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生活俭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品质。何为“俭”?《说文解字》释为:“约也。”约就是“缠束也”,就是把东西缠束牢的意思。说穿了就是要把钱袋子、粮袋子都扎紧。
说到山东人的节俭,有人会提出“大美食家”孔子来,他的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明他很讲究饮食,并不像大家所说的山东人很节俭。其实这是误解了此话本意,问题在对这“厌”字的理解上,我们一般认为这“厌”为“嫌”,这就成为粮食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说明对饮食十分讲究。实际上其意当为“餍足”之解。国学大师钱穆就说:“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不因食脍之精细而持饱食也。”这样解释才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节俭。他谆谆教导其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鄙夷那些奢侈之徒,赞美那些安贫乐道的人。如对其弟子颜回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并不觉得贫苦,孜孜以求仁义,孔子赞赏道:“贤哉!回也。”足见孔子对生活之俭约,并非追求“美食”者。正如孟子所提倡的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说到艰苦奋斗,有两个元代的山东人,很具代表性。一个是金末元初的著名道士邱处机,山东登州人。他艰苦修练,曾入洞穴居,乞食度日,所到之处,无不施财舍药,普济众生。当时成吉思汗要召见他,他不顾七十高龄,带十八位高徒,艰难地长途跋山涉水,终于在三年后见到了成吉思汗,向元太祖提出:“治国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修道要以清心寡欲为要”。他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不惜跋山涉水,充分体现了山东人艰苦奋斗的本色。
另一位是元代的著名政治家张雄飞,是山东临沂人。官至御史中丞,主管监察工作。为官一生坚持清正廉洁,吃苦耐劳,坚守“廉、勤、刚、正”四个字,他苦行以取廉,苦干而勤政,苦练以行刚正。他无论到哪里都实心苦干,不避权贵,不怕丢官。生活十分俭朴,以苦为荣,日常粗茶淡饭,淡泊人生,家小有时不得温饱。忽必烈一次赏他黄金、白银2500两,钱2500贯,让他补贴改善生活,他至死未动用一文。山东人普遍天生一种“苦行僧”的精神,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坚信只有顽强地劳动才是人生在世获得衣食的根本。
世人皆知的山东人闯关东,更能体现他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自清代以来,至解放前,东北的山东移民总共有2000万左右。闯关东既是山东人吃苦耐劳精神的表现,又进一步磨砺了山东人的毅力,凡能在东北生存下去的人,身体都十分强壮,在艰苦环境下又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在所有到东北的拓荒者中,最能吃苦的就数山东人了,有文献记载:
山东人实为开发东北之主力军,为东北劳力供给之源泉。荒野之化为田园,大半为彼辈之功。其移入东北为时既久,而数量又始终超出其他各省人士。登、莱、青与辽东一衣带水,交通至便,彼土之人,于受生计压迫之余,挟其忍苦耐劳之精神,于东北新天地中大显身手,于是东北沃壤悉置于鲁人耒锄之下。
在《满洲地志》中的《蒙满西伯利亚与山东人》中也说到:
山东人励精克己,勤俭耐劳,富于团结力,劳动者互相扶助,商人互通缓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补给商品,以资历流通。而金钱上尤能融通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奈山东人制胜之机关备具,终不足以制之也。满洲人及俄国商人固无论矣,即德国人之精于商者,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是以山东人在满洲西伯利亚一带经济上之势力,是以凌驾一切,握商业上之霸权。
山东商人的这种地位与作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他们苦干精神干出来的。山东人就是靠实干才取得一切成就,就以改革开放以来来说,广东的发展是靠用足用活中央的政策,他们是“见了绿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着走”。而山东则是用足用全中央政策,是“见了绿灯大步走,见了红灯原地走”。广东人强调除了不能干的什么都可以干,而山东人则是能干的一切都要干,他们决不干虚的,是想尽办法将中央的政策落实到实处,使之件件有成效。他们不图虚名,注重实效。还是一句老话:山东人就图实在。
山东人节俭是节俭,他们只是自我克俭,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而对亲朋邻里却是极其慷慨大方,他们的热情好客是闻名遐迩的。山东人对待邻里更是一片热心肠,遇到邻里有难,总是倾囊相助,很义气地说:“我的就是你的!”你若不接受,他们会悻悻而去,认为你瞧不起他。在胶东每当客人莅临,他们都亲如一家,请客人到炕上坐,马上敬烟泡茶,女主人炒菜烫酒,非常热情;遇到家境贫寒的,甚至端盆借面借钱也决不亏待客人。
第十一章 正统的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