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346447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商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及实证分析

对于我国商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我们将借鉴宏观预警系统的方法,即根据商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状态性质,设计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的系统,来对我国商品市场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一、预警指标的选取

由于在第四章确定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时,我们发现所选取的领先指标大都只领先一致指标3个月左右,而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3~6个月的时滞,因此,为了剔除调控政策的滞后,在本书里,我们全部选取领先指标来构建我国商品市场景气预警指标体系。

据本章第二节的内容可知,预警指标要求是相对于基准指标而言的先行或一致指标,为了能较好地达到预警的效果,在此我们选择领先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分别为: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产销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商业贷款总量、货币供应量这8个先行指标构建我国商品市场景气预警指标体系。

二、数据的处理

和景气分析一样,在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剔除长期趋势之前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一些基本预处理。我们所选取的8个指标都缺少每年12月份的值,我们利用第三章里缺失数据补齐方法分别对上述8个指标进行补齐,并对补齐后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寻找序列中的极值。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基本的预处理后,就可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接下来的数据处理,预警系统与景气分析时有所不同,在处理预警指标时,要求先计算其本年与上年同期比速度或环比速度或保留趋势的水平值,然后再对所选指标进行季节调整。在此我们选择计算本年与上年同期比速度,这样我们只得到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60期数据。

在计算出本年与上年同期相比的速度序列后,我们可以对所选的每个指标的时间序列运用X-12方法进行季节调整,以便消除季节性变动、随机性因素等的影响。方法与景气指数编制方法中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相同,即选择时间序列乘法模型,应用对称滑动平均来估计趋势循环因素TC和季节因子S,调整方法是移动平均比率乘法模型,交易日调整和假日因素调整都是采用显著时给予处理。

三、单个指标预警界限的确定

根据本章第二节所述的关于指标界限的确定方法共有三种,第一种———3σ法:对于所研究时段内大部分时间里是合理波动的指标,分别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并根据3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预警界限。第二种方法:对于所研究时段内大部分时间里是非正常周期波动的指标,是参照基准指标与其四道预警界限相交的月份,把所求指标增长率在相应时期的平均值作为此指标的检查值。第三种———宏观经济分析确定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直接确定各个预警指标的预警界限。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去确定指标预警界限。

我们选用3σ法和宏观经济分析确定法来确定各个预警指标预警界限。假定在所研究时段内,我国商品市场景气状况大部分时间里是合理波动的,因此所有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在一个正常经济系统中,数据偏离稳定数值过大或过小,可能性都很低。中国商品市场的数据连续年限不多,如果选择3倍标准差,几乎没有数据落在异常区间;中国商品市场的相关数据同时具有较大的波动性,选择1倍标准差,对数据的要求过于严格。因此,我们选择2倍标准差作为异常的依据,同时选择偏离1~2倍标准差的范围作为基本正常区间。在本书中,我们将(μ-2σ)作为蓝灯与浅蓝灯的预警界限,即当指标值小于均值减去2倍标准差时,信号灯显示为蓝灯,指标得分为1分;将(μ-σ)作为浅蓝灯和绿灯的预警界限,即当指标值在(μ-2σ,μ-σ)之间时,信号灯显示为浅蓝灯,指标得分为2分;将(μ+σ)作为绿灯和浅红灯的预警界限,即当指标值在(μ-σ,μ+σ)之间时,信号灯显示为绿灯,指标得分为3分;将(μ+2σ)作为浅红灯和红灯的预警界限,即当指标值在(μ+σ,μ+2σ)之间时,信号灯显示为浅红灯,指标得分为4分;当指标值大于(μ+2σ)时,信号灯显示为红灯,指标得分为5分。在利用3σ法初步确定指数后,再根据宏观经济分析法对预警指标预警界限作适当的调整。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确定了中国商品市场预警系统预警指标各灯区的预警界限,具体情况。

四、总预警界限的确定

由于在本书中,我们只选用了8个先行指标构成了预警体系,对它们赋值后,总值的范围为[0,40]。结合上一步所确定的单个指标的预警界限,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月的综合分数,得到的总的预警值。

根据综合指标预警界限确定方法,我们粗略确定总预警值的四条预警界限为总范围的20%、40%、60%、80%处。也就是说,蓝灯区的范围为(0,8];浅蓝灯区的范围为(8,16];绿灯区的范围为(16,24];浅红灯区的范围为(24,32];红灯区的范围为(32,40]。

在确定了这五个灯区之后,根据综合指标的得分,我们以水平轴为时间变量,以垂直轴为灯区标准总值尺度,绘出景气控制图,作出我国商品市场景气预警控制系统。

五、景气预警体系的效果评价

我国商品市场景气控制系统显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而言,中国商品市场景气预警系统得分在绿灯和浅红灯分界线(24分)上下小幅波动。在2002~2006的这五年里,我国商品市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绿灯区域,在2003年第三季度,2004年第一、二季度和2006年8~12月处于相对过热的浅红灯区域。这表明在这五年里,我国商品市场运行基本稳定,且增长速度基本合理。下面我们将对2005年和2006年我国商品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一)2005年商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上半年商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商品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城乡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生产资料市场高增长势头减弱,通货膨胀压力明显缓解。

(1)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万亿元,增长13.2%。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增幅比2004年全年提高1.8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快水平。1~6月,据商务部监测的1000家重点流通企业零售额为4150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大型百货店零售额增长13%,大型综合超市零售额增长15.3%;重点连锁经营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6.7%;内资零售企业增长13.5%,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增长17.2%。市场销售提速,商业行业总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上缴税收大幅增加。1~6月,全国商业企业上缴所得税405.7亿元,同比增长39.6%;住宿餐饮企业上缴所得税12.7亿元,同比增长44%。

(2)生产资料市场增速明显回落。1~6月份,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6.6万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6.2%(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呈逐月稳步加快趋势,但比2004年同期增速仍回落6.5个百分点。5~6月份,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需求明显减弱。钢材、建材市场交易大幅回落,石油、煤炭等能源原材料货紧价扬的状况明显改善。1~5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煤炭及其制品、化工材料及其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增幅比年初分别回落6.6个、1.8个和12.9个百分点。

(3)城乡市场增长差距进一步缩小。国家采取的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国县及县以下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增速比2004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增速差距由2004年同期的5.6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四川、江苏、山东等农业大省增幅均在14%以上,一些地区农村市场增幅远远超过了城市市场增幅。

(4)餐饮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人数增多,外出就餐的频率明显提高,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依然十分明显。1~6月,餐饮业零售额4016.2亿元,同比增长17.9%,受不可比因素影响,增速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但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提高0.3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17.6%。

(5)供求状况继续得到改善。2005年以来,工农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卓有成效。夏粮丰收,粮食市场供需平稳;水泥、电解铝、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投资增速受到抑制,煤、电、油、运瓶颈制约总体上有所缓解;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钢材、建材需求快速回落;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上半年,消费品出口多于进口1000亿美元,用于生产建设的中间产品和投资品进口多于出口575亿美元。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商品市场供求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据商务部调查,上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26.7%,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3.3%,没有供不应求商品。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占59%,供过于求的占23%,供需偏紧的占18%。

(6)物价涨幅平稳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涨幅低于2004年同期1.3个百分点。2月份以来,消费物价同比涨幅从3.9%逐月回落到1.6%。3月以来,环比价格已连续4个月呈下降走势。居民消费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涨势趋缓。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较2月份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回落10.5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回落10.9个百分点,蛋类回落7.9个百分点,水产品回落14.3个百分点,鲜菜回落4.2百分点。

2005年上半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6%,比2004年同期涨幅回落了9.1个百分点。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快速回落到年初水平。5月份、6月份月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下降1%和1.4%,其中,6月份线材价格环比下降7.3%,型材下降4.3%,薄板下降7.2%,中板下降3.3%,水泥下降0.8%。

2.全年商品市场运行稳定。

2005年以来,商品市场运行稳定,流通产业发展加快,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增强。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产业作用增强。消费品市场规模再创新高。2005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万亿元,增长13%,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1%,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全年将突破6.1万亿元。目前,全球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五名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英国、法国,我国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5左右,日本的1/2左右。

生产资料市场增速高位回落。2005年1~10月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1.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15.5%,比2004年回落4.5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13.4%的水平。预计全年销售总额14万亿元,比1998年扩大2.3倍。

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2005年前10个月,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住宿业新增就业272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人口的30.9%,高于2004年同期0.2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底流通业就业人数可达5600万人,占第三产业的24%,在非农产业中居第二位。流通业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个体私营就业人员的45.4%,居各行业之首。但与国外情况相比,我国流通业就业比重仅相当于美国的1/3,未来增长空间还非常大。

上缴税收大幅增加。2005年前10个月流通业共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3039亿元,同比增加468亿元,增长18.2%。其中增值税1515亿元,占全国17%;营业税755亿元,占全国21.5%;企业所得税770亿元,占全国19%。

(2)不同区域市场增速差距缩小,呈现协调发展态势。城乡市场增速差距缩小。商务部2005年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年可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村连锁店7万家,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2005年前10个月零售额增长1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与城市的增速差距由2004年的4.3个百分点,缩小到2.9个百分点。辽宁等一些地区,农村市场增幅超过了城市。

区域市场增速差距缩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的实施,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购买能力,全国消费品市场均衡协调发展。1~10月绝大多数省区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增幅最高(江苏16.7%)与最低(北京10.8%)仅相差5.9个百分点,比2004年减少9个百分点。山西、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南、四川等中西部省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3)部分商品供需偏紧的矛盾得到缓解,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供过于求商品增多。据商务部调查,2005年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大于求的428种,占71.3%,比上半年增加1.8个百分点。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的279种,占93%,比上半年增加16个百分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部分生产资料供需偏紧的矛盾得到明显缓解。

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幅从2005年2月份起逐月回落。前10个月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低于2004年2个百分点。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前10个月同比上涨3.9%,比2004年全年回落9.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7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涨幅。

(4)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流通能力继续增强。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2005年连锁百强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10%,比2004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全社会物流总规模35.6万亿元,增长25.1%;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20.9%,比2004年下降0.4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也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流通企业集中度提高。大型流通企业重组并购步伐加快,经营规模快速扩展。1~10月商务部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销售4379.6亿元,同比增长26.4%;利润50.3亿元,增长38.8%;店铺数15297个,增长28.4%。

(二)2006年商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上半年商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2006年上半年,国内商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商品市场供求状况大体平稳,市场价格变化差异加剧,生产资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向下传递加快。

(1)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城乡市场增长差距缩小。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万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3.3%,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另据商务部监测,上半年全国1000家重点流通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大型百货店零售额增长15.7%,大型综合超市零售额增长17.6%。农村市场消费增速加快,城乡市场差距有所缩小。前5个月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提高近1个百分点。

(2)生产资料销售稳步增长,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上半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约为8.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30种主要生产资料资源总量平均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需求总量增长16.2%,增速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市场供需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成品油资源紧张的局势明显缓解,焦炭、铁矿石、氧化铝、水泥等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有所好转。

(3)消费品价格涨幅稳定,生产资料价格逐月攀升。2006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低速上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3%,涨幅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比2005年全年下降0.5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呈持续上涨势头。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其中,6月份价格月环比涨幅在5月份2.9%基础上上涨1.33%,比年初上涨8.81%。

(4)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国内重要资源产需平衡调节作用加强。据海关统计,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957.4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3.4%。其中,出口4285.9亿美元,增长25.2%;进口3671.5亿美元,增长21.3%。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国内基础原材料不足,发挥优势产业生产能力,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上半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出口增长分别达到27.6%、19.3%和16.6%,有力支持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持续较快发展。钢材出口同比增长47.7%,进口下降28.8%,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大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原油、成品油进口的增长及出口的下降为平衡国内供求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增长分别为15.6%、16.1%,出口分别下降17%、18.3%。

2.全年商品市场。

2006年以来,消费品市场增长逐月加快,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089.1亿元,增长13.6%,是1997年以来的最快水平。据商务部监测,2006年前10个月,千家核心零售企业销售同比增长15.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专业店、百货店、专卖店分别增长18.3%、16.8%和15.1%;餐饮、租赁和零售业分别增长15.7%、15.5%和14.7%。分地区看,东、中、西部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0%、18.3%和17.9%。

(1)生产资料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能源类商品销售增幅最高。受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以及出口拉动的影响,2006年以来,流通领域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保持快速增长。1~10月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实现14.4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实际增长18.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据商务部对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的监测,受价格政策调整、汽车销售加快等因素的作用,1~10月成品油销售同比增长45.8%。

(2)农村市场消费加快,城乡市场增长差距继续缩小。2006年以来,农村市场销售继续加快,前10个月,农村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差距则由上年同期的1.9个百分点缩小到1.8个百分点。

(3)汽车及部分耐用消费品销售快速增长,引领消费结构继续升级。2006年1~10月,千家核心零售企业销售商品中,增速排在前五位的商品类别是汽车、家具、金银珠宝、服装和通讯器材,分别增长29.4%、27.6%、24.6%、18.8%和15.7%。从主要商品销售比重变化情况看,通讯器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等比重继续上升。

(4)物价涨幅总体平稳。1~10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低于2005年同期0.6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稳定,监测的33个品种中,白砂糖、大米、牛羊肉等23个品种上涨,占69.7%;面粉、鸡蛋、鲜猪肉等10个品种有所下降,占30.3%。其中,猪肉、鲜鸡蛋价格上半年持续下跌,6月底开始恢复性上涨,目前价格略高于2005年同期水平。

(5)生产资料价格变化趋势稳定。1~10月,全国流通环节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9%,涨幅比2005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据商务部对十大类112个生产资料品种的监测,与上年底的基期价格相比,10月份价格上涨的有84种商品,占75.0%;持平的有12种商品,占10.7%;下降的有16种商品,占16.3%。其中,有色金属及原料、化工产品等上涨较多,但涨幅有所回落。

参考文献

[1]柳思维。 中国商品市场发育研究[M]。湖南出版社,1996.

[2]陈乐一。双重约束: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分析[M]。商务印书馆,1999.

[3]赵玉琳。中国市场经济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马洪。2001中国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5]孙耀川。 国内统一市场研究[M]。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6]李骏阳。从短缺到加入WTO———中国商品市场发育和成长[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7]任兴洲。中国商品市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8]洪涛。流通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9]黄国雄。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10][美]MICHAELPNIEMIRA,PHILIPA KLEIN。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译本)[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11][美]哈伯勒。繁荣与萧条(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

[12][美]霍K·登,D·A皮尔,J·托普森。预期:理论和证据[M]。纽约,马丁出版公司,1985.

[13]亚瑟·奥肯。作为一种经济周期理论的理性预期带有错觉[J]。货币、信用和银行杂志,1980(4)

[14]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乌家培,刘树成。经济数量关系三十年[J]。经济研究,1985(6)

[17]刘树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初探[J]。经济研究,1986(2)

[18]宫著铭。论中国的经济波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9)

[19]阿洛德·泽尔尼尔。经济时间数列的季节分析[M]。商业部经济研究报告合订本,1979(12)

[20]西蒙·克莱姆浩特,萨利·纳西。房屋周期的政策估价:一种谱分析[J]。经济统计评论,1981(8)。

[21]罗伯特·L·麦克勒夫林。平均复苏—衰退模型[J]。预测,1982(1)

[22]理查德·卡兹。时间四段分析:一种预测技术[J]。有价证券管理,1977(4)

[23]亚瑟·F·伯恩斯,韦斯利·C·米切尔。经济周期的计量[M]。NBER,1946.

[24]韦斯利·C·米切尔。经济周期及产生原因[M]。箭猪出版公司,1989.

[25]朱力斯·锡斯金。变化中的经济周期[J]。纽约时代,1974.12.01.

[26]弗雷德里克·R·麦克利。时间序列平滑过程[M]。NBER,1931.

[27]约翰·古柏。经济时间数列季节分析[M]。人口普查局研究报告,合订本—1.1978(12)

[28]杰弗里·H·穆尔,朱力斯·锡斯金。经济扩张和紧缩指标[M]。NBER,1967.

[29]朱力斯·锡斯金。领先指标的相反趋势调整[J]。经济统计评论,1967(49):45~49

[30]米切尔·P·聂米拉,吉利拉·弗里德曼。领先指标综合指数在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中预示转折点的评价[J]。工商经济,1991(10)

[31]杰弗里·H·穆尔。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预测(第2版)[M]。剑桥,马萨诸塞,贝尔林格出版公司,1980.302

[32]埃文·F·柯宁,肯尼斯·M·爱玛丽。误导指标吗·使用综合领先指标预测周期性转折点[J]。经济评论。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1991(7)

[33]萨力·纳西。周期转折的最优预测[J]。经济动力学和控制杂志,1982.225~241

[34]约翰·希克斯。贸易周期理论手稿[M]。牛津,克拉瑞道出版社,1950.

[3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伦敦,麦克米兰公司,1936.

[36]J·休斯敦·麦克古若奇。经济活动中的蒙特卡洛周期[J]。经济探究,1975(3)

[37]里奥·B·肖汉。协商委员会的新扩散指数[M]。国家产业协商委员会,1963.

[38]乔治·卡托纳。经济学中的预测[J]。预测和经济。美国国会经济联合委员会,1981(12)

[39]约翰·豪斯。谱分析和领先—滞后关系的检测[J]。美国经济评论,1971(61)

[40]PRIESTLEYM。Q。,SPECTRALANALYSISANDTIMESERIES[M]。ACA-DEMICPRESS,1981:415-499

[41]NADER N。,FORECASTINGCYCLICALTURNINGPOINTS WITHAN INDEXOFLEADINGINDICATORS:APROBABILISTICAPPROACH[J]。FORECASTING,1993(12):215-225

[42]NIKANDERIO。ELORANTA E。PROJECT MANAGEMENTBYEARLY WARNING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2001(19):385-399

[43]ALTMARE,MARCO G,ETAL。CORPORATEDISTRESSDIAGNOSIS:COMPARISONSUSINGLINEARDISCRIMINANTANALYSISANDNEURALNETWORK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94(18):505-529

[44]张泽厚:中国经济波动与监测预警[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45]毕大川,刘树成。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M]。科学出版社,1990(6)

[46]李朝鲜,兰新梅。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监测预警系统的构造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1):37~40

[47]顾海兵等。中国工农业经济预警[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6):5~10

[48]王世林,罗莉。我国宏观经济的景气分析初探[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8):79~83

[49]顾海兵。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历史[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4)

[50]高铁梅、张桂莲、樊克勤。我国经济预警信号系统的维护和应用[J]。预测,1997(5)

[51]张守一,葛新权,林寅。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新方法论初探[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8)

[52]黄继鸿,雷战波等。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2)

[53]高铁梅,孔宪丽等。国际经济景气分析研究进展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158~161

[54]孙可娜。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55]李朝鲜。我国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的特征分析与定类研究[J]。财贸研究,2004(1):24~28

[56]张泓铭,陈则明。城市房地产预警研究(下)———综合模拟法的运用[J]。房地产市场,2004(12)

[57]周怡等。ARMA模型在卫生系统硬件投入预测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5):5~8

[58]王慧敏。ARCH预警系统的研究[J]。预测,1998(4):55~56

[59]杭斌,赵俊康。VAR系统———一种宏观经济预警的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7(4):49~52

[60]MATTHIEUBUSSIERE。TOWARDSANEW EARLY WARNINGSYS-TEMOFFINANCIALCRISES[C]。EUROPEANCENTRALBANK WORKINGPA-PERSERIES,2002(5)

[61]文艾。货币危机先导指标比较[J]。世界经济,2000(7):8~15

[62]林伯强。外债风险预警模型即中国金融安全状况评估[J]。经济研究,2002(7):14~23

[63]樊茂勇。基于应用贡献分析法的经济预警指标选择[J]。中国农村观察,2001(3):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