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中必须抓紧的七件大事
34649300000026

第26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宰

1.征服自己最可贵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无论是来自自身的,还是来自外界的,都在所难免。能不能忍受一时的不顺利。这就要看你是否有雄心壮志。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困难正是磨炼人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才能成大事。

《周易,乾·象》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是说天道运行强健不息,君子也应该积极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才对,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是沉着应对,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压倒。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是奋发图强,准备东山再起,而不可由此沉沦。

范睢是战国时魏国人,著名的策土。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屈身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任事。

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睢有雄辩之才,因此。范睢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睢,以表示他对智土的敬意。范睢对此深表谢意,却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睢,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

须贾回国之后,将“范睢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辨真假,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杖惩罚范睢。范睢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范睢已“死”,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内,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

这可真是飞来横祸,这么人的打击,几乎使范睢一命呜呼,而日遭受这样的污辱。为了保全自己,范睢忍受了这一切难以忍受的摧残和折磨。

范睢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情志之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为了脱身,范睢许诺厕所的守者。如能放他逃出去,日后必当重谢,守者利用魏齐醉后神志不清,故趁乱请示了一下,诡称将范唯的“尸体”抛向野外,借此将他放了出去。范睢在一个叫郑安平的朋友帮助下逃亡隐匿起来,并改名为张禄。

就在范睢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秦国此时国力强盛,且虎视眈眈,有兼并六国的雄心,郑安平得知秦使王稽来到魏国,便扮成吏卒去侍奉王稽,目的是想寻找机会向他推荐范睢。一天,王稽在下榻的馆舍向郑安平打听:魏国有没有愿意与他一块西去秦国的贤才智土,郑安平便不失时机地向王稽陈说范睢的才干。工稽当下决定于日暮时分,在馆舍与范睢见面。

日暮时分,郑安平带范睢来到王稽馆舍。范睢面对王稽,侃侃而谈,条分缕析,议论天下大事。一席话还未谈完,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决定带范睢入秦。

人秦后,范睢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睢的谋略,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列国的压力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睢为秦相国,封为应侯。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几次“关键时刻”,只有沉得住气、冷静以对,才能保存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赢得胜利的机会。如果沉不住气,逞一时之能,就难以成就今后的事业。

2.让事情朝自己想看到的方向改变

更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在被已经发生的事情所影响、所主宰,但已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够改变的是对待这些事的态度和由此导致的让自己不快乐的情绪。

而只有那些消极的情绪得以改变,未来才可能改变。

一位重要人士对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说,这个学院规模不大,整个礼堂坐满了学生,他们为有机会聆听一个大人物的演说而兴奋不已。演讲开始,那位女士走到麦克风前,扫视了一遍听众,说:“我的父母是聋子,因此没有办法说话,我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否在人间。这辈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去做事。”

台下一片静寂,学牛-显然都惊呆了。

“如果情况不尽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她继续说:“一个人未来怎样,不是因为运气,不是因为环境。也不是因为坐下来时的状况。”她重复着刚才说过的话,“如果情况不尽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

“一个人若想改变眼前充满不幸或无法尽如人意的情况,那他只要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子?’确定你的希望,然后就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动,朝着你的理想目标前进即可。”

接着她的脸上绽出美丽的笑容:“我的名字叫阿济·泰勒·摩尔顿。今天我以美国财务部长的身份,站在这里!”

艰难困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面对困苦而萎靡不振,消极颓废,心中充满抱怨,趴下了爬不起来。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尹罗伯特·德·温森多在多场锦标赛中获得了冠军,当他微笑着走出汜者的重重包围,来到停车场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说他可怜的孩子病得快要死去了,而她却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所打动,立刻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签了名,然后递给那个女子。“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走运。”他说道。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吃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了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温森多点了点头。

官员说:“这样的话,下面的事情就是一个坏消息了,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我的朋友,你让人给骗了!”“你是说她根本就没有一个孩子病得快死了?”“当然,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当眼前的境况不那么尽人意的时候,多看好的一面,别沉浸在苦恼中无法自拔。当你挺起腰、抬起头,面带微笑试图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情况可能已经闲此而改变。这不仅对我们的事业大有帮助,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的秘诀。

3.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让自己快乐起来

我们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钻进牛角尖,在自己头顶上那一片巴掌大的阴云下,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抑郁难耐的情绪。

这时候,也许我们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头上那一片天空。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上帝给麦克一个任务,叫他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麦克又是催促又是吓唬又是责备,它却只是用抱歉的目光看着他,仿佛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麦克又气又急,同时对它又打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爬得更慢了。麦克真想丢下蜗牛不管,但义担心没法向上帝交待,只好耐住性子,让蜗牛慢慢地爬,自己则以一种接近静止的速度跟在后面。就在这个时候,麦克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是个花园。接着,他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微风拂面的舒适。后来,麦克还看见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麦克这才体会到上帝的巧妙用心:“他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呀!”

人生中,难免会有硬着头皮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同麦克一样牵着蜗牛去散步,其心情当然不会好,情绪也会很低落,觉得自己真是可怜,为什么总要做这么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为什么就不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此,肯定会成天心情郁闷,办事效率不高,觉得自己活在世上简直是受罪,每天都得迫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做各种各样的自己不喜欢的事。

若此时,换个角度考虑,用积极的情绪、快乐的心态去看待这种情况,也许也会有麦克那样的感叹,生活是如此美好。原来活着还可以这么快乐!你会看到另一片天空。

事实上的确如此,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使你不快乐。

4.知足常乐

“知足者常乐”,“乐”的不是拥有多少财产,占了多少便宜,“乐”的是一种超越名利纷争的心境,这能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否到家;

元朝末年,有个人名叫王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七岁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在十岁时。只好到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得几钱银子,同时也能赚顿现成饭吃。

王冕边放牛,边读书。一天大雨过后,景色清新,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会儿,决心学画。便托人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画到—二个月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便有人来购买,名声渐渐传出去了。自此不愁衣食,便愈发觉得自由自在。

一个在京城做官的危素(书法家)回乡居住,见到了王冕的画。爱不释于。即约乇冕相见。但王冕推辞不去。知县来请。也躲过一边不见。王冕怕大祸临头,就出远门去了。在外边,租个小庵门面屋,卖卜测字,聊以度日。那里几个俗财主。见到王冕画的画儿,时常要买,王冕被闹腾得不耐烦。就义搬走了。人乱之时。他才回到家里。这时母亲病倒在床,对王冕说:“我眼见得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做官。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町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王冕哭着应诺。

不过一年有余,朱元璋来拜请王冕出山。王冕不从,更引起朱元璋的敬爱。明朝建立后,危素归降,妄自尊大,被发往和州去了。朱元璋又请王冕出来做官,授予他咨议参军之职,但使者到时,王冕早已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去了。

王冕隐居在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被山邻安葬。

对于争名夺利的人来说,“拒官”是天下第一号大傻瓜,其实则不然,自认为“无官一身轻”的人还不止王冕一个。

陶潜因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仕。29岁时,他曾当过江州祭酒,但不久便自动辞职回家种田。随后,州里又请他去做主簿,他不愿意接受。到了40岁,他为了解决家里的生活困难,又到刘裕手下做了镇军参军,41岁时,转为彭泽县令,但只做了80多天,便辞职回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愿意出来做官了,而愿亲自种田来养家糊口。过着一种十分清淡贫穷的日子。

他最终辞官回家。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引起的:有一天,郡里派遣督邮到彭泽县来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官吏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去向陶渊明报告。这时,陶渊明正在他的书斋里读书写诗。他一听督邮来检查,十分扫兴,便放下纸笔,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见他穿着一身便服,吃惊地说:“上级来视察了,你作为一县之长,应该穿上官服,束上带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起那些依仗权势、盛气凌人的官僚们,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去向督邮行拜见礼,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叹息一声对小吏说道:“我可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躬着腰向那些乡里小人作揖打拱,做出曲意迎逢的样子来。”

说完,陶渊明不仅不去会见上面来的督邮,而且拿出县里的大印和官服交给小吏,说:“督邮来了,请你把这些东西交给他。”

辞掉了官职,陶渊明轻轻松松地回到老家去了。回家以后,他仿佛从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突然来到了空气清新的花园,心情畅快、惬意极了。从此以后,他带着老婆、孩子一直过着一种耕田而食、纺纱而衣的田园生活。

这种能安贫乐道,在穷苦中也生活得有滋有味的人,内心世界无疑都异常丰富,他们自身高水平的修养,使他们都能以一种安详的眼光看到世事,因而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我们虽然可能无法去学他们的那种高洁行为,但使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能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状态,对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也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