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20

第20章 负担系数

我们怎样面对四亿老年人?

1980年世界平均负担系数是71.2,1999年是60.0.我国1980年的负担系数是67.4,1990年是57.6,1999年是47.9,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但是这种下降是计划生育的必然结果,因为低于14岁的儿童人口增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然而,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这种趋势马上会发生逆转。

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计算公式为:

总负担系数=(零至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岁至65岁人口数*100%

负担系数可分为总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少儿负担系数=零到14岁人口数/15岁至65岁人口数*100%

老年负担系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岁至65岁人口数*100%

虽然,14周岁及以下和65周岁及以上的人也可能有人参加劳动,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也可能有人实际未参加劳动。但是这个数量不仅很小,而且统计起来也极其困难,所以在此忽略不计,只根据年龄划分来进行计算,这样虽然并不一定反映实际抚养与被抚养的比例,但是这样计算的计算成本比较低。为了区别经济负担系数,它又被称为年龄负担系数。用负担系数一词一般均指年龄负担系数。

总负担系数为少儿负担系数与老年负担系数二者之和。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所反映的负担性质不同。一般来说,少年儿童尚未成为劳动适龄人口,社会和家庭为他们的成长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如他们中途夭折,社会对他们的付出就无法收回。负担老年则不同,除个别人外,他们都已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享用的部分实际上是他们过去劳动的扣除。因此,如分别计算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某些影响。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3亿,我们已经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浪潮令人瞠目。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三亿九千七百万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繁荣和稳定的发达国家。”《银发中国》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转变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领导人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中国就业年龄人口数量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减少18%-35%。三十五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三十五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两倍。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转型。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将成为比美国更年老的国家。

现代化发展对养老体系构成巨大压力,过往的改革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过去,中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职工提供丰厚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减员,许多职工投奔私营企业。而在那里,他们没有任何养老金或医疗保障。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依靠子女赡养晚年。可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市化引发的大家庭的解体,这种非正规的养老网络也正在逐渐瓦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务院将私营企业纳入养老金覆盖范围。同时,国务院还展开由旧的现收现付制体系向新的双层体系过渡的工作。在现收现付制体系下,国家用当前就业人口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支付给退休者。而新的双层体系由缩减的现收现付福利和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共同构成。但是,《银发中国》指出,这项改革正面临严重的问题。“私营企业抵制加入养老金体系,因为他们缴纳的钱大多都用来支付国企的养老金债务。而个人账户则根本就没有钱。中国省市级社会保障部门定期拿这些款项去弥补现收现付制养老体系的赤字。”

每一个人都会有年老的那一天,但是面对未来,我们一对夫妻要养四个老人,全社会有接近四亿的老年人口,我们将怎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