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34646700000097

第97章 脸儿熟

小贩推车卖的熟食里,有一味叫“羊脸”。我觉得它比羊肝羊肚更悚然。人惯常把人的面孔叫脸,动物面孔叫什么不清楚。而小贩之“羊脸”,剥了皮,劈成几块,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脸”在哪里,甚至看不出它被煮之前昏迷的表情。

我问小贩:“叫羊头不一样吗?”

“叫羊头哪成?”小贩翻出一堆肉,“这才是羊头、脑、耳朵,咱卖东西不能骗人。”

“羊脸是啥?”

“你一吃就知道了,保证是羊脸。”

成语说的“有头有脸”,在小贩这里分得清清楚楚。混淆则违背了商业道德。

我不知什么人在吃羊脸,估计是那些无所不吃的“写食主义”者。我说的是,在人身上,特别是明星身上,脸是含金量最高的部位。在电视时代,一个明星的标志全在脸上,经济学叫“惟一性”。有些老艺术家不理解,××那叫什么演技?在工业时代——电视、音响全是工业产品——演艺的内在意义已被消解。人们对戏剧歌舞的观赏,几乎全要通过电视机来完成。这是经过空间尺寸限制、切换导演限制、播出时段和频道限制的合成品,工序多,因而完美性很高。除去播出的加工外,还有灯光、化妆与音响的加工。一个歌星出现在大家面前,比一根香肠出现在市场、一只烤鸭出现在餐桌上要精细得多。电视机的镜头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脸上,这张脸就是一切,意味着养活很多人——晚会导演、凑词造曲的、录音师、卖带和盗版带的,还有广告。一干人等,男女老少,全在明星的一张张脸的下面上像花朵一般开放,或留口髯,或开大奔。这是产业,关演技什么事?

这件事不是谁搞的,是时代搞的。在电视里喜欢谁就看谁,没啥。从电视机发明那天开始,事情就往这方面转化。因此演员们的脸——别说脸,说面孔——是真正的众望所归,谁怀疑这一点,就证明他们家没电视。现如今,打造艺术远不如打造脸。艺术(如美声)越好越得上外国唱去,如佛罗伦萨,即翡冷翠。在这儿,人们听不懂,真不懂。懂还是有懂的,就大众而言则不懂。打造脸并不是化妆、拉皮、洗牙之类,要在电视上层出不穷地露面,露到让老年痴呆之早期患者都能叫上你的名来就红了——出场费攀升,行话叫“起腕儿”。这时不能给观众喘息的机会,接着上(电视),别怕娱乐节目弱智,也别怕谈话节目高深,全一回事。脸到这时,就有形象代言人的妙用。然有禁忌,吃药还忌口呢。一要把小学课本找出来,用指头舔唾沫翻翻,知道一点譬如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日本旗是膏药旗这类知识;二要学点法律,譬如猥亵男童属于犯罪等等。白璧除去微瑕,即如孔子所说“尽善矣,尽美。”

明星对自己的成名常自谦,谓之“脸儿熟”。人脸熟和羊脸熟共同的地方是好卖,不同的地方是前者价高。对艺人来说,脸虽能促进事业,也有拿不下来的时候。譬如,走到哪里被人认出是得意事。我见一人在马路斑马线上认出明星,竟不行走,顿足大叫明星姓名,连汽车都不怕。这事被明星习惯了之后也不便,第一,不敢嫖娼;第二,一旦有人认不出你或假装认不出,明星往往生气,说对方装孙子。实际谁装孙子并不好说,你本来挺大一明星,别人竞无反应,也让人生出“这他妈什么世道”的感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