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能晋升的8种员工
34597200000033

第33章 热衷于“打小报告”

部属向领导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以汇报工作为名,行“打小报告”之实,这就不仅仅是工作作风问题,而是道德和品格的问题了,这样的员工让哪个老板都不屑一顾。

有一些员工,因为难以应付办公室里的竞争,或者干脆为了掩盖他自己工作能力低下的表象,所以热衷于“打小报告”、“告密”,而且这种员工由于深知办公室里的“明争暗斗”,因此他们往往掌握有自己的一套应付公司内部形形色色人的“绝招”。

这种人通常先发制人,甚至于“恶人先告状”,并且还善于找“后台”来撑腰。这个“后台”就是支持他的某些领导,他懂得怎样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领导的重视。他搜集小道消息或情报并传递给领导,让领导能更清楚地了解公司内的实际情况。

然而,小道消息往往并不真实,而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产物。这类下属喜欢打听别人的秘密,见风就是雨,极尽想象之能事,添枝加叶以讹传讹。若一段时间搜寻不到告密的“素材”,这种人就会为达到个人目的而向领导说谎。

小娟的公司新招了一位女同事,是主管行政和客户服务的,这个职位之前招过好几个了,都是没到试用期便走了。这位新同事叫英子,看上去二十五六岁,文文静静的。

小娟是公司财务主管,不咸不淡地在公司呆了好多年,地位没见更新,薪水也没见上涨,但这个英子,竟然一进公司就拿着比小娟高的薪水,这让小娟心里很不是滋味。再说,公司不大,财务、行政本来可以合在一起管理的,何必再招一个?

但小娟与英子却相处得很好,简直可以用姐妹情深来形容。小娟是财务主管,当然知道公司许多内部消息啦!这些内部情况,小娟从不对英子隐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其可信度呢,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正所谓知多烦多,可英子丝毫不受影响,明知公司月月亏损,资金周转又不灵活,英子还卖力地出去为公司拉业务,英子以前在外资公司做过业务,因此一个月跑下来,业务量很可观。这样,她很快就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总经理还承诺将根据业务量给她一部分提成。英子很高兴,立刻把好消息告诉了小娟。

谁知小娟告诉她:“英子啊,你千万别信杨总的话,他是个小气鬼,说话从来不算数的,你都知道的,公司现状这么差,他怎么会轻易给人加薪呢?他呀,只会说些好听的哄人,昨天他还向我打听你,说你这么热心跑业务,是不是已与客户达成某种默契了?”英子听了这话,脸色都黯了。

小娟转而安慰英子:“你也别太生气了,你的工作能力这么强,到哪里不比这儿好?你工作这么出色,还被老板猜忌,换了我是你,以你的能力,早炒他鱿鱼了,最受不了杨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家公司长不了的,我们还是早点为自己找条后路吧……”

英子闻听小娟的教诲,似乎若有所思的样子。但第二天,她依然开开心心地做事,快快乐乐地做人。这倒使小娟觉得奇怪和不安了。

一天早上,小娟神秘兮兮地把英子叫到自己办公室,对她说:“唉,听说了没有,昨天我交财务报表的时候,听见杨总和朱总在谈论你的那份业务拓展报告,杨总说你不知天高地厚,缺乏经验,业务拓展是纸上谈兵,一堆废话,不能对你委以重任,还要再磨炼。我看,你就不要再在这里和这些老家伙周旋了,没前途的!对了,我给你带了今天的报纸,招聘版很多适合你的,快看看吧!”

英子接过报纸,意味深长地看了小娟一眼,低头看报不语。小娟不禁心里窃喜,这种“借语伤人”方式打击对手的自信心,屡试不爽,且能哄得人心,离开公司后,对方还会心存感激。

第二天,英子果然没去上班,也没打电话向公司请假,小娟借鉴财务报表之机走进了杨总的办公室,说:“杨总,我看英子不会做了,我和她关系极好,她什么都和我说的,她嫌我们公司规模太小、薪水低,没发展前途,还说杨总您……唉,还是不要说了,现在的女孩子真不知天高地厚!”小娟说完摇摇头,一脸的不屑。“她说我什么?”杨总好像很感兴趣。“杨总,您听了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她说您为老不尊,对她有意图。”

小娟话音刚落,杨总就爆发出一阵大笑,连眼泪都笑出来了,笑完对小娟说:“谢谢你给我讲了这么好笑的一个笑话,下午会来一位新的财务主管,你把你的工作和她交待一下,明天就不要再来上班了,我女儿英子说,不想再见到你,你是聪明人,以后好自为之吧!”小娟被惊得目瞪口呆,想不到最终却涮了自己。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多行不义必自毙,在职场之中,背后算计人实在要不得。不过,背后打小报告的员工仍然大有人在,而且有一部分过得还挺自在。这种人之所以有生存的市场,正是因为工作中有许多领导偏爱他们,将其当作自己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甚至作为公司的中流砥柱,似乎没有他们工作中的一切都是假的。这些领导掌握的公司职员的情况大都来自这种人之口。并且他们还自信,这种获知下情的途径实为一条便捷之道。殊不知,天长日久,他们已和其他下属之间出现了一道鸿沟,“打小报告者”传递来的消息经过“润色”,十有八九不切实际。因此,领导得到的情况就难免失真。

作为正直能干的领导,他是不会被这种人的雕虫小技所迷惑的。他有自己的识人和用人标准。他知道这种人确实有点小聪明,会耍些花招,但在办事能力方面肯定不会突出,否则他就不会去做探子,博上司的欢心。并且领导还明白,公司上下所有的人对这种人除了讨厌唾弃外,再无其他的感情可言。他很清楚,将热衷于“打小报告”的员工留在公司并且重用他们,无疑是自掘前途。

因此,爱打小报告的下属尽管在某些领导的眼里是个“大红人”,深得宠爱和欢心,在公司里面也人见人怕,人见人躲,一副狐假虎威、迷惑上司的志满意得的样子。但这样的下属在精明睿智的正直领导者面前,往往一文不值,不被重用,尽管他耍尽花招也难讨领导的欢心。

职场晋升红灯区

从短期来看,由于没有识破“打小报告”者的真面目,老板或许会认为这种员工是个关心他人的人,周到而又热情。然而,这样的员工只会破坏团队的团结,对他们或许只要不听其“小报告”就可以了。然而,若从长远的利益考虑,这样的员工最好不要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