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14

第14章 处世无方,恶果暗藏

佛家好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且强调“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听来玄虚,其实是一句有关人性人情的至理名言。一个“报”字,表现了人性中类似“反作用力”的深刻含义。给予善待,则寻求报偿,结果是“多个朋友多条路”;施以恶毒,则伺机报复,结果是“多个仇人多堵墙”。人生在世,有如旅行,是畅通无阻还是寸步难行,全在自己怎样待人。

处世无方,最易得罪他人而招来横祸。有一天,一位旅客在飞机场上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商人在大声斥骂搬运工没有处理好他的行李。商人骂得越凶,搬运工越显得若无其事。商人走后,那位旅客称赞搬运工有涵养。“噢,是吗?”搬运工笑着说,“你明白吗,那家伙是到佛罗里达去的,可是他的行李嘛,将会运到密西根去了。”与你共事的人——即便是下属——只要受了你的气,就会跟你捣蛋。

相反,只要你精于处世之道,即使犯了严重的错误也没关系,很多能力平平的管理人员都能安然无恙地度过公司的人事变动,其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处世待人通情达理,讨人喜欢,一旦犯错误,支持他们的人总会帮助他们通融补过。他们偶尔犯了一次错误之后,如果老板觉得他们能以负责干练的态度来纠正错误,说不定会提携他们。

处世之道是后天培养的技巧,可以越练越精,就像礼貌一样,人人都可以学会。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其招惹祸因的根源在自身;果实的种子播种后发芽开花,花又结出丰硕的果实,其福报的由来仍然在自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是一种客观规律,既不玄虚,也非迷信。

既然因果报应既不玄虚,也非迷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应该尽可能多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之事,而杜绝一切于他人和社会有害之事。这既是一个必然的结论,也是人们事事顺风的必然要求。

俗话说“要想人爱己,先须己爱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人应该时刻存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心态。这在某种意义上很像在银行的储蓄,一个人只有养成平时储蓄的习惯,遇到不测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储蓄越多。他的未来就越有保障,越可能幸福。同样的道理,人们也只有在平时努力地去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之事,才能使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事业越做越大,最终实现自己锦绣前程般的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