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家医院病房里,住着两位病情相同的重症患者,一位来自城市,另一位来自乡下。
来自城市的这位病人,每天都有亲朋好友、同事领导前来探望。家人守在病榻前宽慰道:“放心吧,家里的事由我们料理,你只管安心养病。”单位来人亲切地说:“单位里的事,我们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养病。”款款深情,声声劝慰,好不温馨。
那位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床前则十分冷清,每天只有一位懵懵懂懂、毛手毛脚、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守护着。病人的妻子十天半月才能来上一次,见到丈夫总是不停地说这说那,诸如:“快要浸种了,该选什么样的种子?你快拿个主意,天时不等人,不然就不赶趟儿了!”“再过两天,娃儿他大伯家的女儿就要出嫁了,你说咱们该送多少贺礼才叫合适?”
几个月后,那位来自于城市、备受呵护的患者在亲人悲天怆地的哭声中永远地走了;而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却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也许,这则故事具有一定的演绎成分,可仍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尤其是那位乡下病人的结果,让人想起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死亡集中营中极少数幸存者之一、著名心理学家、“意义疗法”创立者弗兰克尔先生。当年,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看到许多同胞一旦对未来失去信心,几天之内便会死去的情景,于是提出:人一旦“丧失了生活上的精神支柱,心理和身体定会迅速地衰退下去……这是人的独特性,人只有面向未来才能生活”的理论。
人在生病以后,往往思绪烦乱,情绪波动。探望病人,安慰话是免不了的,这看似很容易的事,里面却蕴藏着许多文章。
就躺在病榻上的病人而言,探望者的每一句稍有不慎的话,都很可能会触动他脆弱的神经。作为探望者,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将会使病人精神振作,进而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反之,就给病人原本就很糟糕的情绪“雪上添霜”。
一、探望前的准备工作
①先探知病人现况,约时间再去。问问家属或已经去过医院的朋友或同事,病人得的是什么病,目前的状况如何,然后和病人或家属约个探访时间。若病情不允许,即使到了病房门外,都不应该打扰。可以请医务人员转达问候,或写张卡片致意。
②既来之,则安之,见机行事。医院建议的探病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在医院允许的时段去探望,即使只待10分钟,也应该放下手上的东西,关闭手机或转成振动模式,免得病人被突如其来的铃声吓一跳。进入病房应尽快坐下来,让躺着的病人不用仰望着访客。病人的病情和心境时时在变,因此,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他,现在需要什么,见机行事。
③病人是主角,探病者应认真聆听。看到病人该说什么,常是探病者很焦虑的事,因为不知道该讲什么,怕病人对谈话内容根本没兴趣。其实和病人聊天,没有既定的规则可循,只能以病人为主角,坦诚相待,不妨直接问一问病人感兴趣的话题。如果病人不想说话,也不要勉强,静静坐在旁边,必要时握着他(她)的手。有时,一个眼神,一次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④问病人:“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有时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的事,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可能是及时雨。帮他到楼下买点日常用品、带份报纸,就是最贴心的日行一善。因此,想表达关心或出点力,直接诚恳地问病人或家属:“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是最实在的。
二、探病者不该做的事
①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方式现身病房。手术当天和隔天,病人需要休息,不可探访。有的访客怕病人不知道他来探视过,非得把睡着的病人叫醒,或者站得远远的和病人说话,实在不礼貌。
②呼朋唤伴,把病房当会客室。探病不是郊游野餐,不是唱卡拉OK,成群结队地来,不但干扰病人休息,对邻床病人也不礼貌,更有可能带进细菌,造成病人感染。
③评头论足,喋喋不休。不要把病人的身体当成话题,评头论足,因为病人的身体和情绪都是脆弱而敏感的,访客怜悯的眼神、双手抱胸站得远远的姿态,或者对医学知识不清楚的无心话语,都会伤害病人而不自知。
④看病不看人。生了病,不代表这个人只剩下病,其他角色统统不见。去探视病人,是看这个人,这个朋友、同学或是亲人,而不是病。
⑤介入病人病情,报偏方、报神医。医疗的事交给医疗专业人员和家属决定,不要从中介入,也不要把个人观念强加到病人和家属身上,乱给意见。报偏方、神医也要不得,病人和家属有可能会因访客的好心而付出代价。
正因为躺卧病榻的患者状况各不相同,要做个既善解人意,又不制造家属负担的探病者,实在需要学习。既然探病无原则,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应从病人角度出发,想其所想,以诚恳而体贴的方式传达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