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知识篇》(下)
34598000000013

第13章 千姿百态的昆虫(13)

蝼蛄最喜欢吃的是麦类、高粱、粟子、烟草、棉花和各种蔬菜的幼苗等。刚才说过,它的成虫和幼虫在地下挖掘隧道和通路的时候,是一边挖掘通道,一边咬食阻挡它前进的农作物的根部或者接近地面的嫩茎的。受害比较轻的一些农作物,地面下的茎被咬坏了一部分,即使不致于枯死,也会造成作物的发育木良,严重影响产量。受害严重的幼苗,地面下的根、茎,彻底被截断,这些农作物会立刻枯死。

蝼蛄对农作物产生祸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始消灭蝼蛄这一农作物害虫伪活动,使蝼蛄遭到捕杀,为农业除害。

短命“歌手”——蝉

夏天,烈日当空,在树林中小憩一番,绿荫深处的声声蝉鸣,似乎给人带来一些凉意。

“绿槐高处一蝉吟”,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对蝉鸣作了很美的描述。

全世界的蝉的种类约有3000种。在我国已知的蝉约有120种。

根据蝉出现时间的早晚,可以把蝉分为春蝉、夏蝉、秋蝉以及寒蝉四大类。出现得最早的是春蝉中的蟪蛄。绿荫丛中,它那悠长的吱吱的欢鸣,给初夏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生气。

夏蝉中以体大、色黑、鸣声嘹亮的油蝉最为常见。

盛夏,热浪袭人。在油蝉的咋一咋声中,人们还可听到“炎煞脱“炎煞脱”的蝉鸣声。

这是一种身型略小、通体暗绿豆有棕褐色条斑的昭燎蝉,它们总爱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出现。

难怪它一出现,就冲着人们大喊:“热煞哉——热煞哉”。

出现得最晚的寒蝉,要到寒露时才出现。夕阳下,阵阵的西风中,高大的梧桐面对着残秋,不时摇曳着它那半黄半绿的叶片,发出轻轻的沙沙声。间或,夹着寒蝉的“伏了——伏了”的鸣声。这“完了?、“完了”的叹息声,给这金色的秋天似乎带来些伤感的意味。寒蝉鸣声哀怨、低沉。古代诗人曾有寒蝉凄切的说法。

无论在中国或外国,古人对蝉似乎都颇似好感。我国古代仕女,以蝉鬓为美,有的以金蝉作首饰。古希腊雅典的贵妇,也爱用纯金铸成的蝉装在簪头上来打扮自己。这大概是因为蝉总是以善歌的艺术大师的姿态出现的缘故,也许还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口巴!

相传,古希腊有两位名噪全国的音乐大师:爱诺莫斯与阿里士多。这天,两位艺术家在雅典展开一场轰动全国的竖琴冠军赛。论竖琴的演奏技巧,爱诺莫斯要比阿里士多略高一筹。哪里料到,爱诺莫斯正弹奏得妙音如珠、扣人心弦的时候,竖琴的琴弦突然断了,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候恰巧飞来一只鸣蝉,并且把琴声继续下去了。当时爱诺莫斯正在作摹仿蝉的鸣声的演奏,由于摹拟得太逼真了,弄得真假难分,因此,爱诺莫斯的竖琴的琴弦虽然斯了,但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仍然赢得了这场比赛。这也是竖琴为什么要以蝉来装饰和作标志的由来。

蝉,之所以能够高声歌唱,是因为在其翼后的空腔里,生长着一对似钹的“乐器”。它的鸣声的产生,是由于体内神经输出的生物电流,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10000次的频率来振动而产生的。鸣肌伸缩的快慢和大小发生变化时,声鼓膜振动的频率也随着改变。因此,蝉在呜叫时,可以发出或高或低不同音调的声音来。

由于蝉把腹部维持生机的器官都压缩到极小的角落里,它的腹部便像小提琴一样中空。

空腔能引起共鸣.从而使它的鸣声格外响亮。我国台湾有一种体长不到3厘米的蝉,其鸣声可远传至2里以外。

蝉鸣,是蝉的一种有效的求偶手段。会鸣的都是雄蝉,雌蝉不会发声。雄蝉的这种直着“脖子”狂叫的聒噪声,对它同类的异性来说,无疑是一首倾诉“衷情”的“恋歌”。

当雄蝉呜叫时候,不消片刻,你会发现沉默的雌蝉悄然飞来,停歇在一树枝上,然后,慢慢地移近、靠拢、交尾。

蝉能够“听”到雄蝉爱情的呼唤,这是因为在蝉的发声器官稍后的地方,有一块很平滑光亮的薄膜,叫镜膜。这是蝉的听觉器官。据研究者发现,蝉虽然能听到蝉鸣,但在隆隆的火药爆炸声中,却毫无惊骇之状。现已得知蝉对某些频率的声音不敏感。若说蝉是聋子似乎委屈了它,但实际上它对某些声音一点也听不到。

整个夏天,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蝉都不停地叫着,人们或许会感到讨厌,然而对蝉来说,却是那么的珍贵!因为蝉从穿起漂亮的外衣,到长上与飞鸟匹敌的翅膀,从饮着清凉甘美的树叶,沐浴温暖、耀眼的阳光,到销声匿迹、形体衰老不到一个月时间。这短暂、欢快的一个月,却是用4年~5年的黑暗地穴生活换来的!北美有种十七年蝉。它的幼虫,竟要在黑暗的土穴里,整整呆上17个年头,才能变为成虫来到这个光明的世界上。

蝉,是一种有害的昆虫。它们不仅吸食树汁,而且,雌蝉在产卵时,还会用尾端坚硬的矛头形产卵瓣划开树皮,纳卵其中,损伤树木。

夏天,我们可以看到柳、杨、榆等碧绿的树冠上,出现一蓬蓬蜡黄的枯枝,那便是蝉干的好事。

蝉产卵于树枝里,并不当年孵化,要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的夏季才孵化成幼虫。刚从蝉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很像一条鱼。这种纤弱的若虫,用那鳍状的前足,爬出扁扁的树皮缝,一出穴就立即蜕皮。蜕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粘性的线,一端附在树枝上,一端牢牢地粘住跳蚤一般大小的虫体。

这么细小的若虫,要在自然界里获得生存,主要靠它笨拙的母亲为它草率地准备的那根细丝上,进行必不可少的空气浴和日光浴。若虫自由地挥动着它的触须,伸缩它的后腿,弥合它,的前爪。待到躯体逐渐硬朗,它就沿着这条“绳索”,飘然落地。当寻找合适的地点后,就用前足的爪挖掘软泥。土穴挖成后,这个小生物便钻进去,开始了漫长的地下生活。

蝉的若虫,以其锥形的。刺吸式口器吮食植物根部的营养汁液来维持生命。它的“住室”,是个垂直深达50厘米左右的隧道。隧道的四壁涂得既坚固又光滑。若虫身上有一种极粘的液体。挖土时,它先将这种粘液喷洒在泥土里,使它变成泥浆。这样,四周的泥土变得柔软起来,然后;它再用那笨掘躯体挤压,筑成了光滑坚实的隧道。

在隧道的顶部,留着一指厚的一层薄土。蝉的拟蛹,是个出色的“气象观察员”。它能隔着这层顶上的薄壁,正确地判断地面上天气雨晴的变化。

小暑来到,在阳光晒到的土面上,有好些拇指般的圆孔。这便是经过漫长黑暗地穴生活后,重见光明的蝉拟蛹爬出来的孔道。

蝉的若虫阶段,常因遭到一种真菌的寄生而死亡。我们常能看到,未出土的蝉的若虫或拟蛹上,长出很多长约2厘米~5厘米的棒形菌体,这是虫草菌的子实体。经过这类真菌寄生的若虫或拟蛹,却是中药里面一味重要药物,称为蝉花。蝉花,性味干寒,无毒,具有镇静、抗惊厥、降低横纹肌的紧张度、阻断神经节制等作用。一般常配以其他药物来治疗惊痫、夜啼、心悸等症。

蝉壳又名蝉蜕,也是一味重要中药,性味甘寒。功能:息风、止痉、疏风透疹、明日退翳。据临床报道,蝉蜕配以天南星、全蝎、天麻、僵蚕,水煎后,再用朱砂2.5克,黄酒100克冲服,并配以艾炙,就能够治疗破伤风。

值得一提的是,一种生活在草丛间的小蝉,身体黑色,肚子红色,背上有两个红色斑点,人称红娘子。人们发现其体内含有治癌的斑蝥类似物。这是目前正在崭露头角,值得研究的重要药物。短命歌手,欢歌终身,毕竟蝉的一生也给人们作出一点贡献哩!

“讨厌鬼”蝗虫

在所有昆虫当中,蝗虫要算是给我们人类带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了。虽然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蝗虫,都是那么老实。但是那些以铺天盖地之势,从远方大群迁徒而来的迁徙性蝗虫,却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

每当蝗虫以成群之势大爆发的时候,就预示着深重的灾难即将降临。

迁徙性蝗虫,几乎可以在所有干旱的草原和沙漠中出现。它们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种类。在我国主要是东亚飞蝗,在非洲有红蝗、非洲飞蝗和沙漠蝗。所有这些种类的蝗虫,都会不时地形成大规模的迁徙性群落。如果有一大群蝗虫过境,那里的庄稼和草场均会被它们毁灭。由于它们每次出现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蝗群一直是人们既感兴趣而又感到恐惧的对象。当大群的蝗虫飞来时,就像乌云一样,遮天蔽日。并且还会发出巨大的呼呼的声响。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和西方的圣经之中,都有关于蝗虫灾害的记载。1957年,在非洲的索马里就出现了一次蝗灾,据估计在这次蝗灾中,约有蝗虫160多亿只,总重量竟然有5万吨重。蝗虫每天都要吃掉相当于它自身体重的食物,也就是说这些蝗虫每天都要吃掉5万多吨的绿色植物,可见,这场蝗灾带来的灾难是多么大啊!据我国《元史》记载,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五月,山东、河北、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八月己卯,蝗自河北飞至汴梁,食田禾一空。”这是一场令人多么恐惧的灾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