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论语,学管理
34747800000006

第6章 宽容是领导必备的品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公平无私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评 析

孔子不赞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他主张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你好的,你当然对他好,对你不好的,你可以不记恨他。用今天的话来说,做人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管理者应有容天地万物的气度,这也是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管理者的宽容主要表现为虚怀若谷、宽恕礼让、容纳异己、以德报怨。待人宽容,不仅在团队管理中受人尊敬,让部下产生信服之感,还能使自己较容易获得非权力影响力。胸怀宽度决定着管理高度,有时无声的宽恕比批评指责更有说服力。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银行家到林肯的总统官邸拜访,正巧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于是,巴恩对林肯说:“如果你要组阁的话,千万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

林肯奇怪地问:“为什么?”

巴恩说:“因为他是一个自大成性的家伙,他甚至认为他比您伟大得多。”

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还知道有谁认为他比我伟大得多吗?”

“不知道,”巴恩答道,“不过,您为什么要这样问呢?”

林肯说:“因为我想把他们全部选入我的内阁。”

事实证明,巴恩的话是有道理的。蔡思果然是个狂妄自大,而且妒忌心极重的家伙。他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本想入主白宫,不料落败于林肯,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林肯却任命了西华德,无奈,蔡思只好坐第三把交椅——当了林肯政府的财政部长。为此,蔡思一直怀恨在心,激愤不已。不过,这个家伙确实是个大能人,在财政预算与宏观调控方面很有一套。因此,林肯一直十分器重他,并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减少与他的冲突。

后来,目睹过蔡思种种行为、并收集了很多资料的《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顿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告诉他蔡思正在狂热地上蹿下跳,谋求总统职位。林肯以他一贯以来特有的幽默对雷蒙顿说:“亨利,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农场里耕地。我吆马,他扶犁。偏偏那匹马很懒,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我们差点都跟不上它了。到了地头,我才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的身上,于是我把马蝇打落在地。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告诉他,不忍心让马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就是因为有那家伙,这匹马才跑得那么快。’”

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对雷蒙顿说:“现在正好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叮着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那个部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打落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一定要有一颗宽容之心。下属的信任与尊重来自管理者宽以待人的行为,要提升管理的高度,管理者就必须拓宽自己的胸怀。员工们之所以都爱跟随成功的管理者,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宽容,用宽容的习惯支配自己的行动,为他人也更为自己开启了方便之门。

管理者要想迈向成功就要具备宽容的个性。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宽容首先表现在对人的个性的接纳,允许别人有与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要求,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对别人吹毛求疵,而要有一种宽容的心胸,有能欣赏别人特点的能力。

在一个领导集体里,每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在性格上,可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在气质和能力上也各有各自的特长和不足。这样,有人做事可能果敢、利索,性格刚烈,办事效率高,但无韧性;有人做事可能周到细致,性格柔韧,办事效率不高。如果能看到彼此的特点,在领导工作中互相配合好,就能弥补各自缺陷,既把事情做好,又能和下属搞好关系,使领导集体显得充满活力,性格错落有致,能力互补,让人对集体有一种配合默契的感觉,对各个领导的风格都有一种欣赏心理,因为良好的配合弱化了每个人的缺点,突出了个体的优点,领导集体的感召力大大增强。

因此,管理者有宽容和兼容的精神,就会使所属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挥而又不影响集体的发展,就像一个好的园丁,在他的花园里,有百花齐放的景象,有争妍斗奇的风景。人们光顾这里时,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对园丁的技术充满敬意,因为他既培育出了万紫千红的景观,又把每一处景致合理地发展,不让某一个体破坏了整体的景象。

几乎每个团队都有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在一些团队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或者“刺头”。这种“刺头”实际上是团队的“非常之才”,拥有一般人不可替代的特殊能力。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这种“非凡之才”。唐僧要去西天取经,不可缺少孙悟空。团队要发展,更不可缺少非凡之才。

非常之才是员工中很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有着特殊的个性、心理、习惯、需求和欲望。无论是在团队还是社会领域,非常之才往往桀骜不驯,这似乎是个通病。很多非常之才经常表现为恃才傲物,团队合作性不强,爱跟上司顶撞等;但另一方面,非常之才往往有过人的技能,有锐气,有不断的创意,而这又是团队极为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别之处,非常之才在团队里往往让管理者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的业绩突出,恨的是他们难以管束。这也是很多非常之才容易被人戏称为“刺头”的缘由。

作为“刺头”的上司,更要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

团队中的“刺头”会促使领导不断完善自己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最大的成就在于构建并统率一支由拥有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的成员组成、具有强大战斗力与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不断挑战更高的工作目标。

《墨子·尚贤上》中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这对于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个组织、一个团队莫不如此。如果一个团队领导,手下没有得力的人员,那么这个团队是不会兴旺发达的。据此,领导要想取得优异的绩效,就应该容纳人才,把有能力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合力,共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