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崇尚“以德报怨”,这就如西方人信奉耶稣所言“爱你的仇人”。
当然,一个人对他人以德报怨,并不是对自己的仇人或是跟自己结怨的人出于一种害怕和无奈,而是因为宽容。
以色列占领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执行搜捕任务时,误将巴勒斯坦12岁少年阿罕迈德·伊斯梅尔·哈提卜枪杀。突如其来的惨祸使孩子的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悲伤过后,哈提卜的父母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将儿子遗体器官全部捐献出来,以拯救以色列垂危病人。哈提卜的家人这样做,是为了“拉近两个民族的心灵,让和平尽快到来”。哈提卜的叔叔穆斯塔法说:“我们想以此向人们表明,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占领军有多么不同。他们为哈提卜选择了死亡,但我们却选择寻求生命的延续。看到哈提卜的器官将被用来拯救病人,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不管他们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毕竟我们都是人。”
哈提卜的心脏移植给了一名12岁的以色列女孩,肝脏分别移植给一个仅6个月大的婴儿和66岁的老太太。他的肺叶捐赠给一名罹患囊肿性纤维化的14岁病人,他的一对肾脏分别移植给一名5岁男童和4岁女童。
一个巴勒斯坦男孩的生命换来了6名以色列人的新生,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博大胸襟和爱心之举,令以色列举国震惊,感动不已,总理沙龙亲自邀请哈提卜家人访问以色列,他将在总理府当面向哈提卜父母道歉,对以军的误杀行为表示深深歉意。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的人间真情。哈提卜一家以德报怨的故事是那样感人肺腑,读后使人感慨万端,潸然泪下。众所周知,阿拉伯与犹太两个民族是世代宿敌,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血火相拼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多少无辜的生命死于战火,美丽的家园沦为废墟,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不难想像,以军的所谓“误杀”势必激发巴勒斯坦人的极大仇恨,引发新一轮暴力流血冲突。面对旧恨新仇,面对失子之痛,受害者的父母没有选择冤冤相报,而是选择了以德报怨,用人世间最美丽的善良回报以军的残忍和暴行,用儿子的器官延续以色列人的生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博大胸怀啊!哈提卜家人心胸像海一样广阔,谁能不为之深深动容?
生活中人与人的摩擦总是难免,而摩擦的起因大都是利益冲突所致。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和矛盾,我们何以处置呢?不同的处理方式往往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相抿一笑化干戈,以德报怨,疙瘩、纠缠迎刃而解;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怨报怨,怨恨必然越积越深。如果以怨报德,那对施善者心灵的伤害则是无以复加的。
有人说:“报复是你一拳来我一拳去,看似痛快,实际等于帮对方的忙,因为你出拳之时,首先伤害的是你自己——你的情绪、你的心态、你的健康。”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是“我不再把对手当仇人了,那样抬高了他们,却贬低了自己。我只是对他们心存悲悯。”
2008年3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潘松驾驶一辆机动三轮车行至成都市琉璃三街中段时,撞上过街老人陈建国,致其死亡,随后逃离现场。死者家属找到潘松踪迹并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判处潘松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在公诉过程中,死者家属向法院写去“原谅书”,陈建国的儿子解释说:“潘松的妻子没工作,还有两个子女需要抚养。我们希望能给潘松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肇事逃逸,而且撞死的还是一位老人,无论从法律还是从道德方面看,都是不可饶恕的。因此就情感上来说,我们很难理解和接受受害者家属对肇事司机“以德报怨”的行为。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看,在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一切违法行为必须加以惩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不应对犯罪分子“以德报怨”。然而死者陈建国的儿子却愿意宽恕肇事者。以德报怨需要非凡的气概和胆魄,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恰恰正因为其难,所以才能体现出其难能可贵。在死者陈建国的家属身上,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尽管肇事司机让他们失去了亲人,但他们却本着人道、人性的基本理念,请求法庭给予肇事者重新做人的机会。
也许有人认为他们善恶不分,而事实上,这个看似平凡的举动,无意间为社会作了以德报怨的完美示范。以德报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博爱旷达的人生境界。因此我们认为,在那些以德报怨的人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大爱。
以德报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教化,它能够让迷途者知返,令邪恶心灵重归纯良,使人与人之间抛弃前嫌,亲如一家。在一个法制国家,以德报怨是不可缺少的道德基础。只有刚性的国家法律制度和柔性的道德教化相结合,我们这个社会才会达到真正的和谐。
以德报怨的人拥有崇高的心灵,他们是受人敬仰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以德报怨的胸怀,正如我们不能要求人们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一样。但我们应该彰显以德报怨的伟大,因为人类社会需要这种精神。
埋头的智慧:
以德报怨,以善待恶,是人性的美丽,是大仁大义的厚德。厚德、大德的修养就是在修炼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敞开心怀容人、容己、容事。和谐社会呼唤和需要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拒绝冤冤相报,以怨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