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34756700000045

第45章 地名的尴尬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ín民)洪水读成闽江洪水,岷江在西南,而闽江在东南,比沁阳和泌阳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电视节目中,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成为一种笑柄。读对地名,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例如:

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ó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ān尖)利;

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

湖南的耒阳(lěi垒)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郴州(c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

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ó)。据说,一次北京和巴彦淖尔两地的兄弟单位联欢,巴彦淖尔方面的人们第一件事就是热情地感谢北京人读对了他们家乡的名字。可见平常误读率很高。

查找“病根”

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需要坚持的是“名从主人”的原则,例如:

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县,正确读音是“shì”(是);长子县,正确读音是“zhǎng”(掌);

山东莘(shēn深)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我到上海又读错了,上海莘庄(xīn新)。

江西铅山(yán盐),误读率一定很高,因为谁想到普通的“铅”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反正一不留神可能就会读错。

像福建厦门、广东番禺、安徽蚌埠,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感谢关于阿胶的广告。

读错涪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

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因为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

辽宁阜新,在辽宁一般被读成“fú”(扶),在北京一般被读成“fǔ”(抚),而正确的读音却是“fù”(富)。

另外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有些字根本就没见过,望字猜音,跟着感觉走。包括很多以说话念字为职业、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的人在内,如果能第一眼就读对95%的中国地名,那就相当超水平发挥的了。例如:

山西的隰县(xí),

山东的莒县(jǔ),茌(chí)平

河北的井陉(xíng),蠡县(lǐ);

四川的郫县(pí),珙县(gǒng),犍为(qián前);

安徽的黟县(yī),枞阳(zōng);

湖北的郧县(yún),

江西的婺源(wù);

浙江的鄞县(yín);

江苏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

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看着其中的某些字,仿佛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