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崩漏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通常将崩漏分为血热、血瘀、脾虚、肾阴虚、肾阳虚5种基本证型进行辨证治疗。需要说明的是,崩漏有发病缓急的不同,出血新久之异,临证应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随证灵活运用,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血热
主症: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血色深红,口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不寐,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凉血,固经涩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生地黄、炙龟版、牡蛎、棕榈炭、沙参各15克,地骨皮、阿胶(烊化)、黄芩、地榆炭、黑栀子、麦冬各12克,藕节1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血瘀
主症: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夹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舌质暗红或舌尖边有瘀点,脉沉涩或弦紧。
治则:活血行瘀,调经止血。
方药: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熟地黄、白芍各15克,当归、川芎、茜草炭、阿胶(烊化)、陈皮各12克,炒蒲黄、五灵脂各9克,藕节20克,三七(冲服)3克。大枣6枚,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3)脾虚
主症: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薄,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舌体胖嫩或有齿印,苔薄润或腻,脉细弱或芤。
治则:益气固本,养血止血。
方药:固本止崩汤加减。熟地黄、白术、人参、山药各15克,黄芪30克,当归、炮姜炭、茯苓、棕榈炭各12克,升麻、甘草各6克,大枣6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4)肾阴虚
主症: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则:滋肾固阴,固崩止血。
方药:左归丸加减。白术、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墨旱莲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女贞子、龟版胶、鹿角胶(烊化)、白芍各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5)肾阳虚
主症: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精神萎靡,头目虚眩,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尿频而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脉尤甚。
治则:温肾助阳,固崩止血。
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杜仲、白术、鹿角胶(烊化)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赤石脂各12克,黄芪30克,附子、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