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们为什么还没成功
34745200000022

第22章 没有借口,是忠诚的表现之一

不给自己寻找借口,是忠诚的表现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忠诚的人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知道什么是尽职尽责,绝不会用借口为自己开脱。以上这三点就足以证明没有借口,是忠诚的表现之一。

那些对工作,对自己忠诚的人知道自己是组织的一分子,组织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休戚与共。因此,在他们心中,只有“我们”,没有“你”和“我”,也没有“应该”、“也许”或者这样那样的借口,有的只是军队般的回答“是”、“不是”、“行”、“不行”等等。他们不会用借口来把自己和组织区分开来。忠诚的人主动争取任务,并努力地去执行,他们从来不会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这不是我的错”、“本来不会这样,可条件不具备”等。忠诚的人懂得立即行动,绝不会用借口来拖延,甚至试图改变组织的决定。

借口,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一丝的松懈,它就随之而来。在企业里为自己的失误和失败寻找借口,是许多员工最容易犯也经常犯的一个错误。逃避责任是缺乏忠诚和敬业精神的人的一种强烈的本能。在面临“有利”和“不利”的情况下,他们选择“有利”时纯粹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选择,甚至采取欺骗手段。

其实,这些找借口的人,他们本来的目的是想通过辩解来证明自己没有错,以求得上司或老板的谅解。可事实上,他们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破坏了自己在上司或老板心日中的形象,在老板心里留下了一个不敢面对现实,不敢坦白自己的失误,不敢承担责任的坏印象,你的辩解,可能逃避了一次失误的处罚,但你可能永远也得不到晋升和被重用的机会了。

想做一个成功者,那么你必须明白,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企业,任何一个老板要的不是借口,而是尽可能完美的工作成果。老板们没有哪一个会喜欢一个总为自己找借口的员工。

错了,就是错了,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错误,成功就是在这样、那样的失败和错误中产生的。当我们认识到错误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和不足呢?

李雄说过:“寻找借口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与其找一大堆借口,不如坦诚地剖析自己的失误,为下次工作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这句话正好为我们解答以上的那个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同事,或者朋友说些这样的话:“算了,太困难了,到时老板过问起来,我们就说条件太缺乏”,或者说“不去做了,到时对老板说人手不够”。这样的同事、这样的朋友多么令人失望啊,他们找借口不仅是逃避责任,更是对自己能力的践踏,对自己开拓精神的扼杀,找借口的人通常都是没有尝试,就已经放弃了。也正是由于这样,他们失去了重要的成长机会,因为只有在工作中、在尝试中,你才能学习更多的技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他们不会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事先找好借口,而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条件不具备,他们会创造条件;人手不够,他们知道多做一些多付出一些精力和时间。忠诚的人不管被派到哪里,都不会无功而返。

找借口的人很多,我们往往在坐公交车、公园里散步、餐馆里吃饭或者和几位朋友一起聚会时都会听到这样的话:“我真倒霉,我怎么没有这种好机会?如果我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也不会失败了……”其实,对于说这些话的人来说,他们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去创造机会。所以我希望那些曾经找借口的人,不要再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机会是不容等待的。同时,机会也是你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亚历山大大帝在某一次战斗胜利后,继续向另一个城市的敌军发起进攻,这时有个将军问他,我们为什么不等待着机会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而是现在去攻打呢?也许现在不一定是好时机。亚历山大大帝否定了他的看法,这就是亚历山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也正应验了一句话:“惟有去创造机会的人,才有可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要等待机会,那是非常危险的。一切努力和渴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机会也许最终也不可得。”

有许多人肯定地说:一次好的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旦有了机会,便能稳操胜券,走向成功。事实确实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机会一来,那么成功也就不远了,但是在我们得到了机会后,还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叫刘吉刚的人,他的创业经历很具传奇性,同时他的成功也向人们证明,能够抓住机会的人最有可能成功。刘吉刚独具慧眼,每一个买卖、一笔交易、一项工作、一顿饭,他都是认真地去做从来不会轻易放过。

刘吉刚并没有太高的学历,他在高中二年级就休学离校了,为了生活他在几个旅行乐团里做过钢琴师,在一些小镇上做过小生意,也在一些饭店里做过服务员,他多次饱尝失败的滋味。他曾经办过一个养殖基地,但不幸的是也失败了,那次失败对于刘吉刚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在失败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甚至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更别说冬天买大衣、买外套了。但他还是站了起来,他并没有为他的失败找什么借口来掩盖他的过错。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吉刚又开始做生意了,他做的是药品推销,同时还推销另外一种电子治疗器。

有一次,他送一台治疗器去一家小饭店。在那里,他被小饭店的生意给惊呆了,他敢肯定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生意这么好的饭店,虽然这个饭店很小。怀着好奇心的他便问了饭店的老板,为什么不多开一些分店呢?可是老板的回答让他有些失望。老板对他说:“看到上面那幢房子了吗?那就是我家,我喜欢这儿。如果我开了分店,我就永远不会有空余时间回家了。”老板的回答让他感到吃惊,但也让刘吉刚看到了机会,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好的计划,他决定找这个老板商量让他加盟他们的饭店。经过他的请求,店主就答应给他在各地开分店的权利,条件是提取5%的利润。从此刘吉刚便放弃了他的销售工作,一心一意地开始了他的饭店经营。

一个月后,刘吉刚的第一家凉粉餐馆在城里开张了,同年,第二家也在另一个小城里开张了,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分店开到了40多家,昭通市的大小县城、乡镇都有了他的分店。后来刘吉刚更是花了大价钱,把老店主的所有经商权买断了,他说:“老店主已经老了,他可以歇手了。但,我还年轻,我还不能抛锚,当你年轻的时候只要能奔,就得往前奔,一停手就会僵化。”

十多年过去了,刘吉刚把他的饭店做大了,同时他也是60多岁的人了,可是我们仍然能看见他年轻时的身影,他还是那样忙碌在自己的事业当中。他说过:“老店主把他的小店开了起来,并做出了如此的美食,可是他不能把它做大,如果他把他的所有力量都用到饭店的经营上,或者他的野心不止于养家糊口,那么,我现在的事业也不可能成功了。”

是啊,同样是经营一样的饭店,老店主没有把生意做大,仅仅停留在原来的经营规模和水平上。而刘吉刚却能发现他们的弱点,然后提出了开设分店的请求,并最终将小饭店做大做强。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店主自己给自己找了借口,不想再辛苦下去,从而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了别人。

事实就是事实,如今的世界,并不是只存在借口的,做实事的人总是比找借口的人多得多,这并不是说,富人比穷人少,虽然有些人并没有找借口,但他们在其他方面也许还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导致了他们的不成功。

很多企业里,都会有业务人员被派往外地开拓新市场,如果都如卯木肇那样只找方法不找借口,又怎么能不取得成绩呢?失败的人之所以陷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善于找出种种借口来原谅自己,也使别人原谅;平庸的人之所以沦为平庸,是因为他们太善于搬出种种理由来欺骗自己,也使别人受骗。而成功的人,事前头脑中只有“想尽一切办法”,事后头脑中只有“这是我的责任”或“这是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