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34756700000048

第48章 新生家族——你不知道的“囧”

常使用网络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个字念“jiǒng”。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有点“象形”意味的汉字——方方的脑袋上有一对八字眉,也许是受到了某种刺激而把嘴张得大大的。小小的汉字成了时下颇受追捧的网络用语,它表达出了人们的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等,示意很好很强大,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等等。

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人们新造的、新生的词语,其实,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关于“囧”字的记载,那时的“囧”也是一个象形字,但象形的对象是窗户,甲骨文与金文的“囧”字均作圆形,无例外。我们知道,圆形刻铭较方形难,如其字本非图像的圆形物,它是不必费力弄成圆形的。也就是说,从象形上看,囧如为窗,则应像圆形之窗。《说文解字》中曾记载着:“窻(音“chuāng”,古同“窗”)牖(音“yǒu”)丽廔(lóu)闿(kǎi)明。象形。凡囧之属皆从囧。”也就是说,“囧”在当时所表达的是一种打开窗户后,见到光明的样子,字形同“囧”的其它字也作类似的解释。可见,“囧”字最初的意思是代表光明。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商代的时候,窗户是圆形的。在韩愈的《秋怀诗十一首》中,就有“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之句。

囧(甲骨)囧(金文)囧(小篆)

从字形中我们也能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囧”字也变得“规矩”了,变得方方正正的了。

据说“囧”这个字最先在台湾的BBS社群上开始流行,“囧”也开始在中国大陆快速普及,逐渐在该地区的青少年及网络族群开始普及,随后传入香港,近来随着网络次文化的兴起,主流媒体开始尝试引入“囧”字作为新闻元素,并在电影和广告产业产生效应。

“囧”字以其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在互联网上迅速流行。随后在香港,有网民将电视剧《乱世佳人》(电视剧)中的一个演员胡杏儿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样与“囧”字相比,评论其演技,进行恶搞,促使“囧”字在网络上更加流行。普通话的“囧”与“窘”同音,读起来的感觉也很容易跟窘境、窘况联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飞快。又用其字的形象来表示“尴尬”、“无奈”、“真受不了”、“被打败了”等意思。

别看“囧”字被人们熟悉只是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但是它已经具有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

始祖:囧,平民“囧”,正常状态下的“囧”

衍生:

囧rz-—失意体前曲的囧

崮——这是囧国国王

莔——这是囧国皇后

商——这是戴斗笠的囧

囧兴——囧国的乌龟

囧尻——龟仙人

囧r2=3——这是囧放了个屁的

囧Ω——背部隆起的

益——闭起眼睛,很痛苦且咬牙切齿的脸(另一说法为无敌囧铁金刚)

曾——这个是囧国假面骑士

增——拿着枪的假面超人

胎——这个是没眼睛的囧

卣——这个是轰炸超人(yǒu)

国——这是歪嘴的

圙——这是老人家的面(lüè)

囜——没有眼和口的囧(nín)

苉——这是带着蝴蝶结的少女囧(pǐ)

囼——这个是没眼睛的脸(tāi,古同“胎”)

囶——代表无话可说的表情(guō古同“国”)

浻——冒汗的囧〔jiǒng,(~澋hònɡ,(水)回旋之貌〕

綗——穿丝绸的囧(jiǒng 布名)

烱——被火烧的囧(jiǒng,古同“炯”)

埛——灰头土脸的囧(jiōng,古同“垌”,遥远的郊野)

冏——掉了下巴的囧(jiǒng,①象形,本作“囧”,像窗口通明,本义:光明;②鸟飞的样子;③古代官职,如冏寺、冏卿。)

冂——练了无相神功的囧,或是被打了马赛克的囧(jiōng,城外,郊外,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