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会喝水才健康
34597000000015

第15章 水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水是大脑健康的源泉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掌管着整个人体运行的协调工作。水对大脑而言不可或缺,是大脑健康的源泉。因为在大脑中,85%为水,而大脑赖以运转的另一重要物质——氧,更需要在水的作用下才能被大脑和身体彻底利用。

如果人用脑过度,或者精神过于紧张,从而使大脑受到很大的刺激,人就会显得苍白、虚弱,甚至大量掉头发。甚至有的人大脑受了强烈的刺激,会造成精神失常,一夜间头发都掉光,俗称“鬼剃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医学上称大脑为人体“司令部”,因为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归大脑管,大脑受了刺激,活动乱了阵脚,便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势必要使身体的其他运转机制受到刺激。这些刺激对脑部造成了一些损伤。据医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的受损和面对困难时人的承受能力的降低都与大脑严重脱水有关系。

人体的脑部因其的重要作用,所以耗氧量是非常大的。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5%。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

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功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死;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每分钟100毫升/100克脑组织,成人为每分钟50毫升/100克脑组织,而健康老人每分钟只有35毫升/100克脑组织。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而人体体内总共又有多少血液呢?一般来说,成年人体内血液占其体重的5%~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约有4000毫升血液,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贮存在“人体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的成分较为复杂,它主要由血细胞、凝血因子、水、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等组成,而构成这些物质的绝大部分是水。所以,水对生成血液非常重要,对维持大脑供血更加重要。因此,为了保持大脑的健康,我们必须重视身体对水的摄入,要养成爱喝水,多喝水的良好习惯。

脱水会引发脑中风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如血栓塞在脑部血管、血管硬化、糖尿病或高血压引起病变,但有关专家认为人如果摄取的水分不足,意外的发生率会提高30%之多,所以建议患者每天喝上至少2000毫升以上的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而现在许多中风的病人,其中一大部分就是因为不注意生活细节,尤其是老年人,平时喝水量太少,以致血液过浓所引起的。

要了解脱水怎么会造成中风,就要了解中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很多人都不清楚中风到底是什么病。其实,中风即脑中风,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变。因其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所以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当然在这里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

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的30%~40%,而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这种中风就是身体大量失水导致的。平时,老年人运动过量却又未及时补水的时候便容易产生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总数的60%~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前者是供应脑部的动脉内有血栓形成,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而脑栓塞则是指血栓通过狭窄的动脉管腔时堵塞管腔,造成局部血流中断,以致该动脉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此外,还有一些病人的脑血管没有真正堵塞,只是暂时缺血,也可以造成一过性脑损害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这也是身体缺水造成的。

此外,医学上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组织机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中风。

中风的后果很严重,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中风造成人体的功能障碍由大脑受损的部位和范围所决定。最常见的是运动的障碍,如偏瘫——病人一侧身体和手脚不灵活、无力,甚至不能活动,或一侧身体和手脚感觉麻木。中风对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以及个人清洁卫生等方面会有轻重不同的影响。部分严重的病人,比如高龄老人、大脑病变范围大或伴有其他心肺严重疾病的病人,常会神志不清,完全卧床,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有专人的护理和照料。而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身体长期脱水,大脑中的血液无法正常补充运转所需才造成的。

小李是某大学大四的学生,毕业和就业压力使她经常精神沮丧。在外面跑工作都渴得嗓子冒烟了,却舍不得花一块钱买一瓶水喝。这种状况持续了几个月,朋友见她脸色发黄发干,都认为是压力过大所致,叫她注意休息。后来她终于找到了工作,可身体还是每况愈下,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局部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可她一直以为自己可能太累了,休息一下就没什么大碍。然而突然有一天,她感觉天旋地转,面部、肢体一下毫无知觉,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同事们赶忙把嘴歪眼斜、嘴角流着口水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的她送到医院抢救。经医生检查为严重脱水引起的脑中风。医生说可以治愈,但不能保证她康复后不会留下后遗症。

看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知道恶心、呕吐、疲劳这些都是身体缺水,要发生中风的信号。身体的严重缺水,会使人的某些部位突然失去知觉,有的还有麻木、视线模糊、出现双重影像、精神错乱及眩晕等症状,这就是中风。

中风的最大特点是起病特别急,常常在早上起床时发现异常,或者在做某事时犯病。特别是老年人更加容易患病,而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更要注意。一旦发现可疑的中风症状,要尽快让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随时让他们喝下大量的水,并通过静脉注射补充水分以达到复原效果。

中风是可怕的,不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而且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在我们了解中风病发的原因后,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要预防中风的发生,喝水、及时补水、随时饮水才是根本之道。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盐的摄取量、多吃鱼等家庭康复治疗方法也是中风病人愈后功能恢复和保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保证。

脑损伤责任在脱水

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是全身的支配中心。部很容易受氧气的影响,它一刻也离不开氧气。因此人体向大脑需要提供的血流量非常大,占心脏搏出量的15%~20%。而它的氧耗量则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5%。

高氧消耗、低氧储备的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力极弱,它不能片刻缺血、缺氧,仅几秒钟的缺氧就会引起头晕、眼前发黑、冒金星、晕厥、不省人事,甚至危及生命。

大脑长期缺氧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行为异常、智力下降、个性改变等。一般来说,大脑缺氧数秒钟,就会出现躁动不安,严重缺氧则会引起中枢抑制共济失调、昏迷、脑水肿等。

其实脑部供氧气不足的原因就是身体不同程度的脱水。因为水分不足,进入身体的很多氧气无法让水溶解并输送,导致大脑缺氧而引起一系列头晕眼花的症状。通俗地讲,这就是脑细胞脱水引起的脑缺氧。

如果脑细胞长期缺水,或持续脱水,还会引发多发性硬化症、半身麻痹、失语症、自闭症、注意力缺陷症、癫痫等非常严重的病症。

头痛也是脑损伤的一个表现形式。对于头痛及偏头痛来说,病因很多,包括血糖浓度降低、压力或紧张过敏或是几种原因的综合,但这些原因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身体脱水引起。对于患偏头痛的患者来说,了解了水对大脑的作用后,他们可以不再服用阿司匹林或收缩血管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只要保证睡眠充足并增加身体水分,就可以解除或减轻头痛这种症状。

那么水是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原来,在多种酶的参与下,人体中的水不仅能将食物中的能量水解成微小颗粒输送到身体的各大阵营,而且也能协助溶解氧气。充足的血液能为身体提供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对氧需求量最大的大脑。

所以,专家建议大家要确保定时饮水,达到人体标准饮水量,即一天2升。而且一定要均衡进食,避免长时间不进食——特别是有压力或紧张的状态下。还要避免食用过多糖类或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以及巧克力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由于脱水造成的脑损伤。

喝硬水防治心血管病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的钙、镁、铁、铝、锰等矿物质的含量大小。因为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而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微量的碳酸时,水的溶解效果更好。当水流过土地和岩石时,它会溶解少量的矿物质成分,钙和镁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成分,主要也就是它们使水质变硬。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所以,水就按照其中的钙镁等盐类物质多少分为软水与硬水。钙镁离子的总和相当于10毫克氯化钙称之为1“度”。在中国,规定8度以下为软水,8~16度为中水,16度以上为硬水,30度以上为极硬水。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早期开始,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为什么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统称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大不相同。最后经研究发现,饮用水硬度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地区饮用水硬度越高,当地居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就越低。

饮用硬水可以防治心血管病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矿物元素可以补充维持心脏和血管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在这方面,镁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人体的许多日常功能都需镁的参与,神经和肌肉细胞需要镁以保持其细胞膜鞘的正常功能来维持神经电信号的传递。如果镁的浓度太低,细胞膜的电信号传递功能就会不正常,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可能过于兴奋且不稳定。镁浓度低还可能导致心跳不正常,脉搏紊乱,血管痉挛,关键器官供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发生心脏病甚至猝死。

镁的摄取量推荐值为每天每公斤体重6毫克。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成年男性约为350毫克,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女性约为280毫克。按照每升水中镁的浓度为6毫克、每人每天饮水1.5~2升来计算,饮用水提供的镁只占人体需要量的2%~4%。但对于那些轻度缺镁的人,如因高血压、心脏病而服用利尿剂而导致镁的过度排泄的病人,通过饮水补充镁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镁在水中的化学形态也使它比食物中的镁更易被吸收。

在美国、加拿大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研究发现,饮用水中镁的含量越高,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就越低,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心血管病死亡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心血管病猝死的病例减少。

硬水中另一种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元素是钙。一些研究表明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饮用水中的钙和镁有相同的作用。但与镁不同,钙的作用是间接的。每人每天钙的摄取量约为500毫克,根据性别和年龄不同的人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假定每人每天饮水1.5~2升、每升水中钙的浓度为50毫克,那么通过饮水补充的钙占需要补充的总钙量的15%~20%。因此饮水补充的钙只占少部分,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是间接产生的。

高血压是公认的导致中风和心脏病发病率增加的因素。饮用水中的钙可以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机理在于钙对高血压的影响。

让我们先来看看高血压是怎么产生的。心脏为了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部分就必须尽力收缩以产生足够的压力,使血液能通过狭窄的血管,这样就会导致血管肌肉收缩,产生高血压。

而一些研究发现钙的摄入量低导致血压升高;相反,如果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钙,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得到降低。这是因为钙对血管壁的肌肉细胞的收缩性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如果喝硬水,勤喝硬水,便能及时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镁和钙等矿物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的正常运行,降低血压,防止中风、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作。

饮用硬水可防止心脏病发作

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原因复杂,但是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心脏病与硬水的关系。要了解饮用硬水如何防治心脏病,我们还是先要了解一下心脏病是如何发作的。

人体内的血管是通过血液来吸取营养的,如果血管壁上附着大量的胆固醇,我们的血管就很难从血液中吸取营养,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血管的硬化和脆化,也就是动脉硬化。而病人的情绪一旦波动,血液循环便会加压加速,于是很容易冲破血管造成出血,这就是心脏病发病的原因。

多年来,许多研究都揭示了饮水和心脏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水的硬度和总溶解性固体是两个有益的因素,它们都与较低的心脏病死亡率相关联。

水的硬度是什么我们已经了解了,我们还应了解一下总溶解性固体,英文简称为TDS。TDS是用来度量饮用水中所有矿物质的指标。TDS不仅包括钙和镁(硬度因素),也包括锌、铜、铬、硒等。分析发现喝含高TDS水的人们,死于心脏病、癌症和慢性病的几率比喝含低TDS水的要少些。

当然,一般水的硬度越高,其TDS也越高。虽然大多数关于心脏病的研究并不针对TDS,而只针对硬度,但TDS这个因素作为硬水中的一部分仍被提出,或许还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美国科学家在分析了全美163个大城市的水质后得出结论:喝有一定硬度的水要比喝软水更不易得心脏病。这个理想的硬度大约是170毫克/升,即17度。这个程度的硬水可以使心血管病死亡率减少15%。所以专家建议要尽可能饮用硬度大约为170毫克/升的水,反之,以软水作为标准用水是不可取的。

1979年,在美国,名叫格利特·豪斯和奥斯伯恩的两位科学家曾研究了年龄在25~74岁、分布于35个不同地区的4200个成年人。他们发现硬水地区心脏病死亡率低于软水地区。他们还提出硬水中的钙、镁能够降低心脏受冲击的危险。这项研究比较了1400多名威斯康星州的男性公民,结果是经常喝软水的农民基本都患上了心脏病,而喝硬水的农民大部分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出现。

有时,最好的实验是那些在自然状态下默默进行多年的实验。一些水研究把相邻的两个城镇作了比较,其中一个城镇把原来的硬水处理成软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增加了心脏病的死亡率。在英国的两个城镇斯卡特罗普和葛瑞夏也出现了这一现象,这两个城镇原来都饮用硬度为444毫克/升的水,其心脏病死亡率相同。当斯卡特罗普市把他们的水软化到100毫克/升,几年后心脏病的发病率猛然上升,而葛瑞夏市仍保持原有的发病率。这样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意大利的格勒瓦尔果市和蒙特佐治市以及阿布胡若地区。

当我们阅读这些研究报告后,可以总结出两点:首先,水的硬度和心脏病死亡率有明确的联系,所以,我们应尽可能饮用硬度大约为170毫克/L的水;其次,TDS和心脏病死亡率间也有确定的关系,TDS越高,心脏病发作率越少。所以,饮水中适当含量的硬度与TDS对人,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是有益的,构成了健康的饮水。

可见,水——普通的、经适当过滤的水——是一种被忽略的却又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它含有使你更健康、更有活力、更长寿所需要的成分。所以,心脏病患者不妨多饮用17度的硬水。

饮水防患高胆固醇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潜伏的健康“杀手”,高胆固醇出现以后,可以产生多种危害,这些危害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它们逐渐加重,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其中对人们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后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如:血管损害、血管狭窄导致心绞痛及血管闭塞导致心肌梗塞,还可使颈动脉及颅内动脉闭塞,导致缺血性脑中风。总而言之,高胆固醇血症是产生心血管病的温床,是产生一系列恶果的罪魁祸首。

那么,胆固醇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胆固醇是一种脂性化学物,是人体内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许多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用。正常的机体运行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但如果含量过高却会危害健康。体内胆固醇含量超高通常是由于摄取了过多的高脂肪食物所致,也有少数情况与遗传疾病有关。

胆固醇也有良性与不良之分。低密度脂蛋白实际上是引起动脉血管疾病的元凶,它使胆固醇附着在动脉血管内壁,构成坚硬且厚密的“胆固醇斑块”,日久天长就造成动脉内壁增厚变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故它被认为是“不良胆固醇”。而能帮助人体排除大量有害胆固醇,从而防止“胆固醇斑块”形成的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良性胆固醇”,它的作用是使动脉内壁上的胆固醇脱落,以防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本来,我们的血液、血管、血细胞是健康的,但由于细胞的生存环境——水被污染,结果细胞就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下,活力不强,造成体内多余的脂类、糖类不能被代谢,使体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过高,造成高血脂。同时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积存,使血管通道变窄,自然就会导致血压升高。

那如何解决胆固醇过高这个问题呢?当然,对于胆固醇含量过高的患者来说,最为重要的首先是改变饮食习惯,将每天的油脂食品控制在300克以下。经研究表明,血液中胆固醇减少8%~20%,意味着使心脏病发病率降低20%~40%。

不过我们不可能去称量这么多的油脂含量然后服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身体需要的油脂,然后将多余的油脂排出体外。那由谁来充当此任呢?当然是水。

人体中,水是电解蛋白质的主要物质,也是将体内多余脂肪排出体外的重要物质,更是稀释黏稠血液、冲开血管阻塞的最佳物质。我们喝水适量,身体排出的废物越多,那人们的身体就越健康。

就人体细胞来说,它的新陈代谢必须借助水才能完成。因为体内的细胞膜是非常密实的,除了水以外其他物质都无法轻易出入,而且水在进入细胞之前必须转化成细胞能识别接受的物质,这如同门锁的钥匙一样。如果细胞外环境相对较干燥,细胞欲将水分留在细胞内时,就必定将细胞膜关闭,让细胞膜结构中的胆固醇负责封住细胞膜上让水分进出的小孔,从而连水也无法正常地在细胞之间出入。

外部环境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来冲化这些胆固醇使它们在细胞壁上越积越多,从而彻底封死细胞壁,这如同门锁被彻底封住了一样,细胞内的水只能在工作中越耗越少,造成恶性循环。这个时候无论你喝多少水,水分都进入不了细胞内,而细胞壁上的胆固醇也会根深蒂固地留在细胞壁上,无法让水冲走。最后累积的胆固醇越来越多,高胆固醇血症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由此可见,高胆固醇血症就是身体缺水和补水不及时的结果。对于任何人来说,稍微的疏忽都可能让自己染上重症,所以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这里我们建议所有想要健康的人,随时调节饮水量,让细胞达到理想的含水量状态。只有保证身体中水的充足,才能减少胆固醇的产生,所以说防患高胆固醇,喝水是关键。

此外,我们还可采用一些饮食控制方法来辅助降低胆固醇。比如,逐步减少食用动物肝脏、肥肉及奶油、蛋黄,适当地多吃一些胆固醇含量较低的食物如:鱼类、瘦鸡肉、脱脂或低脂牛奶。一般来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摄入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相当于1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如果还同时患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症,每日摄取的胆固醇要减少至200毫克。

胆固醇只在动物性食品中才有,植物性食品中不含胆固醇。各种动物性食品的胆固醇含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100克猪脑和100克瘦猪肉中胆固醇的含量相差31倍。因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其胆固醇的含量。

在果蔬中,苹果、香蕉、芹菜等绿叶蔬菜以及豆类、木耳、海带、菇类、瓜类含植物纤维素较多,可降低胆固醇,应该多吃。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被证实是另一种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一周3次,每次半小时的适度运动已成为流行的健身方法,因为在运动中身体会生成一种叫脂肪酶的物质,而脂肪酶正是脂肪的杀手,它可以将多余的身体脂肪从血管壁脱落并借助水排出体外。

健康小贴士:人体宜喝弱碱性水

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血液PH(酸碱度)应在7.4左右(7.35~7.45),但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怒号,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使更多人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人体的酸化也就意味着老化。

为了抵抗疾病、延缓衰老,现代人应重视饮水健康,多喝弱碱性水,也就是PH值7.1~7.8的天然水。时尚女性爱吃水果、蔬菜,也是有效的。但实际上,水是比蔬菜、水果更好的“中和剂”,水中天然矿物质不经过代谢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起到维护体液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