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34635300000010

第10章 将相治国起义首领风云人物(4)

萧瑀

萧瑀(?~648年),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萧瑀自幼以孝行闻名天下,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并深精佛理。以皇后亲弟之重,萧瑀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特别是萧瑀谏炀帝应该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杨广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萧瑀乃后梁明帝萧岿之子。天保二十二年(583年)。因其姐被隋晋王杨广纳为妃,随同姐入居长安,被任为右千牛(禁卫军官职)。杨广称帝后,升任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后拜内史侍郎、河池郡守。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萧瑀升为内史令,主管内史省,为宰相职。武德九年(626年)任尚书左仆射。李渊对他委以枢机,内外百务均由其处理,有时还引他入卧室同榻而坐,议论国事,并呼他为“萧郎”。萧瑀办事认真,不惜顶撞李渊。一次,李渊发了一道政令交与萧瑀办。萧阅后,发现政令中有不周之处,即压下不发。李知后责之。萧述其由,李赞他:“尽心尽职”。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唐朝革创,以萧瑀最熟识国典朝仪,他又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故而深得李渊信任。

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萧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即位后,敬佩萧瑀之忠诚与胆识,曾赐他诗一首,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贞观初年,萧瑀任尚书左仆射,仍为宰相。李世民同时又起用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为相,分理国事。萧瑀出身显贵,曾与李渊同为隋朝大臣。他看不起出身低微的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魏徵等人,在论政事时常与他们发生争执,即使在太宗面前也常对他们出言不恭。萧瑀秉性鲠直狷介,难以容人之短,一见房玄龄等人有过失,就痛加弹劾,并常贬低他们。李世民曾多次劝告,他则不以为然。李世民对他产生不满,其相职时而罢免,时而复职,先后曾被授予太子少师、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太常卿、晋州都督、河南道巡省大使等职。太宗尊重他的行政经验,以及廉洁耿直的品质,数次被启用。他的性格好斗,经常和同僚门争吵,多次触怒太宗,数次被罢免或降职。

萧瑀在太宗期间为宰相时,曾以历史上分封子弟贵戚为藩屏的得失,建议太宗分封子弟为王而被采纳。萧瑀不贪财好利。他为隋臣时,田宅很多,后这些田宅被唐高祖李渊分赐给功臣。萧瑀归唐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他却将其全部分给宗族,自己只留下宗庙一座,以作祭祀。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萧瑀因见李世民宠信房玄龄等人,心中不快,请求辞去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职,出家为僧。后又上奏说,自己衡量难以为僧,不想出家。李世民见他如此反复无常,免其官爵,贬为商州刺史。不久,李世民又恢复了他宋国公的封号。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五月,萧瑀病死,终年74岁。临终前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初谥肃,后改谥贞褊,陪葬昭陵。

许敬宗

许敬宗(592年~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他博文广识,长于修史,由他倡导的“颂体诗文”对初唐文坛影响颇大。因为助高宗“废王立武”建有大功,深得高宗及武后信任并倍受重用,官至右丞,并获死后陪葬昭陵的殊荣。

敬宗之父江都遇难后,虎口脱生的他辗转投于李密,与魏徵一起任元帅府管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30岁的许敬宗被李世民召为幕下之宾,与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等并称为“秦府十八学士”。李世民继位后,任命许敬宗修编国史。贞观八年(634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许敬宗性情狂放,常不能谨言慎行,因而常遭物议。史载文德皇后崩,百官举哀。由于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许敬宗则忍不住当堂讪笑,以致失礼获谴。明曹臣《说典》记有二事,也足证许敬宗的狂放轻傲。一云:唐吏部侍郎杨思玄恃外戚之贵,待选流多不以礼,而排斥之,为选人夏侯彪所讼,御史中丞郎余庆弹奏免。中书令许敬宗曰:“固知杨吏部之败也。”或问之,宗曰:“一‘彪’(夏侯彪)一‘狼’(郎余庆),共著一‘羊’(杨思玄),不败何待。”其二云: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逊)、刘(桢)、沈(约)、谢(灵运),暗中摸索着亦可识。”许敬宗之易得罪人,于此可见一斑。

贞观十七年(634年),许敬宗因修撰《贞观实录》等有功,升为检校黄门侍郎,封高阳县男。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征高丽,皇太子监国,许敬宗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不久,又升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

公元650年,高宗嗣位,许敬宗进为礼部尚书。五年后,唐王朝发生了著名的“废王立武”事件。许敬宗审时度势,坚定地站在高宗和武则天的一边,说:“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从而使贞观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均遭贬斥。当年十月,高宗正式册立武氏为后,并接受了许敬宗削夺王氏家族全部爵位的奏议。于是,高宗与武后对许敬宗信任有加,次年即被加升为太子宾客,寻拜侍中,监修国史。显庆二年(657年),许敬宗又党同李义府,按武后旨意诬奏韩瑗、来济、褚遂良等,使他们流死岭外。显庆四年,许敬宗又奏长孙无忌谋反,导致长孙无忌被逼自缢,并牵连十三位官吏或贬或降,于是贞观旧臣彻底失势,政权归向中宫。许敬宗这一系列的举措,均符合武则天的旨意,为后世的“正人君子”所不齿。《新唐书》将他归属奸臣之列,大加贬责鞭挞。其实宫廷斗争历来你死我活,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后人以不能容忍武后称帝这种“牝鸡司晨”行为,而“憎屋及乌”迁怒于许敬宗,实在是有欠公正。且不说许敬宗的明察时事,揣摩上意,是他成功的关键与保存自己的高明手腕,即便是武后,治国的政绩比之于那些碌碌无为的帝王,谁能不汗颜三分!

显庆三年(658年),许敬宗进封郡公,代李义府为中书令;龙朔二年(662年),许敬宗官拜右丞,加光禄大夫;三年又拜太子少师,仍监修国史。乾封初年(666年~667年),由于他体弱多病,不便行走,朝廷特许每日早朝可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

许敬宗精通史书、博闻强识,曾三次主修、二次监修国史,对唐代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当然,许敬宗身上也有许多缺陷。诸如贪财好色,尚文轻儒、献媚奉承,利欲熏心等。但审视历史人物还得全面考虑,许敬宗极力支持武则天并不就是倒行逆使,何况他留给后人还有一份丰厚的文学财富。

许敬宗有文集八十卷,《全唐诗》中收录其诗二十七首,《全唐文》收其文二卷共三十二篇。他主持、参与过许多大型文学丛书、类书的编写,如《文思博要》、《文馆词林》、《累壁》、《瑶山玉彩》、《芳林要览》等。由于许敬宗的地位,由他领军的“颂体诗文”,对朝野及当时整个文坛的文风,都有较大的影响。颂体诗文虽有过份追求形式而缺乏实质内容的缺陷,但词藻华美,色彩富丽堂皇,而且形式工整,讲究词意和音律的对应。在当时律诗尚未定型,对格律、对仗要求不十分严格的情况下,许敬宗的部分诗作对仗十分工整,体现了许敬宗较高的艺术才能和对诗歌发展的促进作用。

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81岁的许敬宗撒手西去。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并下诏令文武百官亲赴许府哭祭。同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谥号“恭”,陪葬昭陵。

李义府

李义府(613年~666年)字不详,祖籍赢州饶阳(今河北饶阳),祖父曾为射洪县丞,后置田产于梓州永泰县(今四川省盐亭县永泰乡)。

推荐入仕

李义府生于隋炀帝大业八年(613年),出生在梓州永泰县,这一年正是历史上著名的恶淫暴君杨广弑父继位的第八年。当时全国民变风起云涌,杨广不听大臣劝阻,独断专横,下诏聚国内财力兵力第二次东征。国人不堪东征之苦,以江苏吴县高级知识分子朱燮为代表与当地的学生数十人在吴郡起兵,人民纷纷投之;宁夏灵武县的白瑜娑集合逃亡的奴仆,掠夺牧马北连突厥,大有推翻政权之势;河南竣县的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从公元611年王薄,到公元628最后一民变领袖梁师,被新兴的唐王朝所灭,全国归于统一。十八年间,兵变、民变及宫廷政变共136起。李义府时年15岁,这十五年中,国内兵匪动戈,战争波及地区老百姓流离失所,哀声沸腾,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象四川这样一个内陆、在当地是个世外桃源。那时有权有势的官宦纷纷涌到四川找一个安静的市镇用以养老度日。而在川为官的人,眼看时局动荡也不愿意再为官,李义府的祖父就属于这类丢下县丞不作而安身永泰县城的小官宦。李义府生长于这样的人家,自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且自幼天姿聪颖,勤奋好学,其诗才八岁便名满乡里。

唐贞观八年(634年),21岁的李义府,才华横溢、风流倜傥,被剑南巡道大使李大亮发现推荐给朝廷,唐太宗封他为门下省典仪。李世民大人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130年之久的第二黄金时代。他用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治理他的帝国。在重用人才上思贤渴,当时重用了一大批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治世之才,如房玄龄、杜如晦、征等人。他们互相鼓励监督、兢兢业业地从事国家建设,推行廉能政治,获得了空前成功。唐太宗还常常检点自己,时时向理性屈服,故而百姓安居乐业。年复一年的大丰收,那时(630元)一斗米只值三四个钱,全国判处的死刑不过二十多人,唐太宗还准许他们去办理后事,待来年秋天回来受死,到时竟无一人逃亡。当时社会秩序安定,夜可不闭户,凡有道路的地方,都有旅馆。工商业随社会安定而蓬勃发展,举国上下一片歌舞升平。在这样贤能的君主面前,百姓们像敬奉神一样地尊敬他,凡具有非凡的才能都能各尽其才。生活在这样的盛世里好的机遇便不言而喻。

一日,唐太宗宴群臣于上林苑,命以“鸟啼”为题赋诗。李义府第一个吟出,太宗大喜。事后,朝中大臣刘洎、马周向太宗李义府,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安邦之才,可否让他到一个更能发挥他才能的位置上去。太宗立即召见李义府,问一些富民兴国之策,李义府对答如流。太宗这时才发现李义府不但诗才出众,而且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才华。于是,下诏封李义府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来太子除春升宫舍人,崇贤馆直学士。据《唐六典》记载,监察御史是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在唐代此职多以新进为之。李义府上任后,忠于职守,其政治才华便锋芒毕露,从公元634年至649年,这十五年里,他得罪了一大批违法的朝庭重臣,如炀帝时,全国唯一应诏的“举秀才”,唐太臣杜正伦以老资格自居被他弹骇就是一例。所以,在朝中他多为人所严惮。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升春宫太子舍人。太宗的目的是想用他的才华、品行来影响未来的天子。此时的李义府在朝中已是鹤立鸡群,与文冠满朝的司仪郎来济齐名。由于李义官居监察御史诏待晋王,故和太子李治接触频繁,感情笃深。他时时要太子分清善恶,为君之道坦诚待人之理,李义府最著名的一篇文章《承华箴》,其辞曰:

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即分。司乾立宰,出《震》为君。化昭淳朴,道映典坟。功成揖让,事极华勋。肇兴夏启,降及姬文。咸资继德,永树高芬。百代沿袭,千龄奉圣。粤若我后,丕承宝命。允穆三阶,齐此政。时雍化洽,风移俗盛。载崇国本,式延家庆。《震》维标德,《离》警体征。寄切宗祧,事隆监抚。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当启、诵,艺优干。九载儒,三朝问竖,历选储仪,遗文在斯。望试登俎,高谕乔枝。俯容思顺,非礼无施。前修盛大业,来哲通规。饬躬是蹈,则睿问风驰;立志或爽,则日亏。无恃尊极,修途难测;无恃亲贤,失德靡全。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闻;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谀有类,邪巧多方。苦萌不绝,其害必彰。监言斯屏屏,储业攸昌。窃惟令嗣,有殊前事。虽以贵以贤,而非长非次,皇明眷德,超伦作贰。匪懋声华,莫酬恩异。匪崇徽烈,莫符天志。勉之又勉,光滋守器,下臣司箴,敢告近待。

皇太子李治阅后感动万分、大加赞赏,优诏赐李义府帛四十匹。可以说,这是李义府最早的政治主张和品行宣言。

初显才智

唐贞观23年5月(649年),一代伟杰李世民大帝在含风殿殒落,遗诏皇太子李治即位于枢前。就这样大唐江山太宗一撒手就落在太子李治手中,即为唐高宗改国号为“永徽”。在高宗皇帝近臣中,能左右他意志的有两派人。一方是长孙无忌、禇遂良、上官仪、韩缓为代表的开国元勋,顾命大臣。因为,唐太宗在位时,久久陷于立太子的烦恼之中,最终废除长子承乾、贬黜四子魏王泰,在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固欲立晋王”的情势下,太宗立了连自己都认为“懦,恐不能守社稷”的九子李治为皇太子。接着他又为这个的朝廷作了精心安排,形成以:“元舅”长孙无忌为主要支柱的最高决策核心。贞观23年5月月太宗临终前将后事托付给长孙无忌、禇遂良。高宗自继位伊始,长孙无忌便以“元舅辅政,凡有所言,上无不嘉纳。”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孙便露出种种“弄权”的迹象,甚至不惜制造冤案。吴王恪,太宗第三子,杨妃所生,长孙利用“房遗爱谋反”事件,“遂因事诛(吴王)恪,海内冤之”吴王恪临死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紧接着长孙与禇遂良又诬陷害17岁就追随太宗屡建功勋的江夏王李道宗“与房遗爱交结”,将其配流豫州,江夏王病死路途中。历代史家对此愤愤淡平道:“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另一方是最近从感业寺回宫,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和高宗即位新进迁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为学士的李义府,礼部尚书许敬宗,御史中丞袁公瑜,刘仁轨,崔义玄等。这两派由于年龄、地位的悬殊,其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大相径庭。

李义府由高宗继承大统而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为学士,赐爵广平县男。此职,是李义府二十八年政治生涯的一个极好开端。他是在行政中枢之一的中书省任中书省专门委员,由他执笔起草各种帝国文诏。在文学上他肩负大唐国史的撰修;按唐朝的诉讼制,凡自诉冤案和疑难案件,由皇帝命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组成“小三司”共同审理。弘文馆是隶属门下省,政府主办的普通贵族大学。其招生是限额且具有一定资格的。如皇族近亲,皇后或皇太后近亲或宰相的儿子,一品以上的高级官宦的儿子方有资格进弘文馆学习,可见进弘文馆为学士的李义府不但才华出众,而且精通法理。许敬宗是一位老臣子,太宗在位时即受赏识,官居左相,文韬武略不压于当时的房玄龄、魏征。特别是他的辩才非一般可比。有一天,唐太宗对许敬宗训:“联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有人道卿其非者何也?”许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犹恨焉,何况臣乎。臣无美酒肥羊调其众口,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有听之别,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太宗大喜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由此可见许敬宗的三寸舌是非常不得了的,竟辩得一代伟杰无言以对。另一派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老臣们。长孙无忌是倍受大唐臣民敬仰。母仪天下的太宗之妻长孙后皇后之兄,是凌烟阁内二十四大开国功臣肖像画之首,是当今天子的舅父,又是竭力说服太宗立李治为帝的老臣,还是先帝临终前托咐的顾命大臣。仅长孙无忌就可完全左右李治皇帝。何况还有一位德高望重,被太宗皇帝视为兄弟的中书令褚遂良。仅实力而言长孙无忌一方完全优于李义府一方。然而,唐高宗毕竟不是唐太宗。高宗是一介仁儒,性格优柔寡断,压根就没有帝王那种魄与才能,且身边还有一位智慧非凡,其政治才华就连太宗皇帝也称道且令高宗爱得神魂颠倒,一个成熟备受艰辛,充满心机的美丽妇人武媚娘。此时此刻,李义府深深知道,高宗也很痛恶王皇后,早有废后新立之意。高宗曾当众指责王皇后道:“争功邀宠,纠苞纷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宫不宁,于朕何补!”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7月)李义府的言行遭到了长孙无忌第一批老臣的反对,被弹劾贬为壁州司马,敕令还未到门下省,李义府便暗中得知,于是便向他的好友中书舍人、州人许敬宗的外孙王德俭问计,王曰:“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仪未有一发之君能”。王德俭的话正中下怀,李义府连夜叩阁上表,奏曰:“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夫者必求贤以正妻。材之不良,无以成其工,妻之非贤,无以致于理。今王皇后无子,所以无才也。臣谨防守父子君臣之道,识古今鉴戒之急。论治国治家者,均以资于德议,德议不修,家邦必坏。故王者以德服,皇后以义使人。今武宸妃乃三王之母,体自坤顺,如芝兰之室,久自芬芳,由是仓生仰德,史册书美……伏以陛下废王皇后,请立武宸妃,以厌北庶之心也。”

高宗阅后大喜,赏李义府珍珠十斗,官复原职。许敬宗又在朝中扬言:“田舍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仪乎。”随后,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暗中向武昭仪表达其忠心,武昭仪暗中派人赏赐。

长孙无忌一方,褚遂良首当面奏高宗:“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联佳儿佳媳,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违先帝之命!“高宗十分不高兴,只好作罢。第二天上朝高宗又提及此事禇遂良又说:“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愿留之思!臣今忤陛下,罪当死。”说完,将朝笏放在殿内台台阶上,解下头巾磕头至血流满面道:“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高宗勃然大怒,命人将他带出去。武昭仪在帘内大叫“何不扑杀此獠”!此言一出,满朝文武,仅长孙无忌一人发话。这便是未来的则天大帝。总之,此时的高宗对这些谏言一点也听不进去。一日,大唐元老李世勣进见高宗。高宗问他:“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因以为不可,遂良即顾命大臣,事当己乎?”李世勣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于是太宗废后的决心更坚守了。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李义府助立后有功被任命中书侍郎参加政事。此职为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并称执政官,与宰相合称宰执,其实就是宰相的副职。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李义府任命为中书令,为中书省一号人物。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中书令李义府与为老资格自居的老臣杜正伦不和,争议于高宗面前,高宗因大臣不和,两方都加以责备,杜正伦被贬为横州刺史,不久杜便死于横州。李义府被贬为普州刺史,李义府虽贬职在外,武皇后时时垂恩于他。同年唐朝任命普州刺史李义府兼史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此职是朝廷任命、选择、各部、各地方官史的大臣;同中书门下三品,其实就是宰相之称。

工于诗书

李义府读的是孔孟书,学的是圣贤道,是初唐时期位居第四的十八位老诗人之一。其政治观点,作品无不打那个时代的烙印。李义府的诗也为他进入仕途起了重大作用。贞观年中,唐太宗贺宴群臣于上林苑。这天,金灿灿的朝阳洒在随风摆舞的柳枝上,柳梢头鸟儿在轻歌,柳树下美丽的歌女在蹁蹁起舞,此时此刻太宗心境舒畅,不禁诗兴大发要众卿以“鸟啼”为题赋诗。正值弱冠年华的李义府,勃发英姿,才华横溢,面对如此良辰美景,第一个吟道:“日里扬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惜一枝栖。”太宗听后喜不自禁大声说:“与卿全树,何止一枝”。这首诗李义府给唐太宗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久便封他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

据《大唐新语》载他的第一首诗为:“镂月为歌扇,裁动作舞衣。自怜回雪态,好取洛川归。”千百年来人们多来形容工艺精美、制作巧妙的艺术品为“镂月裁云”,此诗当时便风靡大唐诗坛。一成语“生吞活剥”就出自于该诗。说的是一个县级官史张怀庆,不学无术专爱抄别人的诗句,冒充雅士,张怀庆竟把李义府的诗整篇照抄,只是在每句前面硬添二字:“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去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态,来时好取洛川归。”人们读后,便哗然大笑道:“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张郭二人是当时起草朝廷各种文诏的二大臣),生吞活剥的典故由此而来。李义府著有文集三十卷,《宦游记》二十卷,均已失传;《全唐诗》载有他八首诗,其诗为:《和边城秋气早》、《诏谕有怀赠同行人》、《宣正殿芝草》、《吟鹦鹉》、《在州遥封禅》、《堂堂词》二首、《咏鸟》;《全唐诗外》载有一首诗《忆伊川有赋》。他的诗生动活泼,形象逼真,艺术造诣较高,特别是亿在《忆伊州有赋》的诗中写道:“正是北州犁枣熟,梦魂秋日到郊园”。他把北州人民勤劳朴实,自己思念那里的真挚感情写得缠绵悱恻;在《吟鹦鹉》的诗中写道:“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能言殊可贵,相助忆长安。”他饱蘸浓墨临摹他在帝都为官时舒畅的凄楚写道:“触网沦幽裔,乘缴限明时。周南昔已叹,邛西今复悲。”,这些诗作不同程度表达了李义府流放州(今四川省越西县)后那种失宠、落魄、冤屈、愤怒强权的悲沧感情。李义府在编纂修志的那个学界上,在当时也属大家。

贞观二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撰修《晋书》22年成书,由司空房玄龄、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人许敬宗主持。由中书舍人李义府、起居郎上官仪执笔。该书旁搜博采,广泛得存史料,以供世人论世。龙朔元年(661年)许敬宗、李义府受命编纂《东殿新书》三百卷。三年后又成《瑶山玉彩》五百卷。此书博采古今文集,摘其英词丽句,全方位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水平。

据《旧唐书·僧玄奘》记载:“显庆元年,高宗命左仆射于志宁,侍中许敬宗,中书令来济、李义府、杜正伦,黄门侍郎薛元超等,共润色玄奘所定之经,凡成七十五部奏上”。在今西安市“碑林”中现存“唐三藏圣教序碑。碑上刻道:“太宗撰《碑文》和《序记》”。碑右下文刻有:“中书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荷包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等奉”。应该这样说,佛教是一个在非常复杂的印度社会中产生的宗教。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时的整个印度社会崇拜鬼神,二是印度当时盛行的唯心哲学。佛教的经典因之也分成两个部份,一部分称“小乘”属前者,一部分称“大乘”属后者。玄奘所带之经以大乘为主,而大乘与宗教无关,与哲学有缘。由此可见,能参与玄奘所带之经润色的李义府除满腹经纶以外,把对社会的认知,佛家深奥的哲思融入世间的万世万物,其学识在当时那一个学界处于领袖地位。

忧愤而死

龙朔三年(663年)十月,唐朝任命李义府为右相,仍然主持选拔官史的事情。星相家杜元纪说他家有冤气,并要出城东行,古家候望,衰礼都废。杜元纪的话猛然使李义府想起,今年三月间唐高宗对他说:“卿子婿颇不慎,多为非法,朕尚为卿掩覆,卿宜戒之!”他勃然变色,颈颊俱张,曰:“谁告陛下”,上曰:“但朕言好是,何必就朕索其所从得邪!”义府殊不引昝,缓去,上由是不悦。想到这里李义府已是一身冷汗,便相信了杜元纪的话。于是,每月朝廷给他哭吊亡母的假期初十、十五,便换上平民的服装与杜元纪出城东行,登上古坟,观望运气。就在这时有人告发李义府窥测灾异,图谋不轨。《新唐书》说有“异计谋”也就是造反。由此可见,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树立了颇多的政敌,常常伺机奏他的死状。于是,这年的春季右金吾包曹参军杨行颖将李义府所谓的“卖官”奏上。夏季,朝廷将李义府逮捕入狱,派遣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详刑寺官员共同审讯,还命令司空李世监督此事。

就这样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4月)皇帝下诏曰:右相、行王府长史、河间郡公李义府,泄禁中之语,鬻宠授之朝恩,交占候之人,轻朔望之衰礼。蓄邪黩货,实玷衣冠;稔恶嫉贤,载亏政道。特以任使多年,未忍便加重叠罚,宜从弃,以肃朝伦。

于是,将李义府削除名籍,流放州(今四川省越西县),将李津削除名籍,流放振州。他另外的儿子及妇女婿都被削除名籍,流放庭州。试想,如果李义府在任监察御史期间,不忠于职守,就不可能树立那么多仇敌。那么,种下流放州的必须性全无;如果李义府不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接受的是现代教育,他就不会相信杜元纪那些无稽之谈,授人以柄的“卖官受贿”便无从说起,唐高宗与武后对李义府如此爱护有加,李义府怎么对握有生杀大权且至高无上的皇权而“勃然变色,颈颊俱张……殊不引咎,缓去”呢!此时此刻,李义府的:“恭与人言嬉怡微笑”与“笑里藏刀”的本领到那里去了呢!李义府生于隋炀帝大业八年(613年)死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当时高宗皇帝泰山封禅大赦天下,因长流人员不在大赦之列,李义府因此忧愤而亡,年53岁。无忠哪来的忧,无冤哪来的愤。所以,李义府因此忧愤死。所以,武则天追封李义府为扬州大都督。后上元元年(674年),大赦李义府妻子还归洛阳,这就等于说武则天也为其评反了。

李义府成长于唐王朝最杰出的明君李世民称帝时期,服侍过唐高宗,辅助过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此间即遭贬过,又隆受过皇恩。在李义府的政治生涯中,因拥“武”而被敢直言上表助一个先帝的才人作先帝儿子的皇后,于情、于理,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讳。然而,他为黎民百姓的幸福,他做了。这就是他的韬略。他这一举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位伟大诗人、历史学家这样评说过武则天:“武则天是伟大的,她继承和发扬了“贞观之治”,又为“开元盛世”起了铺垫的作用。而李义府正是辅助过这样一位伟大的女皇,为中国历史拉开第三个黄金时代序幕的人。

于志宁

于志宁(588-665),唐初大臣。字仲谧,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隋大业末为冠氏(一作清河)县长,时山东乱,弃官归里。唐高祖入关,迎谒于长春宫,授银青光禄大夫。历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天策府中郎、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进中书侍郎,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十四年,兼太子詹事。太子承乾屡有过恶,志宁不时进谏,并上《谏苑》以讽,不为所纳。承乾废,晋王为皇太子,复拜左庶子,进侍中。永徽元年,封燕国公。二年,监修国史,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三年以本官兼太子少师。显庆元年,兼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以不附武后,于四年八月出为荣州刺史,徙岐州刺史、华州刺史。麟德二年卒,赠幽州都督,谥曰定。

志宁雅爱宾客,接引忘倦,后进文笔之志,无不影附。先后预修《隋书》、《大唐仪礼》、《留本司行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本草》。自撰《谏苑》二〇卷、文集四〇卷,已散佚。《全唐诗》卷三三录存其诗一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三辑补一首。《全唐文》卷一四四、一四五编文为二卷。《唐文拾遗》卷一四补两篇。生平事迹见令狐德棻《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并序》,《旧唐书》卷七八、《新唐书》卷一〇四本传。(金涛声)于良史(生卒年里不详)约天宝末入仕。大历中任监察御史。贞元四年至十六年间,为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从事。良史工诗。高仲武评曰:“侍御诗清雅,工于形似。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吟之未终,皎然在目。”(《中兴间气集》)胡应麟将“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作为“中唐句”代表(《诗薮》)。《全唐诗》卷二七五存其诗七首。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上、《唐诗纪事》卷四三、《唐语林校证》卷四、《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于志宁祖父为北周太师,封燕国公;父宣道,隋为内史舍人。隋大业末,于志宁调任山东寇氏县令。其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权垂危。于是,志宁弃官率领族人潜迁至今正宁县永和镇于家庄村一带定居。并在此深挖地道,修建地下营寨,屯军备战,操练兵马,坐观天下大势,待机举事。隋大业十四年(618年)11月,李渊入关,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于志宁率众投唐,拜谒高祖于长春宫,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不久,李渊次子李世民出任渭北道元帅,命于志宁担任了元帅府记室一职,与殷开山一道参赞军事,随军征战,平息了薛举之乱,收降其子薛仁杲。在征战中,还结识了尚在囚中的贤良之士褚亮。褚亮后因于志宁的保荐,效力于李世民,战功显赫。战罢归朝,于志宁因功受封为天荣府中郎、文学馆学士,为唐初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常与太宗李世民磋学经书,商谈治国之道。贞观三年(629),拜为中书侍郎。一次,太宗在内殿宴请贵臣,不见于志宁来赴宴,问何故,司徒奏道:“陛下诏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志宁为四品,故而未来。”太宗方才醒悟,于是就加封于志宁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是时,群臣请太宗将十六国时的西凉武昭王李暠立为始祖,于志宁以李暠并非因袭王业为由,陈述理由,表示反对,太宗深是其言。有一次,太宗欲诏封功臣世袭刺史,于志宁认为这种作法后患无穷,非长久之计,太宗从其言。志宁后为太子师,皇太子承乾屡有不轨行为,志宁多次规劝,教其从善,并向太宗直奏其行。太宗甚为高兴,赐黄金10斤、绢300匹。志宁母亲去世后,准备回家奔丧,上表辞官,皇上夺情劝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亲守丧固然重要,但为国教诲太子更为迫切,请你三思而行。”志宁只得奉旨行事,未因私情而偏公务。

太子在农忙季节大兴土木建造曲室,数日不来受教,志宁规谏说:“东宫本是隋代营建,豪华至极,怎能又营修彩饰呢?何况参与修建的工匠多是犯法囚徒,往来出入宫门,多不安全。又闻宫中鼓乐之声不断,狎昵妓女并留宿于宫中,传到外面影响多不好!我多次教诲,你为何不想一想?”太子不但不听劝告,而且还任用了许多宦官,一同作乐。志宁又劝谏说:“宦官多是奸佞之辈,仗势欺人,混乱宫廷,假传旨意为祸福,你不想想伊戾败宋、易牙乱齐、赵高亡秦、张让倾汉的惨痛教训吗?今殿下前后左右尽用佞人,轻视有品格的贵士。品命失序,纲纪不立,连行路之人都觉得奇怪。”太子不悦,又私引突厥头人,一起戏游。志宁无法管教,上书太宗。太子闻悉后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志宁。二人入其宅,见志宁忧心如焚、积劳过度、面容憔悴,不忍下手而离去。太子事败,太宗知情后,废太子承乾为庶民,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宫臣皆因牵连而获罪。而于志宁免于罪,加封为光禄大夫、燕国公,监修国史。太宗去世后,皇太子李治于公元650年即位,年号永徽,史称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封志宁为尚书仆射兼太子少师。四年(653年),凤翔降陨石,高宗问其吉凶,志宁解释说,这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高宗才释去了心中的疑惑。不久,封志宁为太傅。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志宁因年老体弱,请求免去尚书仆射之职,诏准其奏。但又拜他为太子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当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时,志宁态度暧昧,武后憎恶于志宁不趋附自己,免去其职,被贬出京城,降为荣州刺史。此间,于氏族人恐有灭门之罪,离开于家庄,避居在于潜川、于家嘴等偏远地带避祸。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转华州刺史,旋即年老告退,死于老家,时年78岁。朝廷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又追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于志宁知识渊博,秉性刚直,曾为朝廷撰令律,修礼典,编史志,并与司空李责力修定本草并图54篇,其他文集20卷。于志宁之子立政为太仆侍少卿,孙辈无人入官。曾孙于休烈进士及第,官至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散骑常侍、太常卿、工部尚书等职,封爵东海郡公,赠尚书右仆射;其二子于益、于肃,相继为翰林学士。于肃有四子于球、于王圭、于环、于琮,以于琮最为显贵。黄巢攻陷长安后,欲起用于琮为相,不从,被义军杀死。今正宁县于家庄有于志宁在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所建玉皇庙遗址和记事碑一通。明代迁来赵、高两姓,曾改于家庄为“双庄”,但因此庄系燕国公故里,名声远扬,迄今仍沿用因于志宁居住而得名的“于家庄”村名。

武三思

武三思(?~707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掌握着唐朝实权。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自己当皇帝,便起用武氏亲属,因此,武三思由右卫将军累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

光宅元年(684年),武三思与其堂兄武承嗣,就屡劝武则天先杀掉“屈尊位重”的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垂拱四年(688年),以韩王、鲁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通谋,迫令他们自杀,并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

垂拱元年(685年)以后,武则天先后宠信薛怀义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三思、武承嗣对薛怀义“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们皆“争执鞭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为了讨好武则天,武三思还“赠昌宗诗,盛称昌宗才貌是王子晋后身,仍令朝士遥相屈和”。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为尊崇武氏,武则天追封其先世祖先为皇帝,大封其侄及侄孙们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

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武三思帅四夷首长请铸铜铁为天枢,借以“黜唐颂周”。“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武则天晚年,年迈体衰,厌居宫中,武三思遂创建三阳宫于嵩山,兴泰宫于万寿山,供武则天每岁巡游。“工役巨万万,百姓愁叹”。武三思讨好武则天及其宠臣,有其个人目的,他曾数使人劝说武则天:“自占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谋求当天子。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虽在宰相狄仁杰、吉项等人的劝说下,决定立子不立侄,并召回其被废20余年的儿子李显,立为太子,但并不怪罪武三思,仍继续信任重用,圣历二年(699年)以武三思为内史(中书令),让他担任宰相要职。

武则天晚年,体弱多病,武三思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掌握着朝廷大权。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尚书省)右丞敬晖、司农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等发动军事政变,杀死二张及其同党,逼武则天传位中宗,但对武三思的能量和反扑,完全丧失警惕。中宗是个昏庸无能之人,复位后,朝廷实权掌握在皇后韦氏、婕妤上官婉儿、娇女安乐公主手里。而武三思与韦后,上官捷妤私通,安乐公主又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之妻。因此,中宗复位仅两个月,武三思就通过上官婉儿、韦后的关系,重登宰相高位。张柬之、敬晖等—看形势不妙,遂数劝中宗杀掉武三思,中宗不听;要求“抑损其禄位”,中宗也不听。张柬之等知大势已去,除了愤慨悔恨,已无可奈何!

武三思掌权以后,积极网罗亲信,迫害异己。他把打击矛头首先对准他最痛恨的帮助中宗复位的新任宰相敬晖、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等5人。

神龙元年五月,中宗给敬晖等5人进爵为王,但却罢了他们的宰相职务。表面看来是尊宠功臣,其实是削夺他们的实权。接着,武三思令韦后、安乐公主进谗于内,让走狗侍御史郑怡构诬于外,很快就一步一步地把敬晖等5人贬官、流放,直至残酷地杀害。杀害了敬晖等五王之后,大权尽归武三思,“凡不附武氏者斥之,为五王所逐者复之”。驸马都尉王同皎也是杀二张、帮助中宗复位的功臣,他非常痛恨“武三思及韦后所为,每与所亲言之,辄切齿”。武三思接到告密,即令党羽冉祖雍等,上书诬告王同皎与洛阳人张忡之,祖延庆等,“潜结壮士,谋杀三思,因勒兵诣阙,废皇后”。同皎等全部被杀。中书舍人岑羲因曾为敬玮等五王起草请削武氏诸王表,“语甚激切”,中书舍人偃师构当值,宣读此表,“辞色明厉”。武三思则贬岑羲官,出偃师构为润州刺史。朝官韦月将、高轸等曾上疏揭露武三思父子罪恶,有司秉承武三思的旨意,表奏“月将当弃市,轸配流岭外”。黄门侍郎宋璟坚持“月将所犯,不合至死”,大理卿尹思贞也借故要求推延刑期,武三思遂出尹思贞为青州刺史、宋璟为贝州刺史。武三思在排斥异己的同时,对阿附于他的兵部尚书宗楚客、御史中丞周利用等,大力提拔重用,作为自己的“羽翼”和“耳目”。时人把周利用、冉祖雍等斥之为武三思“五狗”。武三思常对人讲:“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真可谓以我划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典型。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后所生,韦后、武三思都很厌恶他。安乐公主,武崇训夫妻也经常侮辱太子,甚至呼太子为奴。武崇训又唆使安乐公主请求中宗废掉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太子李俊重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羽林千骑兵300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其亲党10余人。武三思死,中宗追封其为梁王,谥曰宣;追封武崇训为鲁王,谥曰忠。睿宗立,下令将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训斩棺、暴尸,平其坟墓。

武承嗣

武承嗣(?~698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侄。历官秘书监,袭周国公。光宅元年(684年),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元年(685年),同凤阁鸾台三品。月余后罢。载初元年689年,守纳言。天授元年(690年)进文昌左相。武则天专权,他建议诛杀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庙,并要求武则天立他为太子,遭到狄仁杰等人反对。长寿元年(692年),罢为特进,后忧郁而死。

索元礼

索元礼(?~691年)胡人,籍贯不详,为武则天时酷吏,武则天临朝后,拟废除异己,他承旨上书告密,擢为游击将军。派他在洛州设置机构,审理“谋反者”,并对谋反者施行各种酷刑,还令受刑人广泛牵涉无辜,使被陷害而致死者多达数千人,而他则大受武则天之赏赐。之后,来俊臣、周兴等纷纷相互与之仿效,制造极为严重的恐怖气氛。后武则天为平除这一民愤却又将他逮捕治罪。

来俊臣

来俊臣(651年~697年),唐朝武则天时酷吏。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少时凶险,不事生产。因告密得武则天信任,成为武则天在政争中的鹰犬。来俊臣和羽党共撰《罗织经》,作为告密的典范,网罗无辜,捏造罪状。凡罗织人罪,皆先进奏事状,敕令依奏,即籍没其家。每有赦令,则遣狱卒先杀重囚,然后宣示。当时法官竞用酷法讯囚,来俊臣与周兴、索元礼尤为残虐。俊臣每讯囚,不论轻重,多以醋灌鼻;或将囚犯置于瓮中,用火环绕烧炙;或以铁圈束首而加楔,以至脑裂髓出;种种酷刑,备极苦毒。讯囚,又必先示以刑具,囚人畏惧,往往自诬。则天曾于洛阳丽景门置推事院,由俊臣主持,凡入此门者,百不存一,因此人称其门为“例竟门”。其时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谈;官员入朝,常密遭逮捕,家中再也不知道消息,因此官员入朝,即与家人作别:“不知复相见否?”俊臣前后所破千余家,冤死者甚众;他自己又两次犯赃罪,种种不法,则天都加以庇护。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俊臣迁升洛阳令、司农少卿。二年,因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诛。仇家噉俊臣之肉,须臾而尽。士民称快,相贺于路,都说:“自今眠者背始贴席矣!”

来俊臣是唐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他曾任司仆少卿、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等职。他是典型的迫害狂,被他定罪冤杀的有一千多家,按当时一人治罪牵连几十人或上百人的情况来推算,被他冤杀的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来俊臣热衷于整人害人的“理由”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他整人只是为了排斥异己,打击政敌并不稀奇,那是封建社会的官场痼疾,可是他并非如此。来俊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一个恶癖,对大姑娘倒并不是最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别人的妻妾,别人妻妾有漂亮的,他都千方百计地夺取,惯用的手法是指使别人罗织罪名上告,然后他便采用酷刑迫使别人认罪。《历代通鉴》中记载,自宰相以下,来俊臣都登记姓名按顺序夺取他们的妻妾。他还厚颜无耻地说自己采花求色之才可比石勒。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武则天时期,受到了重用,他像疯狗一样四处咬人,十分嚣张。人落到了他手里,如同下了地狱,在地狱里来俊臣就是阎王,他想怎么整你就怎么整你。在这里,正义、法律、人道是不存在的,只有一群恶魔的随心所欲。所以,在当时,当来俊臣的同僚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因为你不知啥时,人家会看中你的妻妾,你的妻妾让人看上了,你就要倒霉了。

来俊臣以逼供为趣,以施暴为勇,以杀人为乐,以作恶为荣,已经没有人性可言,对于这样的人,谁都是有理说不清的,落到他们手里,就算倒霉了。来俊臣与司刑评事万国俊,共同撰写了《罗织经》,实际上就是“整人经”、“害人经”,罗织经教他们的门徒如何编造罪状、安排情节、描绘细节,陷害无辜的人。他们还争相发明了刑讯办法,如“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目繁多,可谓整人有术。可见,害人害得有了理论指导,那是多么的可怕。

在用刑上,来俊臣之流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损招、狠招、坏招都使得出来,有不少恶毒的“发明创造”。有的用椽子串连人的手脚,再朝一个方向旋转,叫做“凤凰晒翅”,有的用东西固定人的腰部,将脖子的枷向前反拉,叫做“驴驹拔撅”,有的让人跪在地上,在枷上垒瓦,叫做“仙人献果”,有的让人立在高木台子上,从后面拉住脖子上的枷,叫做“玉女登梯”,有的将人倒吊,在脑袋上挂石头,有的用醋灌鼻孔,有的用铁圈套住脑袋,在脑袋和铁圈之间钉楔子。每次有囚犯来,就先到刑具陈列室,让他们观看。囚犯们看了,都两腿发抖,冷汗直冒,精神崩溃,再清白的人也都乖乖认罪。

酷刑之下,多有冤魂,热衷酷刑的人,则是人格恶劣的小人,丧失人性的恶人,心理变态的病人。但是,酷刑能否时兴,与当时的政治气候密切相关。其实,来俊臣只是表面,酷刑的真正发起者是武则天。武则天在徐敬业造反以后,就怀疑天下人多半想谋害自己。此外,自己长期专权,在宫内行为不端,她知道李姓宗室大臣怨恨他,心里不服。于是武则天便以大肆的诛杀群臣的办法来威慑他们。所以,只要诛杀李室江山的臣子,她就高兴了,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有罪,她就装糊涂了,只要招供就可以杀,以解心头之恨。所以,武则天发起了告密运动,有告密的人,官府提供车马,供应五品官的食物,所说的符合旨意,就破格授予官职。于是,四方告密的人蜂拥而至。人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终日。索元礼、周兴、万年人、来俊臣等人乘势起家,他们得到武则天的重用,被授予特权,大兴酷刑。有时为了平息当时人们的不满和怨恨,武则天装模作样地下旨来赦免一些犯人。每次赦令来到之后,来俊臣就把重犯杀死,然后宣布赦令。武则天不但对此不反对,反而认为来俊臣忠心耿耿,更加宠信。兴告密,施酷刑,来俊臣只是打手,而武则天才是后台。从这里,可见武则天虚伪与狡诈。来俊臣等一批酷吏的存在,不能不说是武则天政治上的一大败笔。

有了武则天的撑腰,来俊臣更加有恃无恐。小人得势之后,往往认为自己在天下所向无敌了。这是小人的浅薄。来俊臣害人尝到甜头,于是变本加厉,迫害的对象越来越升级,最后他打起了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的主意。可这次他遇到了对手,这些人哪会买来俊臣的帐,没待来俊臣动手,诸王以其道还治其人之身,先下手告他图谋不轨,把来俊臣下了大狱。在武则天看来,来俊臣在实施杀伐计划中是有功的,她想保护来俊臣,可当她得知天下人无不痛恨来俊臣的时候,她做出了另一种决定。让来俊臣当替罪羊,以平息天下的怨气。于是,他不但要杀来俊臣,还要诛杀来俊臣全族。来俊臣在她的手里,被充分地开发利用,重用和灭族只在一念之间。来俊臣是害人精,但也是被害者。不知他最后是否清楚,他在武则天的手中是一颗棋子而已。武则天起用来俊臣来震慑群臣,又杀了来俊臣收买人心。这个算盘打得精妙极了。来俊臣在疯狂之后遭到了应有的报应。他在街市上被斩首,仇人争相来吃他的肉,转眼间就吃完了。人到了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至极了。

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由此而来,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张昌宗

张昌宗是武则天宠臣。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行六。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神功元年,以太平公主荐,与其兄易之同入侍宫中,为武则天男宠。拜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旋进右(一作左)散骑常侍。圣历二年,为控鹤监内供奉。历司仆卿,俄改春官侍郎。与兄易之专权乱政,时人侧目。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病,崔玄暐、张柬之等人率羽林兵以谋叛罪诛之。昌宗粗能属文,其应诏和诗,多为宋之问、阎朝隐所代作。武则天以其丑声外闻,欲以美事掩其迹,诏撰《三教珠英》,令昌宗主之。昌宗乃引文学之士李峤、张说、宋之问等二十六人,分门撰集成一千三百卷,两《唐书》均著录其领衔之《三教珠英》并《目》一三一三卷,为唐代规模最大之类书,今已佚。《全唐诗》卷八〇录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七八、《新唐书》卷一〇四《张行成传》附。

薛怀义

薛怀义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鄂(今陕西省雩县)人,闯荡江湖,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为几分英俊。

唐高宗的千金公主偶然发现了这伟岸壮士,马上派人把他召到宫中,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把他献给寡居多年正寂寞上火的武则天。小宝刚过30,侍寝有术,深得则天的宠爱。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则天接受公主计策,把冯小宝变为僧人,将洛阳的名利白马寺修饰一下,让他出任主持,并让他学习佛教经典,既掩饰身份,又可陶冶性情,培养参政的能力。又将改名为怀义,赐给薛姓,让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

薛怀义不满足于专任侍寝,他对任何事都有过人的聪明。垂拱四年(688年),薛怀义受命督建明堂和天堂,耗资巨万,建筑物雄伟华美,令人瞠目。薛怀义因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他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率军队,远征突厥。他利用当时流行的对弥勒佛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编写了《大云经》4卷,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从而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于他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张柬之

张柬之(625年~706年),唐代宰相,以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而知名。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登进士第。永昌元年(689年),举贤良科,对策第一。武周时,历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宰相。长安四年(704年),以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武则天已病,宠臣张昌宗、张易之侍疾在侧,弄权用事。柬之与另一宰相崔玄暐等人密谋除二张。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柬之等率羽林兵500余人,迎太子(先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于7年前立为太子)由玄武门入宫,斩易之、昌宗,迫武则天传位太子。二月,恢复唐国号。柬之进位夏官尚书、中书令,与崔玄暐、敬晖等并为宰相。但武氏家族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他们勾结韦皇后,谮毁柬之等。同年五月,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同时罢相。柬之自请养病返襄州,乃出为襄州刺史。次年六月,贬新州司马。至新州,忧愤病死。

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数民族,屈突氏,隋末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屈突通的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徒居昌黎(今辽宁朝阳),后家长安。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治临邛,今四川邛崃)刺史。屈突通“性刚毅,志尚忠悫,检身清正,好武略,善骑射。”(《旧唐书·屈突通列传》)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一千五百人全部处斩,屈突通于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隋文帝闻后,嗔目而叱之。屈突通再拜,说:“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隋文帝此时方认识到屈突通的心意。于是说:“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旧唐书·屈突通列传》)于是免除了众人的死罪。

经过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渐重用,升右武候车骑将军。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即便是亲属犯法,也依法制裁,决不包庇宽容。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整而知名。因此民间顺口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旧唐书·屈突通列传》)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畏心理。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卒,其子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隋炀帝深知自己的皇位是采取了种种手段夺来的,几个弟兄对他当皇帝都不满意。为防止意外,隋炀帝决定将他们分别召回京师,再做处理。隋炀帝便派屈突通持隋文帝玺书去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征汉王杨谅入朝。原来隋文帝曾与杨谅秘密约定:“若玺书召汝,于敕字之傍别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征。”(《旧唐书·屈突通列传》)杨谅见到玺书与原约不能验证,便知已经出事,于是盘问屈突通,屈突通闪烁其词而不回答,杨谅只得将屈突通放回长安,不久杨谅便起兵造反(参见隋平杨谅之战)。

大业中期(610年左右),屈突通转任左骁卫大将军。大业九年(613年)六月,隋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趁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之机,举兵反隋(参见隋平杨玄感之战)。由于杨玄感不善用兵,错误地攻打东都洛阳,结果遭到隋守军的顽强抵抗。这时,远在辽东的隋炀帝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虎贲郎将陈棱进攻据守黎阳的元务本,屈突通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接受李子雄、李密的建议,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至弘农宫(在今河南陕县)时,耽误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待杨玄感军到达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乡)时,耽误了宝贵的三天时间。此时屈突通、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等各路隋军已经追上,隋军且战且进,一日内三胜。八月初一,隋军在皇天原(即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与杨玄感决战,大胜,杨玄感仅率10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杨积善将其杀死,起兵遂告失败。屈突通以功迁左骁骑卫大将军。

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杨谅和杨玄感的起兵虽以失败告终,但动摇了隋王朝的腐朽统治。从大业六年(610年)起,在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参见隋末农民起义)。在此期间,屈突通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也镇压了一些农民起义。大业十年(614年)五月,延安(郡治肤施,今陕西延安东)人刘迦论据雕阴(郡治上县,今陕西绥德)起兵反隋。自称皇王,建元大世,有义军10余万,与稽胡刘鹞子义军呼应。隋炀帝诏屈突通领关内讨捕大使,发关中兵进讨刘迦论。屈突通率军进至延安,按兵不动,赢形示弱,并扬言回师,即而潜入上郡(治洛交,今陕西富县)。刘迦论不明敌情,率部南进,距屈突通军70里扎营,分兵绚地。屈突通乘其无备,夜简精甲袭之,斩杀刘迦论并起义军万余。虏老弱数万口,并于上郡南山筑京观,起义失败。此后隋廷政治日益腐败,各地农民不断揭干而起,而隋军则军无斗志,很多将领皆战死。惟屈突通与义军作战时非常慎重,所以虽然没有大捷,但是从没战败过。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南移江都宫,屈突通奉命镇守长安。在全国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隋王朝的统治已名存实亡。一些贵族豪强、地方官吏乘机起兵,割州据郡,称王称帝,企图利用农民战争战果,取隋而代之。在这种形势下,早有代隋之意的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亦起兵反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在太原宣告起兵(参见李渊太原起兵)。七月初四,以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负责太原事宜。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并发布檄文,告谕尊立隋代王杨侑之意。尔后沿汾水南下,经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县以北汾河河谷),于十四日进屯贾胡堡(在今山西灵石西南)。隋西京留守、代王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2万驻守霍邑(今山西霍县),另派屈突通率骁果数万驻河东郡城(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与宋老生遥相呼应,以拒李渊。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占领霍邑,打开了进军关中通道(参见霍邑之战)。

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占临汾,克绛郡(治正平,今山西新绛),于十五日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屈突通率军数万屯守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准备阻止李渊军入关。时李渊军司马刘文静引突厥大将康鞘利率兵500马2000匹赶到,使李渊兵力大增。十八日,李渊军到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招抚关中农民军首领孙华。二十四日,命其先行渡过黄河,并派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率步骑兵6000渡河至梁山(今陕西韩城西北)扎营,以待大军。

此时屈突通的处境非常艰难,正如李渊所分析的那样:“屈突通精兵不少,相去五十余里,不敢来战,足明其众不为之用。然通畏罪,不敢不出。若自济河击卿等,则我进攻河东,必不能守;若全军守城,则卿等绝其河粱: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彼不走必为擒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九月初,屈突通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起初进展顺利。但孙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军败回河东。初十,李渊率诸军包围河东。但河东城高险峻,加上屈突通又善于守城,使李渊军难以很快攻下。李渊只好留一部兵力继续围城,亲率主力于十二日渡河西进,威逼关中。

屈突通闻知李渊入关,大惧,乃命鹰扬郎将尧君素代理河东通守,亲率几万人自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出蓝田(今陕西兰田)回救长安,至潼关(今潼关东北黄河南岸)附近,被刘文静部阻遏,不得进。时隋将刘纲守卫潼关,屯军都尉南城,屈突通欲与刘纲合兵,李渊军左统军王长谐率部抢先袭占都尉南城,斩杀刘纲,屈突通被迫退守都尉北城。李渊又派部将吕绍宗等人进攻河东,未能攻克。

屈突通在此与刘文静相持月余,急于进军,便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桑显和率军攻破二栅,惟刘文静一栅久攻不下。桑显和率军再战,李渊军死数千人,并箭射刘文静,使其士气大减,已露败相。此时桑显和却因军士疲惫,停止进攻,就地开饭。刘文静抓住战机,派兵重起营栅。时有游军数百骑自南山击隋军背,三栅之兵也呐喊而出,前后夹击,桑部全军覆没,桑显和仅以身免。

此战后,屈突通的处境愈加窘迫。有人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哭道:“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有时屈突通还摸着自己的脖子说:“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屈突通慰劳勉励将士时,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大家对此也很感动。此时已李渊攻占长安,并派其家僮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当即将家僮杀死。屈突通闻长安已失,家属都被李渊所俘,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东去,准备去洛阳投奔王世充。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献潼关降于刘文静。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桑显和去追击屈突通。屈突通在稠桑(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为刘文静军追上。屈突通遂结阵自守。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他,屈突通骂道:“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并命左右射之。此时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师陷矣,汝并关西人,欲何所去?”众人闻听此言,皆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向东南方向(指扬州)再三跪拜,并号哭道:“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祗,实所鉴察。”遂被迫归降,擒送长安。与李渊见面后,李渊问道:“何相见晚耶?”屈突通哭道:“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代王。”李渊对他的行为赞赏不已:“隋室忠臣也。”(《旧唐书·屈突通列传》)下令将屈突通释放,并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屈突通归降后,即奉命到河东城下招降尧君素归降,尧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胜,屈突通也泪湿衣襟。他对尧君素说:“吾军已败,义旗所指,莫不响应,事势如此,卿宜早降。”但尧君素态度坚决:“公为国大臣,主上委公以关中,代王付公以社稷,柰何负国生降,乃更为人作说客邪!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屈突通叹息道:“吁,君素,我力屈而来!”但尧君素不听,说道:“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屈突通无奈,只好退走。后尧君素坚守河东郡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河东城因粮食乏绝,人不聊生,男女相食,众心离散,尧君素为手下所杀,其众降唐。

武德元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唐朝当时势力已超过当时任何一个割据集团,但由于政权初立,其他势力并不听从于唐廷。割据陇西的薛举即于六月攻唐泾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威胁关中。七月,薛举突然病亡,其子薛仁杲继位。八月,李渊命李世民率军进攻薛仁杲(参见李世民击灭薛举父子之战),屈突通作为李世民的行军元帅长史,也随军出战。李世民于十一月在浅水原大败薛仁杲军,斩首数千级,并乘胜追击,包围折摭城,迫降薛仁杲(参见浅水原之战)。时珍宝堆积如山,诸将皆争相夺取之,而屈突通却秋毫不犯。唐高祖闻知此事后,对屈突通说:“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旧唐书·屈突通列传》)特赐金银六百两、彩物一千段。

正当唐谋进兵中原,刘武周在突厥支持下向唐河东发动进攻。武德二年(619年)四月至九月,刘武周攻城掠地,多次击败唐朝援军,关中震骇。十一月,李世民率兵征讨刘武周(参见柏壁之战),屈突通也随军前往。至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刘武周军战败,李世民率军追击,数次大败其军,彻底消灭刘武周割据势力。此时刘武周大将尉迟敬德前来归降,尉迟敬德作战勇猛,多次战败唐军,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归降非常高兴。但屈突通怕尉迟敬德会反复,所以出于李世民的安全,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后来刘武周部将大多又叛唐而去。唐军诸将怀疑尉迟敬德也会叛离,将他囚禁在军中,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又向李世民进言道:“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虽说李世民未听屈突通之言,但对屈突通的忠心还是非常感动的。

唐军在河东作战期间,东方局势不断变化。洛阳王世充于武德二年四月称帝,国号郑,利用唐军无暇东顾之机,夺取了唐在河南的部分州县;河北窦建德实力增强,多次击败在河北的隋、唐军(参见窦建德起义)。于是唐高祖决定进兵中原,采用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于七月命李世民领8总管25将,统兵8万余东击王世充(参见洛阳、虎牢之战)。屈突通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从李世民讨王世充。当时屈突通的两个儿子们都在洛阳,唐高祖想探时他的心意,便函对他:“东征之事,今以相属,其如两子何?”屈突通回答说通对曰:“臣以老朽,诚不足以当重任。但自惟畴昔,执就军门,至尊释其缧囚,加之恩礼,既不能死,实荷再生。当此之时,心口相誓,暗以身命奉许国家久矣。今此行臣愿先驱,两儿若死,自是其命,终不以私害义。”唐高祖叹息道:“徇义之夫,一至于此!”(《旧唐书·屈突通列传》)七月二十九日,李世民攻占东都外围重地慈涧(在,今河南洛阳市西),王世充退保东都。李世民决定先扫清洛阳外围然后攻城。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洛阳北邙山上)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一说数万)步骑兵包围。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唐将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王世充军稍退。尉迟敬德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此时屈突通已闻讯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1000余级(一说3000余级),俘排稍兵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屈突通与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由李世民选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骁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统领,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二月十三日,李世民移军青城宫(今洛阳市西北),营垒未就好,壬世充即率军2万出洛阳方诸门,凭借旧马坊墙垣沟堑,依托谷水抵御唐军。唐诸将皆惧。李世民登北魏宣武帝陵观察敌情,见王世充悉众而出,遂抓住战机,命屈突通率步卒5000渡谷水进击,并令其“兵交则纵烟”。交兵后,屈突通令部下放烟,李世民见烟起,亲率骑兵南下,与屈突通合力奋击。王世充也率部殊死抵抗,其部多次被唐军冲散,又迅即聚合。双方激战半日,王世充被迫退兵。李世民纵兵追击,直到城下,斩俘7000人(一说斩俘8000人;一说斩数千人,俘5000余人),趁势包围洛阳。王世充只得据城自守。

在三年十一月,唐军将要围攻洛阳时,王世充便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遂于四年三月率10余万大军西援洛阳,进屯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东广武山,并在板渚(今河南荥阳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黄河南岸)筑宫,与王世充相呼应,威胁唐军侧背。面对洛阳坚城未下、窦军骤至的危急情况,李世民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屈突通、和萧璃、封德彝等多数人认为:“吾兵疲老,世充凭守坚城,未易猝拔,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但李世民最终采纳了宋州刺史郭孝恪、记室薛收的建议,决定扩大战役范围,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法,以求“一举两克”。命屈突通随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3500人进驻虎牢。同时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卫兵半数兵力分给屈突通,以保护李元吉。五月,李世民在虎牢之战中全歼窦建德援郑大军,唐军主力旋即回师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被迫于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2000余人投降。此战的胜利,为唐最终统一全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屈突通论功第一,不久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

几年后,召屈突通回朝拜为刑部尚书。屈突通以不熟悉法律条文为由,再三辞谢,后转为工部尚书。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屈突通即为其中一员,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於为李元吉饯行时杀害他,遂与文臣武将商议,决定先发制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屈突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政变(参见玄武门事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担心洛阳发生动乱,派屈突通驰赴洛阳,以检校行台仆射之职镇守洛阳。

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屈突通因功赐封食邑六百户。

贞观元年(627年),行台制度被废除,屈突通为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贞观二年(628年),屈突通病逝,享年72岁。唐太宗痛惜良久,赠予尚书右仆射,谥忠。屈突通有二子:屈突寿、屈突诠,屈突寿袭爵。后唐太宗至洛阳,想起屈突通的忠节之事,拜屈突诠为果毅都尉,并赐予粮食布帛表示抚恤。屈突诠后官至瀛州(治河间,今属河北)刺史。屈突诠子屈突仲翔,唐中宗神龙年间(705年~707年)亦为瀛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屈突通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二名。

贞观二十三(649年)年,屈突通与房玄龄配列太宗庙庭;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十四日,高宗李治重新追赠屈突通为司空。

柴绍

柴绍(?~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趫捷有勇力”(《旧唐书·柴绍列传》),以以抑强扶弱而闻名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唐国公李渊也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

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各地隋末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以李密瓦岗农民起义、窦建德起义、杜伏威为首的三支主力农民起义军,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隋王朝的统治,将隋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主力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一些隋贵族和地方官吏见隋朝大势已去,也乘机而起,占据郡县,建立割据政权,称王称帝,隋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这种形势下,早就心怀异志的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开始做起兵的准备。

隋义宁元年(617年)四月,李渊见时机成熟,开始征太原、西河(治隰城,今山西汾阳)、雁门(治雁门,今山西代县)、马邑(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四郡20至50岁的男子为兵征高丽,以激怒人民起来反隋。李渊还秘密派人召李建成、李元吉和柴绍到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当时柴绍夫妇都在长安,二人接信后,便商议如何脱身:“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李氏知情况紧急,便对柴绍说“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旧唐书·平阳公主列传)于是柴绍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柴绍在道上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李建成对柴绍说:"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柴绍则认为不妥,便果断地说:“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旧唐书·柴绍列传》)李建成听从了柴绍的话,加速赶路,行至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县以北汾河河谷)时,听说李渊已于五月十五日晨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李元吉都称柴绍的主意对。

李渊太原起兵后,于六月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七月初五,李渊统甲士3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李渊军将至霍邑(今山西霍县)时,柴绍城下侦察了隋将守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将领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旧唐书·柴绍列传》)八月初三,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柴绍力战有功。霍邑之战的胜利,为李渊军进军关中打开了通道。

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乘胜破临汾,拔绛郡治正平,今山西新绛柴绍在作战勇敢,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又授右光禄大夫。十五日李渊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九月初,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左统军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孙华率精锐渡河增援柴绍则与史大柰率轻骑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郡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柴绍离开长安后,李氏从长安避居鄠县(今陕西户县),散家财,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以此响应父亲的起义。又遣家奴马三宝招降地主武装何潘仁,合兵攻下鄠县城。马三宝又招降反隋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李氏部众达7万人。他们相继攻下盩厔(今陕西周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武功镇)、始平(今陕西兴平东南)等县。后来他们发展到七万人,李氏派人报告她的父亲,李渊喜出望外,便派柴绍率军渡过黄河去占领华阴,依傍南山接应其妻。这时李氏引精兵1万多人在渭河北岸与李世民会师,而后与柴绍别后重逢。于是依带兵将军的惯例,各自设置幕府,一齐包围长安。军中称其军为“娘子军”。李氏的起兵,牵制了隋军力量,为李渊西进关中夺取长安扫除了障碍。李渊进据长安后,即封她为平阳公主,以其独特的功劳,赏赐重于他人十月二十七日,李渊命李建成从东、南两面,李世民从西、北两面,同时向长安城发起进攻。十一月初九,军头雷永吉等先登入城,诸军继进,遂克长安。李渊入城后,拥杨侑即位。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郡公。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柴绍拜左翊卫大将军。此后柴绍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平薛举,浅水原之战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洛阳、虎牢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封为霍国公,赐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谷浑侵扰芳州(治常芳,今甘肃迭部东南),唐芳州刺史房当树逃奔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二十一日,吐谷浑军进扰洮(治美相,今甘肃临潭)、岷(治溢乐,今甘肃岷县)二州。五月初五柴绍岐州刺史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十五日,吐谷浑及党项侵犯河州(治临夏,今属甘肃),唐河州刺史卢士良将其击败。六月,柴绍军进至岷州。二十九日,柴绍吐谷浑作战,被围困在一山谷中。吐谷浑军据高临下射击柴绍军,箭如雨下,形势危急,唐军将士皆失色。柴绍则临危不惧,安然而坐,让人弹奏胡琵琶,使二美貌女子翩翩对舞。吐谷浑士卒非常奇怪,都放下弓矢驻足观瞧。柴绍吐谷浑军阵容不整,乘其无备,暗遣精骑绕到吐谷浑军背后,突然袭击,大败吐谷浑军,斩首500余级。八月,吐谷浑归附唐朝。此役,柴绍在被围情况下,临危不乱,用美人计迷惑吐谷浑军,然后乘其不备派精骑迂回到其背后,突然袭击,终获胜利。美人计虽在历史屡次被使用,但像柴绍这种用法,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同年柴绍的妻子平阳公主去世。

自武德七年(624年)三月起,突厥军不段入侵唐边。八月十二日,秦王李世民率军在五陇坂(今陕西凤翔西)计退突厥军。为配合李世民军,柴绍于二十三日率军在杜阳谷(今陕西麟游西北)击败了突厥军。武德八年(625年),突厥军又多次南下攻扰唐边,十月十七日,突厥军侵扰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柴绍奉命前去救援武德九年(626年)五月,柴绍(时为平道将军)率军兵攻打胡人。六月,秦王李世民率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发动玄武门之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柴绍拜右卫大将军。同年,突厥军仍然多次骚扰唐边。四月二十五日,突厥侵扰西会州(治会宁镇,今甘肃靖远)。五月十一日,侵扰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同月侵扰兰州。六月,突厥侵扰陇州(治沂源,今陕西陇县)。十五日,突厥侵扰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面对突厥的不段入侵,柴绍又奉命率军出击,七月初三柴绍在秦州打败突厥,斩杀突厥特勒(官名)1名及将士1000余,凯旋而归。

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退位玄武门事变,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柴绍食实封一千二百户。在隋义宁元年(617年)二月时,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据朔方郡(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起兵反隋。后称帝,国号梁。唐朝建立后,梁师都依附突厥,经常引突厥军南下侵扰。唐军虽多次击败梁师都军,但因其受突厥保护,一直未将其歼灭。贞观二年(628年),突厥内部争斗,政局混乱,无力继续庇护梁师都。唐太宗李世民乘机用书信劝其归降,梁师都不从。太宗乃命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伺机出击。刘旻等数次遣轻骑践其禾稼,又使反间计,离间其君臣,梁师都国势渐衰,降唐者接踵而至。梁师都名将李正宝等企图抓获梁师都投唐,事情败露后,降唐。从此,梁国上下更加互相猜忌,刘旻等见时机成熟,上表请求出兵。唐太宗即命柴绍与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攻打梁师都,同时又遣刘旻等进屯朔方东城进逼。梁师都引突厥兵至城下,唐将刘兰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动,待梁师都夜间退兵时,出兵追击,大败其军。突厥大发兵救援梁师都,柴绍军在离朔方数十里处与其遭遇,柴绍率军唐军奋勇出击,大破突厥军,乘胜包围朔方城。突厥不敢救援,城中食尽。四月二十六日,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举城投降。唐以其地置夏州。唐军击灭梁师都,占领朔方重镇,为反击突厥准备了前进基地,转左卫大将军,又为华州刺史。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突厥军进扰河西,唐太宗于二十三日诏命路军马反击突厥唐灭东突厥之战: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柴绍则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与上述5路共同出击。唐军共计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于贞观四年正月出征,最终灭了掉东突厥。

贞观七年(633年)柴绍加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柴绍病重,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不久,柴绍去世,赠荆州都督,谥号襄。

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他为逃避辽东的战役,从军中偷跑出来,躲到太原,受到李渊、李世民的热情接待。

当时国内群雄并起,盗匪丛生,各地郡县纷纷招募兵员,加强防卫。李世民恢以讨贼为名,令顺德与刘弘基等招募兵员,一月之间,招回一万多人,在太原外安营驻扎。不久,李渊杀死隋朝派驻太原的监官王威、高君雅,起兵自立,号称义兵。任长孙顺德为统军。此後便带领部属征战。在李渊以太原、晋阳为根据地,逐步向外扩张势力的初期,顺德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战役,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每次作战都勇当先锋,斩陷阵,多有战功。後与刘文静一起攻击屈突通时,在潼关(今陕西潼关)连战连胜,当屈突通败走洛阳时,顺德穷追不舍,直到桃林将屈突通生擒,带回京师。後又扫清陕县(今河南省西部)境内的匪众。李渊即位後,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在玄武门之变中,顺德与秦叔宝等人共同打击李建成的馀党。太宗即位後,封食邑一千二百户,又特赐宫女。

后来长孙顺德在监督奴仆时,发现数奴联合偷盗宫中财宝,依法应将这几个奴仆斩首示众。但是顺德接受了这些人给他的贿赂——一些丝绢和金银,他便将这件事压下来,放过这几个人。这件丑闻终於暴露出来,被宫廷大臣及奴仆都知道了。於是太宗对近臣说:“顺德论身分是外威,论功劳是开国元勋,地位高,爵禄厚,可以说富贵到家了吧。如果能多看些古今典藉,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以自己的言行为人民作出榜样,我会与他一起共同享用国库,他怎么不守气节不顾名誉,搞出贪污受贿的丑闻呢?”按理应该将顺德下狱治罪,但是太宗思量再三,惋惜他的功劳,不忍心问罪,反而在宫殿上当众赐给他几十匹丝绢,以此剌激他的愧悔之心。大理寺少卿胡演向太宗提出:“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恕,怎么又赐给他丝绢呢?”太宗回答说:“人是有灵性的,给他这点绢对他来说胜於刑罚。如果他仍然不觉惭愧,那就像禽兽一样了,杀了他也没有用。”後来,顺德又因与李孝常图谋不轨,终於被撤职除名。过了一年,太宗浏览功臣图时看到了顺德的面象,产生了怜惜之情,便派宇文士及去看望他。只见顺德精神颓废,一副醉态。有人议论他活到头了。太宗又召拜他为泽州刺史,并恢复了他的爵位、食邑。

顺德以往放纵自己,不守法度。重新任职之後,放下架子认真办事,严明纪律。原先,一些官吏接受了百姓的贿胳,顺德一一追究,一个人也不放过,於是被人称为好官。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都在本郡之内占有数十顷好田,顺德一齐上报并且追回来分给贫穷农民。后来又因犯法而被免官。得病后,太宗听到消息产生一种鄙视心理,对房玄龄说:「顺德这种人没有慷慨的气节,却有儿女之情,现在得了病,咎由自取有什么值得问侯的呢?」不久去世。太宗派人吊唁,赠荆州都督,谥号襄。贞观十三年追寺为邳国公。永徵五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侯君集自幼“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很早就成为秦王李世民的幕府,多次随军出征,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此后渐受恩遇,参预谋议。

由于秦王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侯君集曾多次向李世民献计献策,成为李世民的骨干。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政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初七,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侯君集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的策划者之一,立有大功,所以李世民对其进行了重赏。七月初七,任命侯君集(时任左卫副率)为左卫将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九月,又封侯君集为潞国公。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再赐封侯君集食邑一千户。贞观四年(630年)十一月,侯君集又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自唐朝建国后,吐谷浑军多次袭扰唐西北边境。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伏允可汗依其臣天柱王之谋,进袭唐廓(治化隆,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胁。六月,唐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追至青海湖后班师。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浑再次寇扰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唐太宗大为震怒,下决心大举征伐吐谷浑。十二月初三,起用已致仕的右仆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侯君集和刑部尚书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李道宗为副将,同时出征的还有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利州刺史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和归唐的东突厥及契苾何力等军。

贞观九年(635年)三月,侯君集师次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闰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击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唐军诸将认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唯独侯君集认为:“不然。者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意见,分兵两路追击,自率李大亮、薛万均等部由北路切断其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李靖一路进展顺利,二十三日在曼头山(今青海共和西南一带)、二十八日在牛心堆(今青海西宁西南)、接着又在赤水源(今青海兴海东南)接连获胜。侯君集和李道宗率南路唐军在沓无人烟地区行军2000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在今青海都兰东南一带)时,只能“人龀冰、马瞰雪”,于五月间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伏允可汗,大破其众,俘其名王骁将。伏允可汗向西败走,准备渡突伦川(又称图伦碛,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投奔于阗。李靖部将契苾何力闻讯,率骁骑追上伏允可汗,伏允可汗侥幸脱逃,五月,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身亡。南路唐军继续进逾星宿川(即今青海黄河上源星宿海),至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与李靖军胜利会师。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归唐,被封为甘豆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唐西北边境从此得到安定。此战,唐军采用侯君集提出的分进合击,穷追猛打等战法击败吐谷浑军,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吐谷浑甘豆可汗长时间在唐朝做人质,国内百姓皆不归附,竟被部下人杀死。其子燕王诺曷钵立为可汗。诺曷钵年幼,大臣们争权夺势,国内一片混乱。十二月,太宗诏令侯君集等领兵援助。并事先派使者宣谕劝解,如有不遵从诏令的,相机予以讨伐。此后,内乱遂平。

贞观十一年(637年),侯君集与长孙无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

贞观十二年(638年),侯君集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侯君集行伍出身,从未学文,担任吏部尚书后,开始认真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旧唐书·侯君集列传》)

贞观八年时,吐蕃赞普(吐蕃君主的专用称号)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及吐谷浑均娶唐朝公主,也遣人随唐使冯德遐入唐,多带金宝,奉表求婚,唐太宗李世民未许。使者回报说是吐谷浑王离间所致。松赞干布大怒,即发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贞观十二年八月,吐蕃军号称20余万进屯唐松州(治嘉城,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声称来迎娶公主。都督韩威匆忙率军出战,大败而归。羌族首领、唐阔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继举州降蕃。二十七日,唐太宗即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战事。二十九日,唐太宗又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一说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兵5万人进击(参见松州之战)。九月初六,牛进达夜袭吐蕃军,迫其撤军。松赞干布遣使到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通婚。太宗应允。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以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

西域高昌国(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王麴文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称疾不至。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参见唐灭高昌之战)。

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麴文泰闻唐廷已起兵,遂对国人说:“唐国去此七千里,涉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当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若顿兵于吾城下,二十日食必尽,自然鱼溃,乃接而虏之,何足忧也!”(《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似为今新疆轮台地区)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即位。

侯君集率兵进至柳谷(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时,探马禀报说文泰近日即将安葬,高昌国内人士都聚集在葬地。诸将闻听此报,请求趁机进行突袭。侯君集则认为:“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旧唐书·侯君集列传》)于是擂鼓进军,进抵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高昌固城自守,侯君集下书谕之,高昌守军也不回应。侯君集遂于清晨发动进攻。在出征前,唐太宗深道在远离中原作战,即无援军,又无后勤保障,所以必须速战速决,为此唐太宗征集了一些善于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从军。“君集遂刊木填隍,推撞车撞其睥睨,数丈颓穴,抛车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糜碎,或张毡被,用障抛石,城上守陴者不复得立。”(《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到了中午时便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余人。

侯君集随即命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于当夜直趋高昌城。麴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后退保都城。唐军力继至,直抵其城下。麴智盛走投无路,便给君集来信说:“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侯君集答复道:“若能悔祸,宜束手军门。”(《旧唐书·侯君集列传》)但麴智盛仍坚守不出。侯君集遂命将士填堑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城内行人走动以及飞石所中目标,在巢车上的人都大声告知唐军,以至高昌人皆在屋中躲避飞石。奉命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投降。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八月初八开门出城投降。侯君集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户8046,人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附近),留兵镇守,而后刻石纪功而还。此战,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侯君集征讨高昌时,曾派人约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与他们合围高昌,焉耆国表示愿意听命。待到攻克高昌后,焉耆王到唐朝军队营地拜见侯君集,并请求归还曾经被高昌夺去的三座城池,侯君集禀报朝廷后,将三城连同高昌所掠的焉耆百姓如数归还。从而保持了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九月,侯君集带高昌王智盛及其贵族大臣还朝。至此,唐朝疆域“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五》)

十二月初五,侯君集将高昌俘虏带到观德殿。唐太宗非常高兴,在朝中大摆宴席,三日才散。

侯君集灭高昌国时,由于没有奏请朝廷便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妇女,手下将士知道后,竞相偷盗,侯君集恐其事被发,不敢制止。此时有司以此事对其进行弹劾,唐太宗遂下诏将侯君集等人拿入狱中。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便上疏道:“君集等或位居辅佐,或职惟爪牙,并蒙拔擢,受将帅之任,不能正身奉法,以报陛下之恩。举措肆情,罪负盈积,实宜绳之刑典,以肃朝伦。但高昌昏迷,人神共弃,在朝议者,以其地在遐荒,咸欲置之度外。唯陛下运独见之明,授决胜之略,君集等奉行圣算,遂得指期平殄。若论事实,并是陛下之功,君集等有道路之劳,未足称其勋力。而陛下天德弗宰,乃推功于将帅。露布初至,便降大恩,从征之人,皆沾涤荡。及其凯旋,特蒙曲宴,又对万国,加之重赏。内外文武,咸欣陛下赏不逾时。而不经旬日,并付大理,虽乃君集等自挂网罗,而在朝之人未知所犯,恐海内又疑陛下唯录其过,似遗其功。臣以下才,谬参近职,既有所见,不敢默然。臣闻古之人君,出师命将,克敌则获重赏,不克则受严刑。是以赏其有功也,虽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其有罪也,虽勤躬洁己,不免鈇钺之诛。故《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昔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损五万之师,糜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唯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之首,而贪不爱卒,罪恶甚多。武帝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广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又校尉陈汤矫诏兴师,虽斩郅支单于,而汤素贪盗,所收康居财物,事多不法,为司隶所系。汤乃上疏曰:‘与吏士共诛郅支,幸得擒灭。今司隶乃收系案验,是为郅支报仇也。’元帝赦其罪,封汤关内侯,赐黄金百斤。又晋龙骧将军王浚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浚违诏,不受节度,军人得孙皓宝物,并烧皓宫及船。浚上表曰:‘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而不推,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绢万匹。近隋新义郡公韩擒虎平陈之日,纵士卒暴乱叔宝宫内,文帝亦不问罪,虽不进爵,拜擒虎上柱国,赐物八千段。由斯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知前圣莫不收人之长,弃人之短,良为此也。臣又闻,夫天地之道,以覆载为先;帝王之德,以含弘为美。夫以区区汉武及历代诸帝,犹能宥广利等,况陛下天纵神武,振宏图以定六合,岂独正兹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哉!伏惟圣怀,当自己有斟酌。臣今所以陈闻,非敢私君集等,庶以萤爝末光,增晖日月。倘陛下降雨露之泽,收雷电之威,录其微劳,忘其大过,使君集重升朝列,复预驱驰,虽非清贞之臣,犹是贪愚之将。斯则陛下圣德,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等愆过,虽蒙宥而过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兹而皆劝;负罪之将,由斯而改节矣。”(《旧唐书·侯君集列传》)

文中岑文本列举了几位名将的事迹,唐太宗看后,觉得岑文本言之有理,便开释了侯君集等人。侯君集本以为两番出征西域,战功卓著,因受嘉奖,结果却因贪污而被下狱,因此心中不平,虽然后来被释放,但心情郁闷,怏怏不乐,渐有反叛之心。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十二日,功臣张亮由原职太子詹事被调出朝廷,任洛州(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都督。侯君集认为是受到了排挤,遂用言语相激道:“何为见排?”张亮回答说:“是公见排,更欲谁冤!”侯君集又说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而挽起袖子说道:“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张亮马上将此事密报给唐太宗,唐太宗对张亮说:“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唐太宗便将此事压下。

其实唐太宗对侯君集谋反之事早有察觉,起初,唐太宗让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侯君集对太宗说:“靖且反,兵之隐微,不以示臣。”唐太宗又问李靖,李靖说:“方中原无事,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求尽臣术,此君集欲反耳。”(《新唐书·侯君集列传》)

后在平定高昌的庆功宴上,江夏王李道宗也曾对唐太宗说:“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唐太宗问道:“何以知之?”李道宗回答:“见其恃有微功,深怀矜伐,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未满其志,非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唐太宗说:“不可亿度,浪生猜贰。其功勋才用,无所不堪,朕岂惜重位?第未到耳。”(《旧唐书·李道宗列传》),对待侯君集应是一如既往。

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侯君集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七名。时太子李承乾屡有过失,担心被废。李承乾得知东宫府千牛贺兰楚石为侯君集的女婿,又知侯君集对唐太宗一直有积怨,便多次让贺兰楚石带侯君集到东宫,向他询问自保之策,侯君集认为太子愚昧低能,便想乘机利用他,于是劝李承乾谋反,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集团。曾举起手来对太子说:“此好手,当为用之。”(《旧唐书·侯君集列传》)此外还派遣贺兰楚石对李承乾说:“魏王得爱,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新唐书·侯君集列传》)李承乾非常赞同此言。用重礼贿赂侯君集以及左屯卫中郎将、顿兵人李安俨,让他们刺探唐太宗的心思,一有动静便告诉他。

侯君集自从参与此事后,为此事焦虑不安,常在睡梦之中突然跳起来,长时间地唉声叹气。其妻感到奇怪,便对他说:“公,国之大臣,何为乃尔?必当有故。若有不善之事,孤负国家,宜自归罪,首领可全。”(《新唐书·侯君集列传》)但侯君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四月初一,李承乾的行动被人告发,侯君集被下狱,此时贺兰楚石又告发他谋反的事。唐太宗召见侯君集说:“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验耳。”侯君集起初不认罪。唐太宗便召见贺兰楚石详细陈述始末原委,又拿出与李承乾来往的书信启给他看,侯君集理屈词穷,只得服罪。侯君集依律当满门抄斩,但侯君集在战争年代战功卓著,一直是唐太宗的心腹大臣,所以唐太宗不想杀侯君集,便对文武百官求请道:“往者家国未安,君集实展其力,不忍置之于法。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但大臣们都认为:“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唐太宗只好对侯君集说:“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旧唐书·侯君集列传》)说罢,潸然泪下。侯君集也磕头表示服罪。

四月初六(643年),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并没收了他所有的家产。临刑前,侯君集从容不迫,对对临斩官说:“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唐太宗闻闻,特意开恩,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将他们迁到岭南(今广东钦山港)。

侯君集一生,起步平庸,但在争战年代,始终效命于唐太宗,所以能够平步青云,后来率军远征,克敌制胜,确实有功于国,然而他又弃前功而构后罪,贪赃任性,直至图谋造反。因此古人说:“君子立功,守以谦冲;小人得位,足为身害。”侯君集也确有宰相之才,魏征就曾向唐太宗推荐过侯君集,让他任仆射,并说:“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专知。”(《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七》)但唐太宗认为君集喜欢自我夸耀,所以没有重用。“侯君集摧凶克敌,效用居多;恃宠矜功,粗率无检,弃前功而罹后患,贪愚之将明矣。”(《旧唐书·侯君集列传》)

唐俭

唐俭(579年~656年),并州晋阳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齐大臣,其父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参与李渊太原起兵。武德元年,升为中书侍郎。唐初之时,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时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封莒国公,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匈奴,一面派李靖进军。李靖奇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唐俭竟于乱军之中逃生,授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病故,谥曰襄,陪葬昭陵。

裴寂

裴寂(569年~629年),字玄真,生于北周天和六年,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初“佐命功臣”。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定43名功臣的实封等第,裴寂第一。

裴寂的出身,据《新唐·宰相世系表》,属当时河东望族裴家中“西眷裴”,一支,汉未魏晋以来,累世高官显爵,家势炫赫。裴寂的祖父裴融,北周时任司木大夫;父亲裴孝瑜,曾任与浦州比邻的绛州刺史。裴寂出世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靠几个哥哥鞠养,而这几位兄长史传亦未见有仕宦的记载。裴寂14岁时,靠祖荫补州主簿,走上仕途。以后累凋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年近半百,仍然作个晋阳宫副监,始终在六、七品圈子内徘徊。史载他途经华岳庙,曾祈神自卜;夜见逻堞传烽,慨叹;“天下方乱,吾将安舍?”一直为不能发达而重振家门耿耿于怀。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反隋斗争的狼烟四起,隋炀帝远避江都,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主持北方军事。李渊兼领晋阳宫监,裴寂作他的副手。这在裴寂看来,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因此对李渊极尽曲意承欢之能事,这二人原本旧相识,此时更见亲密,常常通宵连日,宴语博弈,情忘厌倦,为奉承李渊,裴寂甚至违禁把晋阳宫女送去陪恃。李渊决定从太原起兵,裴寂虽曾筹集了9万斛米、5万段杂彩,40万领铠甲以供军用,但同时也不忘进献宫女500人。由此,大将军府建立时,他被任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入关平定京师之后,又赐良田千顷,甲第1区,物4万殴。隋恭帝封李渊唐王、大丞相,裴寂转为大丞相府长史,并进爵魏国公。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隋恭帝决定进位,而李渊为观察形势,表面上固辞不受。这可急坏了裴寂,他一面向李渊陈诉:“寂之茅土、大位,皆受之于唐,陛一下不为唐帝,臣当去官耳!”一面又“陈符命十余事”,用“天命”向李渊劝进。当李渊应允之后,他立即命令太常寺准备礼仪,选择吉日,积极筹办禅让大典。所以李渊即皇帝位后,夸奖裴寂说:“使我至此,公之力也。”不仅拜他为新朝的尚书右仆射,赏赐许多珍玩,每日赐予御膳,而且上朝时,“必引与同坐”,下朝后又“延巨卧内”。对他“言无不从”。史称“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进犯太原,守将相继陷没,唐高祖为此十分担忧。裴寂欲立功报效,自行请命:被任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许以便宜决事。大军行至介休,刘武周大将来金刚据城对抗。塘军先扎营索度原(介休城东南处),水源被敌人截断,正在移营就水之际,遭到突袭,全军死散略尽。裴寂昼夜兼程逃至平阳,平阳以北城镇全部波敌人占领。裴寂上书谢罪,唐高祖原谅了他,命他镇抚河东地区。裴寂被战败吓破了胆,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传檄各郡县,命令人们集中到城堡内,其余物资悉数焚毁,结果造成惊慌纷乱。夏县人吕崇茂趁机反叛,杀县令响应宋金刚。裴寂派兵进剿,又被吕崇茂打得大败。至此,唐高祖对裴寂完全失望,召还朝内痛加责备,并下诏把他扣押起来,审讯追究,但是,时隔不久就又下令释放了他,待遇一如往日。

唐高祖每次外出巡视,总是把裴寂留在京师居守。有人控告裴寂谋反,经过审讯并无实迹。唐高祖安慰他说:“联有天下,公推毂成也,容有二哉?所以讯吏,欲使天下人信公不反耳!”并且让三位贵妃带上玉食宝器到裴寂府上摆宴压惊,通宵尽兴,天亮方归。武德四年(621年),朝廷决定改造铸币,又赐裴寂一炉自铸的权利,井聘娶他的女儿作赵王李元景的妃子。六年(623年),裴寂升左仆射。九年(626年),又拜为司空。为了表示优礼,唐朝廷还“日遣员外郎一人一更直其第。”

唐高祖晚年,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日趋激烈,裴寂预感到将对己不利,就以“四海妥定”为由,向李渊请求“赐骸骨归故里”。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想要进一步抱紧李渊这棵大树。而李渊也真舍不得他,流着泪说:“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

贞观初年,裴寂尚受礼遇,唐太宗有次到郊外祀天,曾请他和长孙无忌同升金骆。但是不久就因牵连僧人法兴妖言案而被免官,削去封邑之半,并放归故里。接着,家奴又揭发说,汾阴有人称裴寂“有天分”,他不仅不上报,反而杀人灭口,结果被流放静州(今四川省马尔康西北)。初到静州,正值山羌叛乱,裴寂率家僮平息之。唐太宗念他有功,诏令还朝,而裴寂恰在这时死去,年60岁。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总观裴寂一生行迹,并无特殊才干和功绩。所以李世民批评他说:“公勋不称位,徒以恩泽居第一。”欧阳修也认为他“专用串昵显”。

若论裴寂的“佐命”之功,大概是指他参与了晋阳“首义之谋”。但细考历史记载,当时也不无畏葸之态。晋阳首谋,原本是李世民和刘文静。这俩人计议已定,却无法与李渊通谋,于是刘文静推荐了裴寂,因为裴寂与李渊交厚,由他开说最妥。李世民接受了这个主意,就投裴寂之所好,出私钱数百万给高斌廉,使裴寂玩赌,高斌廉佯装不胜,裴寂赢了许多钱。趁着裴寂高兴,李、刘二人才达到目的。当时李渊正因为副将高君雅被突厥战败而遭拘押,所以同意起事,不久又被释放,这事就搁置下来。但是形势已是刻不容缓,而裴寂的表现很可能也是首鼠两端,所以《新唐书·刘文静传》有这样的记载:“文静谓寂曰:‘公闻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乎?唐公名载田谶,闻天下,尚可怙怙以待祸哉?’又胁寂曰:‘公为监,以宫人待客,公死何憾,奈何累唐公?’寂惧,乃劝起兵。”

还有刘文静被诛一事,也有助干认识裴寂。隋大业末年:裴寂为晋阳宫副监,刘文静作晋阳县令,二人关系很好。追随李渊父子招兵之后,刘文静立有三大功劳:太原首谋为其一;北联突厥,免唐西进后顾之忧为其二;拒隋大将屈突通干潼关,歼敌数万,为稳定关中作出重大贡献为其三。相比之下,无论才干功绩都高出裴寂许多,裴寂恩宠无比,刘文静却被李渊“素疏忌之”,官止怍到民部尚。为此,刘文静牢骚不平,时有怨言,同裴寂的关系也逐渐恶化。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有个失宠小妄,通过其兄对刘文静进行揭发。刘文静被捕下狱,由裴寂,肖瑀按讯。结果,刘文静只承认攀比裴寂,为待遇不公而有怨望之情。唐高祖认为这就是图谋造反的根据。当时朝中大臣如李纲、肖瑀,甚乏李世民都出面为之脱情,证明刘文静不反,而裴寂却说:“文静多权诡,面性猜险,愤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险,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终于促使唐高祖下决心诛杀刘文静,并抄没了他的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