西天取经”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西游记》的内容是虚构的,只有其中的唐僧,确有其人,他就是玄奘。
玄奘原名陈祎,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生于河南缑氏县(今河南偃师)。13岁那年受剃度当了和尚,法名玄奘。他自幼聪明好学,出家以后,又在全国许多地方遍访高僧,钻研佛经。学得越深,疑问越多,为了了解经典的真义,寻求佛教的究竟,他决心到佛教“圣地”求法。于是,他注意向外国人学习天竺语文,筹集旅费,准备到“西天”取经。
贞观元年(627年,一说贞观三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抱着“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决心,战胜了沿途流沙雪山、严寒酷暑等种种障碍,经过现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和阿富汗等国,终于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他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印度北部,游学了3年,随后来到当时印度的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今伽维城西北),学习《瑜伽师地论》。在那烂陀寺刻苦学习了5年以后,玄奘继续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各地求学。经过5年左右,又回到那烂陀寺,在那里主讲《摄大乘论》,发表了重要的论文《会宗论》,并在辩论中驳倒了他的论敌。公元642年,戒日王为玄奘在曲女城(今印度卡诺吉城)举行了一次佛教经学辩论大会,有五印度十八国国王和各派僧人数千人参加,在这次大会上,玄奘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玄奘在印度留学15年中,无时无刻不想念祖国。贞观十七年(643年),他用大象和马匹,驮着657部佛经及其他物品起程回国。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平安回到唐朝首都长安。唐太宗听说玄奘回来,派宰相房玄龄、大将军侯英、长安令李乾佑等迎接,长安市民还在朱雀大街开了欢迎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