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34745200000003

第3章 正确的定位是你前进的脚步

在人生的旅途中,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适合自己的职业非常重要。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选择本身就是机会,只有选择正确的目标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人们开始比以往更多地考虑从为数众多的可能性中为自己选择人生发展的方向。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一种决策过程,是将个人特点与事业需求最大限度地相匹配的过程。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也总存在着一些更适于他做的事业。

秦绍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在上学期间,对医学研究专心致志,并且积极从事实践活动。

秦绍曾经回忆道,我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表现很满意,经常对我说:“看呢,我们家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但到了高中时,我对这项职业失去了兴趣,转而决心去外地求学,想成为一名军人。临行前,父亲痛心地问我:“你为什么要放弃一身的医理和医学,而去选择一个你什么都不知道的行业从零开始呢?”

秦绍说:“前程我不感兴趣,我需要的是学习。”

父亲又问他:“那你去做军人能学到什么?”

秦绍说:“我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只清楚现在该怎么去做。”

秦绍毕业后考进了云南省军官学院。他刻苦地学习和军训,几年后被升为连长,几年过后又升职为团长,可他的生活却无法保障,因为他把自己的工资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学生,所以他只能节衣缩食,经济十分紧张。

有一次,秦绍为了一个白血病的患者,把自己的存款全都捐了出去,并欠了一些账,那3年秦绍几乎是靠家里的支援挺过来的。父亲劝他赶紧回头,继续从医,但秦绍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一切。

也正因为如此,10多年过去了,秦绍成了一个声名显赫、让部下爱戴的团长。也因为秦绍的坚强,他最终依靠渊博的知识和顽强的意志,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生命的快感来源于长途跋涉的过程,天才真正的苦恼不是产生在成功之前,而是产生在成功之后。而一旦得到了仰慕已久的成功,或许会有更多的失落在等着你。通往成功的路不只一条,但每一条路都会有不同的走法,你必须找出你行走的正确路线,这样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很多人经营一种行业或做一种工作极为成功,但去经营新的行业或做另外一种工作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克里蒙特·斯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凭经验得到技巧,在某一行业中爬升到顶端,但是进入了另一种行业后,他们却不愿意去寻求新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经验。同理,也是这种原因导致一个人会在某一项事业中成功,而在另一项事业中失败。

著名的生物学家珍妮·古多尔是一位非常善于自我定位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读数学、物理学,而是深入非洲森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自己的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应努力创造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机会;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追求成功者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

我的爷爷是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事业极为成功,因为他所提出来的建议都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而提出的。他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建议对我们的顾客最有利?什么样的建议对我们的企业最有利?”

由于多年从事管理工作,我的爷爷也有了一定的资金,在我爷爷50多岁时,他决定将家迁到六盘水去。因为他知道六盘水的养殖业非常少,他想在那儿干一番事业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爷爷的兴趣很高,居然开了一家占地千亩的养殖基地。他把自己的退休金,多年的存款全都拿了出来,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养殖基地上。然而,这次我的爷爷并没有成功,一年之后基地不能再维持下去了。我的爷爷失败了。

后来我的爷爷曾这样说道:“我和那些成功者大手笔地经营一项新行业、而又不愿意获得必需的方法诀窍的情形,可以说没什么不同。如果当时我只是买下养殖基地,把握全局,也许又是另一个局面了。”

是啊,我的爷爷是一位有智慧的人,他是管理界的佼佼者,但这并不代表他同样可以成为养殖行业的佼佼者。因为没有哪一行的方法诀窍是相同的,各行有各行的门道。如果我的爷爷能够在搞养殖基地时,像他在国有企业时一样去努力寻找能指引自己成功的方法诀窍,那么他一定不会失败。

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有许多不同的走法,你要找到你正确的行走路线,这样你才能成功。

有很多时候,我们所寻找的方法诀窍是来之不易的。也许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极力找寻,却发现成功好像仍然遥遥无期。我们是就此止步,还是用积极的人生观激励自己再度进取呢?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做成它。一旦你能觉悟到外力之不足,而把一切都依赖于自己内在的能力时,那就有希望了,而且觉悟要越早越好。不要怀疑自己的见解,要相信你自己,施展你的个性。

能够带着你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的力量,就蕴蓄在你的体内、蕴蓄在你的才能、你的胆量、你的坚韧、你的决心、你的创造精神及你的品性中!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种观点,是这样说的:“每个人都能在任何事业上获得成功,每种工作都能由任何人做好。”这种观点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是站不住的。很显然,一个患色盲症的人要成为画家是不可能的。另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种最佳的事业取向;对于每一种事业来说,都存在着一类最佳人选。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的。事实上,对于具有某种生理、心理特点的人来说,他都可能在若干事业上获得成功。例如,对于一个思维敏捷、长于言谈、性格外向、喜好与人交往、有感染力的人来说,他既可能在政治领域中获得成功,成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也可能在经济领域中获得成功,成为一位有名的企业家。对于某一种特定职业来说,也可能由具有非常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的人来完成。例如,一个成功的军事家,既可能像苏沃洛夫那样具有暴躁、外向的性格,也可能像库图佐夫那样具有稳重、内向的性格。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在几乎一切工作上都能得到满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只有很少的工作(如马路清扫工作)是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即使是马路清扫工作这种几乎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工作,也并不能给所有的人(甚至不能给多数人)带来满足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有一些事业更适合自己的特点;对于大多数事业来说,也总有一些更适于承担之人。因此,为了获得人生的成功,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和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不管是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必须认识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就很可能会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人的兴趣、才能、素质等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没能把自己的特长利用起来,而你从事的事业所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于设计自己,从事你最擅长的事业,你就可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