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明星生意经
34791700000017

第17章 华谊兄弟王中军——潇洒投资的艺术家

王中军,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营娱乐“教父”,曾经也只是一个揣着10万美元回国的创业者!从《手机》到《非诚勿扰》,从《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称对电影是外行的王中军,一手打造出了国内第一家创业板上市成功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公司。

1976年,王中军初中还没有毕业,未满17岁的他便应征入伍。

1982年至1985年,在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任美术设计、摄影记者。

1985年,怀揣着梦想,王中军从国家机关辞职下海。

1986年至1989年,在中国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任广告部经理。

1989年留洋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传媒。

1989年至1994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

1994年回国和弟弟一起创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开始拍电视剧等。

下海留洋,成功创业

1994年2月,取得硕士学位,存了10万美元的王中军,和太太一起回国到了北京。王中军打算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做广告公司。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中军游说了弟弟王中磊,一起出资承包了华谊广告公司。到工商局注册时,兄弟两人商量着就在华谊后面加了两个字,叫“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他们主要是想有点新意,区别原来的公司,并没有想过跟著名的华纳兄弟公司扯上什么关系。

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最开始做的是一本杂志,靠刊登广告赢利。杂志都直邮赠送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生意做得勉勉强强,一页广告几千元人民币。这种杂志赢利的商业模式,王中军在美国时常常见到,如今在上海、北京刚刚普及起来,更别说当年了。

王中军回国后招了30多个人,初步估计减去房租,他带回来的10万美元只够发半年工资。当时他们的办公场所在国际饭店,比较高端,房租不是小数目。

万事开头难,草创日子很艰苦。

华谊兄弟公司命运的转折点,是中国银行全国15 000多家网点的标准化规范工程。这使华谊兄弟一举摆脱了困境,并奠定了在国内CI领域的地位。

商业标示的统一,从市场宣传、品牌推广来看,都是最基本也必须做的一项工作。但在当时中国,许多大公司并没有这样的市场理念,就连王中军的大多数广告业同行,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美国稍有规模的企业,网点都是统一设计标识,留学归来的王中军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商机。

在做完中国银行CI工程后,华谊兄弟广告公司随后又接了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华夏卡等标准化规范项目,声势迅速壮大。

3年后,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已经跻身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列。

“我觉得是拿来主义吧,只是我们这个领域,我比较提前的去使用。”回顾初期创业史,王中军这么说。

王中军的“坐骑”出国前是天津大发,回国后骑过一段时间自行车,接着是夏利、捷达、丰田佳美、奔驰以及宝马……

“坐骑”变化的同时,王中军的地位和财富也在急剧变化。度过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王中军,开始迎来更辉煌的商业生涯。

1998年,王中军偶然遇到了以前在华谊广告公司工作过的刘晓玲。在电视台工作的刘晓玲告诉他:“现在内地电视剧太少了,市场供不应求,拍电视剧一定赚钱。”

此时,华谊兄弟公司在广告界正如日中天,王中军的手中也握有几千万乃至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在听到刘晓玲说完拍电视剧如何赚钱后,王中军立刻动心,他决定要“触电”影视业。由于有过5年的美国生活,王中军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在美国,文化娱乐产业是仅次于军工业的第二大产业,好莱坞与华盛顿、华尔街、硅谷一起支配美国人所有的方方面面。当然,王中军明白自己虽懂市场和商业,但没有拍摄电视剧的经验,因此,一定要找到好的导演,好的剧本。

正是1998年,王中军尝试着制作了第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导演正是把情景喜剧引进中国的第一人——英达。电视剧拍摄完成后,华谊兄弟借助公司以广告为主业的优势,首先进行了强大的推广宣传。接着,拿电视剧跟电视台换广告时段,然后靠卖广告时段来取得收入,这种新颖的合作方式马上被多家电视台接受,结果,这一部电视剧的盈利率竟然达到百分之百。

开创国内电影公司新格局

首次“触电”成功后,进军荧屏的王中军一发不可收拾。

1999年,华谊兄弟公司影视部做了电影《荆轲刺秦王》的市场推广,接着参与拍摄《鬼子来了》、《没完没了》等电影,全部获得成功。

在投资冯小刚的《没完没了》时,因为种种原因,王中军竟然成了所有投资商中的第一大股东。这时候的王中军经过前两部电影的磨练,已经对电影市场略知一二了,于是决定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把钱简单地投进去做甩手掌柜,而是要自己亲自来做一把操盘手,全面经营整个影片的运营销售。就是在这部影片里,王中军第一次将植入广告的概念引进到中国电影中,细心的观众可能还会记得在葛优开的那辆车上有一个中国银行的信用卡,就这么在镜头前晃了几次,中国银行为此投入了六十多万元的广告费。虽然这个数字在今天看起来也许并不起眼儿,但对于一部投资仅800万元的电影来说,它所占的份额差不多已经达到8%了。这在199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足以让不少无米下锅的电影人艳羡甚至眼红。而在发行方面,王中军虽然自己对电影发行市场一无所知,但他却信奉一条:找到最好的人,就能做成最好的事!于是在一次次的商谈之后,《没完没了》的发行最终委托给了当时的紫禁城三联发行公司,也就是王中军认为最好的发行公司,结果影片以3 500万元的票房高居当年国产片票房榜首,成为那个年代国产电影与进口大片相抗衡的希望所在。正是这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给初入电影行业的王中军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尤其是和冯小刚的相识乃至冯小刚的签约加盟让王中军开始对电影业从“无心插柳”开始转变成“有心栽花”了,他开始调整“华谊兄弟”的经营布局,向电影业作战略性转移。

2000年末,华谊兄弟和北京太和控股共同出资5 000万元,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太合公司不参与管理。随后,华谊兄弟出品了《刮痧》、《天地英雄》、《寻枪》、《可可西里》、《情癫大圣》等电影。

“我能24小时和人谈创意,在谈创意的时候,真没想过那个创意能赚多少钱。”王中军不是那种计划性特别强的人,但他有着一根极其敏感的神经,能在关键时刻触动,当一个好的创意出现在他面前,他就会本能地抓住,并实现它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王中军和他的“华谊兄弟”在上个世纪末踏入电影圈纯属偶然的话,那么与冯小刚的相识与携手则为日后“华谊兄弟”在电影界一路高歌猛进,直至成为今日民营影视公司中具有标杆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埋下了一个令人难以预料的伏笔。

1999年的冯小刚,虽然在电影界的名声还未像今天一样如雷贯耳,但已经拍过《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的他至少已经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导演了,身边围了一群整天跟在他身后请吃饭的投资人,彼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中军只是这一群人中极不起眼儿的一分子。然而,席散了,人尽了,最后真正成为《没完没了》第一大投资商的却是王中军的“华谊兄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没完没了》拍摄完成之后,冯小刚便正式签约“华谊兄弟”,成为“华谊兄弟”旗下的首席导演,从此一路走来,双方携手共进,用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打造出了在中国电影市场最具影响力也最具含金量的冯氏品牌。

在与王中军签约前,冯小刚也接拍过很多戏,但都没有签长期。而在与王中军的闲聊中,志趣的相投使两人一拍即合。“我当时也没拍过电影,首先小刚是画画出身,我自己也是学美术的,经历也比较像;他在部队呆过,我也当过兵,我觉得什么都是凭感觉。”默契的感觉,使王中军顺利签下了冯小刚,且一合作就是数年之久。

凭借冯小刚贺岁片的品牌,华谊兄弟一跃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的民营电影企业之一,而其在中国电影界创新的商业运作,保证了华谊兄弟的“名利双收”。在《大腕》一片中,王中军率先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参与全球票房分账,在打通海外票房和渠道上占了先机,大大扩展了华谊兄弟的海外知名度,也为资本运作带来了便利。其后的《天地英雄》、《寻枪》等片均遵循此操作手段,既降低了风险,又直接借鉴了好莱坞规范的运作模式。“华谊兄弟”的经验,已经成为内地民营影视商业运作的范例。

作为“冯小刚贺岁电影”背后的男人,从2000年的《没完没了》开始,王、冯“二人转”一直在玩转娱乐圈。《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冯小刚不断地在建立他的票房信誉,而王中军则不断建立华谊兄弟这个品牌在整个电影市场的信誉。

王中军参与投资的《功夫》和《天下无贼》两部电影的国内票房收入分别突破了1.7亿元和1.2亿元,这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罕见的超过1亿元票房的作品。他参与投资的《可可西里》不但拿下了600万元票房收入,还连夺“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和台湾4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摄影奖。

2005年《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和《功夫》,再加上买断的香港电影《大事件》,华谊兄弟4部影片的合计票房收入超过3.5亿元,几乎占据华语电影8亿票房的半壁江山。

王中军领导的华谊兄弟公司前无古人地把中国电影做成了不赔钱而是赚钱的大买卖。他领导的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在整体颓势的华语电影市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上升势头,并在三足鼎立的电影市场上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的华谊兄弟已经从当年几个人的小广告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几百名员工,在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三大领域均处于行业前三名的影视公司龙头企业。而作为老板的王中军却笑称自己在公司只管两件事:一是公司战略,二是资本。看上去一副甩手掌柜模样的王中军算起公司的账来却头头是道,丝毫没有一点含糊,公司每年投资多少部片子,制作费用多少,发行费用多少,国内市场票房多少,海外市场收回多少,如何预测票房,如何规算成本,这一切在王中军的脑子里清清楚楚,分文不差。然而,作为公司老板,王中军更大的优势还不在于此,而在于他和资本打交道时的长袖善舞。在影视圈中,王中军可以称得上是最善于和自己圈子之外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和资本打交道的人,这一点我们从华谊兄弟15年的成长轨迹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1994年,王中军用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打工挣来的十万美元和弟弟王中磊一起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2000年,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和自己的广告客户太合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已达5 000万元人民币。

2003年,“华谊兄弟”将产业链延伸到电影发行行业,通过收购“西影”的部分股份成立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开始掌控华谊兄弟投资、出品的影片的国内发行;随后,华谊兄弟又并购了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艺人经纪公司,成立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2004年,华谊兄弟在回购了“太合”的股份之后,又以出让35%的股权获得来自TOM集团的1 000万美元的投资,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随后的几年间,公司通过私募股权的融资方法不断获得来自TOM集团、信中利、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总计四亿多元。这种多渠道融资使得华谊兄弟能够以少量投资撬动大片的制作,既减少了拍片时的自有资金投入,又加快了资金的周转率,还分散了影片不卖座的风险,而公司也在这一次次的股权回购与售出中迅速而稳健地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向电视剧、音乐制作领域发起了进军,成为将影视、音乐、艺人经纪一网打尽的综合性娱乐公司。

然而王中军的融资模式却很简单,基本上是靠自己在企业家圈子里的人脉资源,或者更简单一点说就是把朋友变成股东。这一点或许得益于王中军简单、随性的艺术家气质和冷静而不好大喜功的经营头脑的结合,无论是当年和太合地产的王伟,还是如今和马云、江南春这些声名赫赫的企业家的合作,王中军永远奉行的是他的“简单哲学”,大家在一起一聊,发现彼此合拍,就一起做了——在别人看来如此巨大如此繁杂的项目,到了王中军这儿就变得如此简单。事实上王中军的简单正是建立在他的不简单基础之上的,马云在谈到和华谊兄弟的合作时就曾高度评价华谊兄弟的结构非常好,而王中军则是他在娱乐圈里难得见到的经营家。

从植入式广告、私募股权融资、海外票房分成到重组上市,“华谊兄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国内民营影视公司中最具经营头脑也最具商业规模的企业,目前的“华谊兄弟传媒”下分三大板块: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业务。这三大板块彼此之间互为借鉴,互为补充,几乎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全娱乐平台,这一模式曾在2008年被长江商学院等单位联合评为“最佳商业模式”,对日后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而华谊兄弟从最初的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广告公司发展到如今的影、视、歌、星四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一点和王中军善于借鉴“他山之石”亦是分不开的。

华谊兄弟的创富梦工厂

2009年10月30日上午9点25分,身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中军在深交所敲响上市的铜钟,手起锤落间,“华谊兄弟”正式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影视第一股。

这一天距离华谊兄弟踏入影视圈差不多正好十个年头。

华谊兄弟招股说明书显示,华谊兄弟掌门人王中军持有公司股份4 390.8万股。以华谊兄弟发行价28.58元计算,王中军新增财富12.55亿元;如果加上其兄弟王中磊持有的1 389.6万股,两人身价达到16.52亿元。

10月30日,华谊兄弟上市首日,黄晓明的身价已经达到了1.27亿元——至少在账面上,他似乎可以不必计较片酬了,而且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黄晓明在两年前签约华谊兄弟,在遇到瓶颈的时候,王中磊曾这样劝他:“晓明,你的眼光要长远,现在不要计较片酬,把自己的能力、品牌做好,过几年你再看现在挣的钱会觉得是个笑话。”

2008年3月,华谊兄弟董事会通过决议,开放股权给具有一定资格的员工与旗下明星。明星认购的上限是180万股,据说黄晓明借钱凑够了数。他成为了华谊兄弟持股最多的明星,也因此现在颇为夺人眼球。

王中磊那样劝说黄晓明靠的是对中国娱乐市场前景的信心。电影人越来越发现取得好票房不是很难的事情。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电影院。而影院数量在激增,中影集团正在北京五棵松建旗舰店;橙天嘉禾刚刚挖走了万达院线的干将陈国伟,并收购了九家影厅;华谊兄弟公司自己也要进军这个市场,据说年内会有两家影院投入使用。

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为43.41亿元人民币,诞生了11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几乎平均每月一部。到了2009年,1、2月已经有6周票房过亿(2008年全年才有7周票房过亿)。《建国大业》票房达到4.1亿元,当然,这个数字有相当的部分来自团购;但《风声》的票房2.2亿元却无疑能真实地说明问题。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正在筹拍的《唐山大地震》,则被定下了要冲击5亿元票房的目标。

电影行业人士们觉得自己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爆发期。而在这个爆发的当口,这家在制作市场上排前三位、在发行市场上排前两位的民营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扮演了一个最幸运的角色——因为它不缺钱了。

在此之前,即便王氏兄弟会回避财务上的问题,强调影视业周期长回报慢这个特点,但财务报表确确实实显示出其现金流很不健康,近年都是负数。不过,现在他们手里一下子多出了12亿元现金。现在,这对兄弟更有主动权,可以仔细谋划自己的未来。

电影业务的收益在2008年占到了华谊兄弟全部收益的50%。这一年,华谊兄弟出品了电影《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非诚勿扰》等。其招股书上写道:“公司一直受制于资金规模而无法进一步扩大影视作品的制作规模。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达到电影年产量6部,电视剧年产量600集。”

而商业大片由于“投资回报高、市场影响大、运作模式成熟,在国内市场上成功率高”,成为了华谊电影业务的首选。

有了钱的华谊兄弟可以去实现他们的想法了。他们深知明星的价值,知道实现那些愿景最终要靠明星、名导、名制作人。华谊电影曾经依赖冯小刚一个人,冯小刚当然还要继续依赖,但显然不够。

电影《风声》可算是华谊在上市前赠给自己的大礼。王中军在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中花费的精力远超出了一个出品公司老板的身份。而他对这部戏寄予的最大期望是通过它来推广自己旗下的演员。

“虽然这个电影有很多名演员,但他们各自的商业符号还比较弱,每个人都不能单独承担一个大的商业电影,所以我希望有一个集合的爆发,你看他们每个角色的戏份很平均,”王中军说,“对这些演员来说,他们虽然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包括(苏)有朋、(黄)晓明、(李)冰冰,但依旧需要有一个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

华谊在近期还有一个得意之作,那就是其电视剧部门的管理架构。一部电视剧单集成本在30万到50万元左右,一部20集的电视剧成本就是上千万元。以往,电视剧制片人80%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期筹款和后期资金回笼上面,华谊兄弟打算把他们解放出来,专门做他们最该精雕细琢的事。

现在华谊兄弟的电视业务部门在财务上垂直管理,然后十个制片人各自成立工作室。这其中,张纪中又属于稀缺资源中的稀缺资源。王中磊说他是“最重要的制片人”,因为他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而且他拍的古装武侠剧观众群稳定,又有国际市场。“有很多收视很好的电视剧,都没有海外收入,而古装武侠在整个亚洲都卖得好。”张纪中的3人团队只管创意和制作,宣传发行由华谊兄弟其他部门包办,不过更多的工作室是像杨善朴那样,负责除资金外的全套项目。

当王中军还只是一个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的老板时,他曾经渴望自己的公司能发展成身价上亿的大公司,而当他的华谊兄弟如今已经成为身价上百亿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公司时,王中军想得更多的却是华谊兄弟还缺什么。曾经一直为缺钱而苦恼的他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用手中的资金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建立华谊兄弟自己的院线,建造电影主题公园、进军网络业等等,这一切都在王中军的计划之中,但何时实施、以何种方式实施,王中军却并不急于冒进。和过去十多年一样,王中军依然还是一个注重安全性的低调经营者,他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能够让手中的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为现在的他不仅仅要对他的华谊兄弟负责,更要对千千万万的股民负责。自信但不冒进,执著但又决不拧巴,懂得顺势而为,更明白蓄势待发在何时,或许这就是王中军的成功之道吧?

现在华谊上市,华谊兄弟已经开创了国内影视娱乐公司上市的先河,只要它这第一个螃蟹吃得够火,后来的效仿者自然不会少。从在美国一天送16个小时外卖到今天自己创立的公司成功上市,王中军无疑是一个中国媒体传奇式的人物。美国的时代华纳在全球影视界鼎鼎有名,这家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公司是4个亲兄弟一起打拼出来的。华谊兄弟与之有相似之处,不过他们只有两兄弟:王中军、王中磊。虽然起公司名字时并没有想与华纳兄弟产生多大关联。但是现在,王中军完全有资格梦想华谊兄弟公司有一天能成为中国的华纳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