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风水学与现代家居
34733700000013

第13章 与星体天文气象的关系

地球是宇宙星河中一个小星球,它时时刻刻都受到周围星体对它产生的吸引力、排斥力、作用力的影响。宇宙中的各种光电信息、磁力、热能、宇宙能等,每时每刻都在对地球产生各种正负作用。人类,自然也随时都会受到宇宙星体对地球产生各种作用的影响。太阳对地球所产生的光热效应,使万物得以生长发育,而太阳黑子却对地球上的人类及其他动植物产生着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月亮的圆缺和运转周期,对海水的潮汐涨落产生明显的作用力,同时也对人类女性的月经周期产生一定的影响。日食月食及彗星等特殊的星体变异,对地球的磁场、气温、地震、飓风、旱涝灾害产生特殊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的生理、心理、思维、情绪乃至疾病、灾害等等,有着多重的影响力。这一切无不印证了宇宙星体和地球人类的感应关系。这些现象和规律,也都与我国风水学中所探求的“天、地、人”和谐对应统一的理念相融合。公元二世纪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注意到主要的星宿和行星,并提出了行星绕太阳运转的看法,从而创立了人与天地、与天国相濡以沫的和谐艺术。承传千年的《黄帝宅经》中就提出:“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因此,必须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理念与现代宇宙星体学相接缘,研究和预测宇宙星体及其变异对地球与人类所产生正负效应的规律,掌握、调整和减免宇宙自然能量的动变对地球与人类负面影响的方法,探求宇宙地球与人类三位一体的同步对应及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极大,温差达50~60℃之多。当北国边陲已是冰天雪地之际,南国椰岛却仍是花繁叶茂。这种气象差异对人体的影响,对人们饮食起居,尤其是住宅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北方,寒气重,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较多,但若到四季如春的海南岛生活,绝大多数都可以不治而愈。南方湿气重,患风湿病的人较多,但到空气干燥的新疆等地生活,也可以自然痊愈。在房屋建造时,北方的房屋为了防寒保暖,不仅要求房屋坐北朝南,门窗朝南向阳可以采光取暖,墙壁砌得很厚,并设置双层窗,以便后墙朝北避风御寒;而南方的房屋坐向就不一定要坐北朝南,根据周围的山形水势或路的走向来合理选择,只要顺势通风,凉爽防潮即可。很多民居都带有天井(内庭),以更利于组织通风,营造凉爽的家居环境。台湾的原住民有的还干脆用竹木搭起悬于地面上的吊脚楼,既可通风防湿,又可防御兽、虫、蛇的侵害。

特别讲究“藏风聚气”、刻意寻求“生气”之地的风水学,包含着很多的气象学知识。“望气寻龙论”中包含着相当多的道理。例如认为“春属木、其气青;夏属火,其气赤;秋属金,其气白;冬属水,其气黑。”四季有别,其气颜色也异的观点,对于形容四季气象就既生动又极为确切。又如“春冬,地气不升;夏时,炎蒸混浊;独惟秋气清亮。”也是十分恰当的描述。

风水学所“望”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气象概念,它既可以指水气、雾气,也可以指明度和色彩,还可以指风云、雨水等,其延伸即大致相当于“气象”。

风水学有五行说、聚气说和寻龙说的理论成分,如郭璞在《葬经》中认为:“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由此可见,风水学早已认识到了地下水和风、云、雨之间存在着一种封闭的循环关系;地下水可蒸发为风,风可升而为云,云可转化为雨,雨落地上,渗入地中再转化为“气”(地下水)。

为此,风水学在相地过程中特别重视方位和生气的关系,也积累了不少研究气象的方位。如认为:“寻龙、望势、走穴,宜登一方最高处,先从局外审察,次向对面注视,次向左右睨视,却再回有情处,细察微茫,必无失也。凡审穴,贵详贵缓,当俟草枯木落时,昔人先以火燎草,而后登山,甚为有法。雨中可以审其微茫界合,晴天可以察其气象脉理。雪中可以验其所积厚薄,则知阳气所聚。”这对穴位选择都具有指导意义。

风水学尊重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特别重视“风”与“气”,这与现代气象学中研究的气候学亦不无相同之处,而且相切相接。因此,就必须充分发掘这种契合的内涵,探索人类家居的布局与调整,适应气象、气候的变化特点,以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谐与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