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骨质疏松一本通
34592800000004

第4章 骨质疏松症生成原因探秘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它占骨质疏松症中的90%,也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点,也是本书讨论的主要内容。它又可分为两型:即Ⅰ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1.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多见于50~70岁的绝经后妇女。由于妇女绝经,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明显减少,这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骨组织的形成需要先有一个由蛋白质组成框架的合成,然后,在有机基质中沉积钙盐。由蛋白质组成的框架是在性激素的蛋白合成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当雌激素明显减少时,骨的蛋白质合成减少,影响钙盐沉积在蛋白质组成的框架中,骨量的形成减少;另一方面雌激素有拮抗甲状旁腺激素对骨的吸收作用,并减少骨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对骨吸收作用的敏感性,雌激素减少,骨组织对甲状旁腺更为敏感,使骨组织更易被吸收,就使钙从骨组织中释放出来。久而久之,骨质就会发生疏松。

主要表现:(1)腰背疼痛,久坐、久动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日常活动中,如用手上持物品、绊倒、用力开窗等加剧;胸腰椎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腰背疼剧烈。用降钙素治疗时症状缓解明显。(2)身高缩短、驼背:身高与年轻时相比,可缩短5~10厘米或更多。由于压缩性骨折可造成脊柱前倾,背曲加重形成驼背。随年龄增加,活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程度加重,驼背的位置变低,驼背曲度增加。

2.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多见于70岁以上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骨细胞发生老化,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可逆的,因而骨形成减少,这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缺少了紫外线的照射,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小。老年人的肾脏内1α-羟化酶就减少,这使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的维生素D3的量减少,而活性维生素D3的减少,会影响肠道对钙吸收的减少,再加上老年人摄食量少,从食品中摄入钙的量也随之减少,血钙就趋于下降,为使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甲状旁腺就更多地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以促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分解,骨钙释放至血。骨细胞的老化、维生素D合成和活化的障碍、钙的摄入和吸收减少,排出增多,久而久之,就导致了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位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后,疼痛加剧,日间疼痛减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疼痛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和大便用力疼痛亦加重。因此,要积极治疗一些能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内科疾病;50岁以上的人慎用糖皮质激素、肝素等,以免导致骨质疏松症;少吸烟、饮酒;补钙。

◎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疾病或服用某些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及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的疾病。

此病多数症状较为隐匿,无诊断特异性,往往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不少患者在进行X片检查时,才发现已经并发骨质疏松症。部分病人诉腰背酸痛、乏力、肢体抽搐或活动困难。病情严重者可以有明显骨骼疼痛,轻微损伤即易发生脊柱、肋骨、髋部或长骨骨折,肋骨骨折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更为常见。

因此,注意进食含钙丰富、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在不影响对原发病治疗的前提下,适当户外活动,以增加阳光照射、增加机体的协调能力、防止摔跤,避免酗酒和嗜烟,慎用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的其他药物。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其活性代谢物等。

◎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类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发生于青壮年或少年,比较少见。也可以分成两型:

1.Ⅰ型: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是指在发育(8~14岁)发病的,且没有明确发病原因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自从1938年德国的Schippers首次报道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来,已有60多例病案报道。其典型表现是在青春期发病的儿童,以背部下端、髋部和脚的隐痛开始,渐渐出现行走困难。常发生膝关节和踝关节痛以及下肢骨折。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与家族史和饮食结构无关。全身的体格检察可以是完全正常的,也可表现为胸腰段的脊椎后凸、脊柱后侧凸、鸡胸,头到耻骨到足跟的比小于1.0,身高变矮,长骨畸形,跛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孩子在X线片下主要表现为普遍的骨量减少、承重骨骨折、脊柱萎陷畸形,由于椎体呈楔形,故椎间隙不对称地增宽,有时可见骨硬化表现。

2.Ⅱ型:特发性成年性骨质疏松症

特发性成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发生在成年女性的闭经前、男性在60岁前而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的全身骨代谢疾病,包括妊娠期骨质疏松症。与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同,它以骨体积下降、骨小梁厚度下降、骨表面活性降低、骨矿化降低和骨形成率降低的组织形态学为特点。许多患者表现为高钙血症,一般认为这是抑制了骨代谢状态所致。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相似,即以脊椎骨质疏松症的有关症状为特征。脊椎可表现为压缩性骨折、楔形椎、鱼椎样变形,由此可引起腰背疼痛。轻者,变形只累及1~2个椎体;重者,可累及整个脊椎椎体。当然,本病除脊椎体骨折外,肋骨、耻骨、坐骨骨折者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