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34545800000075

第75章 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源于得与失的矛盾。如果单纯就事论事来讲,得就是得到,失就是失去,两者泾渭分明,水火不容。但是,从人的生活整体而言,得与失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同一件事情。我们不认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纯粹是利,有什么东西全然是弊?显然没有。所以,智者都晓得,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人生虽短,为了不虚度光阴,使生命尽可能的卓越,我们的确应该追求得到,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业绩。然而,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失去,学会忍受失去。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感官的享受;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时不得不“丢卒保车”;尤其是为了不玷污自己的人格,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利益,比如金钱——那种只要出卖良心或者尊严就能得到的金钱。

一日,一个人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之间,一阵大风刮来,把他头上一顶新帽子刮进了大海。这位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看看正在飘入海中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先生,您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

“哦,知道了,谢谢!”说完他继续看报纸。

“你……怎么不……”

“我为什么非要感叹一遍呢?”

“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

“是的,我正在考虑如何省钱再买一顶呢!我很心疼,但我能让它飞回来吗?”

人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先生的豁达和潇洒,失去的已经失去了,何必为此而烦恼伤心或者耿耿于怀呢?

坦然的面对失去,这就要及时地调整心态,首先就要面对事实,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湎于已经失去,或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其实是相对的。为了得到,需要失去,因为失去一些,可能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另一些。民间安慰丢东西的人总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不如全力争取新的得到。应该明白的是,有时失去并非一定是损失,而是放弃、奉献,是大步跃进的前奏或者序曲。

坦然的去面对人生中的得失,不是像有些人那样自我姑息,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看破红尘”,碌碌无为地生活。坦然的面对失去,就是胸襟更豁达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念与顾盼,以便集中精力于人生的主要追求。如此一来,大而言之,有益于社会;小而言之,有益于自己。

山姆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画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不过没人买他的画,因此他想起来会有些伤感,但只是一会儿时间。

“玩玩足球彩票吧!”他的朋友劝他,“只花2美元就可以赢很多钱。”

于是山姆花2美元买了一张彩票,并真的中了彩!他赚了500万美元。

“你瞧!”他的朋友对他说,“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

“我现在就只画支票上的数字!”山姆笑道。

山姆买了一幢别墅并对它进行一番装饰。他很有品位,买了很多东西: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迈森瓷器,还有古老的威尼斯吊灯。

山姆很满足地坐下来,他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着他的幸福,突然他感到很孤单,便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蒂往地上一扔——在原来那个石头画室里他经常这样做——然后他出去了。

燃着的香烟静静地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阿富汗地毯上……一个小时后,别墅变成火的海洋,它被完全烧毁了。

朋友们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山姆。“山姆,真是不幸啊!”他们说。

“怎么不幸啊?”他问道。

“损失啊!山姆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朋友们说。

“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2美元。”山姆答道。

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无尽的烦恼和难题,使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但同样是这些选择却又让我们在不断地获得,我们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补偿,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独特的人生。因此,面对得与失、顺与逆、成与败、荣与辱,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要顺其自然,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否则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俗话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得与失就像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得失只在一瞬间。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一位成功人士对得失有较深的认识,他说:得和失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间同时存在,在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其实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东西失去,而在失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踏实无为,不变心性,方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终南山翠华池边的苍松,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树,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凿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然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人生中,得与失,常常发生在一闪念间。到底要得到什么?到底会失去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人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生命点,该得的,不要错过;该失的,洒脱地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