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长卷)
34733100000031

第31章 我的管理自传

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卢梭

姓名:万淑兰

所在学校:湖南省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

从教年限:19年

最喜欢的书:《中国著名校长管理奇迹》《细节决定成败》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读书、写日记、旅游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通常,人们只看到成功者的耀眼光环而忽略了他们背后的付出。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每个成功者背后,一定都洒下了别人看不见的汗水。从一个普通的村小教师到郴州市百年老校校长,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回望一步一步艰难走过的脚印,心有无限感概!

1990年,我一个农家小妹,以绝对优胜的成绩考入湖南省东江师范,跳出了“农门”。师范三年,是激情满怀的三年。读书、练字、绘画、锤炼为人师者的各种基本功。我决心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3年学习结束后,卷了铺盖行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苏仙区许家洞镇,在一所最偏僻的村小任教。我没有任何怨言,每天披星戴月,用朗朗书声妆点着这个偏远的乡村,妆点着孩子们纯真的梦。不久,因为所教的班上有两名学生考上当地市级重点中学,我以教学骨干的名义被调入许家洞中心完小任教。期间我教过小学所有的科目,担任过仪器管理员、出纳、会计、教务主任等。2000年8月走上校长管理岗位,现任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校长,12年校长生涯,其中的艰辛与快慰永驻心间。

初上校长岗位,感觉当校长很简单

2000年8月,我被区教育局正式任命为苏仙区塘溪乡九年制学校教学副校长。“初生牛犊不怕虎”,26岁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困难,更不知道什么是艰辛,就知道一个劲地努力干。刚到学校,就翻看资料熟悉学校基本情况、进课堂研究教学、熟悉教师任教情况;课后认真研讨、掌握学校教研情况;最后归纳分析,把握学校教学整体水平。问诊、把脉、制定方案,试行方案,调整方案,再落实方案,一切有条不紊,实实在在。那时,我感到每天都是阳光明媚,每天都是激情澎湃,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和用不完的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6月,我被评为“郴州市推行素质教育先进个人”。这么高的荣誉足以证明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这更坚定了我扎根农村教育教学的决心。

然而,很多时候事情往往不会沿着自己设定的轨道运行。2001年8月,在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区教育局又将我调至我的家乡苏仙区许家洞中心完小任校长。当时学校的管理比较混乱,老师的工作抵制情绪比较大。但经过一年的历练,我有足够的信心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更何况我曾在这里工作了5个春秋,熟悉这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株花草。

我首先深入每个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以心换心,跟他们探讨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慢慢地,老师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他们不再对管理者存在抵触对立情绪。

趁热打铁,我立即根据学校情况,与职代会成员共同拟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经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在老师办公室张榜公示,逐一严格落实,使学校原来松散的工作状态有了整体改观。教师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章制度,自己更容易自觉遵守。学校许多事情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共同执行。不久,46名教师的小学校成了一个团结向上而又温馨的小家庭。

随后,我决定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找准学校的特色突破口,办出自己的个性。那时很多学校老师有偿办班、家教、家养已开始盛行,教师道德形象在社会上直线下滑。我针对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组织大家学习报刊杂志关于有偿办班、家教、家养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员文章,让每位老师在思想上增强免疫力。并撰写了《师德承诺书》,向每一位家长及学生承诺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接受家长礼物,不接受有偿辅导,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获知消息的家长无不拍手叫好!有的家长还打电话反映到相关媒体。为此,《郴州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师德承诺书》的一系列活动。

尊重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上级每一次检查,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那时,我感觉当校长很简单。如果就这样在家乡十年、八年地干下去,我也非常知足了。

面对各种挑战,仍然激情满怀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通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许家洞中心完小无论是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学校管理,均成了苏仙区乡镇中心完小的排头兵,我校的教研教改先进经验在《郴州日报》作了连续报道。

2003年8月,我区复杂的城乡结合部白鹿洞镇中心完小正面临难以调解的矛盾,区教育局领导委以重任,将我调入白鹿洞镇中心完小任大校长,主持中心完小的全面工作,同时兼管全镇的8所村小。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了,但我并没有退却,工作的热情反而更高了。从小就不服输的我,自信能管理好全镇9所学校!

白鹿洞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九所学校分布于城内和乡下,点多面广、关系复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诸多难题摆在面前。要想把一团乱麻理清理顺,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首先在工作中,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老师不能做的,自己决不涉足。每天早晨七点半,我总第一个站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师生们入校;放学半小时后才离校,坚持查看学校的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情况,从不间断。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我决定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入手,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一手抓校长队伍,一抓教师队伍。首先要求全镇12位校长(含3名副校长)做到“三勤一细”:

1.勤思考。我始终认为,校长第一身份永远是教师,校长姓教不姓官,是管理者、教育者,更是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我规定校长的管理目标——“用自己全部精力为农民办一所真正实在的好学校,努力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工作职责——“让每个教师焕发自己的光彩,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每学期下来,每所村小哪怕只有小小的改观、小小的进步都可以,就是不允许出现“事务”校长、得过且过的糊涂校长。

2.勤沟通。我要求各校长加强与镇、村领导沟通,且针对学校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向镇、村每年召开的“议教会”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改善村小办学条件。这样激发了每位村小校长的自身沟通能力,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取得各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那两年镇、村投入一百余万元用于学校改建、维修、添置设备等。同时鼓励校长们充分运用好“南风法则”、利用好“心情脸谱”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查巡校园时多对教师的工作加以鼓励,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3.勤学习。我要求校长少一点应酬,多一些阅读;少一点娱乐,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油滑气,多一些书卷气。在实践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更好的学校学习。规定新提拔的村小校长要到中心完小跟班学习1个月,熟悉学校管理流程。又号召全镇校长同读一本书——《中国著名校长管理奇迹》,同读一篇文章——《长出自己的生命形态》,然后利用QQ群进行交流学习。

4.抓细节。我常常对校长们说:“要‘立大志,做小事’,树立‘用十年、二十年做小事,将小事做好、做精、做到极致,最终也能成就大事’的思想,加强学校的细节管理。”当校长既要抓大事又要抓小事,坚持到师生中去,去寻找教育细节中的问题,去体验教育细节带给我们的成就和感动。这些细节细致到校长们平时的衣着,甚至衣服佩戴的胸花,楼梯中间的黄色安全分界线、校长妈妈每周寄语、涂鸦墙上的内容之类的小事。

教师这个职业常常是办公室、教室、寝室“三点一线”式的工作,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又很高,为人师表的一言一行经常受到约束,容易引发职业倦怠。为引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我又推行“四多”管理法。

1.多认识。教职工会上,我多次强调要加强教师自我认识教育,让教师从心里自觉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要性。为此,我校开展了“讲师德,树师风,争做名师”系列师德教育实践活动,让学校的宣传标语“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拿国家薪水入课堂,传道授业解惑献真心”深入每个教师的心中。

2.多读书。眼下有的教师工作之余沉迷于玩乐,既不抽空读书,又不钻研教材,常常安于现状。为解决这部分教师得过且过的问题,我决定为在职教师购买《小学语文、数学专题复习三十讲》等学习资料,要求全体教师自学,完成其中的作业练习。学校每个月举行“基础知识测试”,每个学期进行综合考试,成绩记录档案。这样让教师时时自省,找出差距,激励教师自主学习,提升知识素养。从2008年起,我校拿出经费,到郴州市图书馆为每位在职教师统一办理了借书证,督促教师在课余时间看书学习。图书馆还为我校教师建立借书管理档案,学校不定期到图书馆查看教师借书情况,并将结果记入教师常规管理考核档案。每期每位教师要读完校长选定的书籍,写出读后感,在学校QQ群进行交流。

3.多动笔。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我规定每位教师申请开通一个QQ空间,每月要写十篇以上日志(内容可以是教学反思、教育案例、生活感悟、美文转载、时事点评等)。学校会定期登录、检查,并记入常规管理中。通过几年努力,每位教师QQ空间都有上百篇以上日志,最多的达一千余篇。教师们写作水平提高较快,不再为写作发愁,每次上交论文评选都很积极,发表和获奖的文章逐年增多。

4.多交流。不管在哪所学校,我总是力推经验丰富教师与年轻教师签订“新老结对子,互学共进”协议,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开拓教师视野。聘请市区教研员、郴州师范讲师和区内外名师讲座,答疑解惑;派教师到先进地区和知名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取经。只要有听课活动,我每次都要安排教师带着任务去参加,回来后在教师会上小结听课收获体会,再上一堂示范课。同时,还规定每人每学年上一堂比武课,每一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排队安排参加区级教学比武。新进教师要上好“四课”:亮相课、过关课、汇报课、展示课。校长和骨干教师每期上好“观摩课”,其他青年教师每期上好“研讨课”。我追求的目标是“水涨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

在白鹿洞镇任校长七年,我坚持做到扎扎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为“官”,学校连续七年被市、区教育部门评为“先进单位”。我个人也相继被评为“苏仙区名校长”“郴州市十佳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等。

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感觉当校长很幸福

2010年暑假,我通过公开竞聘来到郴州唯一的一所百年老校—郴州市一完小任校长。我既没有别人想象中的兴奋,也没有同事和朋友那样的欣喜,却感到肩上的担子更沉了,心情更加纠结了,语言也更加少了。说句心里话,自己成为这所百年老校中最年轻的校长,没有一点纠结迷惘和危机意识是假的。面对如此重任,我不得不思考:我将如何传承这所百年老校的厚重文化,又将如何以开放的心态把它创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郴州市一完小一直传承“严教、勤学”的优良传统,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家长们都是慕名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可是孩子们的各科成绩已达到了顶峰,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那么,这所百年老校的出路在哪里?我将会给学校留下什么?是简单地传承,让学校稳步发展,还是在传承基础上摈弃一些东西做出自己的特色?我每天都在校园观察着,思索着……

2011年的阳春三月,我被选派到北师大参加国家级骨干校长培训。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带着一颗朝圣般虔诚的心走入北师大。白天,我像中考时那样努力学习;晚上,根据专家讲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定位,凌晨时将自己的学习反思上传到学校网站,与老师们一起学习交流。23天培训,26篇学习反思和汇报材料。让我欣喜的是,我终于找到了学校发展的瓶颈突破口,终于知道了教育存在的理由,那就是“眼中必须有孩子”!

回校后,我立即召开教师座谈会、开展家长调查、走访退休教师,与校领导班子马不停蹄进行校园文化研讨。最后通过集体探讨,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办学目标是“让学校成为孩子期待和怀念的地方”。如何实现呢?我决定从6个方面着手:

1.设置孩子们喜欢的课程。本着“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地方课程求精求实,校本课程突出特色”的原则,我们通过选用、改编、创造等形式,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构建符合本校实际和孩子喜欢的“三级课程”整体推进模式。如《版画》《经典诵读》《心灵之约》《兴趣课堂》。《兴趣课堂》相当于原来的第二课堂,利用每周两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昆剧、科技、音乐、舞蹈、写字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超市”,让孩子们的兴趣明显得到了激发。

2.构建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学校课堂文化是打造“生态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远比教给他们知识重要。我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感悟和教学特色,每名学生要掌握一项自身发展所需的特长。提倡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一切围绕学生”,“学生喜欢的课堂,就是生态课堂,就是好课堂。”我们没有固定的模式,在遵循孩子学习心理规律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的内在规律,构建自主互动的新型课堂,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愿意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培养孩子们喜欢的教师。我首先确定“孩子们喜欢的教师”的具体内容,设计明确的目标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教师积极向“孩子们喜欢的教师”目标发展。规定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才能让孩子们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课。每年的儿童节、圣诞节……孩子们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地承担与组织。每次活动,教师是孩子们的助手,为孩子们呐喊助威、挥手喝彩。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家长评教等活动,将评议结果作为“孩子们喜欢的教师”的重要依据。

4.开展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今,我校每年都要举办“三节两月”大型活动,即阅读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月、科技月。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管理水平,展示孩子的生命光彩和个性特长。

5.营造孩子们喜欢的环境。进入一完小后,我对学校布局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学校一楼图书馆,一排排的是放低的书架,孩子无须踮脚伸脖,就可以随手拿取任何一本书;更重要而有效的策略是,我要求每个班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进行专题阅读。没有了森严的高书架,撤去了统一尺寸的桌椅,阅读得到了无声的鼓励,于是到图书馆阅读就成了孩子们期盼的快乐时光。我还根据孩子的特点,将新华楼、新苗楼改成学生活动中心,每层楼都有一个文化主题:如第一层为体育主题,结合风雨运动场的跳格子区、乒乓球区,在墙上展示体育知识和人物;第二层是绘画主题,在教师办公室走廊墙上展示绘画知识,下方是绘画书籍。在学生教室走廊空格墙上,展示学生优秀的绘画习作;第三层是写字主题,展示写字知识,摆放写字书籍,悬挂学生优秀字画;第四层是昆剧主题,展示昆剧知识,悬挂昆剧人物;第五层是美术主题……让孩子们用智慧创造人文校园,用双手共建美好校园,使孩子们在学校环境中有归属感,真正视学校为乐园。

6.打造孩子们喜欢的校园。我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切入点,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学校将课前五分钟预备铃更改为《弟子规》《三字经》或《增广贤文》诵读铃,每当诵读铃声响起,校园内就传出朗朗诵读声,营造了良好的诵读氛围。每周四的晨读课,全校统一定为经典诵读时间;每周二和周五特色课时间设置为“经典阅读课”,讲授内容是学校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小学生必读古诗100首》。我还致力于打造“一步文化”,将新苗楼的每个教室前面设置为绿色角,后面为图书角;一楼设立开放式书吧,书架上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孩子们可随意抽一本喜爱的图书,在书吧里或坐或站、或躺或蹲,陶醉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二楼以上为成语解说和文明礼仪图文等,让学生时刻可以感受到书香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我从改革教师例会入手,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立“三定”制度。

1.定时间。把例会时间限定在40分钟,每一个环节固定时间,不少时,不超时,主持人限时叫停。守时的例会不仅提升和体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办事风格,而且让教师们喜欢上守时的教师例会。

2.定模式。把例会内容定为四段式:经典欣赏、教育论坛、时政速递、校务点播。经典欣赏就是通过名字画、名诗词、名著等欣赏,让教师们在物我两忘的欣赏中,走进与大师们心灵相契的审美境界里;至于教育论坛,内容可以讲一个观点,一种现象,但一定要给与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较为深刻的思想启迪。可以是问题疑难辩论、外出交流学习感悟、校长讲座、教育叙事演讲等。时政速递,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学校重大信息,报道国际国内要闻,点评教育热点事件。校务点播,通过一组组鲜活的镜头记录着师生们忙碌的身影、幸福的瞬间,做成PPT精彩回眸校园观察,工作点拨。当老师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荧幕上,脸上总会露出甜美的笑容。

3.定主角。“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不也理应如此吗?因此,在开学初由办公室做好每周主持例会年级组安排表。计划一出来,每个小组提前收集准备,在例会前报校长室审核。例会主持是各组选派并培训的优秀教师。四个板块策划,全部是各组教师共同完成。收集影像资料,制作PPT,也是各组教师共同完成。

教师例会改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师由“听众”变为“主人”,大大激活了教师的主体意识,让更多教师得到了展示与锻炼的机会。

来一完小两年,我经历了扩建分校、两个校区校园文化打造、控制学位、协调关系等诸多的酸甜苦辣,虽然工作很累很累,但我感到苦中有乐!因为学校真正成为了教师的家园,孩子的乐园。这点辛苦,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