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组成铱白头翁15g,秦皮10g,黄连5g,黄柏10g,赤芍15g,枳壳10g,槐花10g,地榆10g,茵陈30g,木棉花15g,鸡蛋花15g。
揖功效铱祛湿活血,清肠解毒。
揖主治铱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夹有黏液,偶有脓血,腹胀、腹痛,消瘦,乏力,病程缓慢,迁延难愈;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弦细数或弦细等。
揖组方原理铱本病多由于脾胃素虚,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劳倦太过,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脾虚则湿热内蓄,久而化热,湿热邪毒下注浸淫大肠,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或由于情志抑郁,肝气犯胃,气滞湿郁下及大肠。再者,外感邪毒,特别是岭南地区多湿之气,湿热邪毒侵犯脾胃,并于大肠而致是证。根据其临床特征,病机总属于脾虚湿郁为本,其病位在脾胃兼涉及肝肾肠腑。初起本病多属于气滞湿热蕴结,实证居多,久而不愈,脾病及肾,造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故认为本病主要的病机属于脾虚湿阻,兼有热毒,因此在调整和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同时,强调祛湿解毒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因此方用白头翁汤加减,强调清肠解毒,尤其茵陈一味效佳,因其解毒清肠而不伤胃,加上赤芍止血祛湿而不留瘀,佐以岭南地区道地药材木棉花和鸡蛋花,祛湿解毒之效倍增。同时沈师强调助滞方可导运,由于本病属于滞下的范畴,湿热内蕴久病入络,均可以导致气滞血瘀,腹痛腹胀等症状很难消失,沈师酌用理气导滞之品,如枳壳、厚朴等,对于消除以上诸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在病情缓解后,当节饮食、慎寒温、舒情志、适劳逸,常服健脾益气、温运化湿之药物,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揖加减运用铱腹胀者加厚朴10g,槟榔10g,法夏10g;大便次数多者,加炒鸡蛋壳1个;胃脘胀满伴有嗳气者,加柿蒂10g。
揖病案举例铱赵某,男,51岁,公务员。患者因为大便次数增多,伴有黏液反复发作三年而就诊。患者自2005年5月至今,每天早晨起床大便约三次,有黏液,无腹胀腹痛。肠镜显示:淤结肠多发性息肉;于升结肠病变性质待定。病理示:淤慢性黏膜炎,于结肠黏膜炎。患者还有多年痔疮病史。曾在多间医院诊断为结肠黏膜炎,经过西药及中成药治疗后,效果欠佳,遂求治。患者于2007年5月30日来广州市华侨医院中医科门诊,当时的症状主要是晨起大便2~3次,每次大便都可见到黏液,无脓血,无腹胀,无腹痛,有痔疮出血。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沈师遂予前示祛湿清肠汤给予调治,连服7剂,嘱饮食上忌辛辣滋腻之品。6月6日再诊,服药后症减,偶有气顶,舌红苔白,脉弦细。守上方加厚朴10g,法夏10g。7剂后再诊,诉服药后有2天大便正常,沈师去厚朴,加连翘15g,再进14剂;6月27号再诊诉大便日2次,未见黏液,舌红苔黄,脉弦细,于是上方加厚朴10g,防风10g,去赤芍、法半夏等,连服14剂;再诊,患者诉症状有反复,大便日2~4次,无黏液,腹胀,舌红苔薄,脉弦细,沈师在前方的基础上加炒鸡蛋壳1个,又进14剂;10月10日再诊,诉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偶感胃脘不适,嗳气,舌红苔薄根黄腻,脉弦细;沈师守前方,加柿蒂10g,再进14剂后大便正常,无黏液,无腹胀。追踪至今未见复发。
揖歌括铱解毒清肠白头翁,槐花地榆茵陈同,枳赤木棉鸡蛋花,祛湿护脾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