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能晋升的8种员工
34597200000049

第49章 妄图取代上司

人都有进取心,谁也不愿意一辈子为别人打工。幸运的是现代企业给每一个有作为的人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只要你有才能,符合企业晋升的要求,就能够改变原有的地位,甚至由“打工者”一跃而成为“老板”。但是,晋升制度是一个企业最为严格的制度,如果不走正道而妄图取代自己的老板,只能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此诞生了一些职业经理人,即那些拥有专业管理、经营能力并以此为职业的人。他们是企业的管家,具有比较独立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的“老板”,但更加本质的身份依然是“打工仔”,只不过是“战略性工蜂”,是“具有管理和经营权的打工仔”而已。个别职业经理人心理失去平衡,不甘于“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地位,抱着“取而代之”的心理对企业没有归宿感,产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这就不仅仅是心理失衡,而是心术不正了!他们一边对老板阳奉阴违,一边偷偷培植自己的势力,想方设法取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旦自以为掌握了核心资源,就妄图真正取代老板,甚至直接向老板挑战。但很显然的是,由于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低估了创始人的能力,终于落得个鸡蛋碰石头的结局。

记住,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成为你的老板,除了能力和拼搏之外,还有一些机遇也成就了他们。比如人们都会认为管仲比齐桓公,萧何比刘邦,诸葛亮比刘备,刘基比朱元璋强得多,还有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宰相都比他们的主公贤明,但他们注定只能够坐到“CEO”这个位置。封建官场的三大忌是“功高盖主,才大欺主,权大压主”,在现代职场中,也同样适用。

黄某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是某名牌大学的MBA,在某私营企业老板的邀请下加盟该公司任CEO。老板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企业家,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其企业产品已经行销全国,员工达到上万人,但此刻遇到了所有家族企业的通病,管理混乱,裙带关系严重等等。老板的思想比较开明,力排众议,决定用高薪招贤纳士,黄某就是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在迎接新老总的全体员工大会上,老板隆重推出他并郑重宣布从此以后彻底辞去总经理职位,只担任董事长,绝不过问公司的具体管理和经营,具体操作全权由黄某负责。

黄某的价值从此在公司里得到了竞争体现,而且事后证明,老板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从不干涉公司的具体事务,即使有很多人打新老总的小报告,老板也绝不轻信,还批评了“告密者”。年底老板也按照合同付清了给他的高额年薪。刚开始黄经理也是兢兢业业,无论管理还是业务都大有起色,为企业注入了一股活力,对老板也是毕恭毕敬,但随着他威信的不断提高,亲信的不断增加,以及他对业务的不断熟悉和关系网络的不断广泛,“活力”渐渐形成了“势力”,他也搞起了经理人风波。他先是偷偷利用自己的亲戚搞起了“代理人公司”,什么乱七八糟的费用都拿过来报销,用公司的资源喂肥了他私人的空壳公司。在公司内部,他居然还想和老板平起平坐,刻意地淡化老板的影子,处处突出自己,今天在电视上夸夸其谈,明天在杂志封面上摇头晃脑……外人只知黄某,不知该企业老板。终于,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被掏空了,而CEO却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企业家新星!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由于公司的财务漏洞越来越大,很快陷入困境,董事会强烈要求进行财务监管,这本来是董事会正常的监督权利,但黄某做贼心虚,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做起了“箍桶匠”,企图掩盖自己的丑恶行径。老板终于激怒了,他召集老部下策划了一次“宫廷政变”,轻易就将这个心术不正、贪得无厌、不知天高地厚的职业经理人扫地出门,而且送上了法庭。

创维的跳槽风波、新浪网的王志东去职风波、喷施宝的王惟尊被捕事件……一系列的职业经理人风波中,都可以找到总经理与老板间的矛盾;为本来是场“双赢”的“聚会”蒙上了阴影,而作为老板,他们开始强烈呼吁忠诚。

职场晋升红灯区

暂且不论经理人风波的是是非非,而且这也只是“妄图取代老板”主题的一部分,现代职场中,这种“授之以渔”,反过来却去“钓老板”的员工还大有人在,他们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企图借现成的属于别人的资源去取代别人,这样的员工不但不能晋升,而且应该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