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明星生意经
34791700000015

第15章 超级访问李静——从娱乐偶像到商业偶像的转变

今天提到李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还是那个很有亲和力的主持人。这好比当年提到李宁,大家首先想到的也是那个赛场上熠熠生辉的体操王子。李静以其特立独行、机智幽默、率真、俏皮的主持风格,征服了观众,被喻为国内最具风格主持人。《超级访问》在凤凰欧美台播出后,深受欧美华人的喜爱。李静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而李静不属于演艺明星,她不拍戏,也不唱歌。但她由于职业的缘故,无可争议地属于亦娱亦商、非明星的明星人物。

李静的父母都是铁路上的普通工人,毕业于河北师大音乐系学习手风琴专业的李静回到老家张家口电视台,虽然她自己的意愿是做幕后工作,但因为形象比较好,所以领导就安排了主持人的工作,李静对播音如同一个白丁,开始主持天气预报时非常紧张,一口气说完台词连个停顿也没有。有一次被母亲安排去剧组跑龙套,导演谢添的一句话便改变了李静的人生,“孩子,你不该属于这个地方。”那个时候李静才知道,原来在北京还有个电影学院。于是疯狂的李静动了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念头,当地广电局的局长就找她谈话,“你才22岁,如果你不走,我以后推荐你当副台长。”但是倔强的李静一心想着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算让我当台长我也不当!北电那多刺激啊!”结果导演系没考上,她转考文学系,学起了编剧。

艰辛创业,创新生活模式

1995年,李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应该不叫创业,因为李静从第一天起就没有为自己树立一个清晰远大的目标,她也没有主动去对照一个现实的可模仿的榜样,她不在乎钱,也对资本没有什么概念,她甚至从一开始就抗拒把自己变成一个商人。她只是从一个非常朴素的原点出发:为了摆脱现实的无趣,要去做一些真正“好玩”的事情。

当时,李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李静工作室。至于这个工作室干什么,她自己也没有想好,因为同时她又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制片管理系,打算系统学习两年。

这期间她结识了很多同学。于是就利用自己的工作室,把大家拢到了一起。每天的话题就是创作。几个豪情万丈的女生每天躲在一个小屋子里闷头炮制着各种创意。一个创意出来了,每个人都很快乐,然后,否定前一个创意,再一个创意出来了,又否定了前一个创意,就是没有付诸实施的。到最后,苦思冥想的女孩子们个个无精打采,没了当初的勇猛劲头。一年后,工作室成员开始土崩瓦解,有的考上了研究生继续学业、有的出国谋生求发展、有的做了专职剧作家……可这时的李静却仍没有停止思考,她确信无疑地把自己的事业方向定在了电视上——做电视节目。

毕业之后她从北京电视台又跳槽到央视做主持。

1999年,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大型综艺节目《欢聚一堂》、《非常快乐》的李静扔下了让人羡慕不已的“铁饭碗”,毅然从央视辞职出来,破釜沉舟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李静第一次制作的栏目是《小鸡捉老鹰》,走出了独闯天下的第一步。李静用“末路狂花”形容刚走进节目时的自己和戴军:一个从央视辞职出来破釜沉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一个是歌手当了N多年也没唱出更成名的歌来。两人找上一群铁了心要跟着干电视的年轻人,他们就在北京的一间小平房里策划起了《超级访问》。启动资金只有4万多元,是李静的私房钱。节目没什么名气,第一年基本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做完上一期,就不得不跟朋友借钱来揭开下期节目的“锅”。当李静拿着第一年的节目去参加上海电视节推广的时候,连交易会的展台都租不起,只能几个人拿着几张宣传海报,搭个最简陋的台“吆喝”。

为了和广告客户吃饭,她也会穿上很昂贵的晚装,化了浓妆去应酬。出门前,她会倚在门框上,回头很娇媚地说:兄弟们,等我的好消息啊。吃完饭,带着酒气回到公司,她脸上的妆也晕了开来,被打回原形的她显得很无助。然后大家继续讨论节目,而广告的事却音讯了无。

这种艰辛让李静慢慢地意识到了经营的重要性。当时主流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如光传媒、欢乐传媒等,这些公司与电视台的合作关系都非常简单,就是把节目免费给电视台,然后电视台给你几分钟的贴片广告。如果按照市场价值估算,这几分钟的广告费用一年下来可达上千万,但问题是,电视台不负责给你卖,这是节目制作公司自己的事,而对于当时没有任何客户资源的李静来说,这无异于一张空头支票。

在交了一年多的“学费”之后,李静决定放弃单纯靠贴片广告过日子的生存方式,她想出的办法是卖节目。“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把发行总编叫过来,我说我要卖节目,他说不可能,说从来没有卖过节目,中国电视台只有买电视剧,没有买过节目。”李静说,她决定亲自披挂上阵。

2000年,大陆还没有真正的访谈节目,当时所谓的访谈节目基本都是央视的。比如朱军的《艺术人生》,王刚的《朋友》。那些节目没能体现出电视访谈节目在丰富表现力与互动性上的优势,完全是照搬访问提纲,主持人和嘉宾在台上一句话不多说,一副舞台腔,故事与对话,如同话剧对白般拿腔作调。年轻人是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节目的,年纪大的人看多了王刚对着话筒深情地诱导着嘉宾们互相表白优点后,也觉得心烦。李静把5分钟的贴片广告全给电视台,只把其中30秒作价留给自己,并跟对方电视台说,这个节目如果收视率第一,你就能卖几分钟广告,而且你一分钱不用投,仅仅需要花费两三千块钱;如果收视率低了,你就把节目停了。电视台同意试一试,每期节目给李静这边2 000块钱。这样,在拉不到广告的情况下,李静就成了中国第一个卖节目给电视台的人。这一卖,就是50个台,一期节目能卖10万元,而当时一期节目的成本是3万多元。

李静开始赚钱了,她独自建立了一家传媒公司——东方欢腾。从《超级访问》栏目开始,她的传媒梦想启程了。

后来,热播的《超级访问》节目跟其他所有的民营电视节目一样遭遇窘境:没有大牌嘉宾,没有出名的主持人压阵。幸运的是,控制全盘的是李静,这是她个人的产品,她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所以一切还进行着,但是,节目发行并不理想,李静坦言自己一度以为进入绝境,再也经营不下去了。于是,在她认为应该是最后一期节目的录制中,跟嘉宾放肆地谈笑,不拘小节,现场的感觉就像是朋友团聚。没想到,那期节目播出后,《超级访问》火了。整个北京都在传播着《超级访问》。

李静靠直觉掌控着产品的走向,并且跟行业中的其他人不同,敏锐,独特。而事实证明,这种不同正是观众所需要的。凭借着坦诚和自信的口才,李静不仅赢得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赢得了商业上的赞助。

2001年底,《超级访问》运作近一年之后,李静通过朋友拿到了大红鹰集团总裁的电话。李静曾回忆说:“我打电话过去,第一句话就说,我是‘超级访问’制片人,我想让你的企业给我们节目冠名。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节目,我有能力把它做成最好看的明星访谈节目。我很喜欢你们企业,觉得你们投放节目很有水准,而且你们品牌和我们品牌结合在一起,就是大红鹰超级访问,特好听。我现在没有什么广告,我也不会拉广告,但是你给我冠名,我保证你受益,不会后悔。”不知是李静的率真还是《超级访问》的好看打动了大红鹰的总裁,最后双方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签约诞生了“大红鹰超级访问”节目。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此名牌栏目冠名权的费用大概在几百万元左右。大红鹰冠名后,栏目在持续一年半的时间里是BTV-5的收视冠军。

那是2003年的时候,李静去马来西亚出差,无聊的时候她就坐在马路边喝咖啡,看着人来人往,突然觉得换了一个国家之后人与人之间会显得如此陌生。所以她想如果一个家庭之中,两个相爱的人之间语言出了障碍,是不是就会变得很陌生?李静决定要做一个情感节目,回国就和同事们商量。2003年开始,李静推出了《情感方程式》,因为通过《超级访问》她发现,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能够比别人快一步,给观众最新鲜的东西,《情感方程式》的推出也创造了一个第一,就是中国第一档真实还原情感话题的电视节目。

2006年,李静又跟“旅游卫视”合作,制作了《美丽俏佳人》和《娱乐麻辣烫》两档姿态不同、角度新颖的节目。在旅游卫视的收视排行榜里,《美丽俏佳人》列位第一。无数的女人跟随着这档节目,按照指导去搭配衣服,去买化妆品。接下来,明星大型真人秀栏目《回家》,记录明星成长的点点滴滴;精致生活类《我爱每一天》直接表达李静的“幸福”概念。还有时尚健康类节目《健康猜猜猜》、游益综艺类节目《玩转汽车》、大型室内挑战类节目《超级小勇士》、职场真人秀《你想跟他一起工作吗》、《美丽俏佳人》的姐妹篇《美丽魔方》等等。

《娱乐麻辣烫》、《美丽俏佳人》、《情感方程式》、《静距离》这些节目回馈给李静的是作为主持人难以想象的明星人气与受众影响力。之后,李静与《时尚COSMO》系列《男人装》合作推出了中国第一本个人时尚杂志,在《静》的创刊号里有李静亲笔撰写的《千万别说我成功》专题。

资本助力,制片人到CEO的成功转型

2007年下半年,东方风行旗下已经有包括《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情感方程式》等多档节目,仅靠内容销售和广告,年利润达到近千万。在国内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中,规模和收入仅次于王长田的光线传媒。王中军的华谊兄弟传媒表现出浓厚的收购兴趣。当李静处在纠结的境地时,盛夏的一天,李静的事业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出现了新转折。

好友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将李静第一次引荐给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没有任何的商业计划书,更谈不上对公司估值、融资金额的讨价还价,初次会面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聚会。

东方欢腾董事长李静跟沈南鹏讲述她现在所做的事情和将来要发展的目标。从初次见面到确定投资,沈南鹏和李静相继约谈了十几次。经过半年的碰撞、磨合,李静和沈南鹏一起为东方风行确立了发展方向,不是电视购物,不是当当、卓越这样的购物网站,也不是建立护肤品牌,“而是通过电视节目、网站,未来还有杂志和实体店构建一个跨媒体的平台来推广和传播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环保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2008年4月15日,李静的东方欢腾完成了第一轮私募融资。投资人为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易凯资本在本轮私募融资中担任东方欢腾的独家财务顾问。

沈南鹏投资东方风行绝不是心血来潮,其实在东方风行之前,沈南鹏一直颇为看好国内中高端的家居用品市场,但仅仅通过线下实体店的大规模扩张则意味着建立一个品牌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和投入巨大的营销费用。沈南鹏格外喜欢在中国人的消费升级中寻找机会,李静和东方风行让沈南鹏想到了美国的“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曾经是家庭主妇的斯图尔特用30年的时间创建了市值达几十亿美元的“玛莎家居帝国”,通过整合电视媒体、出版物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她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媒体及商业网络来推销“完美生活方式”的理念,在美国,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中产阶级的标签之一。他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悄然崛起,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还远未形成,而谁能成为中国的玛莎·斯图尔特?一方面,这个人要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掌握一定的媒体资源,另一方面还要有能力创建和管理一个商业帝国——无论是个人品牌还是对商业的理解,李静是所能找到的最佳人选,而且她在中国市场是不可复制的。

从节目制片人到CEO,李静似乎顺利完成了转型。但在中国市场,李静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值得借鉴,沈南鹏帮助李静将先前的构想一步步开始细化。首先,成立了东方风行商贸有限公司,与之前的东方风行传媒公司独立运作核算;建设女性时尚网站乐蜂网,将其作为商品贸易的介质和开始;沈南鹏知道李静不懂电子商务,于是挖来了百思买的运营总监负责乐蜂网的管理和运作,致力于乐蜂网的电子商务,目录营销,以及未来在全国开设直营店和加盟店的零售业务。

在李静看来,精油是一款超越保养品和化妆品、可以帮助人身心灵的产品,之后她选择精油作为J-Plus的第一类产品,李静对精油的质量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在全球挑选供应商时,她完全站在了消费者的立场上,“产地是衡量精油产品最重要的标准,J-Plus的原料全部都来自欧洲,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它们必须出自有机农场,虽然这样利润会少很多,但既然J-Plus承诺了环保,承诺了品质,就一定要做到,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李静的这种坚持得到了沈南鹏的认同,“到现在为止,红杉并没有给我制定什么时间表,对此我非常感谢,因为我是把J-Plus当做一份事业来做,如果有太多短期业绩上的压力,你就会有很多不恰当的方式,甚至会背离你的初衷。”王冉表示,至少在他所帮助融资的客户中,东方风行的业绩是最出色的,“他们在2008年的实际收入远远超过了年初的估计。”而精明的沈南鹏也同时给予认同:“非常满意。”

的确,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李静率领她的团队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2009年8月26日,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作为惟一一家参展的大型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东方风行手握十档风格迥异的节目,已达到每年制作节目时长超过500小时、发行全国近200家电视台、收视人群在6亿人次以上的规模。

从王牌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再到公司CEO,李静在多重身份间游刃有余。她特立独行、机智幽默,从国内第一档王牌娱乐访谈节目《超级访问》开始做起,到创办中国第一代民营电视公司,从涉水影视表演,到投资话剧、电视剧,李静称自己是个容易“喜新厌旧”的人。

2009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向各地广电局下发文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节目播出机制改革,改变单纯的自制自播模式。除影视剧外,电视台从市场购买节目的比例,原则上每年不低于播出总量的30%。此番‘制播分离’试点,所鼓励的是大众娱乐类和社会服务类节目进行‘制播分离’的改革。”这是众多民营传媒机构渴盼许久的结果。

市场的大环境给了李静和她的东方风行一个快速发展的良机,2009年早些时候,李静获得了第二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中的“最佳制片人”奖,这是《综艺》颁发的中国惟一一个年度制片人奖项,手捧沉甸甸的奖杯,李静感触颇深:“这个奖项不是颁给了我,而是颁给了像我们公司一样一直坚持做内容提供商的民营节目制作公司。曾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流的人拍电影,二流的人做电视剧,三流的人做电视。我希望再过几年一流的人也来做电视。”

8年时间,李静和她的东方风行团队,边摸索边创新,打造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链,公司的业务范围从节目制作扩展到互联网、自有品牌制造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东方风行完成了一个从单纯节目内容提供商到集团化整合营销的大变身。

2008年,李静创办了“乐蜂网”,进军互联网领域;2009年3月,李静旗下的美女主持军团领衔主演了中国首部时尚话剧《时尚耀中国》,正式进军戏剧领域。但容易“喜新厌旧”的李静不满足于此,她说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梦,就是自己做导演拍一部电影,而这次投资叶京导演的电视剧《再过把瘾》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作为投资方和发行方,李静透露,目前该剧已经实现盈利,小范围的看片会结束后,各大媒体纷纷给予这部剧很高的评价。

2009年初,李静在犹豫和不安中被沈南鹏推去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如此繁忙的工作,李静却能做到分身有术始终保持开心、充满活力的状态。她总是快乐而毫无顾忌地大笑,正如她所言:“气质美在职场上很重要,美一定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不能做路人甲!”目前,李静已然是新时代女性的最佳代表——独立,坚强,快乐而美丽。她几乎是提前10年成就了人生的一切美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事业,并且将这份事业做到了极致。

至于未来要做什么,李静和她的团队正在形成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她的公司将是一家不同于我们放眼望去能够看到的任何一家公司的公司,它将是健康、自然、环保,是时尚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传递者和推广者,是跨媒体营销与多渠道零售浑然天成的结合体。当然,她的未来也会充满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两组关系:第一,如何平衡个人品牌、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关系;第二,如何平衡媒体利润与零售利润的关系。

她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正如她朋友说的,第一,她真心喜欢她正在做的事,并且找不到一件更适合自己、也更能让自己为之激动的事;第二,她在放眼远眺的时候双脚始终坚定地踩在地上,宁肯牺牲一些速度也决不好高骛远拔苗助长;第三,她非常善于吸收和学习,具有商业嗅觉和方向感。

永远记得跟第一流的人合作,是李静总结的制胜法宝:“跟能做你老师的人做你不擅长的事情,那么你就很容易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