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34585400000002

第2章 成功不能复制

俗话说,经验大于学问。对于成功经验,长于理论而短于实践的大学生应当更加看重。然而,李嘉诚毕竟只有一个,首富也只代表某阶段的财力水平。你必须抓住成功中最核心的东西,结合自身的特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成功特质的人,才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因为,经验无法照搬,成功不能复制。

建议一:必须争分夺秒地去抢学问

科技世界深如海,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它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去抢学问。

有不少同学,总是希望靠着运气,寻找到若干个机会,就此功成名就。当然,机会总会有的。当机会来临之时,我们便可以在众多竞争者中夺取机会,进而发展我们的事业。但机会是等它从天而降,还是凭借我们自身的努力、自身的表现去争取呢?纯粹的机会主义者往往从来没有想过要用知识去武装头脑,而是蹲在树桩旁等着兔子来撞,顺手捡个便宜。李嘉诚一直认为:机会是有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实力去把握。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假如一个老板,手下有两位员工。一个热爱学习,喜欢向别人请教疑难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另一个却自以为了不起,厌恶学习,不思进取,以为自己的头脑已经是一个“百宝囊”了,不需要再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如果有个升职的机会,可以断定:那位老板一定会提升那位勤学好问的员工。只有热爱学习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曾经有个大学生问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王国,靠的是什么?”

李嘉诚毫不犹豫告诉他,“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失败的可能性都较大;但若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也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我们要把握机会,就不能与时代脱节,也不可以裹足不前。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时代的车轮不断地在滚滚前转,竞争日趋激烈,要在千百万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出类拔萃的一类人物,是件不易的事。作为学生,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一个人倘若没有正确的学习观,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那他的事业也就不会成功。

前些年,曾经有些人认为:读书无关紧要,一生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同样能干大事业。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现今社会,毕竟许多事物都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才可以应对。

李嘉诚自始至终都认为,知识是充实个人头脑的最佳“补品”。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自幼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父亲去世后,为了家计,李嘉诚只好走上社会工作,不能继续上学,但他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买书、买报,常常读到更深夜半,以此来充实自己。因为时间太重要了,时间就是生命!

抢学问需要勤于向他人请教,学会虚心求问。书本上的知识固然可贵,但要想学到人生经验、工作经验以及技术经验,那就需要向人学习,将知识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以备后用。

一个人如果只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已学的东西,那将会迷惑而无所得。相反,一个人如果只顾思考,朝思暮想,而不去用功学习,那将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所以,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同样离不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学习是成功必经的过程。但如果仅仅是学习,不假思考的话,就会对书本中所讲的知识茫然无知,或者只不过是略知一二。做学问很多时候除了靠自己努力学习外,还要自己花费心思去不断思考,将书本中的概念应用于现实当中,这正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如果要真正的学到知识,学到有用的知识,就需要思与学同时并进。

学习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青年学生将来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从做学问开始,并且抓住一切时间去抢学问。抢到了学问,你也就等于抢到了将来把握机遇的资本。

建议二:知识本身不会直接引来财富

知识本身不会直接引来财富,除非你能有心地加以组织,并以实际的行动计划来精心引导,才能达成累积财富的目标。

通常,知识有两种:一是一般性的知识,二是专业知识。但不论一般性的知识为数有多庞大,种类如何繁多,在累积财富的过程中,却往往只有一小部分知识在适当的时候能有用处。大学里的教授集各种基础知识于一身,但大多数教授却没有多少财富,他们专精于传授知识,但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变知识为财富则不是他们的特长。

知识是“潜在”的力量。一个大学生从学校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是其生存必备的文化素质,而文化素质只是决定其在市场竞争中个人能力发展的一个因素。良好的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接受、学习、精通和创新专业知识的基础。

如果你想让知识化为对应的财富的话,那么之前你必须先取得相应的专业知识。

你需要哪一类专业知识?你人生的主要目标,你努力的方向,是帮你决定需要知识的重大成因。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的下一步,是要有正确的资讯,你就可以知道哪些知识更有实用性。

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懂得加以组织和利用,并以务实的计划达成确切目标。除非知识能针对某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应用而获益,否则知识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假如你想要多读一点书,那么你必须清楚的一点是,你寻求知识的目的何在?

每个行业的成功人士都不会停止学习与其行业、主要目标及生意相关的专业知识,一般说来,成就是让人有机会学习取得实用知识的方法,如此而已。

很多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又发现有必要再接受点训练。这也是很多老板会优先考虑录用专业知识扎实的毕业生的原因之一。这些老板自经验中得知,胸怀大志、愿意割舍闲暇、花时间在专业知识上的人,内心非常喜欢他的专业,并会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启了步步高升的坦途,一路上消除了许多障碍,并引发有办法提携他们的人拉他们一把的兴趣。

我们不要幻想做一个全才,也不要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野心,而是专注于学习和发展自己专业方面的才能,并且充分利用这项才能。这样,你比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更容易集中精力。你不必经常担心自己能否同时做好其他事。要取得成功,必须专心学好你的专业知识,这样才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财富。

有一个大学生打定主意研究法律,但在研究法律之前,他还要先做另外一件事情。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被这种想法耽误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精力正在白白地消耗掉,如同小水坝的裂缝里流失的水一样。注意力不集中、对琐事过于关心、焦虑和猜疑等消极情绪都在消耗我们的精力。要学会把精力集中到关键事物上,就像让水坝里的水流集中到水轮机上成为动力,不让它白白消耗。一个人在年轻时没有学到精通的专业知识,就很难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显著的成功。当一个人试图在同一时间去做过多的事情而又一事无成时,精力的浪费实在令人可惜。

建议三:把学历转化为能力

商场和战场都需要兵家的谋略、战士的勇敢、斗士的坚毅、侠客的重义轻利和一诺千金,商业竞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商战”。商战,表面上是商业竞争,实质是能力的较量,从制造、生产到经营直至占领市场,无不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把学历转化为能力。

有些学生认为:高学历就相当于高能力,学历高的人成功就会很容易。一旦他们拥有了高等学历,成功也将会伴随而至。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学历往往不能代表能力。

虽然说高学历对你的事业成功会有所帮助,但真正的成功与高学历之间并不完全相等。不要认为有较高的书本知识,就能顺利走向成功的殿堂。有一部分大学生便是由于有这种想法,才高攀不成、低不愿就,从而自毁前程。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只能证明你对书本知识掌握得较好,并不能说明你在社会上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学校里面学习成绩好的人,未必能够在商战中运筹帷幄,尤其是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书痴”们。目前,在商场上谁也不能够保证一个有硕士学历的人能胜过一个初中生,也没有人能够保证一个科学家在商场上可以稳操胜券。

书本知识只是你在潜意识里的学问,如果要真正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往往需要向社会请教。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很多知识需要在社会中汲取,通过实战,将你的学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当今社会中,那些没有高等学历、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人士不胜枚举,当中优秀的企业家群体更是令人瞩目。现在同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知识不仅包括课本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程度、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创造力,是判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标准。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在否定学历的作用,更不是在否定书本知识的价值。而是说应当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多多涉足实践,将之转化为更有意义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建议四:信念让人顶天立地

信念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命运,在决定着人的成功、健康和幸福。信念让人顶天立地,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拥有一个你必须成功的信念,让它指引你走向人生的巅峰!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听说过,一位父亲病危,但一息尚存,因为他在等待远方正赶回来的儿子。当儿子赶到床前,凄楚地呼唤,父亲会缓缓地挣开眼睛看儿子一眼,然后又缓缓地闭上双眼,幽幽地飘然仙去……是什么在支撑这位父亲的生命?这是信念的力量——“一定要看儿子最后一眼”的信念在支撑着他。

当你拥有坚定的信念,就无疑给自己潜意识下了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有什么样的信念,就决定你有什么样的力量。一切的决定、思考、感受、行动都受控于某种力量,它就是我们的信念。

人的天性里有一种倾向:自己有什么样的信念,个人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有信念的人,你有信心克服困难,有信心处理问题,有获得成功的信念,那么,你身上的一切能力都会为你的信念去努力,你也就有可能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样。但是,如果你没有信念,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做这一切,那么,你的一切能力也就会随之而沉寂。

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成功的人在事业尚未成功之时,心中便已经树立了一个成功的信念。这种信念推动、激励着他,便培养了他的积极性,增强了他必胜的信心,由此产生原动力,使他为了成功而加倍努力,到最终他成功的概率要比没有这种信念的人高许多。

青年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树立一个目标。目标越远大,积极性就会越强。树立成功目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成功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便会使你有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这种目标,就会早日迈向成功的殿堂。

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在自己创业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在困难面前,他都会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我一定能够成功。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自信心,也正是源于其深藏心底的成功信念。为此,他不断向前,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追求成功,以成功为发展目标,成功的信念也激发了他的自信心。所以,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的成功信念是决不会打消的。艰难险阻、不良环境只会增强他的信心,而不会令他裹足不前。

总之,你如果渴望成功,希望毕业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首先就需要在内心有一个成功的信念。这个信念越大,你将来事业上的目标就会相应地越高越远,将来便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不树立成功的信念,不去设定宏伟的目标,在事业的旅途上,只会茫无头绪,不知所措。相应地,就会离成功之路更加遥远。

建议五:要做事,先立志

要做事,先立志。远大的志向会给人以创造性的火花,使人更可能取得成就。我历来最敬仰的是志向远大的人,其他人无法与他们相比……

远大的志向就是推动人们前进的梦想。随着这梦想的实现,你会明白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没有不凡的志向,人生就没有瞄准和射击的目标,就没有更崇高的使命能给你希望。你决定人生追求什么之后,你就作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有了志向,你就看清了自己想取得什么成就,你就有一股无论顺境逆境都勇往直前的冲劲。不凡的志向使你能取得超越你自己能力的不凡的结果。

同学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确定只走一公里路的时候,在完成08公里时,便会有可能感觉到累而松懈自己,以为反正快到了;但如果你要走10公里路程,你便会作好思想准备和其他准备,调动各方面的潜在力量,这样走七八公里,才可能会稍微放松一点。

一个人之所以不凡,首先是因为他志向不凡。

所谓不凡的志向,无非是要做大事,考虑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范围里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做一个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为人类和平繁荣而奋斗;做一个大律师,为国家的法制文明而奋斗;做一个企业家、亿万富翁;做一个有作为的行政长官……。因为你要解决大问题,你就得要有大本事,要有很多知识、技能,有时甚至要超越个人的得失,做出某些重大牺牲。在这一过程中,你逐渐变得有超乎常人的知识、能力,胸怀宽广。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在于有无志向。坚其志向,则可无往而不利。志向之有无不仅造成成功与失败的天壤之别,也是生命本身的关键。

没有目标,一切的辛苦都得不到回报。整天忙忙碌碌却什么事也没做好;承担压力但毫无成果;问题丛生而无从解决;认识的人很多但均无深交;有多种事项在进行但成效不彰;希望尽速达到目的却始终在原地打转……学习和生活都失去意义,所有的努力都属徒劳。

正如空气对生命一样,志向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性。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志向,没有人能够成功。

当你研究那些已获得成功的人物时,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各有志向,都已定出达到志向的计划,并且花费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志向。

成功之道由自己的积极思维开始。与此紧密相联系的,是战胜失败的决心。有了正确的积极的心态,你就能看到周围的一切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与机会。渐渐地,你不但能获得使自己更能干的远见,而且最终会有更加具体的、适合各个方面的人生志向。

如果谁以为只有特殊重要人物才会拥有志向,那他就永远都无法逃离凡夫俗子的命运。

找到了生命的志向,就好比是找到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工具,这是开发生命“矿脉”的关键。不论付出多少,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了登上生命的巅峰,何不大胆付出,尽情发挥?

成功是靠不凡的志向与现实的行动相结合而一步一步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志向,都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愿望,但为什么有的学生后来能够“梦想成真”,而有的人则只能是“一枕黄粱”呢?

事实上,志向是成功的前提,但它们并不能直接带来成功,只有付诸行动,付出辛劳,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努力,才会带给你最后的成功。这就像士兵打靶,只树起靶而不练习、只瞄准而不射击,就永远成不了好枪手。要取得成功,你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努力和勤奋。

建议六: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给自己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都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而合适的方向,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志向有时候是笼统的,模糊不清的,它只是一个远景,需要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来帮你实现它。

许多同学常常会在假日早上醒来时,觉得今天没有什么重要事情急着做,于是东走走、西逛逛,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了一天,什么事情也没做。但是当我们有一个非做不可的计划时,不管怎样多少都会有点成绩。

这个普遍的经验含有一个重要的道理:想完成某件事,就必须先有计划。

如果工厂的主管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进度,生产系统就会陷入困境。销售主管知道,如果销售员有预定的销售配额,卖出的商品就会更多。大学教授也知道,考试时如果先定下该次考试的截止时间,学生都会准时交卷。

当你追求成功时,先设定你的目标,例如截止期限、完成日期以及强制配额等。因为你能完成“计划去做的事项”中的一部分,而无法完成尚未计划的事。

有目标的生活才是真正充实、有满足感的生活。而确立目标应切合实际,将目标定得过低轻易就可实现的话,易让人骄傲以至于产生惰性,定得过高又让人举足不前,畏惧三分。确立正确又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是事关成败的关键。

应在自己所喜爱的行业中确立目标,自己所喜欢的才最有吸引力,才能让思维呈现最佳态势,注意力也更为专注。有的同学为追热门而投身其中,由于不是兴趣所在,难得找到最佳状态的出现,结果折腾一番空余疲惫的身心,就如同今天一个学音乐的人跑去做文秘,一些没有多少色彩感觉的人去学美术,其结果只能是成绩平平。

盲目设定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同样可怕的,都会导致人生的坎坷。

盲目的目标也许是没有使之成长的土壤,也许是与己心智相去甚远,但都是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非理智举动的产物。要想过得真正充实,就应该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并且时时谨记,而这盏方向之灯只有自己才能点燃,才能使之光亮。

你所确定的方向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这个目标也就与自己的志趣相连,你是追求大量的财富还是追求旷世名作,你是追求幸福悠闲还是渴望激烈竞争,你是想博学多才还是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这些你必须清楚。确定了方向,人生才具有动力,没有方向就会让人日益“机械化”,到若干年后才觉得该做某件事,可已经来不及了。不确定方向就会日益懒散、消极,无法功成名就,无法让自己过得富裕、悠闲与幸福。

选定目标是不容易的,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才能确定方向。所以,一方面,执着的追求是应该嘉许和称道的,但另一方面,如果明知道不行,却仍一条巷子走到底,明知客观条件造成的障碍无法逾越,还要硬钻牛角尖,这就不可取了。

目标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动态调整,是随机转换。若发现你原来确定的目标与自己的条件及外在因素不相适合,那就及时改弦易辙,另择他径。

这种动态调整有以下的基本形式:

一是主攻方向的调节。若原定目标与自己的性格、才能、兴趣明显背道,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会减小。这就需要适时对目标作横向调整,要及时捕捉新的信息,确定新的、更易成功的主攻目标。

二是在原定目标基础上的调节。这是主攻方向不变,只是变革层次的调整。若是原目标定得过高了,只有很小的实现可能,必须调低,再继续积累,增强攻关的后劲。若原目标已实现,则要马不停蹄地制定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若原目标定得太低,轻易就已实现,则要权衡自己的能力、水平,将目标向上升级。

三是在获得信息反馈之中调节。即在追求原定目标中受挫而幡然醒悟,调整通道,重新把目标定在自己拿手的领域。

四是从预测未来中进行调节。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才能、性格等都经常会发生变化,要善于打一个“提前量”,进行预测。如才能的发展与年龄大小关系极大,任何才能都有其萌发期、发展期和衰退期,这样顺势而为,作出设想、规划,显然对目标定向是大有益处的。

五是对具体阶段目标视情况进行调节。大的目标要终生矢志追求,而小的阶段目标则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调整目标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这就需要年轻人坚持灵活性,在必要的时候,把各种形式结合起来。

建议七:自信是获取成功的利器

自信不过是一种感觉,如果你用肯定的态度去对待,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一种实在的行动。自信是获取成功的利器,可以让你通往成功的道路平坦、易行。

有许多同学总觉得自己其貌不扬,或者在学校里人微言轻,又或者觉得自己口才不好、人缘较差,或因身体某一部位的先天缺陷,进而怀疑自己将来成功的可能性。其实,这都是由于自信心不足在作祟,这种心态极大地限制了你有可能取得的成功。

自信心缺乏,一般都是因为曾经遭受过失败的自尊心在作祟。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表现自己的能力,而且一味强调自尊,过分压抑,也往往阻碍了人在失败后有可能的东山再起。

自我责备、自我贬低也是最具破坏力的习惯之一。有些人经常以这样的方式伤害自己,似乎很乐意暗示自己是一个渺小的人,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其实,人来到世上,就应该堂堂正正地站立于天地之间,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毫无畏惧地面对生活。

应该牢记,自我轻视的态度从来没有造就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当然,建立在渊博的知识、精明强干的能力和诚实守信基础上的自信,与建立在自我吹嘘、盲目乐观基础上的自高自大,有着天壤之别。自信使我们竭尽全力、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而自高自大则令人讨厌,最后一事无成。一个人能自我尊重,对自己的个性做出积极的评价,不仅可以有效地纠正不良倾向,也可以在人生之路上避免错误的选择,避免失败。一个充满自信、注重自尊的人是不会自甘堕落的。

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要时刻记着在伟大之中有平凡,在平凡之中有伟大。无论一个人是地位如日中天、名声远播全球,还是财富车载斗量,都绝对不能取代另外一个最平凡的普通人。原因就在于他俩都是独立的个体,一生下来就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用这种心态看待问题,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惟一和尊贵,从而不会萌生自卑的心理,而获得自我的肯定。自信心也可以由此而建立起来。

其实,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总会有一点与生俱来的自信。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发掘出自己的特长,通过不同的尝试和创造,去了解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再透过能力与才华的认同,去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但自信心十足的人,却可以跨越失败,走向新的成功。因此,在商场上可以看到这样有趣的现象:一些生意人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而另外一些人却是跌倒后便一蹶不振,自信心荡然无存,破罐子破摔,再也站不起来。

自尊心过重不但会使失败的人永远丧失转败为胜的可能,而且还窒息了重新进行新尝试的机会。因为,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和任何事都没有起码的信心,又怎么会有人愿意把机会交给你呢?没有自信,犹如画地为牢,把自己困于天下之一隅。

此外,优柔寡断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当断不断,必受其害”,这句话用在生意场上犹为贴切。因为一些需要我们当即拍板的事情,如果犹豫不决,好长时间拿不定主意,往往会在商场上错失大好时机。

自古以来的成功就在于大胆进行尝试,自觉不自觉地“惟我独尊”,这样就可以建立个人自信。自强不息,那就完全不会固步自封了。

当然,自信绝不是盲目固执己见,它是建立在自己具有深刻的洞察力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自信,才是我们通向成功真正需要的利器。

建议八:把困难当成必需的磨砺

少年时穷困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而且也不应成为人生事业的障碍。把困难当成必需的磨砺,反倒更坚定了我干一番事业的信念。

家境清贫,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好事。报纸上说,一位在香港修读的女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经济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再加上平时过重的课业负担,感到压力太大,终不堪重负,跳楼自杀。自杀者固然值得同情,这是价值观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类学生欠缺了一种东西,那就是面对人生挫折的一种勇气。

李嘉诚的少年生活也有过不幸。父亲去世时,他还未成年,为了生计,他很早就工作了。无法到学校读书,但是强烈的求知欲迫使着李嘉诚白天做事,晚上用功。由于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他必须全身心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那时候真穷啊——穷到他只能买旧书学习。然而面对种种不幸,李嘉诚并没有被吓倒,反倒更坚定了他干一番事业的信念。这个理想他一直坚持着,直到现在。早年创建塑胶花厂时,他同样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当时塑胶花厂濒临倒闭,面临着巨大亏损的局面,李嘉诚将时间、精力、心血全都倾注在振兴塑胶花厂上,最终使得工厂转危为安,接受住了生活对他的考验。

年轻人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不外乎有这么两个方面:其一,家庭环境不好,家境贫寒,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其二,对未来信心不足,认为在这样举步维艰的条件下,要想成功肯定是“天方夜谭”。但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表明:成功是要自己努力去追寻的,而决不是家庭条件决定的。

虽然,单靠努力地追求成功并不能囊括所有的成功因素,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由于自己放弃而停止努力、自暴自弃的话,人生的际遇就注定会不如意。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逆境的时候,更要自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成功条件。我们学习一个成功人物,探求他成功的原因,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他们自身具备的头脑、能力、待人处世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种坚忍不拔、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正是这种把困难当成磨砺的精神,促使着他们产生一种原动力,自发地努力奋斗。

在生活中的不幸面前,有没有坚强刚毅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区别伟人与庸人的标志之一。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种磨砺,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有的人在厄运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后退、不动摇,顽强地同命运抗争,因而在重重困难中冲出一条通向胜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难的英雄,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垂头丧气,自暴自弃,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于是成了庸人和懦夫。生活中,人们对于那些冲破困难和阻力而坚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远在生活的幸运儿之上的。征服的困难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说明你是真正的英雄。请坚信:苦难也是一所很好的大学。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建议九:不必怨恨失败

不必怨恨失败,总结经验,慢慢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一息尚存,仍有作最后决战的本钱。

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失败的事情发生,譬如:考试不及格、自己的努力与成就不成比例等等。在这些挫折面前,有的人被吓怕了,从此一蹶不振;而另外一部分人则经住了考验,最终通向成功的彼岸。

失败不只是在学习方面存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均会有类似情况发生。就拿目前人们关注的生意场来说吧,市场风云多变,谁也没有百战不殆的绝对把握,谁都会出现一些失误,甚至失败。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如何从失败中奋起,反败为胜。

人生在世,谁都有过失败,有过挫折,古今中外,有哪位成功人士不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为了理想而奋斗,就不要害怕失败,要勇敢地去尝试。我们不要因为失败而痛苦、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认定自己不行,不想坚持下去;而应积极地从往日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明日成功做好铺垫。一个人经历的失败越多,经验就越丰富,从而能力就越强,只要他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上进心,成功必将属于他。

在人生旅途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有人把失败看做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仿佛失败了就不会再取得成功。然而李嘉诚以为,正是失败的苦才缔造了成功的甜。

没有失败,自然不会知道如何处理,这样在遭到失败的打击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许会因此而犯更大的错误也未可知。看一看成功者的经历,你会发现他们没有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而正是从这些挫折与失败中,他们才汲取了成功的营养,从而走向成功之路的。

每一位成功人士都会正视失败。他们遇到困难时,总会冷静、理智地看待问题,然后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不会因此而丧失信心。他们往往会将失败看作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一种对事业认知的提升机会,使他能够提高自己的洞察能力,以至于将来遇到类似情况时,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1950年夏天,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在创业伊始,他凭着自己的苦干,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场风云变幻莫测的特点。几次“丰收”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迫使他无时间考虑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由于各种原因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供应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款,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这险些断送了李嘉诚的基业。

面对这次严重的失败和摆在他面前的重重困难,李嘉诚并没有灰心,并没有气馁。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失败其实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经过这次严重的挫折后,他开始冷静分析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公司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这就意味着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解除他塑胶厂的“危机”。后来李嘉诚从意大利引进了塑胶花生产的技术,才使企业转亏为盈。

实践证明,只要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同样可以重获成功。总之,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自有安排;论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建议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他自己的桌椅文具都摆放混乱,我又怎么可能录用他做我的秘书。

有些年轻人做事总是粗心大意,常翻箱倒柜地找自己放的东西,有时竟然连刚放好的东西在哪里都莫名其妙。不明白自己学过的知识究竟掌握了没有。如果要他算账,常会反复算好几遍、涂改很多次,也不能做到准确无误。如果他将来做了领导,他的部下容易以他为榜样,不认真做事,马马虎虎、搪塞了事,不知正确无误、整洁有序为何物。到头来这批人都将受害无穷,生意当然会一落千丈。

事业就会败在这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毛病上!

很多年轻人对任何事情只是随便敷衍一下,从来不会想到要去完完整整地把它做好。

有些学生脱下衣裳、解下鞋子,随手一扔;正在做事时,如果不得不离开一会儿,就不管事情已经做到哪里,立刻扔下。这种人一旦跨入社会,工作起来一定会把自己的四周弄成一团乱麻,做事时也一定会抱一种敷衍的态度。

如果你多费一些心思,做任何事情都求一个结果,任何东西都收拾好,以后要做时再把它找出来,不知道要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避免多少无意义的麻烦和苦恼。

有些人失败以后常常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其实,他面前的那张写字台已经把其中的原委老老实实说出来了:桌面上到处是乱纸和信封,抽屉里塞满了各种物品,报架上报纸、文件、信纸、便条和稿件堆得混乱不堪,毫无头绪。

李嘉诚要录用一个秘书,绝不在乎他的推荐人是谁,他最注意的还是他的桌椅文具的陈设与整理。

其实,身边的一切用具和摆设都是揭露主人日常习惯的可靠证人。行动、谈吐、态度、举止、眼神、服饰、装束……也毫不客气地揭露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事无巨细都应竭尽全力,尽善尽美,做不到,不如不做。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一生一定可以过得充实、愉快、无忧无虑。当一个人总是完美地处理事务、从不拖泥带水,心里快乐的程度自然溢于言表。而那些做事总是马马虎虎、错误百出的人不但对不起担负的责任,也有愧于自己。

有人认为各种坏习惯可以轻而易举地克服,就姑息它,日久天长,坏习惯像锁链一样缠住了他。只有靠坚定的意志,反复做出正确的行为,并且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才能加以纠正。

凡是渴望成功的年轻人,都应该对自己平时的习惯做深刻的检讨,把那些妨碍成功的恶习一一找出来——如举止慌乱、急躁不安、萎靡不振、言语尖刻、不守时、马马虎虎等,要勇于承认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不要找借口搪塞。若能持之以恒地纠正它们,就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建议十一: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成就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管这些事看起来有多么平凡和卑微。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成就。

许多年轻人,包括一些MBA毕业生在内的一些求职者身上更多的是一些傲气和浮躁,缺少的是一种从底层开始做的务实精神。对于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从基层干起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沉得下来才能成就大事。无论你多么优秀,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新的企业,都要从基本的岗位干起,了解情况,积累经验。一走出校门就只想搞策划、搞管理,可是你对新的企业了解多少?对基层的员工了解多少?

卓别林是从跑龙套起步的,曾宪梓是从卖领带发家的,如果他们当年不做好那个平凡低微的工作,会有日后的成就吗?

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谁又能保证它就不是空中楼阁呢?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在沙堆里的时候,无论你使多大的劲,总没有你在结实的路面上跳得高、跳得远。其实,成功也是如此,如果你好高骛远,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就等于没有为自己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论做什么事、担任什么职位,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这样会使你越发能干,同时你的心智也会成长,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

有人会说:“这份工作不值得我做。我一个堂堂的大学生不应该做这么卑微的事。”他不满、不安、不快乐,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最后,他终究会失去这份工作。到时候,这份工作自有别人接手去做。真正受害的是这个人本身,他是在自毁前程。

没有一份工作是卑微到不值得脚踏实地好好去做的。就像香港演艺圈流传的一句名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事业成功与工作态度,就像车身与车轮一样,如果你不让车轮着地,汽车就永远不可能驶向远方。很多时候,成就的大小不在于你现在的高度,不在于你的文凭,也不在于你智商的高低,而全在于你的态度。

建议十二: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赢多一点

一个大企业是轻易不能有错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学习。要视竞争者为聪明人,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赢多一点。

如果我们的开始很平凡,怨不了任何人,也不能怨上帝。我们不祈求任何人,更不去祈求上帝,我们应该平和地面对这一切,并时刻督促自己,让自己身心爆发能量,推动脚步去丈量天下。

是否能取得成功,并不决定于你开始的状况如何,而决定于你的心,你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现状的心境。那种身在低处,而心也在低处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我们的身体是自己的,我们的思想更是自己的,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肤色、性别和年龄,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心的高度。当初,由于战乱李嘉诚随着父亲举家迁往香港,不久父亲病故,14岁时他就开始了学徒生涯。没有人给他讲授经营之道,他只能在工作中自行揣摩顾客心理,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记下别人用的词汇;没有余钱买书他便买旧书看,看完再卖掉。不久,李嘉诚的经验日渐丰富,开始自立门户,闯荡商海。

如果李嘉诚仅以谋生为目的,那么他可以做一位兢兢业业的店员;如果李嘉诚的心也在最低处而不思进取,那么他终究只能当一位钟表店的小管事;如果不是努力追求不凡的结果,李嘉诚又何来今日的事业呢?

所以,心在最高处也不能只空想而不行动,只有先立足才能创卓越;心再高、志再大,如果不付诸行动不懈地追求,永远做不到不平凡。

如果你拥有一颗“在最高处”的心,一座宝库就在远处等着你开掘。如果你为了这一目标不断地追求,实际你已经拥有了一笔无法估价的财富。追求将使你的品格得到发展,将使你得到众人的尊敬,将使你在改变命运的同时影响着他人和环境,最终让你不再平凡。

追求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不容易的,它甚至会包含很多痛苦的自我考验。但无论是花费什么样的努力,它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你朝着目标努力,你就能得到许多好处。

正如同磁针总是同南北两极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样,当你摆正了你的罗盘时,你就会自动地作出反应,同你的目标、你的最高理想,处于一条直线上。

人生失败的惟一可能是你渴望某种事物却不采取切实行动去争取它——对于梦想,你需要采取行动去发现、去把握、去争取,甚至去创造!

用实际行动去追求理想是“不凡”的关键。有一颗不凡的心是成功的前提,而不凡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追求、追求、不断地追求。

人生之路,从来就是坎坷崎岖的。生活中的磨砺总像是处处与人为难、处处设关考验我们似的,没有人一生都风平浪静,也鲜有人事事称心如意。只有那些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平和面对平凡的开始而努力追求不凡的结果的人,才有可能登上成功的峰巅。

建议十三:不要做一个为薪水工作的职员

不要做一个为薪水工作的职员,你的工资只是给工作报酬的一种方式,尽管它很直接,但是,它也是最短视的。

很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对自己充满了很高的期望,他们觉得自己富有学识,应该立刻得到一个薪水丰厚、职位显赫的工作。在他们的眼中,薪水成了一种衡量成败的标准。而现实是怎样的呢?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老板怎么能把重要的职务交给他们去做呢?既然这样,他们又凭什么向老板去索取高薪呢?由于得不到这些,许多年轻人都抱怨老板,并且对工作也毫无热情。

今天,很多的年轻人都把社会看得十分冷酷和严峻,他们变得比他们的父辈们更加现实,这也许和他们看多了父辈们被老板无情的“炒鱿鱼”的现象有关。于是,在他们眼中,工作成了这样一条简单的定义:我为公司工作,公司付给我同样价值的报酬,等价交换。他们绝对不会去为公司哪怕是多做一点点。在他们的眼中,工资就是一切,学生时代曾经的梦想之花早已凋落。

他们工作时缺乏信心、缺乏激情,他们以应付的姿态对待一切,能偷懒就偷懒,能逃避就逃避,他们以此来表示对老板的抱怨。他们工作仅仅就是为了对得起这份工资,而从来没想过这会与自己的前途有何联系,他们也不会去考虑家人和朋友的想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李嘉诚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缺乏对薪水的认识和理解所致。很多人总认为老板付给自己的薪水太低,更可惜的是,他们还就此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只是为了工资而工作,而没有其他更高尚的目标,你将会成为一个不幸的人,因为这么做对你的人生来说,绝对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将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卡中的工资要多得多。

金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人来说就不再具有诱惑力了。也许,你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的话,就会发现,工资只不过是你所获得的报酬的一种。李嘉诚问过很多事业成功的朋友,如果在没有利益回报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愿意努力去做自己的工作。他们都这样对他说:“我绝对会一样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最好的捷径就是选择一种哪怕没有任何报酬自己也愿意努力去做的工作。当你这样做时,金钱就会自动地追随你而来,所有的公司也将竞相聘请这样的人才,而且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报酬。

不要仅为薪水而工作,工作虽是为了生计,但是,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比什么都重要。假如工作仅仅为了糊口,你的生命的价值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你的追求不要只局限于满足生计,而要有更高的追求。千万别这样对自己说: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你要看到比薪水更高的目标。

有些薪水很微薄的人,忽然被提升到重要的职位上,这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是因为在拿着微薄薪水的时候,他们就在工作中付出切实的努力,尽职尽责地工作,获得了充分的经验,这些便是他们“忽然”获得晋升的原因。

许多年轻人认为他们现在所得的薪水太微薄,所以竟然连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也都放弃了,他们逃避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敷衍了事,发泄他们对老板的不满。这样,他们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泯灭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发明才能,也就使自己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的潜能无法获得发展。为了表示对微薄薪水的不满,固然可以敷衍了事地工作,但经常这样做,等于使自己的生命枯萎,使自己的希望断送,终其一生,只能做一个庸庸碌碌、心胸狭隘的普通人。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位都应该这样想:我投身于工作是为了自己,我也是为了自己而工作;固然,薪水要尽力地多挣些,但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由此获得踏进社会的机会,也获得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通过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将是工作给予你的最有价值的报酬。

在工作中,要不断追求进步,不要落伍,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做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老板对你产生特别的关注。

真正的竞争力是不容易被取代的,它是你做事的表现和老板的满意度,而不只是几张“质量认证书”。

今天的商场,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就必须甩开竞争者,而甩开竞争者的最佳选择就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竞争迫使你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附加值在哪里。把分内的事情做得至微至周的同时,建议你想一想,除了分内的事以外,你还能做什么?这样,你才更有竞争力。

对老板来说,一个物超所值的员工意味着效率、价值和榜样;对你来说,它意味着机会、成长和实力。

建议十四: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

并不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就容易获得成功,只有那些勤奋刻苦、并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它更像一个助推器,让你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成功。

俗话说:“勤能补拙。”在学校,我们经常听老师向我们念叨此话,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这句话更要谨记在心。

当你走上工作岗位后,首先要认定自己是“巧”还是“拙”。也许你感到自己在茫茫人海中是多么渺小,你原先学到的一点东西也确实是沧海一粟。当然,刚刚走上社会之后,承认自己“拙”的同学并不太多,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至少也是个有用之才!但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一步冲天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有的不仅冲不起来,还跌下来摔了跟头。为何如此?一是知识不够,二是能力不足。

其实,对于这两种不足,都可运用一个办法加以补救——“勤”。

一个人的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工作规划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培养起来的,但只要“勤”,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所谓“勤”,就是要勤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刻也不放学习,不但自身加强学习,同时也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别人休息,你去学习;别人去旅行,你去学习;别人一天只有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你则有16个小时,那就等于一天当两天用。这种密集的、不间断的学习效果相当显著。如果你本身的能力已经高于基准的水平线,加上你的这种“勤”,你很快就会在所处的团体中发出亮光,从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

如果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那么为了生存,也只有通过“勤”才能补救。如果每天痴心妄想,别说脱颖而出,恐怕连保个饭碗都很难!对能力真正不足的人来说,“勤”便是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不怕苦不怕难,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饭碗!

其实“勤”并不只是为了补“拙”,即使是聪者智者也不能离开一个“勤”字。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会有很好的想法,但只有那些在艰苦探索的过程中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样,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一位员工付出努力,勤奋刻苦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重要,而你的勤奋态度会为你的发展铺平道路。

其实,勤劳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人,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命运掌握在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上,所谓的成功正是这些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别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弱势。

为了达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勤奋刻苦地训练专业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志于成功的人,每天都应该把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心中问上几遍:“我勤奋吗?”

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迁,你应该自豪地对自己说:“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结果。”

与之相反,懒惰是成功的天敌。你可以问自己:我能不能够靠自己生存下去?认真地问自己,不要给自己放宽条件。如果现在觉得你还做不到,那么你必须不懈努力,勤奋刻苦,用自己的勤奋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旦你觉得要靠自己活下去,那么你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但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

如果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就会发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机遇与天资外,真正离不开的还是一个“勤”字。“勤”不仅能补“拙”,更能助你一臂之力,让你出类拔萃、脱颖而出。从现在开始,让你变成一个“勤”一点的人吧!

建议十五:做事不能见异思迁

职业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选择一旦做出,除非发生错误和严重意外,你万万不可反悔。一个人做事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毅力。

一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极其有限的。面面俱到者,终将一事无成。可是有些青年学生就是容易见异思迁,他们一会儿觉得“我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一会儿又认为“办企业对我来说易如反掌”,一会儿又说“我若涉足政界,准能一举成功”。请相信,这类人终将只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破产的工厂主和失败的政客。职业的选择不能听任自然,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扪心自问:“我干什么合适?我具备什么能力?”如果力所不及,强求也是徒劳。

在已确定的职业范围内,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选择。哪一个商人也不可能各种行业样样精通,哪一个官员也不可能改革一切,哪一个旅行家也不可能走遍天涯海角。你还得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摆脱太多、太贪的欲望。

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是讨人喜欢的,但是干事业,却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专心致志于一个目标。虽然你常常会被一些纠缠不清、难以下手的问题搅得心烦意乱,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一定会排除障碍。

社会是由芸芸众生构成的,可是有成就的人并不多,正如群星闪耀的夜空,而大部分背景还是黑暗。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动不动就辞职、动不动就做自由职业者的。很多人都有虎头蛇尾的倾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没有持续。有时是开始时过度用力,不久就弹性疲乏;或是开始的时候还蛮有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后,就告诉自己:“我没天分,算了吧。”然后就放弃了眼下的岗位,又去忙于换工作了。岂不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工种,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任何成功都必须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任何工作、任何单位都不能简单用坏或好来分开。工作有时是一种事业,但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的首先是一种生存方式。你不能强求一种工作始终会让你感觉到舒适和美好,人一生中很难找到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职业,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立足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坐标点,这需要知识,也要胆识,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作风,任何浮躁、摇摆的心态都是促成事业失败的根本因素之一。

不管你目前的职业前途如何,积极着眼于目前实实在在的工作是一定有好处的。

生活中,不少人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不能说没有远大的志向、奋斗的目标,然而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原因多半是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目标,或者没有抵挡住各种诱惑,或者经受不住暂时的挫折。

当然,一个人仅仅眼光高远、胸怀大志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把自己的理想落到实处还必须有坚忍的毅力,能够抗拒住各种诱惑和阻力,经得起挫折,这样才不会在才智和能力的马拉松竞赛中被淘汰。

任何一个团体的形成,任何一家企业的诞生,首先都会聚集起一批雄心勃勃的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大干一场。而真正能够坚持走到终点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是好的“起步者”,而不是有始有终的“完成者”。

很多动摇不定、有始无终、左顾右盼的人的壮志被危机关头的险阻或日常生活中的平庸销蚀掉了。甚至,在出现第一个失败讯号的时候,就半途而废了。

因此,事业有成的人,必定是有恒心、有毅力,经得起磨难、耐得住寂寞的强者。

还有的人是做起事来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自控能力差,不愿或根本就管不住自己。他们要么像蜻蜒点水一样不停地转行,频繁地跳槽,不愿意将终身寄托在一个工作岗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要么像旋风一样到处狂吹,行踪无定。

一个人做事不能见异思迁,不要总觉得别的工作更理想,从而频繁跳槽。因为到了新工作岗位不仅自己以前经营的各种关系、积累下的资源和打下的事业基础全都价值减弱,而且还要面对新的矛盾和挑战,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一个人无法选择工作时,他至少永远有一种情况可以选择:好好干,而不是得过且过。在同一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勤恳敬业,付出多,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调换好的工作,不好好做手头的工作,不珍惜眼前的事业。结果,错过了许多好的机会。其实,这样的选择就注定了将来的被选择、被淘汰。

当今社会,虽然大多数单位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工作经验,但同时与之相矛盾的是,很多单位又忌讳跳槽很频繁的人。他们唾弃那些不从一而终、不安于本职工作、不肯埋头工作以求进取、只是单纯要求回报的人。因此,对有着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经历的求职者而言,切忌不要把自己的跳槽作为炫耀的资本。

当然,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地苦干,才能收日积月累之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敬业。人的工作虽有难易之分,职业却无高低之别。若不敬业,见异思迁,则纵有过人的才智,也是于事无补的。敬业首先意味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从欣赏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你才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厌倦情绪,才会在愉悦的心境支配下,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建议十六:不要相信更不要依靠运气

只有肤浅的人相信命运。生在贫困家庭,也不要悲观,不要相信更不要依靠运气。生来就好运或生来运就不好,都是愚人的借口罢了。

当你说自己相信运气时,其实就是说你相信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因素。然而,如果有机会控制这些因素,说不定有人会拒绝这种一切操之在我的感觉。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在商场中经历的不断增多,李嘉诚愈来愈不相信运气。过去他认为,生在富豪之家比生在贫民区幸运,但今天看来,这不是绝对的。生在贫困家庭,就会加倍努力向上,而富豪子弟却可能直往下坡走。

如果某人一生的血汗成果在意外中毁于一旦,我们自然会说他运气不好;但他没有防患未然,又是否该为自己的不幸负责呢?又或者,这次打击能迫使他痛定思痛,东山再起,坏运之说就不可信了。

因此李嘉诚对运气的看法只有一句话:不要相信它,更不要依靠它。许多好运是由勤勉和正确的判断形成;运气不好,往往是不够努力或观察力不佳的结果。

赌徒是运气的忠实信徒,他们必须靠手气决定输赢,这样的人生简直是场梦魇,他们对前途永远茫然,永远无法掌握自己。

如果一个年轻人相信好运会从天而降,他就会不断地拒绝各种机会,因为那些机会都不够好,他所要的是大名利、高职位,他不屑从基层起步。我们可以想像,不久人们便懒得给他任何机会了,而他一生很可能就这样耗掉。一味依靠运气,这使不少年轻人丧失许多机会。

真正想成功的人,会把运气撇在一边,抓住机会,不放过任何让他成功的可能。他不会等待运气护送他走向成功,而会努力争取更多成功的机会。他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而犯错,但是只要肯从错误中学习,等他逐渐成熟后,就会成功。

真正想成功的人,不会只是坐下来怨天尤人,埋怨运气不佳。他会检讨自己,再接再励。

勤勉与判断力强的人没有暴起暴跌的危险,他们的成功是持久而可靠的。年轻的大学生心怀梦想,这点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梦想转变成对好运的期盼,就与成功背道而驰了。只有努力与多动脑筋才是最可靠的。

期待明天或不久之后出现好运气,是不切实际而且必然失败的想法,尤其是期待别人为你制造运气。依赖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决心、自己的信念,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成就。

因此,机会正等着你去创造,你只需要开始享受工作乐趣即可。你拥有一切基本自由,诸如努力工作、接受教育、接受训练、开创事业、创新产品或提供更佳服务等。

人间处处是机会,但只有那些预做准备的人才能抓出机会并加以有效的利用。

建议十七:要成功就要敢于冒险

商场如战场,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意味着风险和失败,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勇往直前大胆出击的拼搏者就愈发令我肃然起敬。要成功就要敢于冒险。

冒险就是你抓住一个机会,希望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你的人际关系或是生意的规模和范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平时刻意让自己去应付一些难题,可以让你预习如何去面对突发的状况。如果你从不冒险一试,那你一生也不过随波逐流,随时等着大浪头来把你给打下去。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香港人心浮动,投资骤减,房地产价格猛跌。于是,一些商人纷纷抛售地皮,以防万一。此时的李嘉诚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几乎全部资产转入地产业,光买不卖。在别人眼中,他简直是疯了。而李嘉诚在心里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怕就干脆别干!”可以说,这么一干,他的地产事业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期。

到了70年代初期,香港地价再度回升,房价上涨。而此时李嘉诚已经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大楼和厂房,不久即全部售出,利润成倍增长。

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胆识,没有胆识的人永远迈不出前行的一步。任何一位成功人士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谨慎地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地做。

当成功的机会来临时,你的态度仍是犹豫不决,那说明你还尚未具备发财的资格,因为你还没有培养起成功者所必备的胆识。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肯用心,敢于做,都是会做出成绩来的。

当然那些喜欢拿自己的时间、金钱、事业来冒险的人都懂得,深思熟虑的冒险与鲁莽行事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不然他们就注定要失败连连了。他们奉行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持自己的计划,而且还要有足够的钱做后盾,以防万一计划失败,不至于周转不灵。换句话说,只做输得起的投资。他们还奉行第二条金律——分散投资于不同形态、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公司。保守吗?没错。但这是避免破产的最好办法。

能冒险尝试与不被失败击倒的最重要条件是:坚持到底。如果你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要小心。新事业很少能一帆风顺,你需要有很大的“打死不从”的精神,来度过工作上那段不顺利的日子。

虽然再也没有一个工作比自己当老板更好的,但要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却必须要能时时承受风险。这就好像把船开进没有航道的水域,你要全力以赴,告诉自己这次不成,还要再来一次。能在商场上的大风大浪中活下来的人,都必得通过这一关;而且大部分的人还不只经历过一次。这就叫做经验,经验是没有人能传授给你的,要靠你自己去摸索。

人生每个层面多少都带着一点冒险:健康、人际关系、生意、谋职等都是。冒险并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抉择,而是咬紧牙关,不管多么困难,一心要有赢的决心。生活的趣味也缘自于此。

建议十八: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人生的成功

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人生的成功。健康是我们的事业成功所必须的前提,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现实中很少有人明白身体的健康与事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重要和密切。其实,人们的每一种能力与才干的增加,以及整个一生工作的效能的增加,都有赖于身体的健康。

完满的成功,依赖你健全的精神;而健全的精神,寓于你健康的身体。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有气无力,在血液里、大脑里,也没有多余的能量,那么每当大事临头,往往就无力应付。

如果你有强健的身体,那么不论做什么事情,就不会陷于被动,而完全出于主动,出于自告奋勇。工作不是出于被动和勉强,你才会坚强有力,专心志致,最终会有独特的开创性成就。如果一个人做事的时候,筋疲力尽,无精打采,就必定要遭到失败。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表现出软弱,绝没有成功的希望。许多人的失败,其原因即在于此。如果一个人做起事来有气无力、死气沉沉、目标低下、思想落后、意志不坚、脚步不稳,那么他永远做不出大的成就来。

年轻人身体好、精神足,可以整夜不睡觉,所以他们的概念中没有“健康”这两个字,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慢慢地体会出“健康”这两个字的意义。

人身体的变化是无法阻挡的,但偏偏大部分人事业有成就时都在40岁或是50岁以后,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平时勤于保养身体的,刚好在事业有成的晚年快乐地享受打拼的成果。身体差的人,有的因忙碌过度而一命呜呼;有的则缠绵病榻,无法享受他血汗换来的财富。

人追求成功除了满足成就感外,就是为了过好一点的生活,如果为了追求成功而赔上健康,那不是很不值得吗?那又岂是追求成功的目的呢?

所以,健康是第一位的,有健康才有未来,而健康是追得到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得到它!

很多人有做大事的愿望,但是缺乏强健的身体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更有不少人,天天在无谓地消耗、浪费这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的力量,因此最后并没有圆满的结果。

健康的维持,有赖于身体中各部分的均衡发展;而成功的取得,又有赖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所以,我们对于体力和智力、身体和精神,都要兼顾并重。

持续的工作和不断的运动,是诊治羸弱的最好药方。人体的器官,如果不加以使用,机能就会逐渐蜕化。而工作就是人类器官的调节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空闲无事是最容易诱发出疾病来的。而人们一切的犯罪作恶行为,也大都发生在空闲的时候。当人们在忙于工作的时候,种种不良的引诱,是不容易侵入的。

一个整天埋头工作、在生活中绝少娱乐的人,往往会在事业上趋于早衰。而没有工作与生活上的变化与均衡调节,也是使才能早衰甚至枯萎的最大原因。

不少人仿佛认为,在大自然的规则面前可以蒙混过关。所以他们破坏一切健康的规则,比如两三天的工作用一天来做完,两三天的食物一顿就吃尽,他们还天真地以为打破了生物的规律,可用医疗方法来加以补救。这种思想与做法天真至极!

一个人脑力的充足,全赖于身体的强健。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其才干与效能,要超过10个体弱者的才干与效能,所以我们所需要的乃是健全的身心,乃是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

建议十九:结合自身情况谋求发展

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个体,要吸取成功人士身上那些适合自己的东西,结合自身情况谋求发展。

许多在校大学生,在尚未迈出校门之际就对成功抱有坚定的信念,并时刻将众多成功人士奉为自己的偶像。这个想法很好。因为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能弥补学生实践方面的不足,使自己在通往成功的旅途中少走弯路。不过,在现实中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仅仅把那些成功人士奉为偶像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把他们成功的地方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那么究竟该如何模仿成功人士呢?

第一是模仿的目的要明确。

如果你打算模仿某位成功的企业家,首先要确定你想达到什么目的。你可以亦步亦趋地照他的方式去做,也可根据自己的目的,只把他的方案当做样板来参考。成功人士的闪亮点肯定不止一个方面,你要有所侧重,有所放矢,才能有所收获。

第二是不要盲目照搬。

某些因素对某些仿效对象有用,却未必对所有人都有用。因此,模仿应该掌握一般性原则,不要把每个具体细节都不加选择地照搬。模仿别人对你有用的东西才是明智的做法,如果也照搬同自己气质不协调的东西,那么就成为东施效颦了。

第三要有所创新与发展。

在模仿的过程中,你不但要从仿效的原型中尽可能汲取更多的东西,把这些当做改善业务的基础,而且还要加上自己的改进设想。即使你的模仿对象能提供十分完善的方案,你还是要设法加上自己的创新。当你感到由于加进了创新以后,新方案比原方案有了发展时,你不妨邀请仿效对象或者有关专家来评价一下,从而获得裨益。

还要联系与交流。

为找到一个恰当的仿效对象,你可能要花很多的功夫。你必须随处留意同自己想法一致并获得卓越成功的经营明星,及时追踪在社交场合中得到的有关信息。

财运亨通的小本经营者为数不多,你应该设法了解他们正在做些什么而你没有做,他们有些什么有利条件而你没有。你肯定也想弄清楚你的模仿对象是否确实值得你钦佩。某些小公司的老板是靠自身努力而拓展业务的,但是也有些人的产品之所以畅销,主要是因为此人的配偶是商界名人,广有门路。你一定要先把这些不同的情况弄得一清二楚,即要弄清哪些企业家是纯粹靠自身发家的,然后设法找到与其联系交流的途径,通过熟人介绍或自己找上门去。你的仿效对象如果确实是那种用自己力量创业的成功者,那么对于你的发展肯定很有帮助。

要想学到真正的成功经验,就要向那些成功人士看齐,尽力模仿他们成功的地方,从他们身上获取一些有助于事业成功的宝贵食粮;同时,还必须还要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