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于聪明却不隐藏锋芒,处处显露自己的聪明,到头来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俗话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比深奥。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承认自身智慧的有限,其可为而为之,是聪明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是愚蠢的。生活中一再重演的所谓机智悲剧,难道还少吗?
罗彩霞和王佳俊均为2004年邵东县邵东一中298班应届文科毕业生,当年在填报志愿时,王佳俊在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栏填了贵州师范大学,而罗彩霞填的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但高考分数出来后,罗彩霞的高考成绩为514分,王佳俊的高考成绩为335分,均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为了让女儿王佳俊就读本科学校,便利用自己邵阳市隆回县公安局政委的身份,于2004年9月初到邵东一中找到王佳俊班主任老师张文迪,获得了罗彩霞高考成绩等相关信息,又通过同学关系使王佳俊被贵州师范大学降低20分定向补录。王峥嵘从公安部门弄到一张空白迁移证,并私自请人刻制了一枚“派出所户口专用”章,伪造了罗彩霞的户口迁移证等证件,从而使女儿王佳俊冒用罗彩霞之名顺利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就读。
失去深造机会的罗彩霞在4年后发现了自己之所以当年没有上成大学,2009年本该毕业却无法毕业,教师资格证由于身份证被盗而被取消,完全是因为自己被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于是找到王峥嵘理论。
据罗彩霞的父亲罗美成说:“出事之后,王峥嵘一家曾用恐吓的口气表示,如果两万元私了不行,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们全家都脱不了干系。”当时,王峥嵘还夸口说“我黑道也行,白道也行,你们得让我一步,如果你们不听我的意见,通知了媒体,那我顶多也就给几千块钱”。
针对王佳俊冒用罗彩霞信息就读贵州师范大学一事,邵阳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由邵阳市纪委牵头,监察局、公安局、教育局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迅速开展调查工作。
2009年11月4日,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法院对湖南省邵东县学生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事件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王峥嵘利用公安干警职务之便,伪造了国家机关证件,看起来做得天衣无缝,很是聪明。然而,假的就是假的,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时候。一旦事情败露,不仅毁了女儿的前程,自己也锒铛入狱,这真是白费心思一场空,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实,官员中自作聪明的人并不少。有人在工作上做样子,搞花架子,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人在汇报或总结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骗取荣誉和政绩。有人在权钱交易上总以为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搞中饱私囊。有人在包养情妇时是狡兔三窟,金屋藏娇,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凡自作聪明的官员,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搞欺骗,做“两面人”。他们丢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说假话,办虚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大讲马列主义,实际是卑鄙龌龊,甚至于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来。但是,社会的客观规律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搬了石头定会砸了自己的脚。无数事实说明,官员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依仗权势自作聪明更是行不通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才能不被聪明所误。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傻瓜和聪明的人都是同样没有危险的,危险的是半傻不傻和半聪明不聪明的人。”“半傻不傻和半聪明不聪明的人”其实就是指那些耍小聪明的人,或者硬装聪明的人。
2006年4月21日夜,在广州做保安的许霆来到广州市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取款。许霆的储蓄账户里只有170多元,他插入储蓄卡输入密码想取款100元,但在操作时不慎多按了个“0”变成提款1000元,而ATM竟然依其指令吐出1000元钱供其支取,同时只扣除账户里的1元钱。于是许霆反复操作,在不同时间先后取款171笔,合计取款17.5万元。他的同事郭安山得知后,先是用自己合法持有的储蓄卡以类似方式取款8000元,后提供资料出钱找人办了一张假身份证,以假名“刘阳”办理了该银行的储蓄卡,又取款1万元,合计取款1.8万元。2006年11月,郭安山投案自首。2007年5月,许霆被抓获。
经查,案发当时ATM系统发生故障,许霆和郭安山均为该银行的储户,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从事保安工作。郭安山自首后即主动退还所取的全部款项。许霆有逃避追查的行为,其本人称所取款项除日常花销外,有5万元已经遗失,其余投资失败无法追回,其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财力不足,无法归还所取款项。
2007年底,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郭安山自首并交还提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后经过上诉重审,改判许霆有期徒刑5年。
许霆、郭安山只因一时的小聪明,换来凭空的牢狱之灾,毁了自身也毁了前程,这的确不值得。聪明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聪明过度往往会出现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很聪明,但如果一个人老耍小聪明就成了一种愚蠢。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唯有按原则办事,不因自己的聪明而迷失了自己,我们的人生之船才不会触礁。
埋头的智慧: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用在行事自以为聪明、结果反得其害的人身上,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聪明人自鸣得意,他们之所以做出常人不会做的蠢事,是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