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环境与养生
34770900000029

第29章 为什么光污染影响人的健康

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光污染,但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几乎都感受过光污染之害:你一定曾有过在大建筑玻璃幕墙的强光反射下头晕目眩的感觉吧!你是否光顾“迪厅”时,也曾厌恶那里不断变幻、刺眼耀目的激光?电视上瞬间反复推远拉进的镜头,大概也会使你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或许你居住在城市繁华地段,那彻夜亮如白昼的霓虹灯,使你寝食难安,难有好心情。

什么叫光污染?即那些对视觉、对人体有害的光。光污染一是指“白色污染”,比如不少高档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的外墙、玻璃幕墙等形成的光污染;二是指“人工白昼”,像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等,强光照亮夜空,使夜间如同白日。据测试,在日光照射强烈的季节里,白色的粉刷面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则为82%~90%。镜面玻璃若与绿色的草地、森林以及深色或者毛面砖石装饰的建筑物相比,它的反射系数要大10倍之多。而这种光的作用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可导致人眼角膜和虹膜的损伤,引发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发病率等。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2/3的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84%的人反映影响睡眠。

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使生活中的用光增加,光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随处可见,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过量的紫外线、红外线照射理疗,可使人皮肤出现红斑、血压降低、头晕耳鸣,引发白内障和皮肤癌等疾病;不断闪烁着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虽看上去赏心悦目,但却是一种有害健康的眩光;夜晚开前灯正面驶来的车辆,其眩光污染更加严重;长期从事焊接、冶炼等接触极强光线又不注意劳动保护的人员,易患眼疾、头晕、困乏、食欲减退、体温增高等职业病;现代歌舞厅的激光具有高速变幻、光线强烈、令人眼花缭乱的特点,对视觉极为有害。据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对多家“迪厅”的激光设备检查,大多数都超过了激光辐射强度的极限。医生们认为,过量的激光会使人头晕头疼、心慌失眠,严重时甚至全身痉挛或休克。光电学专家也指出,日光灯对人的健康也有害,它虽不闪烁,却缺乏红光波段,且光谱不连贯,不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威尔士所做的研究表明:日光灯是引起人们偏头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有损健康,女性电脑工作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其他人要高出43%。还有研究证明,长期暴露在某种可见光和磁辐射下,易患白血病以及其他癌症。

现代灯光的使用,无形中扰乱了祖先为我们拨好的“生物钟”,造成人体节奏的失调。越来越多的人因睡眠不足而心跳胸闷,精神萎靡,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光电生物学家指出,电灯改变着人类通常的生物模式,人的成熟年龄正在悄悄提前,出现现代青少年普遍视力偏低,婴幼儿的佝偻病、老年性骨折发生率增高等社会“文明病”。专家们认为,这与电灯光照射时间长、自然光照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些专家认为,日光灯是引起偏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日光灯发出的带有蓝色的看不见的紫外线,过量地接受了它,则会出现偏头痛、心率过速、疲劳等症状,甚至还会使皮肤癌变。

对婴儿来说,灯光污染的危害更大。因为胎儿长期生活在母体“黑暗”的环境中,一旦离开母体,突然接受强光,这样对婴儿柔嫩的眼球组织危害更大。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调查了两家医院的产房,发现产房内的灯光比正常照明用光强二至三倍;同时调查分析了230名新生儿,发现他们皆因出生后暴露在强灯光下,致使眼部损伤,早产儿86%发生视网膜病。

当你漫步在闹市,徜徉于商场,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使人眼花缭乱。须知,那耀目刺眼的强烈光波,会导致人体内大量的细胞遗传变性,使不正常的细胞增加,正常的细胞死亡,出现神经功能失调,扰乱肌体自然平衡。使体温、心跳、脉搏、血压变得不协调,引起头晕、目眩、烦躁不安、食欲下降、乏力、失眠等症状,损害身心健康。据天文学家分析,一个30公里之外的霓虹灯的闪烁,就足以影响与干扰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精度。

极强光的危害,如燃烧、冶烧时所产生的强光,烧玻璃时所放射的强光,对眼睛带来的刺激会导致盲斑与白内障。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突然开亮的前灯,强度闪光的信号灯,机场的灯光标记等耀眼光源,对视觉都构成不容忽视的危害。

彩光污染由歌厅、舞厅内激光的彩色光源构成。这些地方的室内彩色激光灯闪烁不停,令人眼花缭乱。这种彩光不仅干扰大脑中枢神经,而且当激光束透过眼球晶状体时,经聚集后便会集中于视网膜上,焦点的温度可高达70℃以上,从而造成对眼睛的热损伤。同时,其紫外线强度高于日照,对人的危害持续也较长,对人有较高的心理影响度,还会引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疾病的癌变。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光污染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视觉污染”。视觉污染是指通过人们的视觉看到的环境和景观,令人感到刺目生厌,感到烦恼不舒服。比如:城市规划杂乱无章,建筑物难看,色彩不和谐,壁画雕塑格调庸俗,路标、广告粗制滥造,纵横交错、蜘蛛网似的电线电缆,纷乱无序的电杆、烟囱等,这一切给人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烦躁和焦虑,甚至可以诱发失眠、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等。专家们称这种因光污染环境导致的疾病为“视觉污染综合征”。

光污染已日益成为一种新的严重的污染源,也成为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公害。但是,目前我国对光污染的认识严重滞后,环保部门没有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科学部门对此也没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说,控制光污染尚未登上议事日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把光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并积极防范光污染对我们的侵害呢?专家认为,要教育人们科学使用灯光,注意调整亮度,白天尽量使用自然光。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劳逸结合,美化工作、生活环境,避免强光刺激。当受到光污染的侵害时,要及时向医生救助。

更为重要的是,消除光污染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关注光污染的问题,应立足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在建筑装修中,应采用反光系数极小的材料;对广告牌和霓虹灯应加以控制和科学管理;在建筑物和娱乐场所周围,要多植树、栽花、种草和增加水面,以改善光环境;还要少用和不用玻璃幕墙,注意减少大功率强光源,力求使我们的城市风貌和谐自然。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时候,有关研究机构要加紧这类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调查,然后将这些调查及时反馈给政府决策部门及民众,让大家对光污染有所了解,懂得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益。因为我们改善城市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宁静、舒适、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优美环境中。

防止视觉污染对人健康的危害,需要从多方面注意:

(1)营造城市环境的视觉美,主要依靠国家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和个人也要积极参与,各有所为。

(2)装修和装饰家庭居室或工作问时,科学运用光线和色彩,如注意合理使用金属材料、镜面,根据生活、工作区域的性质配以恰当的颜色等,不要自己制造室内小环境的视觉污染。

(3)躲避光污染。白天工作、学习多用自然光线;有节制地去人工白昼的街市等公共场所休闲;不去或少去有激光污染的歌舞厅等地方;不观望、不注视光污染源;青少年不玩、不使用激光棒。

(4)有意识地保护自己不受视觉污染危害的权利,可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通过协商、调解等方法,直至诉诸法律。

(5)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视觉营养,促进身心健康。比如去公园休憩、远足郊游或周游名山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