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24

第24章 消费倾向

中750万元大奖之后

在网站上看到了这么一篇幽默:一对80岁的老夫妇,一下子中了一个750万元的大奖,老头问老伴要点什么礼品,老伴想了半天,说:“要一双丝袜!”

也许这只是一个幽默,也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有切身的体验:老年人由于失去了工作能力,他们未来的预期收入是不确定的。有社会福利保险的老年人还好一些,没有社会保险的老年人,未来生活没有保障,他们对手中的金钱看得非常重,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我的妈妈今年是82岁,父亲去世之后妈妈每月只有不到一百元的遗属费,这根本解决不了老太太的生活问题。所以我们几个兄弟每年给老太太一万多元的生活费,还安排一个妹妹在妈妈身边照顾妈妈。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我们几个兄弟还要额外给老太太送红包。然而,老太太得到儿子给的钱,第二天就往银行跑,一年一万多元钱能存起来一半。无论你怎么劝她,她就是不肯花钱。我们对老妈说:“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钱花完了再给你!”她瞅着你笑,就是不吱声,钱还是照旧往银行存。

这说明未来收入预期低的人,消费倾向也低。用我妈的话说:“存点过河钱!”

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我们称其为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值称为边际消费倾向。比如前边说到的、中750万元大奖的老夫妇,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几乎等于零,一双丝袜满打满算也就10元钱,边际消费倾向是多少?等于0.0000013.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一个社会里的公众消费倾向都是这种水平可就麻烦了,社会一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境地。每个人都将钱存起来,货币的循环就会停止,经济的链条就会断裂,社会的发展随之就会停下来。可见,居民的消费倾向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按着人口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就得到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据估算,美国的平均消费倾向约为0.68,中国的平均消费倾向约为0.48.美国人的消费倾向比中国高出40%还要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正如消费函数理论所指出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但这种收入并不是现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人或持续3年以上的固定持久收入。决定一生收入或持久收人的是什么?是对未来收人的预期。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预期越稳定,消费支出越多。相反,即使现在收入水平高,但如果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高,那么,人们也不敢增加消费,而要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防患于未然。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面广、水平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保险,有病有医疗保险或政府医疗援助,低于贫困线之下的人群有贫困津贴,多子女单亲家庭有补贴,孩子上大学可以轻松地得到奖学金或者贷款。这一切在相当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所以美国人的消费倾向就高。中国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国家,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人们普遍对未来有一种不确定的心态。一些企业倒闭,部分工人失业,机关等事业单位改革,也会有人暂时失去工作,即使现在收入高的,对未来的收入也没有十分把握。一切都在变,未来会怎么样,许多人心中没底。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已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总体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人们的消费。

消费倾向还受到贫富差距大小的影响。

在总收入与人均收入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消费倾向越高。经济学家发现,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就个人而言,消费倾向与实际收入是反方向变动的。收入越高,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越小,随着收入的增高,消费倾向逐渐走低;收入越低,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越高,随着收入的走低,消费倾向攀升。因此,在一个社会里,社会财富分配差别越大,消费倾向就越低。这是因为,高收入者得到了社会的大部分收入,而这些人无论收入有多高,他们也只能是一日三餐,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吃的再好,房子再大,也不是无限的,收入大部分都被储蓄起来;低收入者尽管消费倾向很高,但收入太少,有很多家庭甚至衣不避体,食不果腹,这些人即使消费倾向达到1又能怎么样呢?

假设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8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2;其他人占有2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8,那么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为:0.8×0.2+0.2×0.8=0.16+0.16=0.32.如果另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2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2,其他人占有8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8,那么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是:0.2×0.2+0.8×0.8=0.04+0.64=0.68.

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在迅速地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别,人群之间的差别都很大。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再加剧,其不平等程度已超过美国。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在0.458以上,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0.49以上,已经远在国际警戒线以上,处于不合理的范围之内。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已经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社会的进步,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也必然对平均消费倾向造成必然的影响,如家庭影院的出现便成为影音发烧友的新追求,电脑的家庭化也必然使新家庭不能忘却这一时代需求,至于装修材料的更新,服饰潮流的转变,交通环境的改换,都使家庭消费倾向提高。

但是对消费倾向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收入。所以说,中国消费倾向低不是有什么节俭的传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贫穷。穷而不堕青云之志!要生存下去,没有别的出路,就只能依靠节俭。社会习俗、道德风尚、传统美德……它们都是意识形态,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节俭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结果,现在看来,它说不上是什么美德。

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不消费,我们还发展生产干什么?有人说:消费就是爱国!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