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参悟哲理:障碍心灵沟通
34798000000069

第69章 不要轻易放走时间老人

1845年10月31日,阿道夫·冯·拜尔的10岁生日。他是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前一天晚上,拜尔就高兴地盘算着:明天爸爸妈妈一定会带自己上街采购各种生日礼物,然后在家里热热闹闹地庆祝他的生日,或者带自己去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因为德国人对生日特别看重,邻居小朋友们过生日总是这个样予的。谁知天一亮,父亲照例早餐后就戴起老花镜伏案攻读,母亲则领着他到外婆家去消磨了一整天,直到黄昏时才返回。

对父母这样的安排拜尔感到很是奇怪,也有点儿不高兴。细心的母亲看出了这一点。在回家的路上,母亲边走边开导拜尔:“我生你时,你爸爸已41岁了,还是一个大老粗。现在他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妈妈现在只能尽心尽力,使我们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一些,你长大了,可要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啊!”

拜尔的母亲出身名门,是德国一位著名律师、历史学家的女儿,她见多识广,通情达理,是一个贤妻良母。她在拜尔10岁生日时给拜尔的这番教诲,成了拜尔受用终身的座右铭。拜尔在1905年70岁时获取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写的一部自传中回忆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10岁生日最丰厚的礼品。”

拜尔的父亲约翰·佐柯白碑是普鲁士总参谋部的一位陆军中将,在军队服役时曾有一位牧师劝告过他,叫他退役后一定要学习,掌握一门科学技术,以便更好地立足于世界。他父亲认为牧师的话很有道理,自己又很爱好自然科学,所以50岁退役后便不顾别人笑话,拜师学习地质科学。父亲的好学上进、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给拜尔的学习以有力的推动和深刻的影响。

父亲对拜尔既严格管教,又时时给予鼓励,1858年,年仅23岁的拜尔以出色的论文获得了柏林大学博士学位,父亲特意赶去参加了他的学位授予盛典,向他表示祝贺。因为拜尔是取得博士学位的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盛典结束时校长特别关心地问起他今后的去向。拜尔向在座的化学家扫了一眼,耳边又响起了父亲那深沉的声音,于是从人群中请出了年轻有为的奥古斯特·贾古拉教授,对校长说:“我要追随他!”父亲看到儿子接受了自己昔日的帮助教育,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拜尔年少得志却不自满。他牢记父母的教诲,学习父亲那好学不倦、珍惜时间的糯辞申,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向科学高峰攀登,在研究有机染料和化合物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终于在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智慧维生素

时间是悄无声息的,它会在我们睡懒觉的时候、玩耍的时候、拖拖拉拉中偷偷地溜走。谁能把握住时间,谁就会利用时间,谁就会最早接近成功的终点。与其日后为自己浪费时间而悔恨,不如从现在起就好好珍惜时间,养成惜时如金的好习惯,做时间的主人,这样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地方等我们。对于那些成功者而言,他们的第一共性就是:珍惜时间的价值。他们从不虚度光阴,懂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启悟茶

鲁迅12岁在绍兴城“三味书屋”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而当时鲁迅的两个弟弟还年幼。因此家里的重担就落在鲁迅和母亲的身上。他不仅要帮助母亲照顾两个弟弟,还得帮母亲干家务活,还要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天,鲁迅在家里帮母亲多做了点事,结果上学迟到了,严厉的寿镜吾老师狠狠地责备了鲁迅一顿。可是,鲁迅挨了训斥以后,并不因为受了委屈而埋怨老师和家庭,他反而诚恳地接受批评,决心做好精确的时间安排,再不会因为做家务而迟到。并且,鲁迅用小刀在他的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个“早”字,用以提醒和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发愤读书。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批的客人,总是在晚上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到深夜两三点钟。

属于我们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你让时间从身边溜走时,后悔的也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