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
唐玄宗天宝年间,爆发了一场酝酿已久的政治叛乱——安史之乱,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涌现出不少英雄豪杰,其中有一位不能不提,此人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至于此人是谁,想必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对,这人便连皇帝都要称一声是“尚父”的——郭子仪。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智退吐蕃回纥的战斗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
毫不夸张地说,唐朝的天下因有他而多获长达20多年的安宁。最难得的是,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历史揭秘
郭子仪出身官吏之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天生的身材魁梧,仪表不凡,加之后天的勤学苦练,细心专研,使他逐渐成长为武艺高强,兵法精通的将帅之才。这样的成长经历,为他自后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元年间,郭子仪参加了武举考试,由于表现出众一举过关顺利及第。天宝十三年,他被任命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和朔方节度兵马使。当时的天下表面一片歌舞升平,平静底下却是一片暗流汹涌,这不,转过年,也就天宝十四年的十一月,密谋已久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一路势如破竹,直攻京都,大唐社稷危在旦夕。措手不及的唐玄宗连忙下旨让郭子仪为卫尉卿并兼任灵武军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部军马向东讨伐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军。郭子仪的戎马生涯从此拉开了序幕。他最终不负众望,指挥若定,很快就收复了云中马邑、东陉等十余郡,消息传到朝廷,唐玄宗龙颜大悦,高兴之余加封郭子仪为御史大夫。于是,受到封赏的郭子仪感念皇恩浩荡,更加卖命的平定叛乱。
郭子仪为人慷慨,通常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小利。国难当头,当时的朝廷正值用人之际。郭子仪为了尽快的平息叛乱,为国分忧,不计前嫌,向皇帝推荐了与他素来不和的李光弼。后来郭子仪还推荐李光弼担任河北、河东节度使。
此后,二人亲密合作,攻破乱贼,没有丝毫猜忌,终于使得唐帝国免于亡国危机,以至于后来唐肃宗对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郭子仪摒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人格魅力,着实值得人们赞叹。虽有郭子仪、哥舒翰这样的忠臣良将与敌军苦苦周旋,奈何叛军准备充分,实力雄厚,不就就以摧枯拉朽之势占据了上风,见事不好的的唐玄宗仓皇逃窜到四川。不久之后,肃宗李亨登基,当时的朝廷一盘散沙,苦无良将,为重整河山,收复失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军中将士人心大振,至此,郭子仪的朔方军成为唐朝恢复两京的中坚力量。
郭子仪由于良好的军民基础,特别收到肃宗的重用。唐肃宗诏来郭子仪后,便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得到指挥权后,郭子仪更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才华也得到了更大的施展机会。在他的带领下,不久之后,潼关大捷,使军威大振,士气更盛,于是又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克蒲州,收复永丰。自此以后,彻底铲除了安史叛军在潼关境内的所有据点。郭子仪因功勋卓著,唐肃宗加封他为司徒,任代国公,食邑千户。还在在郭子仪入朝谢恩时,派御林军仪仗队迎于灞桥之上,给了郭子仪最高级别待遇。
《太平广记》中,用这样一段话来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终始人伦之盛无缺焉”。
纵观历史,满眼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很少有听说那个开国功臣、功高盖主的人得到好下场的,郭子仪却是一个例外,他成功实现了高功和善终的统一。当然这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这一点举个例子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郭子仪父亲之墓遭人盗掘,当时人都怀疑是素来对郭子仪不满的宦官鱼朝恩所指使。朝廷担心他因此发兵谋叛,事发后郭子仪入朝,皇帝发语试探此事,郭子仪流涕曰:“我率领军队已久,不能禁止士兵们挖人祖坟盗墓,今日之事大概是天谴,而非人为。”朝廷因为郭子仪的这一席话,人心才得到安稳。他这样不争,不居功自傲的性格,足以让皇上信得过,也是因为这样才保得自己和家人一生平安,福泽深厚。
郭家在历史上可谓是人丁兴旺,地广人丰,这其中郭子仪功不可没,据说当时郭子仪的家眷竟达三千人之多。唐代宗继位之后,对郭子仪更是礼遇有加,他从不当面称呼郭子仪的名字,而是加以尊称。
在郭子仪众的多子女当中,就有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是朝廷显贵,可谓是真正的名门望族。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还娶了唐太宗之女升平公主为妻,相传郭暧曾经出言不逊,把公主骂回皇宫,唐代宗却好言相劝,不曾治郭家的罪,足以见得当时皇帝对郭家的敬重和信任,这个故事后来被改变为京剧《醉打金枝》,被后人广为传唱。
郭子仪一生戎马,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作为臣子,他所得到的恩宠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唐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尊为“尚父”,加封太尉兼中书令,其他职务不再担任。食邑二千户,政府每年还发给1500人的粮食、200匹马的草料,福利待遇达到最高级别。
两年后,古稀的郭子仪身患重病,不久便驾鹤仙逝,享年85岁。皇帝为表痛失“尚父”之情,停止上朝五天命群臣到府吊唁,以示哀悼郭子仪死后,被安葬在唐肃宗陵墓的旁边,继续奉献着他的忠心。
时间从不为任何人稍作停留,这样一位武举出身,像郭子仪这样一位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的风云人物最终也难免归于尘土,不过他的英名与忠魂却永远载入史册,永世受到后人的供奉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