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82

第82章 全省官员都是腐败分子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夏天,七十一岁的乾隆皇帝仍旧如往年那样躲在承德避暑。这天,乾隆正在处理奏折,突然太监来报和珅已经抵达承德,请求面见皇上。

乾隆听说和珅回来了,十分高兴,连忙让他进来。

“查到了什么?快快说与朕听!”

“皇上,奴才查过了甘肃国库,发现不仅没有贮存监粮,就连平时国库应存储的正项存粮也亏空。陕甘总督勒尔谨请求捐监,实际上都将监粮折成白银,随后将收取的白银借赈灾的名义开销。这些银子都落到了诸多甘肃官员的手中,根本没有赈灾一事。”和珅简要地说道。

“什么?勒尔谨竟然如此大胆!”乾隆皇帝火冒三丈,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皇上,不仅仅是勒尔谨,王亶望、蒋全迪、王廷赞都撇不开关系的。奴才已经查明,在甘肃已经有一百多名官员都牵涉其中了!奴才已经将蒋全迪捉拿归案,这些都是他亲口供述的!”和珅连忙解释道。

“不可能,这么多人,怎么可能?”乾隆若有所失地说道。

“皇上,甘肃的王廷赞不是正在承德吗?您可以将他拿下审问,事情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

听了这些,乾隆久久不语。过了许久,皇帝终于开口了:“和珅,审理王廷赞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

“奴才遵旨,一定尽心查办,将这些无法无天的官吏们绳之于法!”和珅领旨。

对王廷赞的审理十分顺利。王廷赞本以为和珅会有意照顾一下自己,哪知道和珅竟当堂将蒋全迪的供词一一念了出来,并对他动用大刑。没过多久,王廷赞就都撂了。

这件案子中受到牵连的甘肃官员竟达四百多名,其中县官六十三人、知州五人、同知三人、通判五人、县丞二人。这些还只是贪污数量在一千两银子以上的人,倘若细查下去,所牵涉的人员更多。和珅见状,不便细查下去,连忙写了急报将事情禀报给乾隆。

现在轮到乾隆伤脑筋了。按照乾隆自制的法律,贪污数在一千两以上者就要判处死刑。如果有法必依,那么甘肃全省县处级干部都得掉脑壳,甘肃干部不全部空了吗?反腐败也得实事求是嘛,乾隆专就此案修改法律:两万两以上者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万两以上、二万两以下,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一万两以下者,再议!5000两的,那算了吧,反腐也得与时俱进呀。为了适应反腐新形势,乾隆对腐败的立案标准一下子从贪腐一千两银子提高到一万两!

照这司法解释,相关部门把名单报上来,乾隆还是吓了一跳,得判死刑的还是多啊。乾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再次出台了司法解释,贪污二万两以上者,如果以前有年终考核得了嘉奖、立了三等功什么的,可以免死。这个司法解释出台后,挽救了一大批干部,最后只有52名被处死刑,被发配、被抄家者194人。

一个省,县处级干部可以数千计,乾隆时没那么多,千儿八百大概是有的,科局级更多。但这个案子按照乾隆的说法是全省都烂了,而被处理者却不到300人。其他干部得益于你腐败我腐败大家都腐败,得益于乾隆把腐败的立案标准由一千两提高到一万两。反腐败被抓大放小,他们没啥事了,该当干部的继续当干部。

这次和珅与阿桂前往甘肃平叛立了大功,又清查这件冒赈大案,更是大功一件,乾隆就命和珅再兼兵部尚书。

另外,乾隆还给了他一个重要的职务——仓库管理员。一般来说,这管仓库实在不能算是个体面的差事,但和珅这个仓管员当得却是十分风光。这是因为他管的那个仓库比较特别——国库,包括银库、缎疋库、颜料库,这也为和珅发财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