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34756700000016

第16章 “档案”不可存储错误的读音信息

人的一生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工作,都离不开学校与单位对我们的管理。反过来,学校、单位对于学生、员工的管理,最基本的依据就是档案。学生部或是人事处都会设立一个档案管理专员,为的就是保存好、保护好这些信息。

每当我们谈论起“档案”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音,有的称为“档(dàng)案”,有的称为“档(dǎng)案”。大人们也许觉得无所谓,可是,正在学识拼音的孩童此时就会有些困惑——大家怎么说的都不一样啊?到底应该读什么呢?

在字典中,“档”字的标准读音有且只有一个,就是“dàng”。具体的解释是:

①存放案卷用的带格子的橱架:存~;

②分类保存的文件、材料等:~案;

③件,桩:一~子事;

④(商品、产品的)等级:~次;高~。

其实,在汉语中,很多带有“当”的字都带有“dǎng”的音,譬如我们最常见的“挡”字就是这样的。但是人们往往有约定俗成、“认字认半边”的心理,这就使得我们经常容易读错音。

这里要提及一个相类似的字,就是“铛”字。人们一见到这个字第一反应都是“dāng”或是类似读音。的确,在字典中这个字有“dāng”的音,意为:

①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

②女子的耳饰;

③钟鼓的声音;

④象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

北方人习惯食用面食,有一种面食在北方很流行,就是“烙饼”,而烙饼的器具,就是这个“铛”,人们称之为“饼铛”。此时,这个“铛”念作“chēng”。词义为:

①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如饼铛等;

②温器,如酒铛、茶铛等。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东西,就如“档”字、“铛”字等。所以我们要对我们的生活留点心思,读准字音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