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明星生意经
34791700000047

第47章 时尚刘孜——不是生意,是生活

行走于镁光灯下的刘孜,已在演员和主持人的身份前面贴上“设计师”、“老板”等标签。从华服重彩的演艺圈跨界商海,从最初的时尚宠物店到代理意大利国际一线家居品牌Kartell,并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空享”。刘孜的“华丽转身”有些让人惊异,在一派明星开饭店、酒吧的潮流中进军设计界已算异数,而获得专业领域的认可更是难能可贵。凭借着把自家别墅设计成了“提拉米苏风格”,刘孜一举拿下2008年《时尚家居》的家居设计“最具品位”大奖。在金融危机中“逆袭”而上的家居店越来越受欢迎,“空享”工作室接下了开发商的单子,要设计一个会所。“这看起来有些像是做梦,但是梦醒了却发现都是真实的。”刘孜说,一步步走来颇有些水到渠成的意味,并没有刻意追求,“甚至最初都没有想过这些梦想中的事会一一实现。”

演员、宠物店的主人、家居店和设计工作室的老板……刘孜的头衔越来越多,但她依然是那一个感性的女子,“爱空想”的天蝎座。“我在想我的家居店不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商店,它也卖咖啡,在下雨天的时候打折,放很多设计的书,让大家安静地阅读。”

跨界寻找生活快乐

说起当初涉足商界的缘由,似乎颇有些戏剧性。那时的刘孜有一些危机感,“我喜欢拍戏,但是如果一年中90%的时间都在拍戏,即使是自己不想要的角色也还是停不下来的时候,这条路便走得焦躁,很局促。”她试图放缓自己的节奏,考取了北影的MFA(艺术硕士),“想让自己的步伐放缓下来,静一静。”

刘孜喜欢简单而从容的生活,她养宠物,对设计的兴趣更是从小就有,但以往忙碌的演艺生涯让她觉得要涉足那些领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心态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也会变,突然有一天,你的梦想就自己找上门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朋友朴树提到了要开“高级宠物服务店”的想法,大家一讨论,刘孜便兴奋起来了,“宠物店我也去”她对设计的偏爱也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它应该是咖啡馆式的宠物店,隔音、没有异味,能上网。空间应该是干净的白色的,用现代的手法装饰。”

一来二去,刘孜就这样跨入了商界,成为了“Pampers”高级宠物店的老板。2008年5月,名为“Pampers”的宠物美容工作室在北京顺义区刘孜自己住的一个高级别墅区内开业,这家宠物店以白色为主调,花去近30万元的装修费用将170平米的店面设计得简约、时尚,刘孜还不惜重金请来英国的宠物专家与国内顶级的宠物美容师坐镇。

虽然宠物店的环境如此优雅,但收费价格却并非天价。给宠物做美容的套餐价格每次从100元到400元不等,而宠物用品的价格则从几十元到千元不等。

第一次做老板的刘孜,谈起宠物店的经营况状时却哭笑不得。原来,她在开业那天还未做广告宣传,别墅区里的宠物主人们就已闻风而来。“我们第一天开业的营业额是3万元,店里的东西差不多销售一空,我暗自窃喜,心想以后都不用拍戏了!”但让她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天店里的营业额就降至600元;第三天,才68元。后来,刘孜找到了销售额大跌的原因:“大家更偏向于周末休息的时候才来店里光顾,平时生意就会淡很多。”

刘孜的宠物店经营到现在已有两年,虽然这没有让她赚得盆满钵满,却也让她尝到了自己当老板的滋味。目前,宠物店生意红火,刘孜正准备开分店。“肯定是赚钱的,这个还是让我很自豪的地方,未来会筹备开第二家店、第三家店。”这家简约风格的宠物店也可以看做是她的第一件室内设计作品,整个空间的设计、用色、装饰她都亲历亲为。刘孜对她的“作品”也很满意,“我把想象中的事物实现了,朋友们都觉得不错,他们说,这是真正喜欢宠物的人交流聊天的地方。”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对于刘孜来说,宠物店只是一个开始。机缘巧合,她又拿到了意大利家居品牌Kartell的代理权,这个于1949年创立的品牌,以独创的、革新的构思而载誉无数,喜欢设计的刘孜对其也是情有独钟。

刘孜第一次结识Kartell是在8年前,在闺蜜从英国带回的一本家居杂志上,Kartell新奇的设计构思,鲜艳通透的色彩,瞬间勾起了她的极大兴趣。从那时开始,刘孜就梦想着拥有一把Kartell的椅子摆在客厅的正中央。

不单单是出于感性的喜欢,最终选择Kartell作为梦想的起点,刘孜是有充分的理由:“我相中的还是Kartell的品牌历史,因为自己也成立了工作室,所以这次合作是一次试金石,从中学习一些经营理念和方式,并整合一些资源,为今后推出自己的品牌打基础。”

“虽然对Kartell情有独钟,但这个事情对当时的我来说似乎有些遥不可及,需要充分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我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但她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沟通去解决的,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背景和身份。”她甚至想到了用拍摄一部纪录片的方式向Kartell意大利总部展示她在燕莎商圈“官舍”的店面选址。“他们说从来没有一个代理商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和他们谈判的。”经过了半年的沟通,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代理权。

“以前总觉得自己老是在空想,但只要你敢想、敢做,没准哪一天,命运就会青睐你,实现你的愿望。”在演艺和家居设计领域跨界而行,“两方面我都能走得从容一些,而不会只依附于某一个行业。”她不喜欢被标签化的生活,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有人告诉她,说刘孜你不要把自己打扮得跟明星一样,因为来的都是设计行业内的人士。“我觉得很奇怪,在你眼中我是一个明星也行,是一个设计师或老板也没有关系,但我就是我,我穿的就是我自己喜欢的。我不喜欢被标签化。”

投身商海对于刘孜来说是找到了生活的另一个出口,“开店对我来说就是修心,可以跟不同的客人去交流,能有更多的机会和理由‘走’出去。在选自己喜欢的戏的时候,也更沉得住气。”以前每年春节过去后刘孜都一定会去拍戏的,但现在她显然有了更多的选择。“到意大利,到西班牙去看很多好的设计。”

心思细腻的刘孜在营销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我们会不断引进新款货品,注入新鲜血液,希望带给大家更宽广的选择空间。并且我们将逐渐引入会员积分制,还会在网上开办会员俱乐部,让所有喜欢Kartell的人们寻求和分享品味生活的共鸣。”

生活设计师

刘孜很善于描绘她头脑里所梦想的境界:“我喜欢慢调电影,在那些片子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女主人在店里招待不同身份的客人,他们听着音乐,慢慢喝着咖啡,在那一刻他们都爱上了那个环境,成为了朋友。”她喜欢这样宁静而安详地享受生活的感觉,“当时也是缘于这样的理想,所以开了这家家居店。其实所谓生意,很多人想把它做成规模的,或者说很大的事情。但对我来说,这不是生意,而是生活。经商赚钱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

有来家居店的客人和刘孜聊天,说你为什么不去开发新的城市,开更多的店,把自己的生意做大?“我说我想的是怎么把这个店做好。”刘孜每半个月就会换一次店里的陈设,并且在店里做一些关于设计的展览。“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却能让客人感受到店里不同的气氛和我们的诚意。”

家居店的第一个客人是一个钢琴家。“他刚开始买了几件东西,后来我们到他家里给他搭配。他觉得效果非常好,一下就要了很多。”而让刘孜尤其感动的是这位钢琴家之前已经买了一个沙发了,“但当他看见我们的一款沙发后,一眼就喜欢上了。后来他去了国外演出,打电话给我们,说希望回国后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那款沙发。”半个月后,这位钢琴家得偿所愿。而在另一边,刘孜也非常兴奋,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她的家居店开业之前,曾经有人告诫她说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开店并不是个合适的时机。虽然最后她没有因此却步,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开了一个好头,家居店的生意很快走上了正轨。后来刘孜分析,来店里的客人分为两类,一种是这个品牌一直以来的忠实拥趸,“但这是很小的一群人”。而绝大多数的客人则未必迷恋于这个牌子,“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热爱生活,喜欢有意思的生活方式。”这一部分人是刘孜所着力开发的客户群——“我现在在想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阵地,比如网站之类。把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好的设计,或是我自己对设计的理解、理念,对生活的感受放在上面,和大家去交流。这样的话,我们居住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每个人的情绪也是愉悦的。”

刘孜对于家居设计有着超凡的领悟力,她以“提拉米苏”风格的家居设计,频频登上家居杂志,值得一提的是,刘孜不仅是《ELLE家居廊》迄今为止专访过的唯一一位中国明星,还击败众多专业入围者,一举拿下了2008年《时尚家居》的“最具品位”奖,成为8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专业人士。

凭借对设计的领悟和潜心钻研,刘孜于2008年10月在燕莎商圈创办名为“空享”的设计工作室,“空间里的享乐分子”是刘孜曾用过的书名,取其精华,便是“空享”这一名字的由来。“空享”由刘孜和一个建筑师合伙,对方侧重建筑,而她自己则偏重装饰。虽然主业是为开发商一级的客户提供设计,但对家居店的客人,他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开家居店也是一个平台和载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设计的美感。”

成立工作室之前,演艺圈内的人提到刘孜,还有一个称呼,叫“装修狂人”。装修,这种在别人看来跟蜕皮差不多的活动,对于刘孜,却像是一针兴奋剂。2000年她第一次买了140平米的房子,并且花15天时间独自完成装修后,这个称呼就叫开了,此后朋友们遇到装修、买家具这种事情,都要听听她的意见。还时常接到电话,“我现在在那个家具店呢,你说那沙发值得买吗?会不会打折?我能不能报你的名字?”

与众多明星开店有所不同的是,刘孜对于工作室是亲历亲为,对于员工的培训更是亲自操刀。从店内的香味,到背景音乐,从宣传单上的错别字到顾客阅读后书的归位,刘孜做事总是事必躬亲。用刘孜的话说:“空享”就像是我的孩子,投入一切,都无怨无悔。

当被问及对于设计师和演员这两个身份,更偏爱哪个,刘孜笑言自己现在一年只拍两部戏,非常有选择,重质不重量。“如果是演员,你的重心基本是确定的,而家居、设计可能更给我生活的感觉,不仅是我喜欢的,也是我表演的养分。”她承认对于空间设计“有瘾”,总是有很多想法,想去实现,而她现有的生活空间里已经放不下这些创意,所以分给客户。“我们眼中没有客户,只有乐于分享设计心得、希望提升生活品位的朋友。”

对于未来,刘孜并没有给自己的经商事业定多么高的目标,“做生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天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赚了多少钱上面,那样活得很累。经商不是我的目的,是一个途径,目的是让我更简单地生活。”

她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一份浅淡的从容与平和,亦如她所喜欢的设计风格,是简单而朴素的。“譬如日本的安藤忠雄那样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显示出了自己的本真。”刘孜又回忆起了在巴塞罗那的午后,“你的气场被美妙的音乐和精巧的建筑所笼罩,每个人都会沉浸其中,到那里能感受到美,感受到震撼,这才是永恒的。”

如今设计带来的乐趣渐渐让刘孜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她充分地享受着这份满足感的同时也在等待着自己真正心仪的剧本,然后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辛勤经营自己的设计梦想中去。就像刘孜在博客里写得一样:“我只是用拍那些没营养的片子的时间,还有在MSN上抱怨的时间,来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