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知识篇》(下)
34598000000028

第28章 世界之最(14)

首先,昆虫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昆虫一般都是经过雌雄两性进行交配,产下受精卵,然后发育孵化。但蚜虫在一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有雌蚜而没有雄蚜,因为雌蚜不经交配,卵在肚子里就已经发育成熟,生下来便是能动会吃的小蚜虫,这叫孤雌生殖。

还有少数昆虫,不等到发育成熟,在幼虫时期便能产生后代。更为有趣的是有些寄生蜂,由母体产下的一粒卵,在发育过程中分化成好多个体,孵化出许多小虫子来。

一般昆虫一生能产卵数百粒。危害庄稼的地老虎每只雌虫平均可产卵800多粒。一种生活在柑桔上的介壳虫能产卵400粒~500粒。蜜蜂的蜂王每天能产2000粒~3000粒卵。白蚁的蚁后一生可产几百万粒卵,平均每秒钟产卵60粒。一对苍蝇从4月~8月的5个月中,它们的下代如果不死,可以有1.9万亿亿只。由此可见,昆虫的繁殖能力是任何其他动物所不能相比的,但是只要我们及早预防并掌握有利时机彻底防治,害虫就无法大力繁殖。

其次,昆虫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昆虫的个体也较小。昆虫的食料来源之广,可以说遍地都是,到处都有。从室内到室外,从平原到山川,从菜地到果园,从植物的枝叶到花果,从活着的动物到死后的尸体以及各种腐植质,没有一样不是昆虫的食料,不过,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的选择罢了。

昆虫不但食物来源广,有些种类的食性也很杂,特别是植食性昆虫更为显著。有一种舞毒蛾能吃458种、植物的叶子,日本金龟子能吃250种植物。

如果反过来从植物方面来说,世界上玉米有200种害虫,苹果树有400种害虫,松树有170种害虫,榆树有650种害虫,柳树有450种害虫,栎树有1400种害虫。

昆虫身体在动物界中可算是比较小的种类。最大的不过几寸长,最小的用肉眼不容易看到。体形小对昆虫的迁移扩散是个极有利的条件。有翅类昆虫,当一棵寄主或一定范围内虫口密度以及自然环境达到不再适应它们共同生活时,便展翅起飞,借助气流和风力向远处迁移。即使无翅类昆虫,也可因其体型小,而借助鸟、兽和人们的往来,被带到其他地方去。

这样就大大扩大了它们的生活范围,并且增加了选择适合生存环境的机会。

第三,由于昆虫有多变的自卫能力。昆虫能在自然界长期生存下来,除了繁殖力强,有着广泛的食料源地外,还在长期适应环境的演变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保护自己安全、不受天敌伤害的自卫本能。

保护色。有许多种昆虫身体的颜色,往往与生活环境或寄主植物的颜色相似。有一种木叶蝶,翅膀正面的颜色鲜明美丽,反面的颜色很像一片枯叶子的脉纹,当木叶蝶静止在树枝上时,两翅纵合在一起,很像长在枝条上的一片枯叶,鸟类遇到时,极难辨别。在我国南方的竹林里,有一种叫做竹节虫的昆虫,身体和四肢都长得又细又长,静止时六只足靠紧身体,爬在竹枝上,很像一枝枯竹。尺蠖的幼虫在静止时,常靠后足抓住树枝,身体斜立,由口中吐一根丝与树枝牵连着,体色也随着寄主颜色起着变化,看去很像一段枯枝,极易躲过鸟类捕食或天敌寄生。有一种土蝗,体色很像泥土,常常停息在路旁,很少寄居在绿色植物上,因而极难找到其踪迹。

警戒色与保护色正好相反,有着这种本能的昆虫,身体的颜色,常与四周环境不同,或生长着毒刺、长毛。有”一种叫做鹿子蛾的昆虫,它虽然是一种蛾子,但是胸部和腹部却长着橙黄和黑色相间的花斑,很像一只能蜇人的蜂子,因而使鸟类不敢啄食。鞘翅目中的金花虫和瓢虫,许多种类的身上长有特殊的斑纹和闪光的颜色,使鸟类或其他天敌不敢靠近,借以保存生命。刺蛾的幼期,身上长着带有毒腺的枝刺和五颜六色的花斑,使天敌见之生畏。

灯蛾和毒蛾的幼期长着满身的长毛和红红黄黄的条纹,也可借以躲过天敌的啄食或寄生。

有许多没有防御器官的昆虫,常模仿生有毒刺和臭腺昆虫的色斑和动作,借以减少天敌袭击的危险。有一种花虻,体翅的颜色模仿蜜蜂。

有一种虎天牛,模仿胡蜂的体色。不仅模仿颜色,也模仿动作。当胡蜂被人捕到时,便动胸腹,举起刺针用来蜇人;而虎天牛被人捉住后,腹部虽无蜇人的毒针,也将腹部抖动,形似蜇人,不明真相的人便只好松开手指而让其逃跑。

有些昆虫当受到惊扰或遇到天敌的伤害时,就放出气体或臭味使天敌避开。步行虫中的放屁虫,遇敌时可从肛门排出一股带有硫磺味的气体,用来进行攻击和借着烟幕逃跑。

凤蝶科的幼虫在遇到惊扰时,藏在前胸背中央的丫形臭角,便突然伸出,并散发出恶臭味,借以保护自己。还有一种蝽象受到攻击时,便自胸部腹面两侧,射出发臭的挥发性液体,借以自卫。

还有的昆虫在遇到危险时,竟能牺牲身体的一部分,保存生命。双翅目中的大蚊科,它们的幼期生活在池塘、稻田边潮湿的泥土里。成虫常在水边飞来飞去,进行着产卵等活动,因此时常有被青蛙、蜻蜓及鱼类吞食的危险。大蚊的足极长,可是每节之间的相连处很脆弱,当受到袭击时,它经常先举足,如被咬住,便脱足飞走。

许多昆虫的成虫或幼虫,当受到惊动时,便从寄主上掉下来,成虫则六足卷缩,幼体则卷缩成环,躺在地上装死,等到没有动静时,则爬回寄主上继续取食。这种现象叫做假死性。

假死性是昆虫逃生的一种方法。有些与草丛或泥土的颜色相同的昆虫,也常以假死性与保护色相结合,在草丛中或泥土上很难被发现,以逃脱被捕食的危险。

昆虫有了这些生存的本能,自然会这么多。害虫多并不可怕,人们可设法消灭它们。益虫多更好,设法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昆虫生活在哪里昆虫的种类那么多,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是各式各样的。有些昆虫占有多种生活场所,特别是有翅膀的完全变态的种类,它们的成虫在空中飞翔,幼虫在地表寄主上觅食,老熟后又钻到土中化蛹。有的昆虫,成虫在空中飞翔,把卵产在水面,幼虫却在水中生活。

可以说,从空中到地下,从陆地到水中,到处都是昆虫生活的场所。不过,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一类昆虫大都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一般都有发达的口器,成虫的寿命也比较长。如蜜蜂、胡蜂、蜻蜓、蝇、虻、蝴蝶和一些蚊子的成虫。昆虫在空中活动的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找食料、求偶和产卵。

莱白蝶可以算是比较典型的在空中生活的昆虫。它自蛹壳中挣脱出来以后,不到半小时便扇动翅膀,在菜园上空翩翩起舞。我们有时会看到成对的菜白蝶在菜园上空互相追赶,盘旋而上,达数十米,忽而又成对降落,在菜叶上尾对尾的停息片刻,然后各奔一方,继续飞舞。这种动作,原来是菜白蝶的求偶交配方式。交配完后的雌蝶便又在菜棵间飞个不停,忽而在这个菜叶上偷偷摸摸地停一下,又飞到另一个菜叶上停一下。如果随着雌蝶在它停过的地方仔细寻找,便会看到一个弹头形的小黄粒,这就是菜白蝶产下的卵。

为什么菜白蝶专在十字花科蔬菜田里飞舞呢?原来这类植物含有一种芥子油物质,它的气味,很能引诱菜白蝶飞来产卵,菜叶是幼期的可口食料。

蚊虫的交配,也是在飞舞中进行,但飞舞的时间多在日落或日出前后进行。蚊虫飞舞时的集合方式,是靠飞翔时发出的声音传播的。雌蚊飞翔的声音可招来雄蚊参加飞舞。

各种蚊虫飞舞时还要选择适宜的地点。按蚊、伊蚊和库蚊,喜欢在较大的空间飞舞,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就不需要大的空间也可飞舞交配。大多数蚊虫喜欢在有绿色植物和有绿色反光的场所飞舞,而重饰按蚊却喜欢在新鲜牛粪上方飞舞交配。

②在地表生活的昆虫生活在地表的昆虫种类,它们的特点是:有翅但不善于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它们的幼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表面生活。

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也大部分活动在地表面。在地表面上生活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部分。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所在地和栖息处。

步行虫因善于在地表爬行而得名,它们种类很多,特点是前翅革质化,成为保护身体的盔甲,四肢发达善于跑路,头小体长,具备了这些条件,就便于在土缝间、砖石块下、植物丛中寻找食物。它们的食物包括粘虫、地老虎等大害虫。步行虫是益虫。

有一种专门以小动物尸体为食料的小昆虫,它们的身体黑色,背上有几块红斑,头上有一对扁状的触角。它们经常在地表爬来爬去,只要嗅到哪里有动物尸体的气味,便迅速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围在尸体四周,它们不是先:忙着取食,而是齐心协力将尸体下面的土挖松,使尸体陷入土中,把尸体埋葬起来,这些小甲虫尽到了清洁环境卫生的义务,人们称之为埋葬虫。埋葬虫把尸体埋葬起来,原来是为它们的后代准备食料。它们把尸体埋葬起来后,就在上面产卵,不久孵出来的小幼虫就靠这些食料成长起来。

另外,屎克螂、叩头虫、蚁狮等各种各样的昆虫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本能地活动、繁殖、生长。

③生活在土壤里的昆虫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它们都是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质物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偷盗食料,因而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害。

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由于长期适应了土壤中变温缓慢、比较潮湿阴暗、水分不易蒸发的环境,大多数种类的视觉减弱了,皮肤上的蜡质保护层减薄了,因此,它们身体的颜色都比较浅,大部分种类的活动和迁移能力比较差,最害怕光线,白天很少钻到地表上活动,只有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

蠼螋是比较典型的土栖昆虫,由于它的腹部末节已演化成一个革质化的、非常坚硬的、用做觅食和自卫武器的夹子,有些种类的夹子形状很像古代妇女所带的耳环,因此得个别名叫“耳夹子虫”。耳夹子虫有特殊的育儿习性,雌雄交配后,雌虫便大量取食,为腹中的卵的发育增加营养。同时它们会在半尺深的土中赶挖宽大的、能在里面行走自如的育儿室。育儿室挖好后,雌虫便将雄虫赶出洞外,用土堵住洞口,开始产卵。从产卵至孵化的十几天里,雌虫一直守候在卵堆上,并用口器舐舐卵粒,时而用足将卵翻动。幼虫破卵以后,雌虫即在夜间挖开洞口出来寻食,用尾夹将食物拖回洞中饲养幼虫,直到它们蜕过一次皮到第二龄,各自有了寻食和抵御外敌的能力时才允许出洞。

另外,蝉、蝼蛄也是比较典型的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它们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少损失,是害虫。

④在水中生活的昆虫生活在水中的昆虫,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如负子虫、田鳖、龟蝽、划蝽、龙虱、鼓豆虫、牙甲等;有的只是幼虫期在水中生活,如蜻蜓、豆娘、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同时,大部分这些种类的昆虫,长着多毛而扁的足,起着划水的作用。

蜉蝣成虫,经过交配后,把卵产在水中,幼虫在水中生活,一般要一二年或三年才变为亚成虫,爬出水面蜕过皮后变为蜉蝣成虫。蜉蝣的幼虫是鱼类的良好饲料,所以蜉蝣也可以算为有益的昆虫。蜉蝣成虫寿命极短,主要是由于它的嘴已经退化,不能再吃东西,只要经过交配、产卵、留下后代,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⑤过着寄生性生活的昆虫营寄生性生活的昆虫,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畜害虫;另一类是寄生于其他昆虫身体内的,对人有益的昆虫。

寄生性昆虫的特点是: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由于幼虫营寄生生活,不需要再依靠足的运动和眼睛的视觉去寻找食物,因此足退化了,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

寄生性昆虫中,有的终生寄生在高等动物的体表,依靠吸食寄主的血液为生,如跳蚤、虱子等。臭虫的生活方式比较特殊,它虽然靠吸人血生活,但不栖居于人体上,而是躲藏在家具或房屋的缝隙中,只有吸血时才接近人体。臭虫很能忍受饥饿,它的成虫只要饱餐一顿,那么饿上六七个月也不会死。因为它吃饱后便不再活动,生理代谢进行得特别缓慢,如果在低温下,甚至会停止发育。臭虫除了吸血使人痛痒、不能安眠外,还可以传染回归热和鼠疫的病原体。臭虫分泌的臭味很令人讨厌,它不仅可用来防御敌人,也有寻求配偶的作用。

寄生蜂和寄生蝇,是人们消灭害虫的好帮手。金小蜂就是一种寄生蜂,人们利用它来消灭为害棉花的红铃虫。

金小蜂成虫的头上,有一对灵敏度很高的触角,只要它找到红铃虫的茧子,用触角在上面敲敲打打,就能感觉哪个是里面有红铃虫幼虫的新茧,哪个茧里面有其他小蜂产过卵。

选择好合适的茧子后,它便用产卵管刺穿茧壁,猛力蜇茧内的红铃虫幼虫,同时分泌麻痹液,使幼虫无抵抗力,然后在抽回产卵管时分泌另一种迅速变硬的粘液,当产卵管完全抽出后,便留下了一条通向红铃虫幼虫体液的吸食管。

金小蜂吃饱后,再把产卵管顺着先前的管道伸入茧壁内,在红铃虫身体表面产上十几粒卵,卵经过三五天孵出白色的小幼虫来,它们就在红铃虫幼虫的体外寄生,吸食其汁液生活。4天~6天后红铃虫就被吸得只剩下一层干瘪的皮和头壳。这时,正巧十几头金小蜂幼虫也发育成熟,化为蛹,再睡上七八天,变为成虫,咬破茧壳就爬出来了。

在寄生性昆虫的生活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只寄生蜂或寄生蝇,把卵产在食植物性害虫的身上,当幼虫孵化后的发育过程中,又有另一种肉食性的寄生性昆虫,将卵产在初寄生昆虫体内,依靠其营养生活。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不过是为了生存而互相竞争的一种本能。

一般说来,害虫的二重寄生生物对人类有害,而初寄生物和三重寄生物对人类有益。

昆虫怎样度过冬天秋末冬初,树木凋零,为害庄稼和在地面上活动的虫子不见了,是被冻死了吗?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每当冬季来临,大多数昆虫便纷纷进入过冬期,不再活动了。

①停育和滞育昆虫进入过冬期,从表面看来,它们都在“睡觉”,似乎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昆虫生理上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上来看,却与为害活动时期有着很大的差别。

昆虫的活动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北方每年10月以后因为气候逐渐变冷,很多昆虫就进入了过冬状态。昆虫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是很敏感的,随着气温降低,昆虫的体内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体内脂肪和糖类等贮存物质的积累、水分的含量减少、呼吸缓慢、行为的改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