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习惯决定健康:日常生活中的175个习惯性误区
34546100000050

第50章 冻肉重复解冻的习惯好不好

随着冰箱的普遍使用,为了方便,人们往往一次购入较多的鲜肉,将其及时存入冰箱中冷冻,可为食用时带来便利,随吃随取,此种存放肉的方法较好。而且冻肉与鲜肉相比,在营养学上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冻肉在食用时需要进行解冻,解冻方法不当,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在这里尤其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免解冻后因未食用完,再放入冰箱内冷冻。如此重复解冻是不好的。

因为冻肉中的水分大部分被冻结成冰,水结成冰,其体积会增大,易把细胞膜胀破,冻肉化冻后弹性差,就是此原因造成的。再随着解冻,使冰再化为水,因细胞膜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包裹细胞质液体等物质的能力,于是肉中水分少量被流失掉了,那么细胞质中溶于水的一些营养物质也有部分将随水分的流失而损失掉。所以冻肉食用不如鲜肉嫩,是肉中所含水分少量流失的原因。由此,我们在使用冻肉前要一次性合理地对它进行解冻,避免重复解冻,造成营养素及肉汁的白白浪费。

如果需食用冻肉,在解冻时最好选用自然解冻法,即将肉放在室温(20℃左右)下缓慢解冻,肉质恢复较好,营养素损失小,但解冻时间长,需提前解冻。若选用水浸泡或水冲法解冻,营养素损失也较少,并且在生活中应用最多。但若用高温加热或放于热水中浸泡,固然时间短、简便易行,但肉中汁液损失较多,既降低了肉的鲜嫩程度,又降低了肉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无论选何种解冻法,最好避免解冻、再冻、再解冻等的重复解冻处理。只要我们合理解冻,那么冻肉的营养价值并不比鲜肉低。

同时,将冻肉放在火炉旁、沸水中解冻,由于肉组织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复其原来的质量;遇高温,冻猪肉的表面还会结成硬膜,影响了肉内部温度的扩散,给细菌造成了繁殖的机会,肉也容易变坏。冻肉最好在常温下自然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