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势关成败——以势谋事的8种学问
34664400000082

第82章 用心良苦 策划先行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造势一定要精心策划,密而不疏。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曾写道: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曾专门绕道卧龙冈,告知好友诸葛亮,言刘备不日即来相请出山。而诸葛亮当时仅以“君以我力享祭之牺牲乎?”作答,且“拂袖而人”。表面看,诸葛亮的言行,煞是符合一个隐士清高的心理:不愿轻易去追逐名利。这也符合当时的现实:刘备正寄身于刘表篱下,仅借据弹丸之地的新野小县,很难成气候。但细细思之,却是另一番情景,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老死卧龙冈总非所愿。而刘备来请他出山,则恰是他的夙愿,也很可能是惟一一次一层鸿图的机会。他再清高,也不至于“清高”到把人生、事业的机会轻易放过。当时的刘备,虽然势单力薄,偏居一隅,但其仁义之名声已满布天下,连一代枭雄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也称天下英雄惟有刘备与他二人而已;在司马徽转述荆州襄阳一带的民谣中,也把“天命有归”、“龙向南飞”应在刘备身上;连徐庶之母斥责曹操时也称赞刘备“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而在“隆中对”时,诸葛亮更是当面称刘备“信义著于四海”。显然,诸葛亮心中早已有明君刘备。

这时,诸葛亮面临的问题是:刘备不日即将来卧龙冈请他出山,而他出山后辅助刘备的战略构想尚未策划出来,倘若仓促出山,整日陷入战事之中,无暇再进行战略策划,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这就需要时间,使他能在出山之前去搞一番调查研究,进行一番战略策划。但在此期间,又必须稳住刘备,让刘备对自己欲舍不能。而且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对徐庶也是一个无形的交代,即:我是不想去当牺牲晶的,我不是没有立即被刘备请出山吗?至于最后终于出山,那也是无可奈何啊!于是,诸葛亮就对自己的出山做了周密的策划,其主要内容为:

策划目标:争取时间,为即将辅助的明主刘备完成战略策划,并携之出山。

策划要求:争取到半年时间,以便自己外出调查,制定战略;烘托自己的才干,使来访的刘备更添渴求之情;谈论自己出山的意向,以取得舆论上的主动,并借机考验刘备的诚心。

策划实施:借助密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兄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童子等至亲知己,与来访的刘备接触周旋,既为自己争取时间,也可侧面烘托自己的才干;自己以“云游不定”、“归期亦不定”为借口,外出调查打听消息,并策划制定出战略方针;一旦出山定天下的战略策划完成,自己便在茅庐中半掩柴门,高卧休整,以待刘备再次来访,从而用慧眼独具的战略策划折服刘备,从容出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出山策划圆满地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如期效果。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看出:

其一,刘备一顾茅庐是头一年秋耕时分,二顾茅庐是寒冬飘雪时分,三顾则为次年春暖花开季节,前后约半年,正好让诸葛亮完成调查与战略策划。

其二,在“隆中对”时,渚葛亮纵论天下大势,如数家珍,言毕,还挂出一幅西川54州图,显然,这都是诸葛亮历时半年调查的结果。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调查,没有半年当然是不可能的。更可供推理的,则是诸葛亮如不想出山,不去调查,他何苦要绘来一幅西川地图?又何以为刘备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之后再图天下的战略策划得如此头头是道?这决不是躬耕于陇田、高卧于草堂之隐土信口可道、随手可为的。

其三,在刘备前两次顾临茅庐的过程中,诸葛亮相交最厚的四个密友,除徐庶已入曹营外,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的岳父、弟弟,童子皆悉数出面,惟不见诸葛亮;而诸葛亮的这些亲友的言行举止,以及卧龙冈上且耕且歌的农人,其实均指向一个相同的目的,即:烘托出一个高士隐居的人文氛围,使刘备更加倾慕这个尚未露面的高士。

其四,经过一番策划实施,诸葛亮赢得了时间,完成了调查研究与战略策划,刘备也更“仰望(渚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并留书表示“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这时,诸葛亮便在茅庐中从容等到三顾而来的刘备,并以一席“隆中对”折服对方。面对刘备的诚心相请,诸葛亮只是稍作推辞,便慨然表示“愿效犬马之劳”,“不容不出山”了。可见,诸葛亮出山经过一番精心策划,这是毫无疑问的。

精心的策划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要求和承接紧凑的实施步骤。这要求策划者要用足够的时间做好详备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